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動物成語編故事老虎
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裡,有一隻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隻狐狸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狸逮住了。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為什麼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狐狸搖了搖尾巴,說:「我帶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老虎跟著狐狸朝森林深處走去。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森林裡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狸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再往狐狸身後一看,呀,一隻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老虎信以為真。其實他受騙了。原來,狐狸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Ⅱ 與老虎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虎有關的成語故事】:
1、 狐假虎威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它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來做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就是違背上帝的命令。如果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走,你跟隨在我後面,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狸。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但是,狡詐的手法決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2、虎踞龍盤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游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這個成語說明了英雄一般都占據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一般形容一些有雄才大略的人往往是守著重要的地位。
3、龍騰龍躍
1.形容矯健有力,生氣勃勃。 王士美 《鐵旋風》第一部:「他剛要回頭再喚一聲,見 強小兵 已經猛策他的那匹龍騰虎躍的火焰駒,雷鳴電閃般地馳騁過去。」 柯岩 《她愛祖國的明天·「你的兵變了么」》:「新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輔導員也龍騰虎躍,起來接班。」
2.形容筆勢飛動遒勁。 馮夏熊 《背興的戀愛》:「這一幅字寫得蒼勁有力,龍騰虎躍,氣勢不凡。」
3.喻精神振奮,有所作為。 梁啟超 《志未酬》詩:「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七章:「﹝ 李自成 ﹞堅信只要度過這一段困難日子,局勢就會好轉,任自己龍騰虎躍。」
4、三人成虎
龐蔥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難以相信。」龐蔥說:「有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有些懷疑了。」龐恭又說:「有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道:「您這樣不行,我怕日後議論我的還不止三個人啊!」魏王說:「我心留有數,你去吧!」
(1)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人對事不能以為多數人說的就可以輕信,而要多方面進行考察,並以事實為依據作出正確的判斷。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5、放虎歸山
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閑之輩,勸曹操盡早除掉劉備。劉備為麻痹曹操,裝做種菜不問政治。曹操滅了呂布後,劉備請求帶兵攻打袁術,曹操給了五萬軍馬,劉備離開曹操自立旗號。
6、老虎學藝
在我國民間童話中,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老虎學藝》的故事:盡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樣地走來走去,但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上樹。因為在很早以前,虎什麼本領都沒有,只好拜貓為師,學習各種本領。熱情的貓很快就教會了它縱、跳、躥、撲等諸般技藝,但也發現了虎兇狠殘暴的本性,就在傳授的過程中留了一手。當虎覺得自己已將貓的本領完全學會之後,便一反常態,恩將仇報,竟然猛撲過來,要把貓一口吃掉。貓卻不慌不忙,敏捷而靈巧地縱身爬上了樹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樹下無計可施,便又央求貓把上樹的方法傳授給它。貓則不再上當,虎也就終於沒有學會上樹的本領。
Ⅲ 有關老虎的成語故事
狐假虎威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它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來做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就是違背上帝的命令。如果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走,你跟隨在我後面,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
Ⅳ 動物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一、狐假虎威
一天,狐狸和老虎相遇了,老虎便想將狐狸吃掉。狐狸靈機一動,說:我是上天派下的神,你敢吃我,就沒有好下場。」老虎不信。狐狸:您要是不信,就請和我去森林裡走走吧!
老虎半信半疑的跟著去了。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後面。走進樹林,動物們都嚇跑了,老虎以為他們真怕狐狸,實際上還是怕他。
二、盲人摸象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
「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卻說「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實際上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三、井底之蛙
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里來的大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 「你看,我住在這里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睡在磚洞邊一會。
看看那些蝦和蝌蚪,誰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游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 「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來丈。
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裡的青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了。
四、畫龍點睛
張僧繇是梁朝的一位著名畫師,技術很高超。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張僧繇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龍,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不到半天的功夫他就畫好了四條栩栩如生的龍。
可是沒有畫眼睛。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畫龍的眼睛呢?」張僧繇說:「眼睛是龍的精髓,只要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人們一陣鬨笑,認為他是個瘋子。只見張僧繇提起畫筆,運足了氣力,剛給兩條龍點上眼睛,烏雲滾滾,電閃雷鳴,兩條龍騰空而起,人們驚得目瞪口呆。
五、兔死狐悲
從前,有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獵人,兔子和狐狸互相結盟,發誓一定要同生死,共患難。有一天,兔子和狐狸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的時候,沒想到身邊竟然有一群獵人正對它們兩個虎視眈眈,獵人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狸僥幸逃脫。
獵人離開後,狐狸就跑到兔子的身邊開始哭泣。有一個人路過,看見狐狸正對著兔子大哭,感覺很奇怪,就走上前問狐狸為什麼要哭。狐狸啜泣道:「我和兔子我們兩個都是森林中微小的動物,都是獵人喜歡獵殺的對象,我們曾經約定一定要共同對抗我們的敵人獵人,生死與共。
現在我的同盟兔子不幸被獵人殺死了,兔子今天死去,也就預示著他日我的死去。我們是真正的好朋友。你說你的好朋友死去了,你能不傷心難過嗎?」路人聽後嘆了嘆氣說:「你為你的同盟,你的好朋友哀悼和哭泣是有道理的。」
Ⅳ 我國有很多關於動物的成語,有哪些是和老虎有關的
為虎作倀、虎落平陽、放虎歸山、如虎添翼、三人成虎等。
1、為虎作倀
【解釋】: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凶。
【出自】:《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
【譯文】:倀鬼,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
2、虎落平陽
【解釋】: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離開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勢。
【出自】: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譯文】:老虎離開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被犬欺。
3、放虎歸山
【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出自】: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
【譯文】:劉璋派法正迎接劉備,劉巴勸諫說:劉備,英雄人物,進入一定會有危害,不可以接受的。』已經進入,巴又進諫說:如果讓劉備討伐張魯,這是放虎歸山呢。劉璋不聽。
4、如虎添翼
【解釋】:好像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心書·兵機》:「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譯文】:將能拿起武器的權力,曹操軍隊的勢力,而在下面,臂如猛虎加的翅膀,而翱翔四海。
5、三人成虎
【解釋】: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出自】:《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譯文】:那集市上本沒有沒有老虎,然而,三個人說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Ⅵ 用五個關於老虎的成語連成一段話,或者編個故事100字左右,不要重復的。好的給20分
虎背熊腰,抄 生龍活虎, 初生之犢不怕虎 ,虎頭蛇尾 ,騎虎難下(就給你大概寫寫)
小明長得虎背熊腰,平時生龍活虎,籃球賽,他像初生之犢不怕虎般報了名,之後發現難,開始虎頭蛇尾,但是已經報名了,退出又沒面子,所以騎虎難下
Ⅶ 詞語編故事:鍵盤、趙本山、待遇、伊拉克、老虎,編一個關於扶貧的故事。
昨天晚上,我市舉行了一場扶貧捐助的晚會,晚會節目豐富多樣,有趙本山表演的小品《待遇》、電影新聞短片伊拉克戰後、人與自然等精美節目。看了伊拉克戰後使觀眾對伊拉克人民在戰後重建家園的精神所感染,人與自然中老虎、森林喚起了人們保護生態的信心。晚會節目與捐助同時進行,收到了一些愛心人士捐助的衣服、現金、還有電腦,這樣農民朋友可以敲著鍵盤邊學習、邊致富。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網http://www.ahrcw.com
Ⅷ 用五個關於老虎的成語連成一段話,或者編個故事100字左右,不要重復的。好的給20分。
周日,與同學一起去看電影。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有一個虎背熊腰的人到一個森林探險,不幸遇到一頭老虎,他非常勇敢,不僅想虎口拔牙,還要虎口逃生。而這頭老虎虎視眈眈,可是這人非常機智和厲害,似有降龍卧虎之功,一番搏鬥之後,最終成功制服了老虎。
Ⅸ 關於老虎和狐狸的成語故事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hú jiǎ hǔ wēi ]
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 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例 句
1. 他哥哥當還鄉團團長,他~仗著他哥哥的勢力,橫行鄉里,無惡不作。
Ⅹ 用下面詞語編故事:胡作非為,松樹,老虎,香蕉,小汽車,鉛筆。要用豐富的想像額~~
很久以前,有一個美麗的樹林。松樹和香蕉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很多人坐小汽車來到了森林。
「這里的松樹很不錯,我們可以把他們砍下來做棟梁。」為首一個矮矮的胖子說。
「剩下的還可以做鉛筆。」後面的一個高高的瘦子說。
香蕉聽見了,可著急了,於是便決定去求虎大王。
虎大王是個很有同情心,從來不胡作非為的好大王。他跟著香蕉,來到松樹下,大聲咆哮:「吼~」地動山搖。
於是人們害怕了,急急忙忙坐上小汽車走了。
「謝謝你」松樹說。
「不,謝謝你的朋友香蕉吧,友誼難道不是比暴力更值得歌頌嗎?」虎大王笑眯眯的說。
香蕉不好意思的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