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心的故事
❶ 感動心靈的故事有哪些
1.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七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待人以嚴,待己以寬。
3.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教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4.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5.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❷ 感動人心的故事
2005年12月2日,年僅31歲的滑縣萬古鎮一中初二(3)班班主任杜繼紅老師,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眷戀,永遠地倒在了她那間辦公室兼宿舍的屋子裡。
當天早上7時許,隔壁張社玲老師看到杜繼紅沒有像往常一樣很早起床,便輕輕叩門,當杜老師7歲的弱智兒子打開房門時,眼前的情形把她驚呆了:杜老師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經醫生診斷,杜繼紅系勞累過度引發腦血管病變死亡。
杜繼紅走得那麼匆忙:前一天下午她還上了3節物理課,晚上參加了學校的教研教改座談會,會後又到教室輔導學生自習,等學生就寢後,她又批改了3個班的物理作業。誰也沒想到,近200本作業上的批語竟成了她的「絕筆」。
杜老師去世了,聽到這一消息,300多名學生都自發來到她的辦公室前。孩子們先是深深地鞠躬,而後一個學生「撲通」跪在地上,其他學生也都跟著「撲通、撲通」跪在地上。霎時,杜老師辦公室前的空地上,黑壓壓跪了一大片孩子。
時間一分分過去,天氣很冷,地上冰涼,任憑校長、老師如何勸說,孩子們誰也不肯起身。
拉起這個,那個又撲通跪下。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同學們又一起給杜老師磕了一個「響頭」之後,才含淚離開。
「杜老師,我真想叫您一聲媽!」
「杜老師,我真想叫您一聲媽!」初二(3)班的許露嘉在杜老師的靈前哭成了淚人:「4月份,一天晚自習後,我突然肚子疼,杜老師就帶我去鎮衛生院,並一直陪在我身邊,直到第二天凌晨輸完液。然後杜老師又把我送回宿舍。」
「杜老師眼裡沒差生。」一名已畢業的學生追憶道,2002年,他因經常曠課、打架,面臨勸退處分,是杜老師堅持留住了他。他說:「杜老師,我沒考上高中,不是您的合格學生,但您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好公民。」
杜繼紅從教12年來,不論是她教過的學生,還是沒有教過的學生,都從她那裡得到了太多的溫暖。哪個學生穿得薄了,她拿出自己或丈夫的衣服為學生抵禦風寒;哪個學生家庭貧困,她就給他墊付學費。杜繼紅還有一個習慣,就是除了晚上休息,其他時候很少鎖屋門,暖瓶里從不缺熱水,以方便學生去她屋裡喝水。
微笑背後,是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
見過杜繼紅的人都說,杜繼紅很樂觀,不論對同事還是對學生,她總是一臉真誠的微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她微笑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
杜繼紅有腦外傷後遺症,丈夫退伍後一直沒有固定工作,母親癱瘓在床需要照料,兒子楓楓先天性弱智,連簡單的生活常識也不懂……她不知偷偷流過多少淚。但只要一走進教室,她總是微笑著面對每一個學生。校長仝軍典說:杜繼紅生活最困難,但她備課、批改作業都是最認真的。
同事高莉回憶道:杜老師頭痛病時常發作。2004年5月的一天下午,繼紅正上課,突然頭痛病發作,她使勁咬住書,汗珠卻順著臉頰直往下淌。同學們看出了異常,勸她回家休息,她說沒事。離下課還剩幾分鍾時,繼紅一下子昏倒在講台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她又早早走進教室。
同事張社玲說:杜繼紅平常生活十分儉朴,吃的菜大多是親戚們送來的白菜、蘿卜。但她卻自己掏錢買來18個筆記本,發給了期中考試物理成績優秀的學生。學生說,杜老師每學期都自己掏錢給學生買獎品。
杜繼紅對學生無私的愛,贏得了孩子們一顆顆純真的心。杜老師去世後,學生們自發捐款,為她的兒子買來兩套棉衣、兩雙棉鞋以及火腿、餅乾等。全校18個班的學生還將18包用白紙裹起來的零錢送到杜老師家裡。
杜繼紅感動了萬古一中,也感動了整個滑縣!2005年12月31日,滑縣縣委召開表彰大會,並發出《關於開展向杜繼紅同志學習的決定》;同時組織報告團,在全縣22個鄉鎮宣講杜繼紅的感人事跡。
❸ 感恩心態的小故事
1.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2.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吵了一架,其中一個人打了另個人一巴掌,那個人很傷心很傷心,於是他就在沙里寫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寫完後,他們繼續行走,他們來到一塊沼澤地里,那個人不小心睬到沼澤裡面,另一個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後那個人得救了,他很高興很高興。於是拿了一塊石頭,在上面寫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頭霧水,奇怪的問:「為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呢?」那個人笑了笑,回答道:「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有什麼對我不好的事,就應該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負責把它抹掉;而當朋友有恩與我,或者對我很好的話,就應該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盡管風吹雨打也忘不了。」
3.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飢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於他有些絕望。這時,他十分餓,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許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曾給他恩惠的女子,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後,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完成了學業。那位婦女想這次費用一定很貴,當她鼓起勇氣看時驚喜地發現:手術費單上有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4.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克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這句成語就是出於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❹ 讓人感動心靈的故事有哪些
愛情的、親情的、還有來自陌生人的。
❺ 感動人心的小故事
電話兩端
《新民晚報》
莫小米
他在電話的一端,她在電話的另一端。
他從早晨開始就准備給她打電話,因為在夢里他已經把這個號碼撥過無數遍。
但他想,星期天,她一定還沒起床。
好不容易捱到太陽升高,他拎起話筒,但又想,這時她一定在做面膜,不好打攪她。
心不在焉地翻過幾頁書,看一看錶已是中午,毫無疑問,她已經在用餐了。
用完餐她或許會午睡,即使她不睡,她的母親肯定要睡的,鈴聲大作會把大家都吵醒。
下午可一定要打電話了,再不打可就晚了。可忽然想起她曾說過,午睡後喜歡靜靜地坐那麼一會兒……第二天在廠門口,他遇見了她。她告訴他:昨天,整整一天我都在等你的電話。
❻ 給我一些感動人心的故事
一天夜裡,男孩騎摩托車帶著女孩超速行駛,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
女孩:「慢一點...我怕...」
男孩:「不,這樣很有趣....」
女孩:「求求你...這樣太嚇人了...」
男孩:「好吧,那你說你愛我...」
女孩:「好....我愛你...你現在可以慢下來了嗎?」
男孩:「緊緊抱我一下...」
女孩緊緊擁抱了他一下,女孩:「現在你可以慢下來了吧?」
男孩:「你可以脫下我的頭盔並自己戴上嗎?它讓我感到不舒服,還干擾我駕
車。」
第二天,報紙報道:一輛摩托車因為剎車失靈而撞毀在一幢建築物上,車上有兩個人,一個死亡,一個倖存...
駕車的男孩知道剎車失靈,但他沒有讓女孩知道,因為那樣會讓女孩感到害
怕。
相反,他讓女孩最後一次說她愛他,最後一次擁抱他,並讓她戴上自己的頭
盔,結果,女孩活著,他自己死了...
❼ 感動心靈的故事
八個小故事 感動心靈
l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七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l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待人以嚴,待己以寬。
l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教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l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l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l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l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l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❽ 感動人心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干農活。」母親摸著兒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里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臉上,這是16歲的兒第一次挨打……
兒終於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5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裡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著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還是怎樣背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腫大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她又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後挨到天黑後才偷偷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求你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台,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麼單單請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還堆著三隻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台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台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隻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台。」
兒子疑惑地往後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麼,相信給他的那份震動絕不亞於驚濤駭浪。於是,人間最溫暖的一幕親情上演了,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有些花白的頭發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1:一朵玫瑰花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在故鄉的母親。
紳士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說:
「孩子,為什麼坐在這里哭?」
「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說。紳士聽了感到心疼。
「這樣啊……」於是紳士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嗎?」
「當然啊!」
「那你送我去媽媽那裡好了。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里很遠。」
「早知道就不載你了。」紳士開玩笑地說。
紳士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 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里有五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一朵玫瑰花
為逝者舉行盛大喪禮,
不如在他在世時,
善盡孝心。
2: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媽,你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 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 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沒有上鎖的門
家人的愛是希望的搖籃,
感謝家的溫暖,
給予不斷成長的動力。
3:便當里的頭發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象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他的飯菜永遠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卻經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淵之別。
而且這個同學,每次都會先從便當里撿出頭發之後,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發現一直持續著。
「可見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同學們私底下議論著。為了顧及同學自尊,又不能表現出來,總覺得好骯臟,因此對這同學的印象,也開始大打折扣。有一天學校放學之後,那同學叫住了我:「如果沒什麼事就去我家玩吧。」雖然心中不太願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家裡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
隨朋友來到了位於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帶朋友來了。」聽到同學興奮的聲音之後,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在門口。
「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樑柱。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覺到一陣鼻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同學的便當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眼睛看不到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裡面的頭發,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便當里的頭發
先入為主的觀念,
往往影響人一生的格局,
多觀察、多探討,
會有更多意外的發現。
4:種花的郵差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種花的郵差
人生如白駒過隙,
時光飛逝,
何妨留下善行,
提供後人乘涼?
5:第一百個客人
中午尖峰時間過去了,原本擁擠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闆正要喘口氣翻閱報紙的時候,有人走了進來。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牛肉湯飯一碗要多少錢呢?」奶奶坐下來拿出錢袋數了數錢,叫了一碗湯飯,熱氣騰騰的湯飯。奶奶將碗推向孫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說:
「奶奶,您真的吃過午飯了嗎?」「當然了。」奶奶含著一塊蘿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飯吃個精光。
老闆看到這幅景象,走到兩個人面前說:「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運氣真好,是我們的第一百個客人,所以免費。」之後過了一個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對面像在數著什麼東西,使得無意間望向窗外的老闆嚇了一大跳。
原來小男孩每看到一個客人走進店裡,就把小石子放進他畫的圈圈裡,但是午餐時間都快過去了,小石子卻連五十個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闆打電話給所有的老顧客:「 很忙嗎?沒什麼事,我要你來吃碗湯飯,今天我請客。」像這樣打電話給很多人之後,客人開始一個接一個到來。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數得越來越快了。終於當第九十九個小石子被放進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進了小吃店。
「奶奶,這一次換我請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說。真正成為第一百個客人的奶奶,讓孫子招待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飯。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樣,含了塊蘿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給那男孩吧。」老闆娘不忍心地說。
「那小男孩現在正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哩!」老闆回答。
呼嚕……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小孫子:「要不要留一些給你?」
沒想到小男孩卻拍拍他的小肚子,對奶奶說:「不用了,我很飽,奶奶您看……。」
第一百個客人
一念善心助長一棵幼苗,
棵棵幼苗可以成林,
人人有愛、社會有情。
6: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裡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准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
「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
「為什麼這么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要給誰洗?」這是妻子過世之後,他第一次體罰孩子。
「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麵,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面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
爸爸聽了,不發一語地緊緊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經泡漲的泡麵:「啊 !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麵啊!」
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們的尊嚴,
如果父母發現錯怪了孩子,
要勇敢向他們說:對不起!」
❾ 讓人感動心靈的故事有哪些
打往天堂的電話!
我有一個小小的報刊亭,上午的生意總是比較清淡。那天,我正在百無聊賴地翻看雜志打發時間。「先生,我想打電話。」突然聽到一個輕柔的聲音,我抬起頭。是個瘦小的女孩,不高,十六七歲光景。
我指指電話機:「你自己打吧,長途用左邊電話打……」
女孩先左顧右盼一陣,又焦急地望望我,似乎有些緊張,猶豫一下後終於用顫抖的手拿起話筒。我一看就明白了,這個女孩有可能是第一次打電話,擔心自己鬧笑話而遭他人嘲笑呢。我趕緊知趣地一轉頭,裝著認真看雜志的樣子,不再去留意她。
女孩把號碼按了一通,又手忙腳亂地放下話筒,可馬上又拿起話筒,又一陣驚慌失措地按號碼……我自始至終沒有去理會她,而是低頭閱讀雜志,我想我若一抬頭,一定會加重她的慌亂。
「媽媽,媽媽,我跟玲子姐姐到了深圳,我現在進了一家電子廠,工資好高,經常加班,加班費可多了,我這個月發了716元錢,我寄回去給弟弟做學費,還有給阿爹買化肥,還給姥姥買葯;我們工廠伙食可好了,每天都有大肉吃,有時還有雞哩;我給自己買了條裙子,紅色的,很好看……」女孩越說越快,但接下來她開始擦眼睛和鼻子,聲調也嘶啞起來。「媽媽,我想弟弟,想阿爹,我想回家,我想你,媽媽,我想你,嗚……我想……」就像放連珠炮一樣,女孩把話說完,然後放下話筒。大約由於緊張,話筒放了3次才完全放回到電話機上。
她按住自己的胸脯,急急地喘氣。待了好一陣,才用紅紅的眼睛望我,低聲問我:「先生,請問多少錢?」看著她那副緊張的模樣,我心中一酸。猶豫了一下,我說:「小妹,別緊張,緩緩氣,其實你再多說一會兒也無所謂……」
女孩重重地點頭:「謝謝。多少錢?」
我低頭往櫃台下望去———天哪,我發覺電子顯示器上沒有收費顯示,女孩的電話竟然根本沒有打通!我張口結舌地抬起頭來:「對不起,重新打吧,剛才的電話沒有打通……」
女孩不好意思地擦擦眼睛,說:「我曉得,我們家鄉沒通電話,我媽媽也去世了……但我真的好想好想像別人一樣跟媽媽打打電話說說話……」
我目瞪口呆了好久...
我與女孩相約每個周六上午,她可以來打免費電話。那是一個打往天堂的電話,希望她跟媽媽盡情訴說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