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不思歸成語

不思歸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4 18:30:09

A. 形容「沉醉」的成語有哪些

1、如醉如痴[ rú zuì rú chī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製。

例句:他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

2、心醉神迷[ xīn zuì shén mí ]:形容佩服愛幕到極點。同「心醉魂迷」。

例句:這個故事精彩情節真是讓我心醉神迷。

3、自我陶醉[ zì wǒ táo zuì ]:陶醉:沉醉於某種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賞。

例句:她動情地唱著這首歌,簡直有些自我陶醉了。

4、無法自拔[ wú fǎ zì bá ]:自己陷入困境和入迷上癮還沒辦法控制自己不去做。

5、流連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例句:這美麗的景色使遊客們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B. 形容樂在其中不理事事的成語

樂不思蜀
樂不思歸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C. 形容這個地方很好不想回家的成語

有兩種選擇。分別是:樂不思蜀,流連忘返。

解釋:
1、樂不思蜀:
釋義:很快樂回,不思念蜀答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示例: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之意。
2、流連忘返:
釋義:
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

示例:
四時隨意出遊,弦管相逐,~。(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

D. 形容不願意離開美好景色的成語

流連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褒義
出 處

《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十·葛中》:「未幾;花漸含苞;百資斧將匱;尋典春衣;流連忘返。」
例 句

精緻、秀麗的蘇州園林使遊客們~,樂不思歸。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留戀不舍 戀戀不舍 樂不思蜀 樂而忘返
反義詞 迷途知返

E. 雨形容留戀不止捨不得離去是什麼四字成語

流連忘返
liú lián wà抄ng fǎn
【解釋】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含褒義。多用於對景物的迷戀。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連;不能讀作「liàn」。

【辨形】忘;不能寫作「往」;返;不能寫作「反」。

【近義詞】依依不捨、戀戀不舍、悠悠忘返

【反義詞】迷途知返

【辨析】~與「戀戀不舍」有別:~常指人對景物、地方;有「忘了回去」的意思;一般不作狀語;「戀戀不舍」指人與人之間的依戀;沒有「忘了回去」的意思;多作狀語。

【例句】精緻、秀麗的蘇州園林使遊客們~;樂不思歸。

F. 不思歸期是成語嗎

倒沒必要使勁兒往成語之列去靠。
《不思歸期》,文縐縐的詞語。與《樂不思蜀》相近。

G. 想走又不想走用個成語怎麼形容

無所適從
wúsuǒshìcóng
[釋義] 適:往;從:聽從;跟從。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麼辦才好。
[語出] 宋·姚寬《西溪叢語》:「觀古今諸家海潮之說者多矣……源殊派異;無所適從。」
[正音] 從;不能讀作「cōnɡ」。
[辨形] 適;不能寫作「事」。
[近義] 莫衷一是 不知所措
[反義] 擇善而從
[用法] 用來形容不知怎麼辦才好。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和「莫衷一是」都含有不知怎樣才好的意思。但~偏重於不知聽從誰的才好;「莫衷一是」偏重於意見分歧;無法斷定哪一個好。
[例句] 報刊上一會兒說多吃肥肉不好;一會兒又說多吃瘦肉不好;真讓讀者~。
[英譯] beatsea

依依不捨
yīyībùshě
[釋義] 依依:戀慕的樣子;舍:放開。形容對人或地方十分留戀;不忍離去。
[語出]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飯;臨去時依依不捨;在破箱子內取出一件不曾開折的羅衫出來相贈。」
[正音] 舍;不能讀作「shè」。
[辨形] 依;不能寫作「倚」。
[近義] 依依惜別 戀戀不舍 留連不舍
[反義] 一刀兩斷
[用法] 用於友人、情人的送別不忍離開。含褒義。一般作定語、狀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見「戀戀不舍」(618頁)。
[例句] 小明就要起程去千里之外上大學;他父母~地送他上了火車。
[英譯] cannotbeartoleave

依依惜別
yīyīxībié
[釋義] 依依:留戀且不忍分離的樣子;惜別:捨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捨不得分開。
[語出] 宋·陸游《舟中對月》:「百壺載酒游凌雲;醉中揮袖別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正音] 別;不能讀作「biè」。
[辨形] 惜;不能寫作「昔」。
[近義] 戀戀不舍 難舍難分 留連不舍
[反義] 一刀兩斷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我和小虎從小一起長大;他家要搬到外地去;臨行前;那~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戀戀不舍
liànliànbùshě
[釋義] 戀戀:留戀;舍:放下、離開。形容很留戀;不捨得離開。也作「戀戀難舍」。
[語出] 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六:「促膝劇談;戀戀不忍舍。」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我所戀戀不舍者;單愛他這一件兒。」
[正音] 舍;不能讀作「sè」。
[辨形] 戀;不能寫作「巒」。
[近義] 依依不捨 流連忘返
[反義] 一刀兩斷 揚長而去
[用法] 可用於對人、事物、景物等的留戀。常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依依不捨」都有捨不得離開的意思。但~可用於人或地方;「依依不捨」僅用於人。
[例句]
①高中畢業時;老師~地把我們送出了校門。
②就要分開了;同志們~地揮手告別。

[英譯] bereluctanttopartwith

留連不舍
liú lián bù shě
[釋義] 〖解釋〗依戀著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同「留戀不舍」。
[語出]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楊大郎見他愛這粉頭,留連不舍。」
[例句] 〖示例〗

流連忘返
liúliánwàngfǎn
[釋義] 流連:留戀;捨不得離開。返:回;歸。指沉迷於游樂而忘歸。後常形容對美好景緻或事物的留戀。
[語出] 《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十·葛中》:「未幾;花漸含苞;百資斧將匱;尋典春衣;流連忘返。」
[正音] 連;不能讀作「liàn」。
[辨形] 忘;不能寫作「往」;返;不能寫作「反」。
[近義] 依依不捨戀戀不舍
[反義] 迷途知返
[用法] 多含褒義。多用於對景物的迷戀。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與「戀戀不舍」有別:~常指人對景物、地方;有「忘了回去」的意思;一般不作狀語;「戀戀不舍」指人與人之間的依戀;沒有「忘了回去」的意思;多作狀語。
[例句] 精緻、秀麗的蘇州園林使遊客們~;樂不思歸。
[英譯] lingeron;forgettingtoreturn

H. 終南山下一顆松,寒來暑往大不同,不懂人間何年月,只緣身在此雲中.打一成語

流連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釋】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含褒義。多用於對景物的迷戀。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連;不能讀作「liàn」。

【辨形】忘;不能寫作「往」;返;不能寫作「反」。

【近義詞】依依不捨、戀戀不舍、悠悠忘返

【反義詞】迷途知返

【辨析】~與「戀戀不舍」有別:~常指人對景物、地方;有「忘了回去」的意思;一般不作狀語;「戀戀不舍」指人與人之間的依戀;沒有「忘了回去」的意思;多作狀語。

【例句】精緻、秀麗的蘇州園林使遊客們~;樂不思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