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比別人多努力一點勵志故事

比別人多努力一點勵志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5 20:45:55

A. 名人勤奮學習的小故事有哪些簡單一點,50字以下

1、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名文不識的大戶人家,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2、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

3、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4、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5、牛角掛書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一邊走一邊看書。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項羽傳》。」

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這些等閑之輩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 。隋煬帝九年,玄感在黎陽起兵,派人入函谷關迎接李密。

B. 歐美明星勵志故事

阿諾德·施瓦辛格:他的人生就是一場最為典型的美國夢,說明著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孩子通過個人努力加上一定的運氣,可以得到名利、權力的頂峰。

C. 高考課前三分鍾演講勵志小故事

曾經有人做了一個試驗。他點清了一座山林中的紅羊後,把山中的狼全部捕捉回起來,讓紅羊沒有敵人。照理答說,紅羊應該是悠閑自得、快樂地生活了,但事與願違,紅羊為了爭奪一小片土地、甚至一棵青草而搏鬥,由原來一支整齊的隊伍變為一盤散沙。經過搏鬥的紅羊一隻只疲憊不堪,過去那種矯健、奔跑如飛的紅羊在這座山林中再未曾出現過,而且,紅羊的數量也在逐漸減少。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人們捕獲了狼,紅羊沒有了給它們造成生命威脅的動物,而自相殘殺直至消亡,失去了危機,同時也失去了生機。可見,在生態環境中,沒有磨難就不會有生態平衡的系統。

張海迪胸部以下失去知覺,但這些困難反而使她有了更為遠大的目標,學習掌握了德語、日語、英語。她為什麼能取得常人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呢?因為她在承受巨大挫折的同時,也將挫折化為了動力,讓挫折成為自己的奴隸,再一次戰勝了磨難。

人生如一塊璞玉,這是上帝賜予你最大的財富,這塊璞玉中有著酸甜苦辣,也許痛苦過後便是幸福,這是上帝給予你最大的機遇。只有自己努力來雕琢這塊璞玉,才能使它成為完美無瑕的藝術品。

同學們,當你遇到挫折、困難時,不妨想想,上帝是公平的,有時磨難也是一種財富。

D. 古今中外名人勤學的故事

1、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

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這就是陸羽棄佛從文的勵志故事。

2、勤學好問的伽利略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

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說:「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

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伽利略沒有被比羅教授嚇倒,繼續反問。「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台。後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3、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4、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穎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

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後來就有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從師必須尊師。

5、懸梁刺股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

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E. 勵志、積極向上的歌曲

1、《陽光路上》 :多少追夢的身影 奔跑著擁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們 心中暖洋洋 ; 陽光路上 無限風光前行的腳步日夜兼程 不可阻擋

2、《Dream it possible 》: 華為宣傳曲 The past ,is everything we were don't make us who we are ; 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

3、《夜空中最亮的星》: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4、《旗開得勝》:痛快自在熱血澎湃 別問由來星可以摘 see the champions take the fleld now
unify us make us feel proud


5、《光陰的故事》: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的這么想
風車在四季輪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轉 風花雪月的詩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長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6、《淋雨一直走》: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有雷聲在轟不停 雨潑進眼裡看不清 誰急速狂飆 濺我一身 的泥濘 我決定我想去哪裡 往天堂要跳過地獄 也不恐懼 不逃避 這不是脾氣 是所謂志氣 與勇氣


7、《愛拼才會贏》: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哪怕失去希望 每日醉茫茫 無魂有體 就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 好運 歹運總要照樣工作才會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


8、《趁你還年輕》:也許你不相信 你也許沒留意有多少人羨慕你 羨慕你年輕這世界屬於你 只因為你年輕 你可得要抓得緊 回頭不容易


9、《年輕的戰場》:今天我終於站在這年輕的戰場 請你為我驕傲鼓掌


10、《最初的夢想》:最初的夢想 緊握在手上 實現了真的渴望 才能夠算到過了天堂

F. 關於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G. 名人故事 勵志 200字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青年學生常在一起談論立志,那麼究竟什麼是立志?在這方面,毛澤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毛澤東同志在年輕時給一位朋友寫信是這樣說的:真正的立志是要掌握真理,然後去實現真理,要認清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客觀規律,然後按客觀規律去推動社會的前進。認清真理,堅持真理,去實現真理,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
1910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再三思索,要毛澤東去做生意(即經商),而他卻立志走出韶山沖繼續求學。在他的執意堅持下,最終還是走上了求學之路。毛澤東在離家赴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求學前夕,寫下了這首《贈父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表明了毛澤東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走前輩曾經走過的路容易,但是不會有太大的出息。走自己的路也許要艱難許多,但不再復制先人足跡的人生也許會更加精彩!沒有十三歲少年毛澤東的大志,人們怎會關注一個名叫韶山沖的小地方;沒有十三歲少年毛澤東的大志,中國的現代史也許會少許多華彩的樂章;沒有十三歲少年毛澤東的大志,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幻也許會是另一個模樣。
學不成名誓不還。這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准備成功的決心。常言無志人常立志,有志人立長志。「學不成名誓不還」是大志、長志。人活這一生,都要經歷學習的過程。有為了父母學習的,有為了自己學習的,也有為了家鄉、家國學習的。為父母學習的常常偷奸耍巧應付差事,往往學無所長,平庸一生;為自己學習的也許會頭懸梁錐刺股刻苦攻讀,也許會學有所長,光彩一世;為家鄉、為國學習者,其使命感往往會成為不竭的動力,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自然學,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學不成名誓不還」是一種決心,更是動力,督促少年毛澤東焚膏繼晷、博覽群書,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而積蓄著能量。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好男兒志在四方,不會拘泥於家鄉故土、兒女情長。「人生無處不青山」好一個唯物主義者的坦盪襟懷!埋骨桑梓地,頂多是在祖墳里加了一個墳堆;放眼青山,凡是有綠草的地方都可以成為夢鄉。毛澤東的心胸包容宇宙,毛澤東的視野穿越古今。湖南是出人才的地方,國家領袖將要從這里誕生;湖南是古文化的淵藪,楚地雄才將橫空出世。與當今學子異鄉求學是為了擺脫父母的束縛不同,毛澤東「出鄉關」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湖南的天地早已承載不下毛澤東的心胸。與當今學子出國留學是為了給父母長臉面不同,毛澤東「出鄉關」是為了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湖南的古文化使得他覺得窒息,他要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這就是毛澤東,將自己的足跡撒遍中國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了每一的中國人的心中。也許將來位於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會湮滅、消失,但毛澤東的形象將永遠鐫刻在中國歷史的卷頁上,成為永不消失的記憶。

H. 為理想終身奮斗的名人故事100字以上

一、居里夫人: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蘭語: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里或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
瑪麗·居里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也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最終因接觸放射性物質,死於白血病。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先賢祠。
二、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三、陳景潤:
陳景潤(1933.5~1996.3)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里問題的一個結果作了改進,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先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再越級提升為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陳景潤是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鍾報告的邀請。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他所取得的成績,他所贏得的殊榮,為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樹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幟,輝映三山五嶽,召喚著億萬的青少年奮發向前。
四、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猶太裔物理學家。他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五、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2017年4月,霍金接訪采訪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堅定地認為人類應該在2117年之前離開地球。

I. 努力獲得成功的事例[具體]

力克.胡哲,凈生於澳洲,刣天生沒有四肢,凓卻擁有兩個大學學位,利是兩個機構的負責人,凱同時投資房地產和股票。利騎馬、游泳、打鼓、足球…樣樣皆能,刔足跡踏遍世界各地,芻2005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刌這個27歲的年輕人以他自己的生命見證,凳感動、影響和鼓舞每一個認識他的人,剛。,。他雖然先天沒有四肢,但卻能如此自信,如此超然的面對生活,他又被人們稱為是生命戰士。聽聽他的演講詞,「如果這世界認為你不夠好,別去相信,就當它是個謊言吧」,「人們看到我說話,就會忘記我沒有手腳」
力克.胡哲一出生就沒有四肢,只有一隻僅冒出兩只趾頭的小腳,小時常被同學嘲笑,曾絕望到企圖滾下椅子跌死算了。後來母親鼓勵他,以後有人投以奇異目光時,就主動和對方搭訕,用友善態度面對世界,結果令他贏得不少友情。他從十七歲開始做演講,向大眾講述其拒絕向命運屈服的經歷,聽眾被深深打動,而邀他演講的信件亦如雪片般飛至。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並移居美國,至今在十二個國家進行過一千六百場演講。

日本人乙武洋匡 生來沒有四肢,這並沒有改變他走好人生路的信心,通過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從日本著名大學早稻田大學畢業,他先是成為體育記者,後成為暢銷書作者,現在他正接受新的挑戰,成為一名小學教師。自傳《五體不滿足》的首頁上寫著 我很滿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