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示書信的成語

表示書信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4 14:00:05

A. 形容書信的成語

形容書信的成語
【白絹斜封】:古人把信寫在白絹上,然後斜封郵寄.指書信.
【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於書信向對方表示敬意.

B. 有關書信的四字成語

雁足傳書、寄雁傳書、蔣干盜書、黃耳寄書、魚封雁帖

一、雁足傳書

白話釋義:「雁足傳書」指大雁能傳遞書信。

朝代:東漢

作者:班固

出處:《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翻譯: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

二、寄雁傳書

白話釋義:指傳遞書信。

朝代:宋

作者:黃庭堅

出處:《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翻譯: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

三、蔣干盜書

白話釋義: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出處:《三國演義》:周瑜設下計策,令蔣干盜得假冒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干獻書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

四、黃耳寄書

白話釋義:指傳遞家信

朝代:晉

作者:唐房玄齡

出處:《晉書·陸機傳》至黃耳寄書

翻譯: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

五、魚封雁帖

白話釋義:指書信。

朝代:古代

作者:蘇州人士

出處:《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斷魚封雁帖。」

翻譯:湘江水枯竭,燕山斷了,用魚尾封住雁腳上的書信

C. 代表書信的成語

隴頭音信
lǒng tóu yīn xìn
【解釋】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行路》:「嘆路途千里,日日思親。青梅如豆,難寄隴頭音信。」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書信

【成語故事】南朝時候,宋朝的陸凱與文人范曄關系特別好,經常書信往來。一天陸凱在江南採得梅花一枝,並做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寄給長安的范曄。范曄收到後感動萬分。

D. 形容書信寫得很優美、真誠的成語有哪些

【筆底生花】形容文采特異,作品華麗。
【不櫛進士】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採的女人。
【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春花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摛翰振藻】翰:毛筆,引申為文詞;振:發舒。施展文采,鋪陳辭藻。
【辭趣翩翩】辭趣:文辭的意趣;翩翩:形容風致、文採的優美。指文辭的意趣很優美。
【摛文掞藻】摛、掞:發舒,鋪陳。施展文采,鋪陳辭藻。
【才藻富贍】藻:文采;贍:充足。富有才華文采。
【摛藻繪句】摛:鋪陳;藻:文采。鋪陳辭藻,描繪句子。形容以華麗的辭藻寫作。
【才藻艷逸】才藻:才情和文采,才華;艷:華美;逸;超逸。才華華美超逸。
【鳳采鸞章】形容詩文的文采華麗。
【鳳彩鸞章】形容詩文的文采華麗。
【放誕風流】指有文采,言行不受禮法束縛。
【風流儒雅】風流:有文采且不拘禮法;儒雅:學識深湛,氣度不凡。指人文雅灑脫,學識淵博。
【斐然成章】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斐然可觀】斐然:有文採的樣子。形容才幹或聲名顯著。
【驚采絕艷】指文采驚人,辭藻華美。
【口吐珠璣】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龍章鳳函】比喻文采炳煥。
【龍章鳳姿】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
【鋪采摛文】指鋪陳文采。
【翩翩公子】舊時對風流而有文採的富貴子弟的譽稱。
【翩翩年少】比喻男子年少俊秀,文采風流。
【弸中彪外】弸:充滿;彪:文采。指人內有才德,則有文采,自然外露。贊美德才兼備的人。
【弸中肆外】弸:充滿。指人內有才德,則有文采,自然外露。贊美德才兼備的人。
【起鳳騰蛟】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情文相生】情:思想感情;文:詞藻。比喻文章感情深沉,文采和思想互相補充。
【吞鳳之才】指豐美的文采。常用來形容擅長寫作。
【騰蛟起鳳】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天上石麟】舊時稱人有文採的兒子。
【文炳雕龍】炳:形容有文采;雕龍:擅長寫文章。文章寫得很出色,極富文采。
【文采緣飾】文采:指文章精采;緣飾:指衣物鑲綴的花邊。指花邊文學,文筆
【銜華佩實】銜:包含;華:比喻文采;佩:佩帶;實:果實,比喻文章的思想內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開花結果。
【稀句繪章】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稀章繪句】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衙官屈宋】衙官:軍府的屬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為屬官。原為自誇文章好。後也用以稱贊別人的文采。
【揚葩振藻】葩:華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寫得華麗多采。
【有色有聲】原形容既有聲望,又有文采,看起來十分顯耀。後也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言文行遠】言辭有文采,才能傳播遠方或影響後世。
【雲霞滿紙】雲霞:比喻文采。形容滿眼都是精採的文筆、

E. 與「書信」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 魚信雁書:【拼音】: yú xìn yàn shū魚信、雁書:古代指書信。後多用以指書信。

  2. 黃耳寄書:【拼音】: huáng ěr jì shū黃耳:犬名;書:書信。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 指傳遞家信。

  3. 雁足傳書:【拼音】: yàn zú chuán shū雁:大雁;書:書信。大雁能傳遞書信。

  4. 雁足留書:【拼音】: yàn zú liú shū雁:大雁;書:書信。大雁能傳遞書信。

  5. 魚書雁足:【拼音】: yú shū yàn zú魚書、雁足:古代傳說指書信的傳遞者。後多用 以指書信。

  6. 黃耳傳書:【拼音】: huáng ěr chuán shū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 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7. 魚書雁信:【拼音】: yú shū yàn xìn泛指書信。

  8. 書不盡言:【拼音】: shū bù jìn yán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 結尾慣用語。

  9. 隴頭音信:【拼音】: lǒng tóu yīn xìn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10.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拼音】: shūbùjìnyán,yán bù jìn yì 書信。信中難 以充分表達其意。指語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確切地表達思想內容。

F. 關於信的成語

信手拈來、半信半疑、半信不信、言而有信、信誓旦旦
一、信手拈來 [ xìn shǒu niān lái ]
【解釋】: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麼思考。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譯文】:前一位只是長得好看,但是公子不是,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隨手就來像是早就准備好似的。
二、半信半疑 [ bàn xìn bàn yí ]
【解釋】: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自】: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
【譯文】:如果卜筮之所以成相,老虎可以占卜而地可以選擇,什麼是半誠實而一半不相信嗎?
三、半信不信 [ bàn xìn bù xìn ]
【解釋】:指不完全相信。
【出自】: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
【譯文】:如果卜筮之所以成相,老虎可以占卜可以選擇,什麼是半信息而一半不相信嗎?
四、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譯文】: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
五、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釋】: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出自】:周 孔子編訂《詩經·衛風·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譯文】:有說有笑心喜歡,信誓旦旦定終身

G. 關於帶信字的成語大全

關於帶信字的成語有很多,比如:半信半疑,渺無音信,背信棄義,將信將疑,通風報信。

成語詳解:

一: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

詳細解釋

1.【解釋】: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2.【出自】: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

二:渺無音信[ miǎo wú yīn xìn ]

詳細解釋

1.【解釋】:指毫無消息。亦作「渺無音訊」。

2.【出自】:巴金《發的故事·窗下》:「你不能就這樣渺無音信地丟開了我,讓我孤零零地信在這個陌生的大城市裡。」

三:背信棄義[ bèi xìn qì yì ]

詳細解釋

1.【解釋】:背:違背;信:信用;棄:扔掉;義:道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2.【出自】:《北史·周紀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四:將信將疑[ jiāng xìn jiāng yí ]

詳細解釋

1.【解釋】:將:且,又。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

2.【出自】:唐·李華《弔古戰場文》:「人或有言,將信將疑。」

五:通風報信[ tōng fēng bào xìn ]

詳細解釋

1.【解釋】:風:風聲。把對立雙方中一方的機密暗中告訴另一方。

2.【出自】:清·頤鎖《黃綉球》第二十回:「那掌櫃的說他惡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陳府上去的通風報信,一面地保就在內看守了這掌櫃的。」

H. 關於信件的成語

【白絹斜封】:古人把信寫在白絹上,然後斜封郵寄.指書信.
【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於書信向對方表示敬意.
【苞苴竿牘】: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草草不恭】:草草:雜亂不整齊的樣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書信中的自謙之辭.
【斷羽絕鱗】: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蜂媒蝶使】:花間飛舞的蜂蝶.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付諸洪喬】: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河魚天雁】: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後即以之借指傳送書信者.
【鴻斷魚沉】: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鴻雁傳書】:鴻雁:大雁.用其指書信往來.
【黃耳寄書】:黃耳:犬名;書:書信.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
【寄雁傳書】:指傳遞書信.
【蔣干盜書】:蔣干:《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隴頭音信】: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冒昧陳辭,有辱清聽】:清聽:是對聽話者的敬詞.書信中常用的謙辭,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請收信人諒解、採納.
【目斷鱗鴻】: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平安家書】:報告家人平安的書信.
【青鳥使者】: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書不盡言】: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慣用語.
【書不盡意】:指文辭難充分達意.後多作書信結尾慣用語.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指語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確切地表達思想內容.
【停雲落月】: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言不盡意】: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雁去魚來】: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I. 與書信有關的成語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出處:《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斷羽絕鱗 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別後斷羽絕鱗。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堆案盈幾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後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
蜂媒蝶使 花間飛舞的蜂蝶。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出處:宋·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後作》詞:「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偏是你瘦影疏枝,不受那蜂媒蝶使。」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後即以之借指傳送書信者。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意馬心猿縈夢寐,河魚天雁托音書。」
鴻斷魚沉 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出處:《晉書·陸機傳》:「初機有俊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為常。」
寄雁傳書 指傳遞書信。
出處: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行路》:「嘆路途千里,日日思親。青梅如豆,難寄隴頭音信。」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慣用語。
出處:《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書不盡意 指文辭難充分達意。後多作書信結尾慣用語。
出處:《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與陽休之書曰:『……已矣哉,書不盡意。』」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出處:晉·陶潛《停雲詩序》:「停雲,思親友也。」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言不盡意 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出處:《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出處:元·湯式《湘妃引·有所贈》曲:「鶯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魚來傳恨詞。」
雁素魚箋 指書信。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途敘》:「雁素魚箋,離愁滿懷誰與傳。」
音問兩絕 書信與消息都斷絕。亦作「音問杳然」。
魚腸尺素 指書信。
出處: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魚腸尺素,鳳足數行,書此謝辭,終知不盡。」
魚腸雁足 泛指書信。
出處:唐·李紳《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三江嶺萬重。」
魚沉鴻斷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雲山,銜悲飲淚有萬千。」
魚沉雁靜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明·高濂《瓦盆兒·題情》套曲:「未知道自別來他心可至誠,他應恨魚沉雁靜。」
魚沉雁渺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謖如蒿目時艱,空自拊髀,兼之寶山僻在海隅,文報不通,迢遞並雲,魚沉雁渺,十分懊惱。」
魚沉雁杳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魚封雁帖 泛指書信。
出處:《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斷魚封雁帖。」《南宮詞紀·絳都春·四時怨別》:「傷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封雁帖。」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出處:明·史叔考《醉羅歌·題情》套曲:「淚痕一線羅裙綉裾,相思兩字魚箋雁書。」
魚書雁帛 泛指書信。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則箋簡二字中,便有無窮本義,魚書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為乎?」
魚書雁帖 泛指書信。
出處:明·高濂《絳都春序·題情》套曲:「空接,魚書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絳都春序·四時閨怨》套曲:「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書雁帖。」
魚書雁信 泛指書信。
出處:《雍熙樂府·古調石榴花·閨思》:「總是傷情別離,則這魚書雁信,冷清清杳無蹤跡。」
咫尺之書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於燕,燕必不敢不聽從。」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欲徒手奉咫尺之書,自托於執事,將使執事何從而知之,何從而信之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