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解釋加造句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
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著我國的文化之熙。
後來被編譯成《成語故事》系列圖書。
② 成語故事和解釋還有造句。(5個)
1.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解釋: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不同。
造句:這個問題的答案前後不同,而且自相矛盾.
2. 後來居上
汲黯是西漢武帝時代人,以剛直正義、敢講真話而受人尊重。他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節,講求實效。雖然表面上不那麼轟轟烈烈,卻能把一個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朝廷把他從東海太守調到朝廷當主爵都尉——一種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職。
有一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為老百姓辦好事了。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裡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布罷朝,滿朝文武都為汲黯捏著一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里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他當主爵都尉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一個勁兒住上升,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還蹲在原地沒動窩。有一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使用群臣,跟碼劈柴一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是發牢騷。於是,轉臉對臣下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你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解釋: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
造句:你等著看好了,我們會後來居上的。
3.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解釋: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造句: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4.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造句:運氣不是偶然的,不聞雞起舞,難見財神微笑。
5.亡羊補牢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解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造句: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③ 要成語故事(稍微短一點的)還要解釋和造句
解 釋:
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不可能經常性不勞而獲,而要自己勞動
[編輯本段]出 處:
先秦·韓非的《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編輯本段]寓意: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編輯本段]用 法:
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編輯本段]示 例: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楊八老越國奇逢》:「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守株待兔,豈是良圖?」
[編輯本段]近義詞:
刻舟求劍、墨守成規 、坐享其成......
[編輯本段]反義詞:
通達權變 、隨機應變......
[編輯本段]原 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編輯本段]典 故:
1.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裡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隻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隻、第三隻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麼多便宜事啊。農民不但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就連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2.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墩子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墩子,等著奇跡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啟示]: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勞動,那才是真實的。意外之財往往預示著不幸,你對生活的了解、痴心妄想的不幸。
這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樹墩子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生的必然現象,最後落得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編輯本段][文言文]:
宋人⑩有耕(12)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⑥其耒而守株③,冀復(11)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今⑨欲以⑦先王之政,治⑧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韓非子》
[簡譯]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舍棄了他的農具,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結果,兔子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現在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案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注釋]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斷樹根。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⑥釋——放下
⑦以——用
⑧治——統治
⑨今——現在
⑩宋人——宋國的人
注意:多用於貶義
11.復——再
12耕:耕田種地,耕者:耕田的人,農民
【寓意】:
①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的不可能發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③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
4.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官員的愚笨。
④ 解釋成語故事並造句(20個)
寒冬臘月 〖解釋〗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冰雪嚴寒 〖解釋〗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天凝地閉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縮手縮腳 縮:收縮。由於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也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
折膠墮指 極言天氣寒冷。
欺霜傲雪 欺:欺凌。傲:傲視,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對此敢於欺凌傲視。比喻堅貞不屈、氣勢非凡的精神。
林寒洞肅 寒:寒冷;肅:肅殺。形容秋冬時林木蕭疏,溪澗淺落的景象。
飢寒交切 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飢凍交切 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寒風侵肌 形容天氣寒冷
雪窖冰天 窖:收藏東西的地洞。到處是冰和雪。形容天氣寒冷,也指嚴寒地區。
雪虐風饕 虐:暴虐;饕:貪殘。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噓寒問暖 噓寒:呵出熱氣使寒冷的人感到溫暖;問暖:指問寒問暖。形容對人的生活十分關切。
啼飢號寒 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天寒地凍 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歲暮天寒 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十冬臘月 指陰歷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凄風苦雨 凄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料峭春寒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號寒啼飢 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寒附火者 因為寒冷而靠著火取暖的人。
風雨凄凄 凄凄:寒冷。風雨交加,清冷凄涼。
風刀霜劍 寒風象刀,嚴霜象劍。形容氣候寒冷,刺人肌膚。也比喻惡劣的環境。
唇亡齒寒 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冰天雪窖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處是冰和雪。形容極為寒冷的景象
形容高興的成語
怡然自樂 〖解釋〗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
眼笑眉飛 〖解釋〗形容極度高興。
眼開眉展 〖解釋〗形容極度高興。
喜怒不形於色 〖解釋〗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他鄉遇故知 〖解釋〗在遠里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興的事。
悅目娛心 使眼睛高興,使心裡快樂。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樂。
一嚬一笑 謂不高興或喜悅的表情。嚬,皺眉。
宜嗔宜喜 意思是不論生氣,還是高興,總是很美的。
一悲一喜 既悲傷又高興。《平妖傳》二回:「表公單單一身,不勝凄慘,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兩件至寶,正所謂一悲一喜。」
笑逐顏開 逐:驅使;顏:臉面。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喜行於色 高興顯現在臉上
無精打彩 形容不高興,提不起勁兒。
聞過則喜 過:過失、錯誤。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就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利災樂禍 見到別人遭受災禍反而高興。
樂嗟苦咄 高興時招喚,不高興時責罵。形容對人態度惡劣。
樂極悲生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開眉展眼 高興愉快的樣子。
歡欣若狂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忽忽不樂 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大喜若狂 高興得幾乎發狂
橫眉吐氣 〖解釋〗猶言揚眉吐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後高興痛快的樣子。
怡情悅性 怡:和悅愉快;悅:高興,愉快。使心情舒暢愉快。
抑鬱寡歡 由於心情不舒暢而很少高興的時候。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怡然自得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揚眉吐氣 揚起眉頭,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後高興痛快的樣子。
心癢難撓 形容高興得不知如何才好。
幸災樂禍 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欣喜若狂 欣喜:快樂;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心悅誠服 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喜笑顏開 顏開:臉面舒開,指笑容。形容心裡高興,滿面笑容。
喜怒無常 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形容態度多變。
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心花怒放 怒放:盛開。心裡高興得象花兒盛開一樣。形容極其高興。
喜眉笑眼 形容面帶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喜不自勝 勝:能承受。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興。
談笑風生 有說有笑,興致高。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風趣。
手舞足蹈 蹈:頓足踏地。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也手亂舞、腳亂跳的狂態。
受寵若驚 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殺風景 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
人莫予毒 莫:沒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沒有人怨恨我、傷害我了。形容勁敵被消滅後高興的心情。
親痛仇快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敵人高興。指某種舉坳只利於敵人,不利於自己。
樂極生悲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眉開眼笑 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哭喪著臉 心裡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
酒酣耳熱 形容飲酒到高興的時候。
驚喜欲狂 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於興奮的情壯。
近悅遠來 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皆大歡喜 人人都高興滿意。
歡欣鼓舞 歡欣:欣喜;鼓舞:振奮。形容高興而振奮。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後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歡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興。
歡呼雀躍 高興得像麻雀那樣跳躍起來。形容十分歡樂的情景。
撫掌大笑 撫: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興。
怫然不悅 怫然:憂愁或憤怒的樣子;悅:愉快,高興。憤怒,很不愉快。
得意忘形 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
大喜過望 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囅然而笑 囅然:笑的樣子。高興地笑起來。
眉歡眼笑 形容非常興奮、高興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
眉飛眼笑 形容非常高興
驚喜交集 交集:交錯在一起。又吃驚,又高興
形容生氣的成語
形槁心灰 〖解釋〗槁:枯乾。形容身體消瘦不堪,心境極為冷漠,毫無生氣。
息怒停瞋 〖解釋〗瞋:發怒時睜大眼睛。停止發怒和生氣。多用作勸說,停息惱怒之辭。
吹鬍子瞪眼 〖解釋〗形容很生氣的樣子。
宜嗔宜喜 意思是不論生氣,還是高興,總是很美的。
旭日初升 早晨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比喻充滿活力、生氣勃勃的景象。
鮮蹦活跳 謂魚、禽等亂蹦亂跳而有生氣。
死樣活氣 形容沒有生氣。
濃眉大眼 形容眉目端莊,富有生氣。多指男子。
艴然不悅 非常生氣。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氣時表現一付臉色難看的樣子。典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負氣含靈 指有生氣和靈性的人。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苟且的生活。
轉嗔為喜 由生氣轉為喜歡。
心平氣和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喜怒無常 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形容態度多變。
生龍活虎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回嗔作喜 嗔:生氣。由生氣轉為喜歡。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生了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肝膽欲碎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憤憤不平 憤憤:很生氣的樣子。心中不服,感到氣憤。
勃然變色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別開生面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煙閣里的功臣畫像本已褪色,經曹將軍重畫之後才顯得有生氣。比喻另外創出一種新的形式或局面。
活蹦亂跳 歡蹦亂跳,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沒有生氣
百花爭妍 妍:美、艷。形容繁華盛開,生氣勃勃的景象
⑤ 成語解釋+造句
【成語詞條】豁然開朗
【成語拼音】huò rán kāi lǎng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結構】偏正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頓時現出寬敞明亮的境界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突然領悟了道理
【典故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應用舉例】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到了此地,~。」
【近義詞】豁然貫通
【反義詞】百思莫解 大惑不解
【英文解釋】be suddenly enlightened
【俄文解釋】срáзу всё понять
【日文解釋】眼界(がんかい)かつぜんとして開(ひら)く
【其他語言】<德>jm geht plǒtzlich ein Licht auf <plǒtzlich zur Einsicht kommen><法>s'éclaircir soudain (sur un question) <comprendre subitement>
【成語謎面】大悟;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語故事】晉朝時期,陶淵明看不慣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辭官歸隱。他在《桃花源記》中構想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太平世界:「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造句】聽了他的話,我的心中豁然開朗,所有的憂愁都煙消雲散了
【成語詞條】怡然自樂
【成語拼音】yí rán zì lè
【常用程度】一般
【成語結構】偏正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事
【典故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應用舉例】沈從文《常德的船》:「在桃源縣想看到老幼黃發垂髫,~的光景,並不容易。」
【近義詞】怡然自得 怡然自足 怡然自娛
【俄文解釋】очень довольный
【造句】伸出雙手,感受著花瓣飄落在手心的感覺,怡然自樂。
【成語詞條】雞犬相聞
【成語拼音】jī quǎn xiāng wén
【常用程度】一般
【成語結構】主謂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指人煙稠密
【語法用法】作謂語;指人煙稠密
【典故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應用舉例】晉·陶潛《桃花源記》:「阡陌交通,~。」
【反義詞】雞犬不聞
【英文解釋】live in the neighbourhood
【造句】兩個村子離得很近,簡直是雞犬相聞
【成語詞條】世外桃源
【成語拼音】shì wài táo yuán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結構】偏正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產生年代】近代
【成語解釋】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借指不受外界影響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語法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理想世界
【典故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鳳閣,這是俺的世外桃源。」
【應用舉例】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在這~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
【近義詞】洞天福地
【反義詞】人間地獄
【英文解釋】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utopia retreat; earthly paradise>
【俄文解釋】земной рай
【日文解釋】ユートピア,桃源(とうげん)
【其他語言】<法>oasis de paix
【歇後語】陶淵明的理想
【成語謎面】空中仙閣
【成語故事】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記載:一個漁夫隻身劃船進入一山洞,發現一座桃源,這里的居民男耕女織,大人小孩均參加勞動,沒有賦稅和徭役,人們的關系十分淳樸親切,到處是一遍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隔絕
【造句】這里美麗極了,真是一個世外桃源啊!
【成語詞條】落英繽紛
【成語拼音】luò yīng bīn fēn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結構】主謂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落:凋落;英:花;繽紛:繁多雜亂。花瓣凋落,紛紛飛揚的樣子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花瓣凋落,紛紛飛揚的樣子
【典故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應用舉例】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近義詞】花團錦簇
【英文解釋】Fallen petals are rich in confusion.
【造句】傍晚的梅花伴著西斜的夕陽,落英繽紛,景緻非常迷人
⑥ 速求成語故事、意思、和造句。
百聞不如一見: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並不是這么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成語: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金玦厖涼含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成語:逼上樑山 比喻被迫起來反抗。現也比喻被迫採取某種行動.
可以說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樑山的。
成語:鞭長莫及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除掉腹地里幾省外國人鞭長莫及,其餘的雖然沒有擺在面子上瓜分,暗地裡都各有了主子了.
成語: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他真勇敢,真是 初生牛犢不怕虎.
成語:打草驚蛇 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我們要細心大膽,千萬不能打草驚蛇.
成語:對牛彈琴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很好,咱們一總再算賬!
成語:負荊請罪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舉例: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⑦ 重巒疊峰的出處,成語故事,解釋和造句
出處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 事例 仲武登陴死守,日宿於戍樓,夜尚燒燭為友人畫~,筆墨安詳,意氣生動,識者服其膽略。 例句~的山,好美
⑧ 成語故事大全及寓意』造句
怒氣沖沖:沖沖:感情激動的樣子.形容非常生氣.《不知為什麼,他怒氣沖沖地走進了教室.》 3. 聚精會神:聚、會: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學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4. 自言自語:自己和自己說話.《在路口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老人,坐在那裡自言自語.》 5. 千鈞一發:形容情況十分危急.《就在要撞車的千鈞一發的時候,司機緊急剎住了汽車.》 6. 精兵簡政:簡:使簡化.《有些單位必須精兵簡政,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7. 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燈把廈門裝扮得更加美麗.》 8. 雨後春筍: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現.《改革開放以來,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地不斷涌現 .》 9. 琳琅滿目:比喻眼前出現了許多精美的事物.《那裡展出的的東西琳琅滿目,使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 10. 頂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氣概豪邁.《他大公無私,真是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11. 千方百計:方:方法.講:辦法.想盡和用盡各種辦法.《老師千方百計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 12. 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一本漫畫書. 13. 爭先恐後:發令槍一響,運動員們爭先恐後地在跑道上飛奔起來. 14. 如飢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同學們如飢似渴地努力學習.》 15. 興高采烈:興:興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興的神情.《慶「六一」的游園活動中,同學們興高采烈地玩了許多游戲.》 16. 小心翼翼:翼翼:嚴肅,謹慎的樣子.《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乾凈,然後輕輕地放在書桌上.》 17. 煥然一新:煥然:鮮明光亮的樣子.形容舊的面貌改變了,呈現出嶄新的面貌.《看到我們班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8. 沁透心脾:《花兒開了,飄來了一陣陣沁透心脾的香味.》 19. 贊嘆不已:看到他寫了漂亮的毛筆字,大家贊嘆不已. 20. 波瀾壯闊: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他十分激動. 21. 初出茅廬:他雖然初出茅廬,工作起來卻是有條有理. 22. 舉世聞名:中國的萬里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建築. 23. 攻無不克: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十幾年來以攻無不克的氣勢,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24. 胸有成竹:成:完成,現成.《這次考試,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25. 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引起了一陣鬨堂大笑. 26. 別具一格:別:別處的,獨特的.《他寫的這本書構思巧妙,別具一格.》
⑨ ↗成語故事的意思及造句
畫龍點睛,意思: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健地方加上精闢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造句:這個結尾在文章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⑩ 成語故事及造句
不求甚解
造句:這句話必須以具體事實證明,才能讓學生明白!至少不會讓學生象鸚鵡學舌一樣,做不求甚解的強記。
難得糊塗 nán dé hú tú
【解釋】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
【成語故事】清朝乾隆年間,畫家鄭板橋中了進士,做了山東范縣縣令。寡婦朱月姣告狀說魏善人欺侮她,魏善人說她借了銀子想賴帳。鄭板橋馬上明白其中原委,就裝糊塗判魏善人贏,迫使他賠償她二十兩銀子,從此鄭板橋就有「難得糊塗官」的美稱。
難得糊塗 造句
1.有些領導對周圍的不正之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常常以「難得糊塗」自嘲。
2.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一生坎坷,為官不得志,老年寫」難得糊塗」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