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編童話故事
『壹』 以蝴蝶的花外套這首詩編一個童話故事
可以把蝴蝶擬人化比喻成一個小姑娘,然後她的衣服可以比喻成一個小姑娘,為了自己喜歡的衣服美忙來忙去
『貳』 關於雪梅古詩的童話故事400字
梅是歲寒三友之一,四君子之一,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詠過梅花,贊過梅花,《早梅》《卜運算元·詠梅》、《雪梅》這幾首詩更是流傳千古,但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梅香。
我的奶奶家在一所大學的院子里,裡面種了許多花草樹木,我喜歡在裡面玩耍、嬉戲。有一次,我在教學樓旁邊看到了三棵乾乾的樹,我一開始以為是死樹,就沒去注意它們。但是又過了幾天,我發現樹上長了許多小苞,便問爺爺,爺爺回答:「這是梅樹,你再過幾天就能看見它開花了。」於是,這幾天,我就天天往那兒跑,盼著它們快開花。有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雪,第二天早上,我擔心梅花會不會凍壞了,穿好衣服一下子就跑出來,那刺骨的寒風讓我打了個寒顫,我在心裡默默地為梅花祈禱。當我還沒跑到的時候,一股香氣已經撲面而來。我跑過去,佇立在梅花樹下。滿樹的花開著,金黃的花瓣中點綴著幾根紅色的花蕊,還有那潔白的雪,多麼美的一幅雪梅圖啊!更美的,是它的那種清香,讓你沉醉在其中,可拋棄一切雜念。
過了幾天後,梅花謝了,掉在地上,我裝了一些回家曬干,做成乾花,可以讓它的清香持續地更久。我一開始有些心疼那些被軋碎的梅花,但是後來我又想了想,這不正應了陸游的那句詩了嗎:凌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花雖然碎了,但是它已經把它的清香貢獻給了人間。
梅香正濃,我愛梅花。
『叄』 怎樣把夜書所見這首古詩改編成一個童話小故事
1、故事:
野外林蔭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原來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也許小牧童想捉知了呢!
2、詩意:
江上的秋風吹過來,梧桐樹沙沙作響,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並捉蟋蟀。
(3)古詩編童話故事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詩中一個「送」字令人彷彿聽到寒氣砭骨之聲。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於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並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彷彿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點出「秋風」。「月寒江風起」,來自江上的陣陣秋風,觸發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的蒓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
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凄涼。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
『肆』 童話故事可以講古詩的作者當時是怎麼想的嗎
如果有這樣的童話故事,或者講故事的人有能力知道古詩作者寫詩的時候是怎麼想的,而且還能把它變成小孩子能聽懂也喜歡聽的童話故事,那當然可以的。
『伍』 兒童詩改說童話故事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浩翰的大海邊,站著一位老漁夫。他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醬紫色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頭發已經花白。前些日子,老實善良的老漁夫打到一條金魚,金魚要給老漁夫一定的報酬,並請求老漁夫放了它,老漁夫沒有接受金魚的報酬,把它放回了大海。
他的老太婆知道了這件事大為惱火,罵他是「傻瓜、蠢貨」逼迫老頭兒接二連三地向金魚要木盆、木房子、當貴婦人。三次要求金魚都滿足了。今天老頭兒又來到大海邊,老太婆又要什麼呢?他向蔚藍的大海,輕輕地呼喚:「魚娘娘!魚娘娘!」金魚向他游過來問:「您要什麼呀,老爹爹?」「魚娘娘,你做做好事吧!我的老太婆又在大吵大嚷,她感到當貴婦人沒有意思了。想要當女皇。」金魚安慰老頭兒說:「用不著難過,老爹爹,去吧,上帝會保佑您的老太婆就會成為女皇的!」 頭兒回到老太婆那裡去。
在他的眼前出現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宮殿。殿外站著一個個凶神惡煞的士兵。大臣和貴族們站立兩旁侍奉。老太婆喝著美酒,吃著上等的餅。一群威武的衛兵,肩上都扛著斧頭,站在她周圍護駕。老太婆得意洋洋,威風凜凜。老頭兒走近,連忙給老太婆雙膝跪下,說:「你好啊!威嚴的女皇,這一次你總該滿足了吧?」老太婆擺著女皇的架子,看都沒有看他一眼,吩咐說:「來呀,把這老東西給我趕出宮殿!」左右的衛兵一呼百應,把老頭兒推出宮殿,差點兒用斧頭把他砍死。老頭兒又氣又恨離開了宮殿。
沒過多久,老太婆又對女皇不感興趣了,她要做海上的女霸王。於是派人把老頭來,叫他再跟金魚提出這個要求。老頭兒哭喪著臉,又來到了海邊,這時大海激怒了,卷著黑浪不斷涌來,撞擊在岩石上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吼聲。老頭兒注視著大海大聲呼喚:「魚娘娘!魚娘娘!」金魚向他游來,問道:「您要什麼呀,老爹爹?『魚娘娘,你做做好事吧!我怎樣能對付那個該死的婆娘?她已對女皇的地位不滿足了,想當海上的霸王,叫你侍奉她。」金魚聽到老太婆提出這樣狂妄無理的要求,什麼話也沒講,尾巴用力一擺就游進了深深的大海。
老頭兒站在海邊等候迴音,等了很久很久也沒有等到,只好回到老太婆那裡去。這時老頭看到的不是木房,也不是高大的樓房,更不是皇家的宮殿,仍舊是那所小木棚。老太婆垂頭喪氣地坐在門檻上,擺在她前面的還是那個用過很久的破舊木盆。老太婆貪得無厭,落了一無所有的下場,這難道不令人深思嗎?
『陸』 有關童話的詩有哪些
童話之詩
我想做個小神仙,我想做個小神仙,把石頭變成蝴蝶。我想做個小神仙,把燈光變成星星。我想做個小神仙,把鏡子變成月亮。我想做個小神仙,把好人變成神仙。
夢中的王子騎著白馬飛奔,急切地尋找拯救自己的公主,不能說話的美人魚在心裡呼喚愛人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然而擦肩而過的人始終沒有聽見,當我清醒過來的時候,只能用回憶的姿態與你邂逅,我們無法抵擋現實,也無法抗拒和歲月一起變老, 就像過去的時光無法重新燃燒 ,在古老的城堡里偷來的那幅畫上。你曾經分外小心地看著我,神情緊張, 是否在擔心, 提著白裙子趟水的女孩 不小心會弄臟美麗的衣裳。你送給我的兩個泥孩子, 一直住在森林的小木屋裡 ,如果在某個下雪的早晨 男孩和女孩牽著手跑出去。我猜 ,他們一定是悄悄地回到童話故事裡。
在歲月的風中,我聆聽著枝與枝的交談,花與花的絮語,葉與葉的喧嘩,這是歲月留給我們的童話 往事在不經意間飄然而去 留下的是如詩如夢的故事,讓童話把歲月渲染,把誘人的情思尋覓,那曾盪漾心中的往事,獨坐樹旁,傾聽著樹的歌聲,紛紛而下的落葉,便一次次敲打著,心靈的窗戶,歲月如歌如詩如童話 在青春的草地上,拋棄所有的風景,將夢想化為力量,在知識的海洋中,青春的船兒,詩歌與我,詩的翅膀飛翔,在我的天空,如一隻小鳥,不知道遊子的眼淚,為什麽感動我,沒有人向我述說,漂泊的激情高漲,在大海與高山之間,我看見一條光芒萬丈的小路。那是靈魂經過的地方關於童話的詩。有關童話與寓言的故事 懸掛在陽光照射的景物之上,雙翅飛過,想像的天空一望無際,詩歌不是五穀對她的膜拜。我終生展開著潔白的羽毛雨水和土壤,喂養著我們的家園當我疲憊 ,當我再次勞作田園永遠風調雨順那些豐收的莊稼花園的圍牆砌起來了,孩子們走了,春天跟著走了,只剩下漫長的嚴冬住在花園里了。心靈的圍牆砌起來了,快樂進不來了,歡笑沒了,只有孤獨陪伴著巨人了。 花園的圍牆拆除了, 孩子們回來了,春天也跟著回來了, 它把嚴冬趕跑了。心靈的圍牆拆除了,快樂可以在心裡盡情玩耍了, 歡笑又回來了,巨人不再孤獨了。
·白雪公主
我們日夜為她祈禱看守,願以生命換取她的歡樂,還是沒辦法使她復活。而只要任何一個王子騎著白馬來,就可以吻她並且把她帶走。每個女孩出嫁的時候,父母都會重新想起白雪公主還有七矮人的故事
灰姑娘
不要惋惜你失去的一切,那些花朵和歲月。不要惋惜你金色的馬車變成南瓜,總有些東西時時在向你告別,不要害怕醜陋與完美互相遷易,那些消逝了的不會被永遠忘記。等到有一天誰握著玻璃鞋前來找尋,那就是你的王子——他將帶回你珍愛的過去
『柒』 急需中秋童話故事和古詩
關於 中秋的詩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全唐詩》)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徵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於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劉禹錫(772-842), 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發自然;最後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後,難再重遊一意。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詩》)
此詩作於遠放江州之際,表現了物是人非的情感,於時間的轉換中逗出空的轉換,又於時空的轉換中,透出感情的轉換,昔之樂游,今之苦嘆,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皮日休(約833--?), 字逸少,襄陽人。詩與陸龜蒙齊名,有《皮子文藪》。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於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於人間。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宋詩鈔》)
這首長歌十四聯二十八句,可謂中秋詩中的長篇。詩中從月升寫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繪了中秋之月,又生動地記述了中秋人事。詩中"一杯未盡銀闕涌,亂去脫壞如崩濤"氣勢堪壯,"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想像獨特,"千燈夜作魚龍變","低昂赴節隨歌板"說出民風,"歸來呼酒更重看","對月題詩有幾人"道來己情,全詩景情交錯,人我雜出,氣格抑揚,詩情頓挫,低回中轉酣暢,激越中出衰婉,實為中秋詠月詩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捌』 有關花的童話故事或民間傳說及詩文,比較短的
1、傳說唐後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酒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
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因為這種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剛,矢志不移,人們贊它為「焦骨牡丹」。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花兒更紅更艷了,所以後人起名叫「洛陽紅」。
2、金邊瑞香是我國傳統名花,也是世界各花。關於「金邊瑞香」花名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早年曾有一個和尚雲游到大余,因感覺疲憊靠在一塊石頭上休息,睡夢中聞到陣陣的花香,香味很濃,醒來之後這花香果然存在。
於是他就去找,果然找到,便給花起了個名字叫「睡香」。後來有人覺得睡覺的「睡」說上去聽上去都不雅,於是將「睡」字改成「瑞」字。
3、據說,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女兒,二人同嫁給舜。姊姊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後來,舜在南巡崩駕,娥皇與女即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二人也成為蠟月水仙的花神了。
4、相傳楊貴妃雖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亂時,馬兵變,玄宗不得及應軍士之求殺了楊貴妃。當時,眾人將楊貴妃的屍體懸掛在佛堂前的杏樹上。平亂之後,玄宗派人取會屍骨移葬時,只見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風而舞。玄宗回宮後,命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此時的楊貴妃已在仙山上司職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5、傳說杜鵑鳥啼聲哀怨,不到吐血啼聲不止,每到春暖花開,杜鵑鳥哀怨聲聲,杜鵑花開得如火似血,人們都說,紅紅的杜鵑花是杜鵑鳥吐血染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