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濫竽充數這個故事怎麼寫作文

濫竽充數這個故事怎麼寫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5 20:17:10

㈠ 寓言二則濫竽充數畫蛇添足作文怎麼寫

讀了《畫蛇添足》這篇成語故事,我先是覺得這個給蛇添腳的人愚蠢得可笑,笑過之後又引起了我的深思。
四個人要分一壺酒喝,誰都覺得不過癮,於是就有人提議比賽畫蛇,誰先畫完,誰就獨享這壺酒。張三手腳最快,搶先畫完,它那過酒壺,轉身一看,別人還在畫蛇的身子,他想:「我就是給蛇再添上兩只腳也比他們快。」正在他努力的?蛇畫腳時,有人畫完了,酒被別人拿去喝了,張三還成了大家嘲笑的對象。
為什麼張三會給蛇畫上本來就沒有的腳丫子呢?我認為原因有兩條:第一,張三是個自以為是的人。他覺得蛇既然能在地上跑,就肯定像豬、馬、牛、羊一樣長著四隻腳,一般的人不畫,是他們沒發現,自己給蛇畫上腳,勝的就更完美,他們就更會輸得心服口服,正是這種想當然害了張三,第二,短暫的勝利沖昏了他的頭腦,所謂得意忘形,覺得自己怎樣都比別人快,即使給蛇添上四隻腳丫子也比別人快,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輸,正是這種自大,讓他成了別人的笑柄。
不要笑話張三,看看我們自己身邊的人,像張三這樣「畫蛇添足」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我們班有個能說會道的「油嘴」,大家都恭維他送他一個「神辯手」的綽號,接到去參加學校演講比賽的任務,這位老兄也覺得冠軍肯定是自己的,不做准備,不做排練,到了賽場才發現,他會講,別人比他還能講,結果連優秀獎都沒有得到,成了大家笑話的對象。所以「畫蛇添足」的張三,能說會道的同學,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競爭中,只有實事求是,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平常心去完成,我們才會成為賽場上的勝利者。
同學們,讓我們以「畫蛇添足」的張三為鏡子,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得意忘形。

㈡ 以濫竽充數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急!!

濫竽充數,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內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沒有容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典 故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㈢ 濫竽充數成語故事作文

爸爸在《成語故事》這本書中給我讀了濫竽充數的故事,它講的是戰國時,齊宣王很喜歡聽吹芋,但他喜歡聽大家一齊吹,那裡面有個南郭先生混在裡面,不會吹但裝成會吹的樣子。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他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和他的父親不一樣,他喜歡聽一個人吹,南郭先生聽說以後,急忙收拾行李逃回了家。

爸爸說,這個成語故事是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矇混一時,但是無法矇混一世,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社會需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真才實學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刻苦學習鑽研,努力拚搏得來的。「濫竽充數」的人在事業上、學習上混,只是暫時的、短暫的,最後還是要被時代前進的洪流所淘汰。

爸爸問我,你在平時的學習中是甘當「濫竽充數」的南郭,還是做奮力搏擊的雄鷹?二者必擇其一。我想,南郭先是好混,最後還是混不下去。我要努力、刻苦、頑強學好知識,掌握本領,做一個真才實學的人。

㈣ 關於濫竽充數的作文,急急!!!!

濫竽充數擴寫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有一個國家叫齊國,當時的皇帝被人們稱為齊宣王。他非常喜歡聽別人吹竽,而且喜歡講排場,就下令找一大批吹竽能手,組建一個吹竽樂隊。於是,一夜之間,全國的大城小巷的牆上就貼滿了一張張皇榜:

皇榜:

因皇上喜歡聽人吹竽,現在召收吹竽的能人,年齡不限,待遇豐厚。有意者請到一旁報名處進行考核。

皇家樂隊總管

×年×月×日

從此,在皇榜一旁的報名處天天人來人往,排成一條長龍。與其說是考核,其實只要參加報名的人塞給考察人員一點兒好處就能通過所以樂隊里魚目混珠,貧窮的南郭先生看著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心裡打起了小算盤:去王宮吹竽多好呀!可我根本不會吹竽,怎麼辦?總不能讓這個好機會白白溜走吧?對了,這不是合奏嗎?我混進去不就得了?

因此,南郭便來到宮中,面見齊宣王。在尊貴的皇帝面前,南郭先生吹噓的本領不比別人遜色。他繪聲繪色地說自己吹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齊宣王當然信以為真,笑容滿面地說:「好,好!朕允許了!」齊宣王正高興有這么多人為他吹竽。此時的南郭先生正打心眼兒里偷笑呢!齊宣王用食物和財富供養著這些吹竽人,當然,也有南郭先生的一份。

每逢樂隊集體演奏之時,南郭先生就捂者竽眼兒,鼓著腮幫子,裝成吹的很入神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吹,竟然被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好久不曾被發現。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年老的齊宣王駕崩了,閔王理所當然地繼承了父親的王位。這下南郭心慌了。咦?齊宣王和閔王不都喜歡竽聲嗎?慌什麼?原來,齊宣王和閔王雖然喜好相同,但是方式不同。新皇帝不喜歡聽人合奏,他喜歡聽獨奏,便叫吹竽隊的人一個一個吹給他聽。南郭先生慌了,他不會吹啊!但他還留下來了。每當輪到他時,他總以各種理由推脫。漸漸的,齊閔王不耐煩了,他叫來總管,說道:「朕長時間聽人吹竽,卻有一人老是推脫。這等『吃白食之人留著何用?你速速前去探聽情況,再來稟報朕。」管家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就來報告「稟告皇上,這南郭並不會吹竽,只是裝模作樣而已。」 齊泯王大怒:「這還了得!來人!」「屬下聽命。」將軍早在一旁候命。「你速速去將南郭先生捉來,午時處斬!」將軍帶兵前去。

南郭先生聽得風聲,知道事情已經敗露,只得灰溜溜地逃走了。

所以,以後我們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投機取巧和懷著僥幸心理,這邊是濫竽充數給我們的教訓。

還有一個
濫竽充數(擴寫)

五(3)班 虞昊

「唉!」南郭先生長嘆一聲,望著家裡所剩無幾的糧食,他無可奈何地搖搖頭,「生活不容易啊!」有一天,他聽說齊宣王正廣招吹竽能手,待遇相當豐厚。他開始想入非非:我堂堂南郭處士,德才兼備,一表人才,不進宮去為大王效力,真是可惜。要是我也能進宮去當個樂手,那我就衣食無憂了。

幾天後,南郭先生衣冠楚楚,來到齊宣王堂下。「尊敬的大王,鄙人乃南郭處士,飽讀詩書,精通音律。」他整了整衣襟,必恭必敬地說,「方圓幾百里,沒有誰不知道我南郭處士的大名,我尤其擅長吹竽,聽聞大王也深諳此道,欣喜不已,特地前來投奔大王,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獻上最美的音樂。」 齊宣王聽後龍顏大悅。當即收下南郭先生,入編吹竽隊。「大王的知遇之恩,南郭處士終身不忘。」 南郭先生虔誠地退下了堂。

演奏開始了。吹竽手們各個神情自若,惟獨南郭先生心裡緊張得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因為他壓根不會吹竽,他生怕自己第一次演奏就露餡了,但他很快就鎮定下來。他神情莊重,若無其事地端坐在地,雙手緊緊按住竽眼兒,鼓著腮幫,作出一副自我陶醉狀,雙目微閉,搖頭晃腦,彷彿這些美妙的音樂都是從他的竽眼裡飄出來的。他不時斜眼偷窺一下齊宣王,只見大王已經如痴如醉,昏昏欲睡,心中竊喜:想不到,大王也是徒有虛名,像我等不學無術之徒也……嘿嘿……好日子來嘍!

就這樣,南郭先生混在吹竽隊里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高枕無憂。

可是好景不長,齊宣王突然死了。齊緡王繼位。他向大家宣布:「本王也酷愛音律,特別是聽吹竽。」南郭先生大喜:真是天助我也。可是新王接下來的一句話差點沒讓他當即昏倒。齊緡王說:「從明天起,你們一個一個輪流吹給我聽。」

夜晚,南郭先生輾轉難眠。眼前不斷地浮現出他當眾出醜的情形:輪到他上場了,他手忙腳亂,跌跌撞撞,不是踩了衣帶,就是拿倒了竽。他胡亂吹奏出的聲音不堪入耳。齊緡王龍顏大怒,氣急敗壞。「來人!將這不學無術之輩,拖出去斬了!並誅滅九族!」……南郭先生嚇得從夢中驚醒,他一刻也不敢耽擱,連夜捲起鋪蓋逃走了。

㈤ 濫竽充數的作文

自齊湣王繼位後,南 郭 先生立即買通守衛,悄悄逃跑了。
他連滾帶爬地逃到了一座山前稍稍安撫了一下那顆驚魂未定的心,開始反思:「唉,都怪我以前濫竽充數,才落得了如此下場。要想重新來過,必須得擁有真才實學,該去拜師學藝了!」
於是,他幾經周折,終於拜到了一位好師傅。一開始,由於他根本不會吹,師兄們總是嘲笑他,可他並沒有心灰意冷,反而刻苦練習。每當天蒙蒙亮,他就拿著竽,躡手躡腳地走出屋子,到幽遠僻靜的地方開始苦練;白天,師兄們吹了幾句草草了事,而他仍投入地吹;夜幕降臨,雞犬都安睡了,他還是那樣不知疲倦地吹著。夜空中飄盪著他那悠揚的竽聲,一直到深夜……不管嚴寒還是酷暑,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他都那麼忘我,那麼執著。三伏天,師兄們總能看到皮膚曬得黝黑的南 郭 先生在烈日炎炎下專心致志地吹竽。火辣辣的太陽把他曬得汗流浹背,豆大般的汗水從他頭上「傾瀉」下來。可他顧不得擦汗,仍在忘情地吹著。瞧,他雙眼微閉,鼓著腮幫,搖頭擺腦,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樣。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的技藝突飛猛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師兄們再也不敢嘲笑他了。他也重新拾起了自信,風塵僕僕地趕到了皇宮,又加入了樂師隊伍。輪到他吹了,大家個個洗耳恭聽。聽,那竽聲時而如虎嘯獅吼,時而如細雨瀟瀟,聽得大家如痴如醉,連齊湣王也不由得嘖嘖贊嘆起來,於是,鄭重其事地 封南郭 先生為「宮廷第一樂師」。從此,南 郭 先生衣食無憂。

㈥ 求一篇議論文(濫竽充數)800字左右~~!

「濫竽充數」的故事家喻戶曉,過去多用來批評像南郭先生那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警示後人要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經受住一切考驗。
今日再讀,我竟覺得南郭先生固然可笑,而故事更令人深省之處卻在於: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用人不察,又不懂裝懂,給了南郭先生充數之機;齊閔王則不同,看樣子他是懂點吹竽的,一個一個地聽或欣賞,南郭先生這次怎麼也混不下去了,便有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
南郭先生何以能瞞天過海,還得到賞賜呢?其根源就在於那個齊宣王良莠不分。「聰明的」南郭先生正是利用齊宣王這一軟肋出盡了風頭,也正因為齊宣王愛好門面功夫才給南郭先生提供了有機可乘的便利。
南郭先生——一個投機取巧的「寄生蟲」,他要生存下來,除了滋生的土壤之外,還需要一把「天然保護傘」,而這「天然保護傘」當然就是以齊宣王為首的那三百來人組成的吹竽隊伍。樂隊成員明知南郭先生沒有真才實學,只是「濫竽充數」卻不檢舉他,這便為南郭先生的生存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空間。

㈦ 以濫竽充數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有人問: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很多人會回答:幸福是親情,幸福在家裡。可是我的幸福又在哪裡呢?是我要求的太苛刻了嗎?不,不是。其實,我要的很簡單。
我的朋友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沒有父母的束縛。我總是笑著回答:是啊,我很幸福。可又有誰知道在這笑的背後,有多少心酸與無奈。
記得小時候,領家的叔叔阿姨們總是在說:「瞧瞧人家孩子3、4歲就能自己出去玩了,家長都不用擔心。」當時的我,總是會感到自豪,對我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少有的稱贊。後來我和身邊的朋友們都步入了學習的道路,可每逢我去找朋友出來玩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告訴我:家長讓我在家學習,不能出去。我總要為他們惋惜,而我卻為此感到慶幸,因為我的家長是從不管我的學習的。可是慢慢的,我卻開始不停的問自己:為什麼他們不管我?我一直在尋找答案。
所有的人都在父母的督促與支持下,不停的向前,只有我,只有我還在那早已無人的原點。我,開始寂寞,因為沒有人會陪伴我。書中都說,無論是快樂還是難過,陪在自己身邊的總是家人。可我卻發現,在前進的這條道路上,一直以來,都是獨自一人。缺少了父母的鼓勵,缺少了父母的關心,卻少了父母的督促……其實,我想要的很簡單。我,只想和其他人一樣,每天聽著那不耐煩的嘮叨;我,只想和其他人一樣,每天聽著那早已背誦得滾瓜爛熟大道理;我,只想和其他人一樣,每天都去做那家長讓我去做的事情。
漸漸的,我依賴於學習,希望他們會因為學習上的成功,而去在意我,可是他們卻對我說:「人家是『望子成龍』我是『望子成蟲』。」我很傷心,我知道,我或許不是最好,可我不懂得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說。書中都說,即使所有人都瞧不起你,可是唯有父母是不會瞧不起你的。是書中講的太美好,還是現實本來就是如此殘酷。其實,我要的很簡單。我,只想和其他人一樣,每天生活在家長的督促下;我,只想和其他人一樣,每天做著那早已厭倦的各種課外作業;我,只想和其他人一樣,每天讀著家長讓讀的那一本本厚厚的書。
孤獨與悲傷中,我尋找到唯一的快樂——學習。在它的牽引下,我似乎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很多人對我說:你每天做很多題吧,你的父母一定花了很多功夫。聽到這些,總是會感到難過。書中都說,父母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因為學校的老師是教知識,而家長是教做人。可教我做人的卻是書上那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它告訴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它告訴我什麼幸福,什麼是悲傷……可是書中卻沒有告訴我,我是否幸福。其實,我要的很簡單。我只想像其他人一樣,擁有書中所說的那簡單卻又溫馨的親情。
我,不要多麼寬敞的房子,不要奢華的生活,不要他人的稱贊。其實,我要的很簡單。只有那溫暖狹窄的小屋,只要那幸平淡的日子,只要那幾乎微乎其微的幾句鼓勵和關心。
如今,我只有不停的哭泣,在這靜寂無人的黑夜裡。憂傷的月光灑在寬闊無邊的大地上,只聽那早已被人們遺忘的角落中,傳來了一句傷感的話語:
「其實,我要的很簡單。」

㈧ 生活中的《濫竽充數》新篇作文500字

今天,我讀了《濫竽充數》這篇寓言故事。它主要講的是南郭先生本來不會吹竽,卻裝腔作勢地混進齊宣王的吹竽隊伍里充數。後來齊閔王繼承了王位,只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混不下了,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啞然失笑。因為我就曾經當過「南郭先生」。那是某個寒假的事了,隔壁家的妹妹在辦宣傳畫報,我並不會畫,但看到許多夥伴都在一起幫忙,我便也跟著去,還裝腔作勢地說:「這還不好畫嗎?簡直是小菜一碟。」我一會兒讓表妹畫小人,一會兒讓表弟畫小鴨,儼然一個行家手。這事正巧被阿姨看見了,在大家面前表揚了我,我心裡美滋滋的。可是,過了不久,阿姨讓我們一人辦一份報,比一比誰辦得好。我大吃一驚,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好不容易找了個借口推託了;可我以後卻再也不敢提這件事了。現在想起來,還真不好意思呢!
今天讀了這篇寓言故事,我更懂得了,憑作假,靠矇混是不會長久的,總有露餡的一天。如果我沒有真才實學,可能一時可以過關,但是將來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我怎麼能成為強者呢?怎麼能挑起建設祖國的重擔呢?如果大家都像南郭先生那樣靠混過日子,那麼誰來腳踏實地地干「四化」呢?如果大家都來充當行家手,讓那些不懂行的人指手畫腳搞建設,那麼未來的中國會怎樣的呢?簡直不敢設想。
我以後決不會再干濫竽充數的蠢事了,也奉勸大家不要做南郭先生式的人物了,因為這樣是沒有什麼出路的。我們應該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學習,用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努力培養起一門或幾門專業技能,將來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建造我們美好的祖國。

㈨ 以濫竽充數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急!!

濫竽充數,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典 故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㈩ 作文800字以濫竽充數為話題

釣魚高手叫詹何.雖然他用的魚線是單股蠶絲線,魚鉤是細針彎曲而成,魚竿是一種細竹,但憑這些東西,他在水裡釣的魚就足以裝滿一輛小車,而且他的漁具都沒壞.楚王向他請教,他說,我國原有個射鳥能手,他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就能射中兩只高空飛翔的小鳥,那是因為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我用這種方法學釣魚5年終於學會了.每當我釣魚時,我只關心釣魚這件事,全神貫注、排除雜念,手上用力均勻,這樣就好釣到魚了.
英國有位男子,沒帶氧氣面罩卻第一個登上了喜馬拉雅山.後來記者問他是憑著什麼爬了上去,他說想的多費得氧氣就越多,於是他在上山的時候排除所有雜念,心裡只有「向前進」這念頭,所以才爬上了這座高峰.
我們平時做每一件事情時,只要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的去做,全身心的投入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人不要光想著把所有事情都做好,而應選擇一個重點去做.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