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不求甚解成語說是誰

不求甚解成語說是誰

發布時間: 2020-11-24 17:47:58

A. 不求甚解這個成語來源於誰

yes.
《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談到了自己的讀書體驗:「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說:自己喜愛讀書,不死啃書本字句鑽牛角尖,而是著重領悟文中原意。每逢讀到會心處,有了一點新的體會,便高興得連吃飯也忘記了。
「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讀書只求領會文章要旨,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現在人們常用它來比喻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對工作馬虎、對情況了解不深入。

後人對「不求甚解」的理解偏離了陶淵明的本意,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是一種謙虛的態度:不是每一本書都能讀得會意的;也是一種讀書的方法:不死啃書本字句鑽牛角尖,而是著重領悟文中原意。

B. 成語主角 不求甚解

陶淵明
不求甚解
bùqiúshènjiě
[釋義]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
[語出]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正音] 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 甚;不能寫作「深」。
[近義] 囫圇吞棗 淺嘗輒止 食古不化
[反義] 窮原竟委 咬文嚼字 尋根究底
[用法] 含貶義。多用於學習;也指了解情況不深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甚」不當「甚至」講。「解」不是「解釋」的意思。
[例句] 對待學習應採取認真的態度;那種~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英譯]
[成語故事]
陶淵明十八歲那年為自己寫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傳》。陶淵明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先生不知道是哪裡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作為自己的號了。先生喜愛閑靜,不多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很喜歡讀書,似對所讀的書不執著於字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的意義有一些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愛喝酒,可是因為家裡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我這個情況,所以時常備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裡去總是把他們備的酒喝光。

C. 抱殘守缺.腳踏實地.不求甚解成語所說的人物是誰

甘地,抱殘守缺從他丟鞋的故事司馬光,腳踏實地別人對他的評價不求甚解,貌似出自陶淵明。。

D. 比如不求甚解的成語

不求甚解抄

【拼 音】:bù qiú襲 shèn jiě

【解 釋】: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 處】: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示 例】:對待學習應採取認真的態度;那種~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E. 不求甚解類似的成語

與不求甚解意義相近的成語

生吞活剝
囫圇吞棗
一知半解
淺嘗輒止
食古不化

F. 不求甚解 成語題

不求甚解復 [bù qiú shèn jiě]
生詞本
基本釋義制
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貶義
出 處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例 句
對待學習應採取認真的態度,那種~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生吞活剝 一知半解 囫圇吞棗 走馬觀花
反義詞
窮源竟委 精益求精

G. 成語不求甚解的意思是什麼

不求甚解釋義:
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來自網路漢語|報錯
不求甚解_網路漢語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出處]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H. 不求甚解的成語故事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近義詞: 囫圇吞棗、淺嘗輒止、食古不化 反義詞: 窮原竟委、咬文嚼字、尋根究底

解釋: 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處: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成語故事
陶淵明,晉代詩人,喜歡隨其自然。

他窮得有時吃飯都成問題,有時冬天還穿著單衣,卻怡然自樂,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他當過一個小縣令。一次郡守派人來視察。縣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飲酒賞菊,有些不情願。縣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帶,不可違了體統。陶淵明長嘆道:「我怎麼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而屈身呢?」就辭官回家了。

他家有七八間草屋,門前有五棵柳樹,他就自稱「五柳先生」。

他喜歡讀書,但不摳字眼,只要領會意思就可以了(「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傳》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寫的詩就象他的為人,平淡、自然,如同天成。

「不求甚解」現在卻多指學習不認真,或不深入了解。不過「求甚解」的卻很少有誰寫出陶淵明那樣的詩來。

I. 不求甚解成語人物

甚:過分、很、極、非常;如"欺人太甚"。
解:了解,理解。在陶淵明的《五柳先生》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只求領會文章的大意。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況,是一個典型的古今異義。也可以解釋為:讀書,學習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
不求甚解:不追求過分的解釋。後來引申為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J. 不求甚解的成語故事: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解釋】: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自】: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成語故事:陶淵明十八歲那年為自己寫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傳》。陶淵明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先生不知道是哪裡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作為自己的號了。先生喜愛閑靜,不多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很喜歡讀書,似對所讀的書不執著於字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的意義有一些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愛喝酒,可是因為家裡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我這個情況,所以時常備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裡去總是把他們備的酒喝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