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學富五車但故事

學富五車但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6 00:27:56

1. 讀學富五車成語故事有感 作文 300字 郭玉誠

學富五車
五車:copy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拼音]
xué fù wǔ chē
[出處]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例句]
蘇軾是個學富五車的大文學家。
[近義]
博大精深 真才實學 五車腹笥 學貫中西 ...
[反義]
不學無術 蒙昧無知 目不識丁 不識之無

2. 學富五車 故事

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語出《莊子·雜篇·天下》篇:「惠施有內方,其書五車。」容惠施是戰國時哲學家,很有才學,是名家的代表人物。這里是說惠施是個有學問的人,他讀過的書要用五輛車子拉。不過有一點大家要注意,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紙,當時的字都是寫在竹片上。寫上字的竹片叫做竹簡。一本書要很多竹簡組成。當時的五車書所蘊含的信息量是不能與現在相比的,可能還比不上一本《大英網路全書》。不過在當時那種信息缺乏的社會,能讀五車書的人確實算得上學識淵博了。

3. 學富五車 成語故事

惠施的學問廣博,他的文章夠五輛馬車之多,道術雜亂無章,言辭多有不當。他分內析事物之一,說:「容大到極點而沒有邊際的,稱為『大一』;小到極點而沒有內核的,稱為『小一』。沒有厚度,不可累積,但能擴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澤一樣平。太陽剛剛正中的時候就偏斜,萬物剛剛生出就向死亡轉化。大同和小同相差異,這叫『小同異』;萬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異,這叫『大同異』。南方既沒有窮盡也有窮盡,今天到越國去而昨天已來到。連環可以解開。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國之北越國之南。泛愛萬物,天地合為一體。

4. 歷史成語故事:學富五車

學富五車」語出《莊子·雜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書五車。」惠施是戰國時哲學家,很有才學,是名家的代表人物。這里是說惠施是個有學問的人,道術很多,他讀的書要用五輛車子拉。後來人們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車」等來表示對飽學之士的稱贊。王安石《贈外孫》:「年小從他愛梨栗,長成須讀五車書。」用「學五車」來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
「學富五車」的典故,反映了在相當一個歷史時期內所使用的傳播手段。這么多的簡冊,運輸、存放都很麻煩,人們常形容說:「汗馬牛」、「充棟宇」。因而形成了「汗牛充棟」的成語。

5. 學富五車有什麼成語故事

學富五車
[釋義] 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出處]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典源
《莊子集釋》卷十下〈雜篇·天下〉
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歷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譯文
惠施的學問廣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國興衰,道術雜亂無章,言辭多有不當。他分析事物之一,說:「大到極點而沒有邊際的,稱為『大一』;小到極點而沒有內核的,稱為『小一』。沒有厚度,不可累積,但能擴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澤一樣平。太陽剛剛正中的時候就偏斜,萬物剛剛生出就向死亡轉化。大同和小同相差異,這叫『小同異』;萬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異,這叫『大同異』。南方既沒有窮盡也有窮盡,今天到越國去而昨天已來到。連環可以解開。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國之北越國之南。泛愛萬物,天地合為一體。」

6. 成語故事學富五車

【注音】copyxué fù wǔ chē
【成語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涌現出一大批思想家,他們各自著書立說宣揚自己的觀點,宋國人惠施認為天下無物不變,無時不動,任何東西的性質是相對的,事物之間沒有絕對的區別。莊子評價他學富五車,知識非常廣博。
【出處】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莊子·天下》

【解釋】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學識淵博
【相近詞】博大精深、博學多才、見多識廣
【相反詞】目不識丁、胸無點墨、才疏學淺

7. 學富五車成語故事

惠施的學問廣博,他的文章夠五輛馬車之多,道術雜亂無章,言辭多有不當。他分析事物之一,說:「大到極點而沒有邊際的,稱為『大一』;小到極點而沒有內核的,稱為『小一』。

沒有厚度,不可累積,但能擴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澤一樣平。太陽剛剛正中的時候就偏斜,萬物剛剛生出就向死亡轉化。大同和小同相差異,這叫『小同異』。

萬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異,這叫『大同異』。南方既沒有窮盡也有窮盡,今天到越國去而昨天已來到。連環可以解開。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國之北越國之南。泛愛萬物,天地合為一體。」

出自《莊子·天下篇》,惠施,戰國中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

(7)學富五車但故事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解釋】: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示例】: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自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

白話文: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解析】

博大精深

1、解釋: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2、出自: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白話文:「到現在讀書,如果揭日月而行千年,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不是近代學者所及。」

3、示例:瑚之為學,博大精深,以經世自任。 ——《清史稿·陸世儀傳》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人的思想與知識等

【反義詞解析】

不學無術

1、解釋: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2、出自:《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白話文:「然而,霍光不學無術,暗於大理。」

3、示例: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人無學術、沒本事

8. 學富五車算不算寓言故事

學富五車不是寓言故事。
學富五車,中國成語。形容學問淵博。學富五車出自戰國·庄版子《莊子·天下》權: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知其言也不中。意思為:惠施的學問廣博,他的文章夠五輛馬車之多,道術雜亂無章,言辭多有不當。

9. 學富五車的意思

10. 學富五車 成語故事

學富五車,中國成語。形容學問淵博。語本《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惠施, 戰國中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
中文名
學富五車
外文名
be wealthy in knowledge
出 處
《莊子·天下》
拼 音
xué fù wǔ che
釋 義
形容讀書多,學問大。
感情色彩
中性詞
成語結構
主謂式
目錄
1 成語資料
2 成語典故
▪ 典源
▪ 譯文
▪ 釋義
3 相關詞語
4 英文解釋
▪ 簡明釋義
▪ 例句
成語資料
編輯
【釋義】形容讀書多,學問大(五車:指五車書)。
【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
學富五車——竹簡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博大精深、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滿腹經綸、才高八斗、殫見洽聞。
【反義詞】 目不識丁、胸無點墨、才疏學淺。
【解釋】五車:指五車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