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寓言故事範文
⑴ 怎麼寫寓言故事
首先要有一個通俗簡單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繫到寓言的未來。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范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你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國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漢語中的矛盾一詞就直接由這則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沒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沒有一個安身的地方。同學們可發揮豐富的想像、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動起來,讓他們來到你的故事中,演講出一個富含某種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鮮活潑,才能吸引人,讓讀者在笑聲中有所獲益。其次,一個簡單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蘊含一個怎樣的道理,既要聯繫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決定。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並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會隨著讀者的閱讀進程而逐漸明晰。這是寓言獨立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東施效顰》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並未直接體現在文字中,但是讀過的讀者大都體會到東施效顰、欲蓋彌彰的效果。而我們小朋友寫寓言可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講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愛小、熱愛勞動、不講謊話等道理,也可以通過寓言給大家講一些生活常識,教會大家遵守交通法則,正確使用水、電等。小朋友們由於缺少生活經歷不容易寫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現實意義或教育性。寓言哲理的表達形式,絕大多數寓言的哲理都在篇末點明,也有不點明,讓讀者自己體會的。
1.先要想好自已要寫什麼方面的寓言
2.根據寓言設定故事環境
3.故事的主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要注意使故事合理化(指情節合理,故不排除神話童話之類的設定)
4.故事簡短有說服力,並且易懂
⑵ 寓言故事《獅子和狐狸》寫一篇議論文,獅子捉到一隻狐狸,但沒有吃它,最後狐狸吃了獅子!要範文的,快...
狐狸也會吃獅子!!!!!
⑶ 寓言故事與科幻小說範文!!!急求!!!
寓言四則
烏鴉與兔子
烏鴉站在高大的樹枝上,整天無所事事,悠哉游哉好不快活。一隻小兔子看見了,心中非常羨慕,就問烏鴉:「烏鴉大哥,你這么自在逍遙,真好呀,我能不能跟你一樣,也整天呆著不做事?」烏鴉回答:「當然行,為什麼不呢?」
兔子聞言,立即鬆懈下來,躺在大樹底下睡起覺來。過了一會兒,一隻狐狸突然撲過來,把兔子叼進嘴裡。
這則寓言的寓意:要想豐衣足食而又無所事事,你的位置必須非常非常高。
火雞與公牛
一隻火雞對公牛說:「我真想飛到對面那棵大樹的頂端,可惜現在一點力氣也沒有。」公牛出主意道:「你為何不吃一點我的糞便呢,裡面可是富含營養喲,呵呵。」火雞覺得有道理,啄食了一點,立即感覺有了力氣,便盡力飛到一根樹枝上。第二天,火雞又吃了幾口糞便,有了力氣,便飛到更高的樹枝上。兩周後,當火雞吃下足夠多的公牛糞便,終於飛上大樹的頂部。火雞極目遠眺,正在洋洋得意,被一名農夫發現了,迅速開槍將它射落在地。
這則寓言的寓意:舔別人的屁股是一條捷徑,能使你迅速獲取較高的位置,但卻不能保持長久。
小鳥、母牛和貓
嚴寒突至,小鳥在飛往南方的過程中摔落在地,被凍昏過去。一隻母牛路過,恰好把糞便撒到小鳥的身上,小鳥頓時感受到了熱量,漸漸蘇醒過來。糞便中的小鳥開心極了,心說嚴冬里竟有這樣暖和的地方,真是愜意呀!它禁不住鳴唱起來,開始感謝老天的恩賜。此時遠處有一隻貓正在捕食,聽到小鳥的歌唱,迅疾跑過來,用爪子慢慢地把小鳥從糞堆里拉出來,然後張大嘴巴,一口吃掉小鳥。
這則寓言的寓意:1)朝你身上潑臟水的,不一定都是敵人。
2)幫你洗刷臟水的,不一定都是朋友。
3)當你身處險惡環境,千萬不要吱聲。
誰當老闆
上帝造人之始,人身初具規模。此時身體各個組成部分彼此不服,都想當老闆。大腦首先發表演講:「我具備智力,能控制全身的活動,理所當然是老闆!」兩只腳聽到了,不服氣地說:「大腦再聰明,也由我整天扛著東奔西走,我要是不動彈,哪裡也去不了,我應該當老闆。」雙手說道:「所有的工作都由我來完成,我是老闆。」接下來,肺、心臟、眼睛等都參與到辯論之中,一時吵鬧不休,分不出勝負。本來,誰也沒把最卑劣的屁眼放在眼裡,意想不到的是,屁眼也發表了競爭演說。這實在讓人忍俊不禁,所有的競爭者都嘲笑起來。屁眼受到刺激,於是決定罷工,死活不做任何事。很短的時間內,全身起了連鎖反應,眼睛模糊了,雙手開始僵硬,兩只腳有些瘸,心臟和肺逐漸停止跳動,大腦也糊里糊塗起來。到了最後關頭,誰也堅持不下去,紛紛同意屁眼當老闆。在這之後,全身各部位埋頭工作,剩下屁眼閑呆著,唯一的職責就是整天瞎放臭屁。
這則寓言的寓意:當老闆的,往往是那些不幹正事,而整天瞎放臭屁的傢伙。
⑷ 寓言故事
老人不滿於自己只有一個茅屋,很生氣,誰料一不小心把自己照明的蠟燭弄倒了,把茅屋也燒了
⑸ 什麼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怎麼寫,求自創範文
寓言 有所隱含的語言。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用假託的故事或回擬人手法說明某答個道理或教訓。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
⑹ 創作寓言故事作文
從前,有一個宋國的農夫,以種田為生。有一天,那個農夫正在田裡幹活的時回候,忽然看見一答只兔子飛快地奔跑過來,那兔子慌不擇路,竟然「砰」的一聲撞在樹樁上,折斷了脖子,當場死了。農夫心裡美極了。他撿起那隻又肥又大的兔子回家了,和家人飽餐了一頓美味的兔肉。農夫心裡想:要是我每天都能撿到一隻兔子的話,那我就不用那麼辛苦的種田了。於是他就天天坐在樹旁等者撿撞死的兔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他一隻兔子也沒有撿到,因為他很久沒種田了,地里已經長滿了荒草。
⑺ 求助:一篇作文題為<一則寓言>
老師出這種題目就是希望你們能一本正經地寫,所以我認為應該是讓你先寫一則寓言,然後談自己的感受.
給篇範文:
偶然看到一則寓言,標題叫《一錯再錯》,篇幅不長,抄錄如下:
一個獵人捕獲了一隻會說70種語言的鳥。
「放了我!」這只鳥說,「我將給你三條忠告,這些忠告將會使你受益終身。」
「先告訴我。」獵人說:「我發誓我會放了你。」
「第一條。」鳥說:「做過的事千萬不要後悔。」
「第二條。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你自己認為是不可能的就別相信。」
「第三條,你認為自己爬不上的高度,就別去爬。」
然後鳥對獵人說:「該放我走了吧?」獵人依言把鳥放了。
這只鳥飛到一棵樹上對獵人大聲喊:「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並不知道在我口裡含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大珍珠,正是它使我這樣聰明。」
獵人很想再次捉到這只鳥。他跑到樹前開始爬樹。但他爬到一半時,不慎掉下摔斷雙腿。
鳥嘲笑他說:「笨蛋,我剛才告訴你的忠告你忘記了?我告訴你一旦作了一件事就別後悔,而你卻後悔了;我告訴你如果有人對你講你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就別相信,而你卻相信我這樣一個小鳥口中會有一顆很大的珍珠;我告訴你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爬上的高度就不要爬,而你卻追著我爬這棵大樹,結果掉下去摔斷了雙腿。」說完鳥便飛走了。
這則寓言讓我看著挺別扭,一隻鳥竟然把人給嘲弄了,當然我也知道這是寓言,在寓言了人和動物沒有區別,或者說動物已經擬人化了。讓我別扭的是這個故事最終所宣講的道理。當然我也不能說人家這個道理不成立,至少在這個故事裡是成立了,但我想任何文章的道理絕不僅僅限於文章本身。
我並不否認鳥講的三條忠告也是人生經驗的總結。但卻是保守的總結,更多隻對中年以後的人成立。譬如:第一條:「做過的事千萬不要後悔。」畢竟這時候後悔也無濟於事了,有這個時間琢磨點其他事情,鞏固鞏固前半身之所得更實際一些。第二條: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你自己認為是不可能的就別相信。中年之後人生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判斷能力增強,不會再輕易相信什麼了,但這也是保守的開始。第三條:你認為自己爬不上的高度,就別去爬。顯然這是在指人的野心。古人說:人過三十不學藝。盡管現在可以放寬到四十,甚至五十歲,但要和年輕一代的拼爭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雖然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歲數的人依舊銳氣不減,但這種人往往是那些在年輕時候就已經有所收獲的人,她們的銳氣更多是建立在年輕時候創立的基礎之上的,並非重新創業。
而這三個忠告如果放在年輕人這里就大可商榷了。譬如:第一條:鳥說:「做過的事千萬不要後悔。」年輕人不可能在一開始就選擇對自己這一生的走向,他們需要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時候怎麼不能允許他們後悔呢?第二條。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你自己認為是不可能的就別相信。這一條歧義更多,年輕人是正在學習的時候,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成熟完善,如何准確的判斷別人的對錯呢?什麼是可能的?什麼又是不可能呢?指向非常模糊。第三條和第二條講的基本上是一回事:你認為自己爬不上的高度,就別去爬。年輕人怎麼知道自己爬不上去那個高度?只有實踐,但在這則寓言里那個獵人卻因此摔斷了雙腿。這個結果對年輕人來說無異於警告和恐嚇了,卻也同樣無異於是在打擊年輕人重新探索的銳氣。年輕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大膽幻想不墨守成規。如果照著這則寓言故事給出的忠告教育年輕人,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成為保守的沒有魄力活力的乖孩子和書獃子。
很多文章之所以並不能讓人佩服就在於他牽強的自圓其說,而不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雖然我也知道任何文章和道理最有歧義偏頗之處,雖然道理永遠是相對的局限的,道理之外還有很多人無法駕馭預知的東西,但無論怎樣,人特別是年輕人絕對不能輕言放棄。但這則寓言對於年輕人來說無疑是屬於消極的。
而糟糕的是這則寓言我卻恰恰是在一本少兒讀物上看到的。而寓言通常也都是給少兒們看的,但如果不管思想內容只是把屬於寓言的這類體裁的作品簡單的發表出來,顯然是失當的。
⑻ 寓言故事,怎麼寫。 給我範文也可以
以一個道理編故事,語句要通順,發揮豐富的想像、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例如:
一隻蚌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蚌馬上合上,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乾死.」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你就會餓死.」鷸和蚌都不肯互相放棄,這時一個漁夫走來,於是漁夫便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人生需要懂得「放下」二字,一切都不要執著於「我」「我的」.只有正確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為,才不會有事件產生.
⑼ 一百五十字的寓言故事,包括標點符號。
這類寓言故事,你可以先參考網上的範文,然後自己寫吧。
⑽ 給葉公寫的一封500字的作文的範文
給葉公的一封信
尊敬的葉公先生:
您好!我是個生活在現代的小學生,讀了《葉公好龍》這則寓言故事,對您的所作所為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觸良多。在這里,我坦誠地向您提些看法和意見,希望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
我起初以為您很喜歡龍,您已經痴迷到了無可救葯的地步,可後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您見到來拜訪您的真龍,卻把您嚇得魂不附體,逃之夭夭。我就納悶:一個人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怎麼會這樣懼怕呢?那您是怎麼會喜歡似龍非龍的東西的呢?或許您看到龍的精美圖案,或許您聽到龍的美麗傳說,這些都是對龍表象的認識,實際上沒有了解龍的真實的另一面,以致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丑態,就像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您的外表和內心相互矛盾和沖突,最終暴露出虛偽的本來面目,做出荒唐可笑的舉動。您這樣做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之人,令人唾棄、譴責。
我覺得現在的這個社會也有像您這樣的人,表面對人阿諛奉承、皮笑肉不笑,背地裡搞陰謀詭計、心狠手辣,最終還是會落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可恥下場。其實,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敢作敢為,才是做人之道。我們要正確的認清形勢,做個表裡如一、實事求是之人,才能立足於社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希望您以正面教材的人物,給後人樹立良好的形象,端正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