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故事作文教學設計
Ⅰ 童心童話稻草人教案
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故事,了解稻草人的作用。產生愛護農作物及稻草的情感,
體驗利用稻草進行游戲的樂趣,從而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稻草娃娃一個,故事圖片四幅。
稻草一把,稻草繩、草鞋、草包、稻草鍋墊、稻草門簾等實物編織品或圖片若干。
幼兒操作用的稻草、樹葉、膠帶、及時貼、毛線、碎布、剪刀、畫筆等。
活動目標
了解稻草的用途,並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初步學習製作稻草人,體驗利用稻草進行游戲的樂趣。
通過學習故事,了解稻草人的作用。產生愛護農作物及稻草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出示稻草娃娃,引出課題
1.請幼兒說說它是誰,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有什麼用處。
2、這可愛的稻草娃娃今天要來給小朋友說說他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二、結合圖片,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稻草人的朋友》
(附後)並提問:
1.稻草人沒有朋友,它感到怎麼樣?
2.稻草人為什麼會倒在稻田裡?
3.稻草人先請誰幫忙?兔子幫忙了嗎?稻草人心裡是怎麼想的?
4.後來稻草人又請誰幫忙?小狗幫忙了嗎?稻草人滿足嗎?
5.正當稻草人歪著身子難受的時候,誰來了?它是怎麼做的?
6.誰成了稻草人的朋友?小猴是用什麼辦法使稻草人快樂起來的?
7.那稻草人為什麼總要站在田裡呢?
三、認識稻草
1.熟悉稻草的作用:
(出示一把稻草)這就是用來製作稻草人的原料——稻草,請你看看它是什麼樣的?(稻草顏色是枯黃的,摸上去是乾乾的,有點軟)你知道稻草除了可以做稻草人,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做草繩、草鞋等。)
2.出示一些稻草手工編織品,請幼兒說說它們各有什麼用處。(如裝飯鍋的草編容器可以保暖,草鞋既透氣又防滑等。)
3.其實稻草的作用還不止這些呢。出示圖片,進一步探討稻草在生活中的用處。
(1)、抗洪救災時,解放軍叔叔用稻草編織成袋子裝泥土、黃沙去堵洪水的
(2)、玻璃在運輸過程中要用稻草包一包可以防止被震壞?
Ⅱ 簡要講講稻草人的故事
《稻草人》的故事:
《稻草人》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葉聖陶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
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但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稍後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著重表現人民群眾團結抗暴的集體力量。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描寫細膩逼真,富於現實內容。
魯迅說,葉聖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的」(《表·譯者的話》)。葉聖陶的早期作品筆調抒情,風格唯美,後期作品卻因為意識到「在成人的灰色的雲霧里,想重視兒童的天真寫兒童超越一切的心理,幾乎是不可能的企圖。」 而開始一變為著力描寫現實中的不幸與苦難。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葉聖陶的主要作品有小說《倪煥之》、《隔膜》、《潘先生在難中》、《火災》等,奠定了他優秀現實主義作家的地位。其中《倪煥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葉聖陶在中國兒童文學領域,尤其是童話領域具有突出貢獻。
他創作的童話集《稻草人》「給中國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另一部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中國童話史上的重要作品。葉聖陶還撰寫過《兒童之觀念》等多篇兒童文學理論文章,對中國兒童文學理論建設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作為一名優秀的出版家和教育家,葉聖陶曾親自編寫過當時初等小學的國語教材《開明國語課本》,可謂對中國兒童的成長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2)稻草人的故事作文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稻草人》的思想背景:
《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稻草人內心善良,卻在現實面前無能為力。
他那細竹枝的骨架子、隔年的黃稻草的肌肉、手臂上用線拴的破扇子,趕不走飛蛾,幫不了生病的孩子,救不了離水的鯽魚、尋死的女人等等,童話寫於二十年代初,或許也是對於剛剛興起的知識分子的某種隱喻。那是個充斥著興奮與焦慮的年代。
五四運動給予他們巨大的信心,知識不但轉化成行動,而且影響巨大。於是他們創辦雜志、呼籲民主與科學、上街遊行等等。
Ⅲ 稻草人的故事
稻草人的故事
小男孩種了一小片谷田,可是總有鳥來偷吃穀子。小男孩就扎了一個稻草人放在田邊。
小男孩說:「稻草人,好好地看著谷田,等到秋天穀子豐收了,給你買新衣服穿。」
稻草人一聽,咧嘴笑了。
可是,小男孩一走,稻草人就一跳一跳地去摘花了。稻草人摘了好多花,五顏六色的,戴了滿頭滿身的。等他跳回來的時候,穀子已經被鳥吃了一半了。
稻草人剛站了一會兒,兩只蝴蝶飛過來,繞著戴花的稻草人上下飛舞。
一隻蝴蝶說:「瞧,一個不會動的稻草人。」
另一隻蝴蝶說:「嗯,的確是一個不會動的稻草人。」
「誰說我不會動!」稻草人突然說話了,「我要捉住你們。」
兩只蝴蝶急忙飛走了,稻草人又一跳一跳地去追蝴蝶。
等稻草人玩夠了回來的時候,穀子已經被鳥吃光了。
小男孩看谷田被吃光了,又瞧了瞧稻草人,說:「穀子被吃光了,沒有錢給你買新衣服了,你就戴著這些花過冬吧。
(3)稻草人的故事作文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稻草人是農人為守護田地,以防鳥雀糟踏糧食一類的莊稼,而立於田邊的稻草做的人偶。因為用稻草做的故叫其「稻草人」。稻草人的寓意也指代現實生活中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
由來
在三國故事中,諸葛亮施用巧計,演出了一幕「草船借箭」的喜劇。之後的當天早晨,大霧漸漸散去,有一位在長江里放劃鉤的漁翁,正巧捕魚到此,鉤繩搖動,銅鈴響亮,傳來有魚上鉤的信號,漁翁急忙收鉤,手頭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頭大魚,漁翁喜出望外作好了捕大魚的准備,浮標漸漸收近,大霧也已散盡,漁翁定睛一看。
不想浮標鈴上掛到一個漂浮的死人。漁翁感到忌諱,他的歡喜勁兒盪然無存,硬著頭皮收到船邊,再仔細一看,不是死人是一個十分精製的草人,頭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一般,真能逗人喜愛。漁翁把草人撓到船艙,發現草人身上還釘著二十隻狼牙箭,漁翁將草人一收好,十分珍惜地藏進小船暗艙里。
這位漁翁是湖北荊州的農民,他冬閑捕魚,農忙種地,到了農忙季節,他就回到家中,把那個喜愛的草人也帶到家裡,全家人看了又驚奇又歡喜。
從草人第一天到漁翁家裡,奇事就發生了。原來漁翁家裡有很多老鼠,平常連貓都不怕,白天有鼠跑,鬧得不安寧。可是這夜,老鼠絕了蹤影,全家人過了一個寧靜的夜晚,家裡人都又驚喜又感嘆,都猜想定是這草人的威力。
到了清明穀雨的落種季節,下到田裡的谷種,田鼠要來吃,麻雀要來啄,漁翁感到無法,突然想到了草人,漁翁把草人搬到育種地。靈得很!草人在田裡一站,田鼠不來了,鳥雀飛走了,種苗長得整齊茁壯。
這個消息像春風一樣吹遍了農村,農民們都依照在田間紮上草人,後來發展到收獲季節,為防鼠防鳥也紮上草人,此辦法真有很好的效驗,所以流傳到如今。
2015年11月,重慶酉陽縣桃花源景區推出「稻草藝術季」。田園詩畫的景區內,由國內一流雕塑藝術家用稻草編織擺放出的數十組、近百個造型稻草藝術雕塑,巧妙地與自然融為一體,讓走進景區的遊客,感受秦晉遺風,體驗田園詩畫。下圖分別為「放牛春耕」和 「農耕繁忙」。
Ⅳ 中班語言,看圖講述稻草人
看圖講述稻草人是幼兒園〈語言〉大班下冊中《帽子的故事》的一個講述活動,本課以 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帽子在旅行的過程中,掛在稻草人頭上,幫他趕鳥;落到河裡讓小雞當小船;飛到樹梢上讓小鳥當鳥窩;落到馬路上讓壓路機壓得象張紙,小朋友撿起來玩起了飛碟;飛到老爺爺身邊告訴它旅行的快樂。教學本篇課文,讓幼兒藉助課件,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想像,並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在看圖講述、小組互動、分角色表演中感受帽子旅行的快樂,發展語言、積累語言。
二、教學案例
本課《帽子的故事》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新世紀幼兒園用書大班上冊第二篇主體課文。
1、教學背景分析
〈一〉內容分析
《帽子的故事》是幼兒園〈語言〉大班下冊中的一個講述活動,本課以 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帽子在旅行的過程中,掛在稻草人頭上,幫他趕鳥;落到河裡讓小雞當小船;飛到樹梢上讓小鳥當鳥窩;落到馬路上讓壓路機壓得象張紙,小朋友撿起來玩起了飛碟;飛到老爺爺身邊告訴它旅行的快樂。教學本篇課文,讓幼兒藉助課件,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想像,並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在看圖講述、小組互動、分角色表演中感受帽子旅行的快樂,發展語言、積累語言。
(二)目標分析
知識能力:1.幼兒根據圖片中提供的線索編出合理的帽子的故事情節,並能拓展思維大膽想像猜猜帽子還會到什麼地方,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
2.能夠邊排圖邊小聲說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情感與態度 : 感受帽子在旅行中體會到的快樂,讓幼兒了解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過程與方法: 鼓勵每個幼兒大膽發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設備分析
多媒體在課堂中的運用,能將枯燥單調的的知識變成活生生的畫面展現在幼兒面前,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幼兒求知的慾望,為他們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激發幼兒大膽發言、大膽討論。
(四)資源分析
主要利用網上資源,以有效的課程資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輔助課堂教學。。
(五)學情分析
學前班的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交流習慣,能理解一些較簡單的故事內容,並會運用語言較清楚地進行講述。本節語言活動,情節簡單、有趣,語言簡練,兒童化,適合學前班幼兒教學。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情感是學習的內趨力,而玩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本節課,我設計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不僅使幼兒根據圖片中提供的線索編出合理的帽子的故事情節,而且拓展了視野,豐富了詞彙,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六)整合思路
本次活動我從出示各種不同形狀的帽子入手,激發孩子的探究的慾望,讓孩子說說帽子的的用途,再由情境講述「小帽子的旅行」引入主題,讓幼兒大膽想像帽子在旅行的過程中都做了那些事。為後面的做好鋪墊。接著出示課件讓幼兒看圖大膽講述帽子都到了什麼地方,都做了那些事。了解帽子在旅行中的快樂。然後讓孩子小組討論帽子還會到身地方,拓展孩子的思維大膽想像,大膽講述。再出示課件讓幼兒藉助圖像拓展思維,最後出示各種帽子和道具讓幼兒進行表演。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1.幼兒根據圖片中提供的線索編出合理的帽子的故事情節,並能拓展思維大膽想像猜猜帽子還會到什麼地方,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
2.能夠邊排圖邊小聲說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情感與態度 : 感受帽子在旅行中體會到的快樂,讓幼兒了解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過程與方法: 鼓勵每個幼兒大膽發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根據圖片中提供的線索編出合理的帽子的故事情節,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
教學難點:能啟迪智慧拓展思維大膽想像說說帽子還會到什麼地方?
教學准備:1、多媒體課件、出示課件三,幼兒觀察
2、各種各樣的帽子各一頂,如太陽帽、禮帽、草帽、斗笠、絨線帽等。
3、道具:稻草人、小鴨絨具、大樹和小鳥圖片、、老爺爺圖片、老奶奶圖片、雲彩圖片、小兔絨具、玩具壓路機、玩具汽車、小猴絨具等。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出示實物,引發探究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帽子,小朋友看看這都是什麼帽子?它們能幫我們做什麼事? 幼:這是太陽帽,夏天它可以幫我們遮太陽。 幼:這是棉帽,冬天冷的時候我們帶著它。 幼:這是斗笠,聽媽媽說少數名族的阿姨常帶著它,它可以遮雨,也可以太陽,帶上它還很美麗。 幼:這是草帽,爺爺去地里幹活的時候戴著它,它可以遮雨,也可以遮太陽。 幼:這是帶辮子的絨線帽,戴上它我就變漂亮了,還可以擋風寒。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帽子可以遮雨、可以遮太陽、可以當風寒、還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漂亮。 情境講述,激發興趣。 1、情境講述 師: 有一頂帽子成天戴在主人的頭上,它覺得太寂寞了,它想去旅行,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帽子給吹走了,帽子快活的在地上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打滾,一會兒飛到天空。它四處張望,外面的世界好美啊!帽子可能被風吹到哪裡?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都做了什麼事? 2、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想像,大膽發言。 三、欣賞課件、了解小帽子的旅行。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帶來了一組圖片,讓我們去看看帽子去哪兒旅行了?它都做了什麼事? 1.出示課件一,幼兒觀察 師:帽子飛到哪裡了,它在做什麼?它高興嗎? 幼:帽子掛到稻草人的頭上,幫著趕鳥。 幼:它很高興,因為我看見它在笑,它可以幫人們做事情了。 2、出示課件二,幼兒觀察 師:帽子又飛到哪裡了,它在做什麼? 幼:帽子落到小河裡。 幼:小雞不會游泳,把它當小船,坐在「船」上劃過小河。 3、出示課件三,幼兒觀察 師:帽子又到哪裡了,它在做什麼? 幼:帽子被鳥媽媽帶到了樹上。 幼:給鳥媽媽的孩子當鳥窩。 4、出示課件4、5,幼兒觀察 師:帽子又到哪裡了,它在做什麼? 幼:帽子掉到地上,壓路機過來了把帽子壓得象張紙。 師:這時帽子心理是怎樣想的? 幼:我變成什麼了?我還是帽子嗎? 師:誰來把它拿走了? 幼:小朋友把它撿走了。把它當成飛碟玩了起來。 5、、出示課件六,幼兒觀察 師:玩著玩著,一個小朋友扔的太用力,呼——飛出去好遠飛到哪兒去了? 幼:飛到老爺爺的身邊了,就是它的主人。 幼:老爺爺把手塞進帽子,帽子又恢復了原樣,戴到了頭頂上。繼續幫他遮太陽 5、師幼小結。 師: 帽子的旅行結束了,你們猜猜帽子會對老爺爺說什麼呢? 幼:會告訴他它幫稻草人趕鳥。 幼。會告訴爺爺它給小雞當船。 幼:會告訴爺爺它給小鳥當鳥窩。 幼:會告訴爺爺它讓小朋友當飛碟玩,小朋友很快樂。 幼:還會說它的旅行很快樂。 師:帽子這次的旅行很快樂為什麼? 幼:因為它做了很多好事。媽媽說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幼:因為它給小朋友帶來了快樂。 師小結:對,帽子在旅行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好事,給別人帶來了快樂,所以她自己也很快樂。幫助別人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希望小朋友多去幫助別人,多給別人帶來快樂,這樣你自己也很快樂。 四、幼幼互動,拓展知識 師:帽子告訴老爺爺自己的很多事情,它說明天還要去旅行,你猜猜帽子會到什麼地方,會做什麼事情? 1、分小組討論,幼兒大膽發言。 2、師適時參與討論、引導點撥。 3、出示課件讓幼兒藉助圖片進一步拓展思維。 (帽子會飛到雲彩上給雲彩遮涼,帽子會給汽車遮太陽,小猴拿它演馬戲,老奶奶用它來扇涼,帽子給小兔當傘、帽子給大象遮涼、、、、、、) 五、角色表演、拓展延伸 出示各種各樣的帽子和道具讓幼兒自由結伴,自由表演,帽子飛到哪裡了會做什麼事。 通過出示實物帽子,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課伊始,趣已生。 通過情境講述激發幼兒探究帽子旅行的快樂,讓孩子大膽猜測帽子旅行的過程中碰到的事情,為後面做好鋪墊。 課件放映帽子旅行中碰到的事,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他們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先觀察,後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體會帽子旅行的快樂。讓孩子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引導幼兒先觀察,然後大膽發表意見,讓孩子喜歡語言,大膽表述,幼兒興趣濃厚,在交流中學到了知識。 《綱要》提出幼之間的交談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這一環節讓孩子之間互相交流大膽猜測了解帽子還會到什麼地方,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 出示帽子和道具讓孩子參與其中,結伴表演進一步鞏固知識,發展語言。
Ⅳ 寫一篇作文我與稻草人之間的故事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信步走在雨後潤澤的小路上,聞著雨後清新的空氣,聽著鳥兒們歡快的鳴叫聲,心情也不覺舒暢起來。
稻田中插滿了一根根又細又長的小竹竿,竿頂上還系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口袋,聽奶奶說,這樣做是為了驅趕那些饞嘴的麻雀,瞧,那邊的稻田裡還有幾個稻草人呢!他們站立在稻田中,戴著一頂殘破的斗笠,張開雙臂,屹立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著這片稻田。一陣風吹來只見稻草人極力揮舞著手裡的紅色塑料袋驅趕著偷稻吃的麻雀。有稻草人堅守著,這片稻田上方還真的沒有一隻麻雀呢。
稻草人從不貪玩從不淘氣從不厭倦,他不畏艱辛,忠於職守,不論清晨黃昏,不論白晝夜晚,不論刮風下雨,不論驕陽雷鳴,總是頑強地站著,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安安靜靜地看著田地,手上口袋在風中輕舞飛揚,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麻雀。
稻草人不吃飯,不睡覺,也不肯歇一歇,總是挺直著腰板站在那裡。他不向主人索取任何報酬,他默默地站著,也許他也嚮往自由,但是,他不能動,它只能在這兒驅趕著麻雀,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城市眺望田野的稻草人,就算張嘴也喊不出多美,全在心裡指不出你是誰,也許帽檐遮住一些方位,眼底世界只有四十五度……」遠處飄來曹方的《城市稻草人》,我默默地跟唱著「稻草人天都黑了不會累……」
稻草人啊,它是多麼的孤寂。雖然他的旁邊還有一個同類,雖然他們站在同一片田地里,雖然他們近在咫尺,可他們不能動,不能交談。他們的四肢與腦袋被線緊緊系住,身體耷拉著,沒有一點兒魂魄。任何時候,一陣風吹過來,他也會痛苦地顫抖。他沒有朋友,因為他不能說話。(
白天,他只能孤獨地守望著這片稻田,晚上,他只能獨自凝望著漆黑夜空中的星星,但星星也不會理睬他,他一定會感到孤獨。好幾次,他都在電閃雷鳴的時候默默地哭泣……可誰會理解他呢?
偶爾飛來的幾只麻雀,也被他嚇跑了,難道他就真得這么不受歡迎嗎?他常常這樣想著。「天哪,難道我這輩子只能做一個孤獨守望的人嗎?」一陣風吹來,稻草人害怕極了,終於,他堅持不住,他倒下了,下一個秋,又會是誰來做這片田野的守望者呢?
Ⅵ 稻草人的故事作文300字
不到幾天,在稻田裡,蛾下的子變成肉蟲,到處都是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稻草人聽見他咬嚼稻葉的聲音,也看見他們越吃越饞的嘴臉。漸漸地,一大片濃綠的稻子全不見了,只剩下光桿兒。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只能換來眼淚和嘆氣,禁不住低頭哭了!
當所有的麥穗都變成光桿兒的時候,老天爺圓了稻草人的夢。讓風兒姑娘給老太太帶來信號。老太太看見吹大風了,便三步並做兩步來到田裡。原本以為自己的收成會很好,可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原本,遭遇不幸的老太太這時眼睛開始模糊不清,頭也痛,一下子就癱坐在了地上。這發生的一切稻草人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看見老太太那悲傷的神情,再次落淚了!
原本憔悴的臉這下顯得更加蒼白,稻草人暈倒了·····
Ⅶ 幼兒園早期閱讀:稻草人教案誰有急用~~~·
稻草人活動目的: 1、 讓幼兒(幼兒食品)了解更多秋天的果實,並用簡筆畫畫出來,創設秋季主題環境。2、 對米有進一步的了解,知道米的來源,用途。3、 了解農民勞動的艱辛,享受創造的快樂。活動准備:1、 經驗准備:開展關於秋天的主題後,幼兒已對秋天的各種果實有了較深的了解。2、 秋色背景圖、彩色紙、米、稻草、皮筋、毛線、鈕扣、廢舊布料等3、 課件: |「秋天的果實」、「水稻」、「稻草人」活動過程: 一、回憶秋天的果實,並能用簡筆畫畫秋天的果實,共同創設主題環境1、 詩歌欣賞:風兒吹,吹熟了什麼,黃的,紅的,綠的,紫的,色彩斑斕。嗯!讓我想一想。鼻子聞一聞:香噴噴。嘴巴嘗一嘗:甜滋滋、酸溜溜。眼睛看一看:圓圓的、長長的、怪怪的。哦,讓我猜一猜,是什麼呢?風爺爺問:「現在是秋天啦,有很多成熟果實,你們知道是什麼嗎?」(評析:教師以富有感染力的表情、聲音渲染氣氛,產生一種秋天美的意境,詩歌的最後模仿風爺爺的口吻,給幼兒設疑,賦予幼兒無盡的想像空間。)2、 教師把幼兒說出的秋天的果實用簡筆畫的方式迅速畫出。(評析:給幼兒直觀簡易的形象,讓幼兒對秋天的果實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使幼兒有一種想畫的慾望)3、 幼兒畫秋天的果實。a、出示秋色背景圖。師:秋天是果實可多了,我們一起來完成一幅「秋意圖」。b、交待要求,在彩色的紙上畫出各種秋天的果實。c、畫好的幼兒自己把作品貼到秋色圖上,組成了一幅真正的「秋意圖」。d、和幼兒一起把秋意圖張貼在教室內。(評析:以和幼兒一起布置環境的方式教學,幼兒不僅從中復習了簡筆畫這一技能,了解了更多的秋天的果實,而且體驗到了一起裝飾自己教室的娛樂心情,感受到了裝飾美。)e、欣賞課件「秋天的果實」(評析:從網上收集的各種難得一見和秋天的果實讓幼兒喜聞樂見,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幼兒的知識面,形象而生動。)二、認識米,知道米的來源、用途。1、 讓幼兒自由觀察米,師巡視觀察。(在每張桌上准備一碗米)師:你看到的米是什麼樣子的?幼:小小的,象橢圓形。幼:乳白色的,每個米上面還有一個黑點點呢。幼:上面還有一些白色的粉味呢。幼:聞起來香噴噴的。(評析:幼兒的觀察能力是需要經常鍛煉提高的,通過動用幼兒的五官,進行全面的觀察,可以看出幼兒都很善於觀察,並能經過總結後,主動的說出來。)師:米可以煮成什麼?幼:米飯、咸泡飯、蛋炒飯、燒成粥拌在米粉里做團子、炒米粉……。師:米是從哪裡來的呢?幼:是從漢里來的(評析:有的幼兒知道米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一粒米一滴汗,所以在這一環節,我讓幼兒即興的朗誦了每個人都會的詩歌「鋤禾」,讓幼兒更真切的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辛。)2、 觀看課件:「水稻」。(評析:通過看生動形象的課件,幼兒對水稻的生長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了米的來源。)三、了解稻草人的作用1、 故事:稻草人。師:誰來幫助張爺爺想一個好辦法。幼:做一個象張爺爺一樣的人放在田裡。幼:做一個稻草人放在田裡。(評析:以故事的形式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給幼兒設疑,幫助張爺爺想一個好辦法,幼兒一下子就想出了好辦法,扎一個稻草人。)2、 知道稻草人的作用。師:稻草人的作用是什麼呢?幼:可以把麻雀嚇跑幼:稻草人做得象真的人一樣,讓一些動物不敢去吃。四、嘗試用扎、粘、貼的方法製作稻草人1、讓幼兒欣賞課件「稻草人」(從網上收集的各種形象的稻草人)(評析:雖然教師沒有示範,但是通過欣賞課件,幼兒對稻草人已經有了較深的了解,而且不會限制幼兒想像力的發揮,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與想像能力)2、幼兒製作,師指導(評析:用廢舊的布料做裝飾,既體現了環保,又教育幼兒要做個有心人)3、 請幼兒把他放在展覽區,並邀請別班幼兒來欣賞。(評析:幼兒製作稻草人的熱情是可想而知的,一個個既投入,又興奮,製作的稻草人形象也非常多:一個眼睛的怪物、水怪、奧特曼、女巫等等,有幾個幼兒還和教師一起製作了一個如真人般大小的稻草人,有的幼兒輕輕得告訴我,今天真是太好玩,太高興了。) 附故事:稻草人的故事秋天到了,張爺爺種的稻子也要豐收了,一顆顆稻穀又大又圓,把稻桿都壓彎了,又是一個豐收年呀,可是張爺爺一點也不高興,因為有一群討厭的麻雀經常偷吃他種的水稻, ,怎麼辦呢,張爺爺愁得覺也睡不著,讓小朋友給他想個好辦法,怎麼樣他不去,討厭的麻雀也不敢去吃?(讓幼兒想一個好辦法)對了,扎一個稻草人豎在田裡,麻雀再也不敢去偷吃糧食了.這下張爺爺樂開了花. 滿意請採納
Ⅷ 稻草人的故事作文兒300字。
稻草人每天在田地里看守莊稼,讓小鳥們不敢來偷盜吃食。一天,一隻小鳥來為到稻草人看守的莊稼地里來偷莊稼,被稻草人發現以後,小鳥害怕的說:「請你不要傷害我,我媽媽生病了,我只是想從你這里拿一點糧食給她吃。」
稻草人聽到小鳥說媽媽,稻草人從來沒有媽媽。稻草人對小鳥說:「拿去吧!多拿一些糧食給你的媽媽吃,這樣它的病會好的快一些。」
小鳥拿走了很多的麥穗,於是飛走了。過了幾天,小鳥又來了,小鳥說:「我媽媽的病已經好多了,我能在拿一些麥穗給它吃么?」
稻草人答應了小鳥,農夫看到小鳥在吃自己的麥穗,而且一點也不怕稻草人,他認為稻草人非常沒用,生氣的把稻草人從田地里拔出,扔到了一邊。
可憐的稻草人為了幫助小鳥,自己卻失去了生命。
稻草人(一) 星期六上午,我和好朋友元元、姚雨昂一起去杏花村公園玩,因為那兒正在舉辦稻草人藝術節。 來到杏花村公園,只見來遊玩的小朋友真不少,他們個個興高采烈。稻草人也真多呀,隨處可見。有正在耕種的農民伯伯,有多種卡通形象,還有供人們拍照的稻草人…… 在眾多的稻草人中,我最喜歡卡通稻草人。你看,大黃鴨披著一身淡黃色的「羽毛」,挺著大大的肚子,張著寬寬的嘴巴;唐老鴨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個翹翹的尾巴;海綿寶寶系著一根領帶,穿著一條棕色的褲子,帥極了! 除了卡通稻草人,我還喜歡供人們拍照的稻草人。這樣的稻草人有兩個:「小女孩」穿著粉色的裙子,「小男孩」穿著西服,它們的頭是兩個圓形的框。如果小朋友想拍照,就把頭伸進框里,這樣,小朋友就變成稻草人了。我也讓爸爸給我拍了一張。 杏花村公園里的稻草人都很好看。不知道誰的手這么巧! 稻草人(二) 今天是油菜花節,我懷著個好奇的心情來到了雙廟看稻草人。 剛剛走進大門口,一股芬芳撲鼻的烤羊肉味兒吸引著我,我的肚子馬上餓的呱呱叫。面對著芬芳撲鼻烤羊肉串,我目不轉睛,連忙請老闆拿來30羊肉串,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吃完了烤羊肉串,我來到了一個豬八戒背老婆的稻草人前,摸著豬八戒的耳朵,心裡想著豬八戒的樣子。嗯,有點像,不過,我總感覺他還少點什麼。比如說耳朵高了一點,不好看。我摸了摸它的肚子,我最喜歡的是她的肚子了,又大又胖,好好玩哪.我感覺它那圓鼓鼓的肚子一定藏著不少東西吧。 我又來到一個大鬧天宮的稻草人,那個做的一點也不像,真是太難看了,我一點也不喜歡。我爬了上去,才發現那裡有個小竹竿, 上面有著哈哈哈哈哈幾個字,剛剛我也不明白這是什麼,後來我才明白這是她的笑聲。 今天,我看了許多有趣的稻草人,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稻草人令我永生難忘。 稻草人(三) 「混蛋,真可惡!」我正在對地里偷高粱的麻雀進行咒罵。爸爸一拍腦門,說:「嘿,我們不如做幾個稻草人吧!」 回到家後,我們行動起來。我找來兩根長短不一的木頭,交給爸爸,爸爸用牢固的繩綁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個十字架,我拍了拍說:「嗯,夠結實!」 接下來的一步可不怎麼簡單了,是捆稻草。爸爸也不知從哪弄來一些稻草。爸爸把草密密麻麻地貼在了木頭上,而我呢,則在一邊搓草繩,不一會兒,十多根手指一般粗細的「麻花」做好了。我幫爸爸按著木頭上的草,爸爸拿繩來綁,看爸爸費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十字架上處處搞的凹凸正好,的確像一個人。「不過,怎麼看好像缺點兒什麼?」我對爸爸說。 爸爸從屋裡拿出一個塑料「人頭」,我大吃一驚,兩眉一上一下,感覺很詫異。爸爸裝好「頭」之後,又特地拿來一件紅大衣,對我說:「麻雀很怕紅色的。」並給稻草人披上了。 在我和爸爸的合作下,沒花多大功夫,一個稻草人大功告成,希望它的樣子會嚇跑麻雀。
Ⅸ 作文「我是一個稻草人」的寫作思路
例如:
一,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叫《無心的稻草人》。
這個故事裡人和稻草人是一對親兄弟。剛開始他們住在山溝里,人對稻草人很好,可稻草人卻沒有去善待人。後來,人到山下去蓋茅草屋,種植莊稼,游手好閑的稻草人什麼也不做,只想把人給殺死,把收獲占為己有。就在這時,他的心變成了一隻小鳥,飛走了。
這個故事裡的稻草人很懶惰,結果沒有了心。所以我覺得,懶惰的人下場都是不好的,要勤奮一些才行。不能心生邪念,只想不勞而獲。勤勞是很辛苦,但會換來更多的收獲。就像故事中的人一樣,不是辛苦之後就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了嗎?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聰明。」「勤奮>聰明」。可見,那怕在天才的面前,勤奮也才是最重要的。勤奮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標准之一;勤奮,是作為一個人最要具備的品行之一!
天生你的聰明是不能決定的,但後天你的勤奮是你可以決定的。哪怕你只是個低能兒,只要勤奮,同樣會有作為!聽說過愛迪生吧?他從低能兒變成了科學家的成功之路就是:勤奮勤奮再勤奮!
同學們,勤奮+聰明是最好的,即便不聰明,只要勤奮也會有所收獲。但是,如果你什麼也不做,你只能一生都碌碌無為,或有一天會失去自己的「心」!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詞能幫你成功,它就是:勤奮!勤奮一點,你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
我是一個稻草人,受上級分配任務去外出差。幾年之後,我回家了,當我在重新站在這一片土地上的時候,一切都變了,變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我不知道。這里已不是以前那麼美了,以前的這里不是這樣的!以前我和爸爸媽媽在這里是多麼快樂呀!我們一家三口在這美麗的田野相伴著,那流水、那小鳥為我們唱歌,大樹為我們跳舞,一切都是那樣的美麗與和諧,而現在……看到現在的一切,有回想以前的美好,我很傷心,又很害怕,更多的是好奇,我急著想去找爸爸媽媽,我要問他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森林都不見了,留下的只是一個個木樁,為什麼田野變成這樣了?我想找到答案!於是我跑呀跑,跑呀跑,我感覺我累了我想休息,於是我就站在那,欣賞著周圍的一切:天不再那麼藍,沒有了流水,沒有了大樹,更沒有了那一片溫暖~~我流下了淚……「那是什麼?」我看見一大群麻雀向我飛來,向我飛來!很快的,麻雀已在我身上。因為我不住的趕他們,所以他們恐慌了,不斷的會有一群鳥會飛走。這時候,一隻小鳥說:「稻草姐姐,求你不要再趕我們了,我們已經無家可歸了,我們也是沒有辦法的」說著,小鳥哭了。「無家可歸?」「樹都沒了,我們又哪來的家!」小鳥傷心的說。是啊,他們已經無家可歸了……「好,我可以讓你們住一宿,但你們得告訴我這發生了什麼」我說。「好。在幾年前,我們這來了一群人,他們打鳥、伐木,打獵動物,還要開設工廠,我們動物又沒有辦法阻止,於是這里的動物都遷居了,留下的卻只有我們這些老人與小孩,而我們有沒有……」小鳥再也講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