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示人感受力的成語

表示人感受力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4 13:39:11

『壹』 感受到溫暖力量的成語

惠風暢、
噓寒問暖、
春、
冬溫夏清、
冬溫夏凊、
冬、
風麗、
風暄

『貳』 如何形容一個人詩詞朗誦的好

  1. 內容充實生動,有真情實意。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

  2. 普通話發音準確,吐字清專晰、語速恰屬當、聲音洪亮,節奏優美。聲音溫雅磁性,鬆弛有度,或如涓涓流水潤澤心靈等。

  3. 表達自然流暢,動作設計合理,自然大方。

  4. 感情豐富、富有創意、引人入勝,准確把握作品內涵與格調,把詩詞的意境表現的顯得淋漓盡致。

  5. 朗誦富有韻味,表現力和感染力,聲情並茂,能與觀眾產生共鳴。

  6. 台風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禮,精神飽滿,衣著得體。

(2)表示人感受力的成語擴展閱讀:

朗誦,指清清楚楚的高聲誦讀。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朗誦,大者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彙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以及確立口語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鑒別能力。因此,要想成為口語表述與交際的高手,就不能漠視朗誦。

參考資料:網路-朗誦


『叄』 畫上有手有腳還有一句話,感受我們的力量吧猜成語

手足之情shǒuzúzhīqíng
[釋義]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間血肉關系的感情。
[語出] 宋·蘇轍《為兄蘇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正音] 之;不能讀作「zī」。
[近義] 情同手足 親密無間
[反義] 反目成仇 視同陌路

『肆』 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

昂首挺胸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沉著
沉靜
沉穩
安詳
嬌憨
傲慢
愧疚
驚慌
慌亂
恐慌
沉思
莊重
鎮定
懇切
羞澀
羞愧
憨厚
誠摯
沮喪
詫異
躊躇
驚訝
疲憊
靦腆
出神
默然
愜意
悠閑
神往
懷念
矜持
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
大惑不解
從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無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目瞪口呆
處之泰然
半信半疑
畢恭畢敬
自言自語
喃喃自語
全神貫注
興致勃勃
興高采烈
呆若木雞
將信將疑
含情脈脈
坐卧不安
悵然若失
忸怩作態
沒精打采
沉吟不決
張口結舌
張皇失措
遲疑不決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啞然失笑
幸災樂禍
若無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顏悅色
和藹可親
垂頭喪氣
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精神煥發
龍馬精神
興高采烈
氣宇軒昂
生龍活虎
喜笑顏開
心曠神怡
心花怒放
歡天喜地
樂不可支
滿面春風
落落大方
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
一本正經
小心翼翼
無憂無慮
心亂如麻
心狠手辣
心高氣傲
專心致志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如坐針氈
有氣無力
嬉皮笑臉
油腔滑調
悠然自得
局促不安
面紅耳赤
呆若木雞
悶悶不樂
目瞪口呆
目不轉睛
憂心忡忡
小心謹慎
咬牙切齒
怒發沖冠
焦頭爛額
飛揚跋扈
受寵若驚
狐疑不決
怡然自得
誠惶誠恐
勃然大怒
惱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聽舉止失措
神氣十足
神色活現
神色自若
神采飛揚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伍』 學習一些成語,感受漢語語言強大的表現力

你還認識膚淺,用成語來表達的大都是虛假的扯蛋

『陸』 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震耳欲聾,讀了這些成語,你想到了什麼畫面

我首先想復到的是賽龍舟時船員努力制劃船的情境。

忽然,一聲鑼響,只見一條「青龍」,一條「黃龍」,排列在河上,每條龍舟上各有16名勇士,穿著黃色和綠色的兵卒服,外套救生衣,標船在前,躉船在後。

上午十一時整,鼓聲大作,鞭炮齊鳴,劃船的水手奮力揮槳,兩條龍像離弦的箭,朝標船方向,逆水而上,吶喊聲、加油助威聲響徹上空。「端午節,馬潭去,又看船來又看戲。」反映了巴河兒女對美好、和諧、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6)表示人感受力的成語擴展閱讀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柒』 張大力這篇文章中的第六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不要用詞語)

文中第六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張大力舉起石鎖非常輕松。
這一段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好賽舉起一大把花兒」,生動又有趣。
作者馮驥才老先生,用非常形象的語言,把張大力輕而易舉地提起石鎖的模樣,表現得活靈活現。

『捌』 讀成語故事力不從心的感想收獲

讀成語故事力不從心的感想收獲
力不從心的意思是 心裡想做某事 但是力量不夠。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有些想法是很難實現的,甚至是不契合實際的,我們需要腳踏實地。也有一些事情是我們無能為力的,自己的力量根本不會對事情的結果產生影響,愛莫能助。

力不從心 [lì bù cóng xīn]
[解釋] 力:力量;能力;從:依從;順從。心裡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
[出自] 《後漢書·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玖』 求一些形容工作積極,不怕辛苦,工作認真之類的詞或成語(如樂此不疲),和工作認真

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不辭勞苦、埋頭苦幹、披星戴月

一、夜以繼日

讀音:[ yè yǐ jì rì ]

釋義: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學習等。

出處:《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最好的品質的人就是日夜工作不停,每日思考是否合適)

二、廢寢忘食

讀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釋義:也說廢寢忘 餐,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非常勤奮專心。

出處:《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廢寢食者。」(杞國有一個人每天憂慮天會塌,連飯都不吃了。)

三、不辭勞苦

讀音:[ bù cí láo kǔ ]

釋義:辭:推託,勞苦,勞累辛苦,不逃避勞累辛苦。

出處:唐·牛肅《紀聞·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今天的事情,還要請您不要害怕勞累啊)

四、埋頭苦幹

讀音:[ mái tóu kǔ gàn ]

釋義: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

五、披星戴月

讀音:[ pī xīng dài yuè ]

釋義: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起早貪黑,辛勤勞動或晝夜趕路,旅途辛勞。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這個孩子每天早出晚歸,走的時候天上還有星星,回來的時候月亮都出來了)

『拾』 我們是如何在文學作品中感受到詞語的力量的

文學閱讀始終讓讀者停留在詞語本身之中。在文學經驗中,我們不可能對詞語採回取「答過河拆橋」的態度。我們不能想像當我們讀杜甫的一首詩時會在得其意之後便把詞語本身遺忘了。事實上,只要我們確實在欣賞著這首詩,那麼我們就始終駐留在它的詞語之中,我們感受著它的每一個詞語的感性魅力。詩之所以是詩,即由詞語的感性力量所構成。在詩歌中,我們即停留在它的詞語中。正是通過詩歌,我們彷彿第一次感受到了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著的詞語所具有神奇的表現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