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關心
A. 形容很關心的成語
1、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2、知疼著熱:著:感受。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3、相忘江湖:魚在江湖裡彼此相忘。形容彼此由於沒有急切的需要而相忘,各不關心。
4、文恬武嬉: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盪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5、不理不睬: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6、關心民瘼: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B. 描寫關心的成語(4個)
關懷備至
知疼著熱
(
zhī
téng
zháo
rè
)
體貼入微
噓寒問暖
C. 表示關心的成語有那些
關心民瘼 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己飢己溺 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並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潔身自好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麻木不仁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漠不關心 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如風過耳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視若無睹 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象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莫不關心。
體貼入微 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聽而不聞 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屋烏之愛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文恬武嬉 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盪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問寒問暖 形容對別人的生活很關心。
問長問短 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D. 關於關心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關心的成語
1、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2、知疼著熱:著:感受。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3、相忘江湖:魚在江湖裡彼此相忘。形容彼此由於沒有急切的需要而相忘,各不關心。
4、文恬武嬉: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盪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5、不理不睬: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6、關心民瘼: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7、問長問短:問:詢問。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8、不聞不問:聞:聽。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9、聽而不聞: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10、是事可可:是:凡是,所有;可可:不在意。對什麼事情都不關心,不在意。
11、置身其中:置:放置。把自己放在事情之中。形容對人對事能設身處地的關心、幫助。
12、熟視無睹:熟視:經常看到,看慣;無睹:沒有看見。看慣了就象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13、麻木不仁: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14、逍遙事外:①指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15、目不旁視:視:看。形容對身邊的事物不關心或不願看。
16、飄風過耳: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17、弔死問疾:弔祭死者,慰問病人。形容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
18、無所用心:沒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動腦筋,什麼事情都不關心。
19、恤孤念苦:救濟孤兒,關心窮苦人。
20、丙吉問牛:看到牛的異常想起天氣變化,贊揚官員關心百姓疾苦。
21、恤孤念寡:救濟孤兒,關心寡婦。
22、求民病利:病:病苦,痛恨。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形容對百姓的生活非常關心。
23、關懷備至:關心得無微不至。
24、己飢己溺: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並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25、體貼入微: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26、熟視不睹:熟視:細看;睹:看見。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27、呵護有加:就是很關心很照顧對方。
28、精心呵護:小心保護。
29、人道主義:道:道義。關心人類幸福。
30、無動於中: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31、心存魏闕:魏闕:古代天子及諸侯宮門外築有高樓,其下兩旁懸布法令,故代稱朝廷。形容臣民忠君,關心國事。
32、心在魏闕:指臣民心在朝廷,關心國事。魏闕,古代天子和諸侯宮外的樓觀,其下懸布法令,因以代稱朝廷。
33、無動於衷: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34、置之弗論:之:代詞,它;弗:不。放在一邊,不理不睬。形容毫不關心。
35、屋烏之愛: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www.lz13.cn)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36、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雖然望著,卻沒看見;雖然聽著,卻沒聽到。形容不關心,不注意。
37、善體下情:體:體貼;下:下屬。善於體察下屬的冷暖。形容關心下級。
38、憂公忘私: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39、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難時互相關心幫助。
40、視若無睹: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象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莫不關心。
41、蠍蠍螫螫:形容人婆婆媽媽,在小事情上過分地表示關心、憐惜。
42、漠不關情:漠:冷淡。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43、潔身自愛: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44、無微不至: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45、如風過耳: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46、肝膽楚越:肝膽:比喻關系密切;楚越:春秋時兩個諸侯國,雖土地相連,但關系不好。比喻有著密切關系的雙方,變得互不關心或互相敵對。
47、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48、不知疼癢:是疼是癢都不知道。比喻不體貼,不關心。
49、置之不論:之:代詞,它。放在一邊,不理不睬。形容毫不關心。
50、屋烏推愛:猶言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51、知冷知熱:關心痛養起居,照顧周到細致。
52、噓寒問暖:形容對人的生活十分關切,問冷問熱。
E. 表示非常關心的成語有哪些
關懷備至【guān huái bèi zhì】
關心得無微不至
疾病相扶【jí bìng xiāng fú】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版難時權互相關心幫助。
問寒問暖 【wèn hán wèn nuǎn】
形容對別人的生活很關心。
體貼入微【tǐ tiē rù wēi】
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知疼著熱 【zhī téng zháo rè】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F. 表示關心是的成語
形容關心的成語
1、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2、知疼著熱:著:感受。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3、相忘江湖:魚在江湖裡彼此相忘。形容彼此由於沒有急切的需要而相忘,各不關心。
4、文恬武嬉: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盪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5、不理不睬: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6、關心民瘼: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G. 形容關心他人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無微不至——微:微細;至:到。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噓寒問暖——噓:緩緩吹氣。形容對人的生活十分關切,問冷問熱。
體貼入微——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問寒問暖——形容關懷體貼備至。
關懷備至——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問長問短——問:詢問。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牽腸掛肚——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割肚牽腸——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春樹暮雲——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牽腸絞肚——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賓至如歸——賓:客人;至:到;歸:回到家中。客人到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裡一樣。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無所不至——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麼壞事都做絕了。
知冷知熱——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H. 關心成語有那些
愛屋及烏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出處:《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奔走之友 指彼此盡力相助的摯友。
出處:《後漢書·黨錮傳·何顒》:「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為奔走之友。」
不聞不問 聞:聽。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六回:「也不想想朝廷家平空的丟了一個太守,也就不聞不問,焉有是理。」
不問不聞 聞:聽。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梁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恃親養子。」
不知疼癢 是疼是癢都不知道。比喻不體貼,不關心。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
不知痛癢 是痛是癢都不知道。比喻不體貼,不關心。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而今的世界只管講那道學,說正心誠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風痹病,不知痛癢之人。」
打抱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弔死問疾 弔祭死者,慰問病人。形容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弔死問疾以養孤孀。」
扶危濟困 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扶危救困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肝膽楚越 肝膽:比喻關系密切;楚越:春秋時兩個諸侯國,雖土地相連,但關系不好。比喻有著密切關系的雙方,變得互不關心或互相敵對。
出處:《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
關懷備至 關心得無微不至。
出處:劉白羽《海天集·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關心民瘼 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非得關心民瘼之員,竭力撫循,不足以資補救。」
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急人之困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出處:《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難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出處:《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疾病相扶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難時互相關心幫助。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己飢己溺 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並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出處:《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濟苦憐貧 救濟愛惜窮苦的人。
出處:元·侯善淵《沁園春》詞:「善惠謙柔,濟苦憐貧,隨方就圓。」
濟困扶危 濟、扶:幫助。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個報冤讎稱了子胥,一個打賭賽去了包胥,何處也濟困扶危重復楚。」
將順其美 將順:隨勢相助。美:好事,美德。順勢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順從其美」。
潔身自愛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潔身自好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解囊相助 囊:口袋。拿出財物幫助別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但見個貧的呵,我早則傾囊兒資助。」明·張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賢士大夫解囊樂助,自為王所式憑。」
矜貧救厄 矜:憐憫。憐憫救濟遭受貧窮苦難的人。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四十:「與窮恤寡是一葯,矜貧救厄是一葯。」
救困扶危 救濟、扶助陷於危難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
救難解危 幫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難。
救災恤患 指救濟撫恤災患中的人。
慷慨解囊 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開錢袋拿出錢來。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
出處: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將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慷慨仗義 仗義:講義氣。為了講情誼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嗇地幫助別人。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這樣慷慨仗義的事,我心裡喜歡,只是也要看來說話的是個什麼樣的人。」
樂善好施 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樂於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
出處:《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樂善好義 指樂於行善,喜好正義。
麻木不仁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漠不關心 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出處:葉聖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異國的故事,漠不關心。」
飄風過耳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輕才好施 指人不把錢財放在眼裡,樂於慷慨解囊,急公好義。
出處:《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如風過耳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
舍己為人 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視若無睹 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象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莫不關心。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疏財仗義 疏財:以財物分人。講義氣,輕視錢財。多指出錢幫助遭難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
疏財重義 講義氣,輕視錢財。多指出錢幫助遭難的人。同「疏財仗義」。
熟視無睹 熟視:經常看到,看慣;無睹:沒有看見。看慣了就象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體貼入微 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四》:「至於尋常寫景,不必有意驚人,而體貼入微,亦復人不能到。」
聽而不聞 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出處:《老子》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文恬武嬉 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盪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相臣將臣,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
問長問短 問:詢問。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五回:「王夫人更不用說拉著甄寶玉問長問短,覺得比自己家的寶玉老成些。」
屋烏推愛 猶言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屋烏之愛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出處:《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無動於中 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到如今,偏偏碰著這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於中了。」
無動於衷 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到如今,偏偏碰著這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於中了。」
無所用心 沒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動腦筋,什麼事情都不關心。
出處:《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逍遙事外 ①指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出處:清·包世臣《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首禍正凶,逍遙事外。」魯迅《花邊文學·女人未必多說謊》:「關於楊妃,祿山之亂以後的文人就都撒著大謊,玄宗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
蠍蠍螫螫 形容人婆婆媽媽,在小事情上過分地表示關心、憐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晴雯忙回身進來,笑道:『那裡就嚇死他了?偏慣會這么蠍蠍螫螫老婆子的樣兒。』」
心馳魏闕 指臣民心在朝廷,關心國事。同「心在魏闕」。
出處:宋·陸游《會慶節賀表》之一:「斂時百福,享國萬年。臣跡遐陬,心馳魏闕。」
心在魏闕 指臣民心在朝廷,關心國事。魏闕,古代天子和諸侯宮外的樓觀,其下懸布法令,因以代稱朝廷。
出處:《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心瞻魏闕 指臣民心在朝廷,關心國事。同「心在魏闕」。
出處:明·張景《飛丸記·盟尋泉石》:「心瞻魏闕常意懸,游魚戀餌吞線。卸朝韉被發何年?名山五嶽游遍。」
修橋補路 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
雪裡送炭 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同「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憂公忘私 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後私即自辦也。」
玉汝於成 汝:你。玉汝:像愛惜玉一樣愛護、幫助你。愛你如玉,幫助你,使你成功。多用於艱難困苦條件下。
仗義疏財 仗義:講義氣;疏財:分散家財。舊指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
振窮恤貧 救濟貧窮的人。
出處:《明史·王越傳》:「睦族敦舊,振窮恤貧,如恐不及。」
知疼著熱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無奈二姐兒倒是個多情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熱。」
知疼著癢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知遇之恩 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恩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指囷相贈 囷:圓形的谷倉。指著谷倉里的糧食,表示要捐贈給他人。形容慷慨資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探細的回,別有區處。』」
置身事外 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這彭仲翔卻在背後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周急繼乏 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亦作「周急濟貧」、「周貧濟老」。
助人為樂 幫助人就是快樂。
出處: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里,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I. 關於關心的成語
助人為樂、無微不至、體貼入微、抑強扶弱、急公好義
噓寒問暖 無微不至 關懷備至 同甘共苦 相濡以沫
守望相助 相親相愛, 團結友愛 無微不至 噓寒問暖
面面俱到 急公好義 呵護至極 關懷備至 拔刀相助 慷慨解囊
團結互助 互幫互助 團結友愛 友誼長存 真情不變
風雨同舟 萬眾一心 同心協力 眾志成城 同舟共濟
向TA提問 官方電話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