表示踐行的成語
㈠ 答應自己的事沒有做到 對自己食言了 該用什麼成語 不是言不踐行呀
答應自己的事沒有做到 對自己食言了 該用什麼成語——自食其言、言而不信、背信棄義、言而無信、出爾反爾、食言而肥
1、自食其言
zì shí qí yán
【解釋】指說了話不算數。
【出處】《尚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食言而肥、言而無信、背信棄義
【反義詞】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一言為定
【辨析】~與「食言而肥」有別:~側重於形容不守信用;「食言而肥」側重於形容多次不守信用。
【例句】我如果不去;不就是~了?
【英譯】failtokeepone』spromise
2、言而無信
yán ér wú xìn
【解釋】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出處】《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結構】補充式。
【用法】含貶義。用於不守信用的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辨形】而;不能寫作「爾」。
【近義詞】言而不信、自食其言、背信棄義
【反義詞】一言為定、一諾千金、言而有信
【辨析】~和「自食其言」;都有「說話不算數的意思」。「自食其言」比~更形象。
【例句】
(1)說話辦事要講信譽;不能~。
(2)~的人是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
【英譯】nevertokeepone』spromise
㈡ 四字成語踐行「四個合格」,爭做「四有」黨員
腳踏實地
jiǎo tà shí dì
【解釋】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實,認真。
【出處】宋·邵雍《邵氏聞見前錄》卷十八:「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較多用在工作、治學上;也用於為人等。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正音】踏;不能讀作「tā」。
【近義詞】足履實地
【反義詞】好高騖遠
【辨析】~和「兢兢業業」;都包含「做事很踏實」的意思。但~為「實事求是」;用於治學和做事方面;「兢兢業業」為「小心;謹慎」;僅用在做事上。
【例句】四個現代化需要的是真心實意、~的實幹家。
【英譯】dosolidwork
【成語故事】司馬光,字君實,夏縣涑水鄉人,人稱涑水先生。他是宋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就是他主編的。這部巨著在我國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司馬光青年時代就喜好研究歷史,讀過不少史書。宋英宗時,他受命主編《通鑒》,前後十九年中,無時無刻不在努力鑽研,專心寫作。他的工作態度十分嚴謹,對許多章節都做了反復修改。全書編成時,共二百九十四卷,另有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包括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宋神宗將這部書定名為《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三年,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京師,住在洛陽獨樂園。這段時間里,他常與邵雍一起聚談閑游。有一次,司馬光問邵雍:「你看我這個人怎麼樣?」邵雍回答說:「君實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啊!」
㈢ 一踐與百諾的成語形容一件事都不踐行所以一百個承諾還有什麼意義
在於讓別人不再信任你
㈣ 「用實際行動來表示感謝」的成語
感恩圖報 感激別人的恩情而想辦法回報。
㈤ 如何踐行為成語
躬行節儉
發音:gōng xíng jié jiǎn
解釋:躬行:親自踐行。親自做到節約勤儉。
出處:《漢書·霍光傳》:「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
事例:《明史·劉健傳》:「望陛下絕無益之費,~,為中外倡。」
用法:作謂語;
結構:偏正式。
㈥ 身什麼踐行的成語
成語字典里沒有身什麼踐行的成語。最接近的是:
身體力行
拼音:專 shē屬n tǐ lì xíng 簡拼: stlx
近義詞: 反義詞:
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泛論訓》:「聖人以身體之。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力行近乎仁。」
例子: 明·章懋《答東陽徐子仁書》:「但不能~,則雖有所見,亦無所用。」
㈦ 包含踐行的成語的成語
言不踐行、
躬行實踐、
言能踐行
㈧ 有折磨個凜冽踐行成語嗎
凜冽踐行 不是成語,含 踐 的成語如下:
躬行實踐 親身實行或體驗。
食毛踐土 毛:指地面所生之穀物;賤: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蹈矩踐墨 指遵守規矩。同「蹈矩循規」。
踐規踏矩 猶循規蹈矩。
踐律蹈禮 指遵循禮法。
踐土食毛 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長的糧食蔬菜等植物。
牛羊勿踐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
㈨ 成語"勵志踐行"解釋
沒有這個成語
踐成語 :
言能踐行、
自相踐踏、
食毛踐土、
牛羊勿踐、
踐冰履炭、
言不踐行、
踐墨隨敵、
踐律蹈禮、
躬行實踐、
蹈矩踐墨、
踐規踏矩
㈩ 最佳方案須踐行。猜成語是什麼。幫下忙謝謝
按圖索驥àntúsuǒjì
[釋義]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語出]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從子瑛》詩:「隔竹引龜心有想;按圖索驥術難靈。」
[正音] 索;不能讀作「sù」;驥;不能讀作「yì」。
[辨形] 索;不能寫作「素」;驥;不能寫作「冀」。
[近義] 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反義] 不落窠臼
[用法] 多含貶義。用來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事物。一般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工具書中索引的作用;就在於能讓人~;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資料。
[英譯] locatesth。byaplanorc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