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出處總結

成語出處總結

發布時間: 2020-11-25 07:11:24

⑴ 二十個成語,有出處

1鄭重其事
釋義 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2足智多謀
釋義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共事。」

3智周萬物
釋義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周易•系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4正直無私
釋義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 《左傳•庄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釋義 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出處 《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6自知之明
釋義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辭
釋義 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出處 清•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8正中下懷
釋義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處 《後漢書•劉玄傳》:「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9沾沾自喜
釋義 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出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賊捉贓
釋義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11至死靡它
釋義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出處 《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12炙手可熱
釋義 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出處 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終身大事
釋義 終身:一生。關系一輩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時間憑著兩局賭賽,偶爾虧輸,便要認起真來,草草送了終身大事,豈不可羞。」

14鄭人爭年
釋義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15知人善任
釋義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處 漢•班彪《王命論》:「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功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16醉生夢死
釋義 象喝醉酒和做夢那樣,昏昏沉沉,糊里糊塗地過日子。
出處 宋•朱熹《小學》卷五引程灝曰:「雖高才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17著書立說
釋義 立:創立、提出;說:主張,學說。從事寫作,提出自己的主張和學說。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武湖賜與庄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18再生父母
釋義 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處 《元史•烏古孫澤傳》:「是吾民復生之父母也。」

19壯士解腕
釋義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20知書達禮
釋義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出處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著出乖露醜遭談論。」

⑵ 成語的出處和意思

圖窮匕見 (tú qióng bì jiàn)

解 釋 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內

出 處 《戰國策·燕策》容記載:荊軻為燕太子刺秦王,用獻燕國督亢的地圖為名,先把匕首卷在圖里。秦王展開地圖,最後露出匕首。

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解 釋 三個人謊報集市裡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

前倨後恭 (qián jù hòu gōng)

解釋 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後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態度改變。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俾而後卑也。』」《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

⑶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用哪個成語表示

1、繼往開來 [ jì wǎng kāi lái ]
【翻譯】:繼承前人的事業,並為將來開辟道路。
【出處】:近代.鄧小平《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當前,我國正處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期。」
2、承前啟後 [ chéng qián qǐ hòu ]
【翻譯】:承接以前(過去)的,開創今後(未來)的。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此後,這幅承前啟後的千金擔兒好不輕松爽快。」
3、繼古開今 [ jì gǔ kāi jīn ]
【翻譯】:指繼往開來。繼承前人的事業,並為將來開辟道路。
【出處】:近代.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先生如離開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為文化舊都,繼古開今之事,尚大有可為者在也。」
4、承上啟下 [ chéng shàng qǐ xià ]
【翻譯】:接續上面的並引起下面的(多用於寫作等)。也作承上起下。
【出處】:宋·張炎《詞源·制曲》:「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需要承上啟下。」譯文:最好的那個過片不要斷了曲中的意思,需要承上啟下。
5、起承轉合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翻譯】:舊時寫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順序。「起」是開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正面反面立論;「合」是全文的結尾。泛指文章作法。
【出處】:元·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譯文:作為四種書法,寫起來要橫平豎直,要很的很有利,承上啟下。

⑷ 表示總結的成語

  • 發言盈庭_成語解釋

  • 【拼音】:fā yán yíng tíng

  • 【釋義】:盈:滿。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議論,意見紛紛,得不出一致的結論。

  •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謀夫孔多,是用不聚。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

  • 【例句】:有主戰的,有主和的,~,日中未決。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五回

⑸ 形容「善於總結經驗」的成語有什麼

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溫故知新
一、舉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二、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融會:融合領會;貫通:貫穿前後。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出自】:宋 朱熹《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譯文】:舉一而三次,聽說一而知十,於是學者用功之深,窮理的成熟,然後能融會貫通,才落到這一步。
三、觸類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解釋】: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
【出自】:西周 周文王《周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譯文】:再引申其義,觸動類推而增長,天下所能之事皆無所遺了。
四、聞一知十 [ wén yī zhī shí ]

【解釋】: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譯文】:我怎麼敢指望回?顏回聽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我聽到一個一可以了解第二個
五、溫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⑹ 總結一下,有多少成語出自佛經

「夢幻泡影」,「皆大歡喜」出自《金剛經》;
「想入非非」,「味同嚼蠟」出自《楞嚴經》。
真實不虛,出自《般若心經》
盲人摸象——《涅槃經》
五體投地,見《楞嚴經》
蟲戀故屍 見《賢愚經》

⑺ 關於成語的50個典故及出處和意思

典故:完璧歸趙: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含義: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典故:負荊請罪: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含義: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請求對方的寬恕

典故:怒發沖冠: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含義: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氣憤到極點

典故:刎頸之交: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含義: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孔雀東南飛》

典故:命如南山石。出處:《詩經·小雅·天保》

含義:比喻活的像南山的石頭一樣的長。

《詠荊軻》

典故:雄發指危冠:出處: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

含義:怒發沖掉了帽子

典故:圖窮事自至:出處《戰國策。燕策》上說,荊軻奉燕太子之命去刺秦王,以獻燕國督亢地圖為名,預先把匕首卷在圖里。獻圖時,地圖展到最後露出了匕首。

含義:圖窮匕首現

《讀山海經》作者:陶淵明

傳說:精衛填海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出處:《山海經 北山經》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於東海。死後化為鳥名精衛,唱銜西山木石以填東海

含義:用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斗
典故:死當結草。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要把愛妾殺掉,他的兒子魏顆沒有聽父親的話,把父親的這個愛妾嫁了出去,這個愛妾的已故父親,為了報答魏顆,在一次戰爭中。他接草絆倒了敵人救了魏顆

含義:死後也要報恩。

《六國論》作者:蘇洵

典故:抱薪救火。出處:《史記》:「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含義: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竇娥冤》作者:關漢卿

典故:萇弘化碧,出處:萇弘:周朝的賢人,後蒙冤為人所殺,傳說血化為碧玉。

含義:舊時比喻有冤獄

典故:望帝啼鵑。出處: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後禪位臣子,退隱西山,死後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後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

含義:舊時比喻有冤獄

典故:飛霜六月:出處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

戰國時,皺衍對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卻聽信讒言把他囚禁,他入獄時仰天大哭,正當夏天,竟然下起霜來,後用「六月飛雪」來比喻冤獄。

含義:舊時比喻有冤屈

《漁家傲》作者: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出處:《後漢書》。竇憲打敗侵邊的匈奴,在燕然山上刻石記功而歸。後人就用燕然勒石表示克敵制勝,未取勝就說燕然未勒。

含義:抗敵大功還未告成。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者:辛棄疾

典故: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出處:仲謀,孫權的字,孫權在京口建立政權。

含義:無處尋找英雄孫仲謀了。

典故:「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任,」出處:劉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在京口建立政權,當年為了恢復中原大舉進兵。

典故: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出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指劉裕當年為了恢復中原,大舉北伐,勝利後在此建立政權。

含義:指精銳的部隊。

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宋文帝劉義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師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績,只落得自己北望而倉皇失措。封狼居胥:漢朝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伐失敗,作者藉此事詠當時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興元年,張凌北伐,在符離兵敗的事。

典故:可堪回首,佛狸詞下,一片神鴉社鼓

含義:佛狸:後魏太武拓跋泰的小字,他擊敗宋文帝,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詞

典故: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含義:廉坡老了,飯量還好嗎?表示到了晚年還要為國出力

《揚州慢》作者:姜夔

典故:春風十里。 出處:杜牧《贈別》 「春風十里揚州路」

含義:指先前揚州繁華的街道

典故:《黍離》之悲也

出處:《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磨,中心搖搖。」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悲嘆宮室宗廟毀壞,長滿禾黍,觸景傷情,而作《黍離》之詩。

含義:哀傷亡國之辭。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典故:豆蔻詞工,青樓夢好:出處《揚州慢》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含義:豆蔻:杜牧《贈別》:「豆蔻梢頭二月初」。形容少女美麗;青樓,妓院,杜牧在揚州常和名妓來往,寫有「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典故:「腳著謝公屐」,出處:《南史·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謝公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含義: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

傳說:「空中聞天雞」出處: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樹桃都,每當太陽初升,照到此樹,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叫起來。

《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處:《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含義: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沁園春·雪》作者:毛澤東

典故: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出處:《漢書·匈奴傳》「南有大汗,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含義:天所寵愛的人

典故:風流人物:出處:《沁園春·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出處: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含義:對一個時代有影響的人

典故:風騷:出處:《沁園春·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出處:《國風》《離騷》

含義: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這里指文學才華。

典故:接輿髡首,桑扈蠃行

出處:《涉江》「接輿髡首兮,桑扈蠃行」接輿,春秋時楚國的隱士,即《論語》里的「楚狂接輿」,因為對當時社會不滿,剪去頭發,表示堅決不與統治者合作。桑扈,古代隱士,即《莊子》里的子桑戶,

含義:接輿剪去頭發,桑扈裸體走路。他們的異常行為表示不與統治者合作。

傳說:鸞鳥鳳皇:比喻賢士遠離,小人竊位。

典故:伍子逢殃:春秋時吳國大臣伍子胥因勸夫差殺勾踐,夫差不應,後令伍子胥自殺。

《垓下之圍》作者:司馬遷

典故:四面楚歌。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含義:比喻孤立無援,四面受敵的處境。

典故:無臉見江東父老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

含義:表示說話人自卑困窘。
《毛遂自薦》作者:司馬遷

典故:毛遂自薦。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含義: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典故:脫穎而出。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含義: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就能表現自己。

《雷電頌》作者:郭沫若

傳說:湘夫人:傳說堯的女兒,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死後成為湘水神稱湘夫人

傳說:湘妃竹,斑竹,又稱淚竹。出處:傳說舜南巡時死去,他的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江間哭泣,眼淚沾染了竹子,竹竿上有了斑點,所以稱斑竹、淚竹。

《故都的秋》作者:郁達夫

典故: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出處:《淮南子·說山》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含義:以小見大,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揚州慢》作者:杜牧

傳說:廿四橋的明月

出處:《寄揚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指揚州,傳說城裡有二十四座橋,因有24位美女吹簫於橋上而得名。「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典故:三國周郎赤壁。出處:《資治通鑒》公元208年,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擊敗曹操。

含義:周郎,即周瑜

《阿房宮賦》作者:杜牧

典故: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出處:《阿房宮賦》「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含義:獨夫指秦始皇;戍卒指陳涉、吳廣起義;函谷舉指劉邦谷公元前206年率軍先入咸陽,推翻秦朝統治,並派兵守函谷關。楚人一炬指項羽公元前206年入咸陽,並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過華清宮》作者杜牧

傳說:一騎紅塵妃子笑:妃子:楊貴妃

傳說:霓裳一曲千峰上: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宮廷中著名的樂舞

《無題》

傳說:青鳥殷情為探看:蓬山,蓬萊山的簡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青鳥,神話中西王母飼養的三足鳥,它能傳遞信息,所以用它來指代使者。

《鴻門宴》作者:司馬遷

典故:鴻門宴:出處:《史記。項羽列傳》,項羽設宴招待劉邦,意在謀殺劉邦,結果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逃出了鴻門

含義:喻指暗藏殺機的善待。
湘娥啼竹素女愁,出自《李平箜篌引》
傳說舜帝死於蒼梧之野,娥皇、女嬰追從到洞庭湖,南向痛苦,淚灑竹枝成斑點,因而湘江一代有斑竹。
典故:後庭花,出自《泊秦淮》
《玉樹後庭花》,南後主陳叔寶作,後主為亡國之君,後人以《玉樹後庭花》為亡國之音。
成語:門庭若市:出處:《戰國策·齊策·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含義: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

成語:水落石出:出處:《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後赤壁賦》蘇軾:「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義: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成語:望洋興嘆 出處:《莊子·秋水》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含義:望洋,仰視樣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成語:貽笑大方。出處:《莊子·秋水》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含義:大方,指知識淵博,學有專長的人。表示知識短淺,見笑於人。

《勸學》作者:荀況,《荀子》

成語: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含義:靛青從藍中取得,顏色卻比藍色更深

成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出處:《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含義:沒有日常積累就不能有成果

成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處:《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含義:一直堅持不鬆懈,就會取得成就

⑻ 表達「總結」 的成語有哪些

表達「總結」 的成語有:歸根結蒂、要而論之、書歸正傳、簡而言之、歸根結底。

1、歸根結蒂[guī gēn jié dì]:歸結到根本上。

[出處] 清·張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攪出人性命來。歸根結柢;把一場著水人命一盤歸去。」

2、要而論之[yào ér lùn zhī]:猶言要而言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出處]《天討·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要而論之,滿人之人中國也,據其土地山河,竊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謂倒行逆施者矣。」

3、書歸正傳[shū guī zhèng zhuàn]:指不要緊的話不必說了,還是回到正題上來。

[出處]王朝聞《論鳳姐》第16章:「閑話休提,書歸正傳;看來襲人自己,日子也並不太好過。」

4、簡而言之[jiǎn ér yán zhī]:簡括地說,長話短說。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如常散施棺材葯餌,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5、歸根結底[guī gēn jié dǐ]:歸結到根本上。 同「歸根結蒂」。

[出處]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歸根結底,還是靠做。」

⑼ 形容上一年工作總結的成語有哪些

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大展宏圖、穩扎穩打、腳踏實地
1、同心協力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tóng xīn xié lì,釋義:有共同的意願和目標,大家一起出力合作。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三回:「秦穆公臨別,與晉文公相約:『異日若有軍旅之事,秦兵出,晉必助之;晉兵出,秦亦助之。彼此同心協力,不得坐視。』」
翻譯:秦穆公臨別,與晉文公約定:「將來如果有軍隊的事,秦國出兵,我們必須幫助他;晉國出兵,秦國也幫助他。彼此同心協力,不能坐視。』
2、共渡難關意思是團結起來,一起克服困難,渡過難關。
用法: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將風雨同舟,共渡難關!
3、大展宏圖,拼音為dà zhǎn hóng tú,漢語成語,比喻宏偉遠大的謀略與計劃。大規模地實施宏偉遠大的計劃或抱負。
用法:只要找到了符合所學專業的工作,他將會大展宏圖。
4、穩扎穩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ěn zhā wěn dǎ,意思是有把握地作戰。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
出處:劉坤一《書牘》:「現在鄭軍既已到齊,仍須穩扎穩打,不可輕進求速。」
5、腳踏實地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iǎo tà shí dì,意思是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實,認真。
用法:學習沒有什麼一步登天的秘訣,只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就能成功。

⑽ 形容「歸納」的成語

形容「歸納」的成語:悉心整飭、井井有理、不可收拾、井然有序、盡然有序。

1、悉心整飭xī xīn zhěng chì:飭:整理。用全部精力對某事或某一機構進行整頓。

[出處]著陳代軍長等悉心整飭該軍,團結內部,協和軍民,實行三民主義。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

2、井井有理[ jǐng jǐng yǒu lǐ ]: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出處]語出《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事例】語出《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3、不可收拾[bù kě shōu shi]:收拾:整頓、整理。指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不可救葯的地步。

[出處]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泊與淡相遇;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4、井然有序[jǐng rán yǒu xù]: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序:次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出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如尤公瑛《寡人之於國也》章文;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5、盡然有序[ jǐn rán yǒu xù ]:盡然有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出處]出自《夕堂永日緒論外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