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堅持的故事400字
A. 作文一個身殘志強的中年人400字
我經常讀到張海迪阿姨的文章,她在幼年時就患高位癱瘓,但她從沒有因此而氣餒。她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在病榻上自學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又修完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許多外國名著,並出版了《輪椅上的故事》等小說。張海迪阿姨是多麼偉大啊!
就在前幾天,我看到了一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張海迪」。
那是「國慶」假期的一天,我們六七個小夥伴為了完成我們班正在研究的小課題——《竹籃子怎麼不見了》,決定到照相館買一卷膠卷准備一邊采訪一邊拍攝,真實地記錄我們的研究過程。於是,我們幾個結伴來到了新華路上,選擇了一家名為「美影照相館」的店,因為看上去這家照相館挺正規的,門口那自然、漂亮的照片更是贏得了我們的好感。我們幾個進了店,剛要開口問有沒有人時,一個人就從里間出來了。只見這個人怪怪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歪向一邊的頭和歪向一邊的嘴,走起路來還一瘸一瘸的。這下大夥都樂了,尤其是徐軼堯更是忍不住低聲說:「喲,是個殘疾人!」還有一些同學不由得「哧哧」地笑起來。「小朋友,你們要拍照嗎?」正笑著,只聽那人和藹地問道。「我們想買膠卷!」伶牙俐齒的趙琪搶著說。「哦,幹嘛用?學校里搞活動嗎?」他邊說邊轉身去拿膠卷。看著他那一拐一拐的模樣,又有同學忍不住輕聲發笑。可他好像根本沒聽到似的,馬上拿來了膠卷,還說以優惠的價錢賣給我們學生。大家在推推搡搡中,在「哧哧」的笑聲中出了店門……
晚飯時,我把今天這可笑的一幕告訴了爸爸,爸爸的話卻令我震驚不已:這個殘疾人叫包寅昌,是美影照相館的攝影師,是一位三級肢殘的殘疾人,可是他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鑽研精神,掌握了高超的攝影技術,在華舍、柯橋等地小有名氣,而他的生活也因此日漸富裕,還買了汽車,這一些很多健全的人也無法與他相比。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全縣特困殘疾人的「一幫一」活動中,向王壇鎮的特困殘疾人孫華軍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向他資助700元……
爸爸接著還講了些什麼,我已聽不進去了,因為我的眼前又浮現出白天看到的一瘸一瘸的攝影師的樣子。只是這一次,我不再覺得好笑,相反,我覺得他在我面前慢慢地變得高大起來……
B. 殘疾的一天作文400字
我與殘疾人同行
社會的愛,對於殘疾人來說就像疲倦的人得以依靠;就像迷路的人,找到一盞明燈;就像炎熱的人找到濃濃的綠蔭;就像心靈乾枯的人們找到一泓清澈山泉.
海倫•凱勒好像註定要為人類創造奇跡,或者說,上帝讓她來到人間,是向常人昭示著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蘇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那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進了痛苦的深淵.在這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在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張海迪在1991年做了癌症手術,但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她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創造,以不完整的身軀奏響了一曲完美的生命樂章.
C. 關於殘疾人的作文400字
那盲人說過珍惜生命的人。
劉偉和那位盲人多麼堅強啊!他們的品質是高尚的,值得我們學習。大家一定看過「中國達人秀」吧,劉偉在電視節目現場上彈出了世界名曲。
還有那位盲人,值得我們佩服。是呀,。苦練了很久很久,他終於可以用腳來彈鋼琴了,就必須經受磨難,有一次,他就開始用學慣用腳來彈鋼琴。他們有的眼睛瞎了,有的沒手;要想自己活得快樂,就必須接受考驗。讓我們一起珍惜寶貴的生命吧,讓自己活得光彩活得有價值。
劉偉小時候因為貪玩。經過許多年苦練。劉偉不但彈得好聽,還彈得有感情我被殘疾人感動了
D. 身殘志堅的小凱看圖作文400字六年級試卷
我天上學放學我都要經過大門外的一個補鞋攤子,這個攤子的主人是一個殘廢人,他叫曾平。他穿著十分樸素,頭發短短的,有一雙充滿堅毅神情的眼睛。因小時候患小兒麻痹症,下身完全癱瘓了,手和腳瘦得像乾柴棒,這醜陋的外表給他心靈上造成莫大痛苦,可他有生活下來的信心,為了不給民政部門和親人增加負擔,到外拜師學藝,終於學得一手補鞋的好技術。
他沒有神氣的店面,更別提漂亮的裝潢的擺設了。他只有一塊4尺見方的帆布攤在縣食品公司大門右大門側的地上,上面放一些簡陋的補鞋用的工具。
「同志,我的鞋跟壞了,請補一下好嗎?」一位青年人說:「好我就給你補,聲音是那樣親切,動作是那麼麻利,不一會就補好了。謝謝你!不客氣,就這樣,他笑容可掬地送走了一個個顧客,又滿面春風地迎不一個個需要他的人。
我對他內心世界的了解還是一次的意外接觸。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媽媽剛買給我穿了一次的球鞋劃破了。這下可怎麼辦?當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去補吧,身無分文,回家吧,准要挨一頓打了。無奈我只好懷著沉重的心情,拖著像灌了鉛似的腿向家走去。宅基地 時只聽見有「叮當、叮當」的敲打聲。對!我眼前一亮,找曾平叔叔給我補一下不好嗎?於是我就蹣跚著走了過去。「小朋友,有什麼事?」他說。我哭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他說:「你別急,稍等一會兒,我馬上就給你補。」他還親熱地讓我坐下。當他艱難地扭動身軀去拿工具時,我見十分吃力,便想去幫助他。我站起來正准備去拿的時候,他把我攔住了,說:「謝謝你,我自己來。」多麼有毅力的人啊!我只好坐下來看他補鞋。只見他把鞋子破口處用刷子刷毛了,然後剪了一塊白色膠皮,抹上膠,把膠皮鋪了上去,用小鐵錘輕輕敲了幾下,後再用刷子把交接處刷平整,不一會兒就補好了。我看到補好的鞋,不禁破涕為笑,叔叔真是幫了我的大忙。我忙起身問:「叔叔,多少錢?」「小朋友,你還是消費者,幾角錢就算了。」聽了他這話,我如釋重負,眼淚禁不住又涌了出來。一位殘疾叔叔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真是心地善而又品德高尚啊!於是,我急忙向叔叔深深地鞠了個躬,飛也似的跑回家了。
後來,我才逐步了解到,曾叔叔還有更讓人敬佩的事呢!他是一個農村青年,生活不能自理,民政部門給他補助,他一點也不要,還有,在他這里補鞋的人,見他是一個殘疾人,有人想多給些錢,他總是婉言謝絕。有人說他傻,可他卻說:「我是給社會添累贅。」知道了這些,我想,一個殘疾人能有這樣的精神,不值得我們每個健全人學習嗎?
俗話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德行。」如今,每次走到那個地方,看著那位身殘志堅的補鞋的叔叔,我心裡總要盪起一股敬佩之情。
E. 關於名人殘疾人的故事的400作文
魯迅13歲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獄,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
魯迅這次來到舅父家中,景況和從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勞動者和他們的孩子們卻到處都是一樣,他們依然是那麼熱烈,那麼殷勤,前來接待從遠道來避難的小客人。鄉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滿了河面,河兩岸是青青的麥田,田埂上長著綠油油的羅漢豆。白天,大人們都到河裡和田間工作去了,魯迅就和孩子們一同玩耍,或是釣魚,或是剝著羅漢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這一帶的農民主要的副業就是捕魚。深夜,魚兒都游出來了,吃食的吃食,游動的游動,捕魚的人也在這時出動。二更以後,蝦子也開始出來了。捉蝦的人就劃著小船,帶著海兜去撈蝦。天亮後,他們才吃一點冷飯團,到鎮上去賣魚蝦,賣完了魚蝦才回來睡覺。但凡有一點閑時間,他們也不歇下來,而是籌劃著演戲,在做戲時一顯他們出色的本領。
在當時紹興一帶農村裡,演戲的日子,簡直多到數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燈頭戲」;三月里,有「東岳大帝」生日,至遲不過二十八日就要演戲;五月十六日「王爺(土地)菩薩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爺爺生日」,都要演戲。七月十六日,「劉猛將軍」的生日,農民們說他是「劉備的兒子」,因為到田間捉蝦蜢跌死的,更要演戲。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還要演出不少的戲。演戲和他們的生活好像是分不開的。其實,他們演戲的目的倒不盡是為了給菩薩看的,不過是藉此以表示自己的願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穀豐收,安居樂業的和平生活;——雖然,現實的生活並不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農民們總在迎神賽會這個屬於自己的狂歡和示威的節日里顯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隊伍接連排成好幾里路長,人群像滾滾的浪潮,席捲過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在隊伍的上空招展著紅的,綠的,黃的,以及各種顏色的旗幡。在這支浩浩盪盪的隊伍里,人人都像生龍活虎一般:有耍獅子的,有玩龍船的,有踩高蹺的,有的抬著抬閂閣,有的敲著鑼鼓,有的扛著荷花銃,轟,轟,對著天空放它幾響的痴迷電腦的天才少年比爾·蓋茨
蓋茨是為電腦而生的,而他也把電腦帶入到了一個美麗的新世界……
蓋茨進入湖濱中學之後迷上了電腦,從此就無心上其他課,每天都泡在計算中心。從8年級開始,他就和同學一起幫人設計簡單的電腦程序,以此賺取零用錢。蓋茨的好朋友保羅·艾倫(後來和蓋茨一起創立了微軟公司)回憶說,"我們當時經常一直干到三更半夜,我們愛死了電腦軟體的工作,那時侯我們玩的真開心。"
蓋茨說,"那時侯,保羅常常把我從垃圾桶上拉起來,而我卻繼續趴在那裡不肯起來,因為在那裡我找到一些上面還沾著咖啡渣的程序設計師的筆記或字條,然後我們一起對著這些寶貴的資料研究操作系統。"
蓋茨上9年級的時候,TRW公司的工程師在架設西北輸電網路時遇到了問題,一籌莫展。這時候,他們發現了湖濱中學計算中心的一份《問題報告書》,當場打電話給製作這份報告的兩位"偵測錯誤大師"(蓋茨和艾倫),希望他們兩人能來幫助排除問題。但他們壓根沒有想到,這兩位大師居然只是9年級和10年級的學生!
牛頓晚年
但是由於受時代的限制,牛頓基本上是一個形而上學的機械唯物主義者。他認為運動只是機械力學的運動,是空間位置的變化;宇宙和太陽一樣是沒有發展變化的;靠了萬有引力的作用,恆星永遠在一個固定不變的位置上……
隨著科學聲譽的提高,牛頓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當選為國會中的大學代表。作為國會議員,牛頓逐漸開始疏遠給他帶來巨大成就的科學。他不時表示出對以他為代表的領域的厭惡。同時,他的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和同時代的著名科學家如胡克、萊布尼茲等進行科學優先權的爭論上。
晚年的牛頓在倫敦過著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為貴族。此時的牛頓非常富有,被普遍認為是生存著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擔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在他任職的二十四年時間里,他以鐵拳統治著學會。沒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選舉。
晚年的牛頓開始致力於對神學的研究,他否定哲學的指導作用,虔誠地相信上帝,埋頭於寫以神學為題材的著作。當他遇到難以解釋的天體運動時,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動力」的謬論。他說「上帝統治萬物,我們是他的僕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偉大艾薩克·牛頓逝世。同其他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鐫刻著:
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麼偉大的
。
F. 求身殘志堅的故事(4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1.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47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一在一起。
3.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孫武後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砍去雙腳),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殘簡,有一萬一千餘字。關於孫臏臏刑其實是錯誤的,在太史公自序這本書中提到「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講的是孫臏被砍掉雙腳,而不是挖掉膝蓋骨。
4.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5.桑蘭(1981年6月11日—),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桑蘭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其表現出頑強意志,在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並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網站擔當特約記者。
6。
貝多芬晚年失聰,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 —— 貝多芬(1792年手記)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 「樂聖」。
G. 殘疾人不放棄的事(400字)
推薦你去網路搜索(張海迪)應該有
H. 關愛殘疾人的作文400字
我與殘疾人同行
社會的愛,對於殘疾人來說就像疲倦的人得以依靠;就像迷路的人,找到一盞明燈;就像炎熱的人找到濃濃的綠蔭;就像心靈乾枯的人們找到一泓清澈山泉。
海倫•凱勒好像註定要為人類創造奇跡,或者說,上帝讓她來到人間,是向常人昭示著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蘇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那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進了痛苦的深淵。在這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在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張海迪在1991年做了癌症手術,但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她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創造,以不完整的身軀奏響了一曲完美的生命樂章。
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雖然身體的殘疾越來越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關愛是一個眼神,給人無聲的祝福;關愛是一縷春風,給人身心的舒暢;關愛是一問候,給人春天的溫暖;關愛是一場春雨,給人心田的滋潤;關愛是一個微笑,給人親切的關懷;關愛是一灣清泉,給人心靈的洗滌。讓我們一起關愛殘疾人,和他們共享一片藍天!
I. 永不放棄的殘疾人400字作文
今天是元旦長假,我寫完了作業,媽媽打算帶我逛商場,好長時間沒去千百意了,媽媽說先去千百意看看,說不定商場有打折促銷活動。
大街上真熱鬧,到處是人山人海,千百意門前廣場廠家搞促銷,各種衣服色彩鮮艷,款式新穎,圍了好多買衣服和看衣服的人,在賣羽絨服的櫃台,我和媽媽都看中了一件枚紅色的羽絨服,於是讓營業員拿來試了一下,我們眼光果然不錯,衣服很合身,很暖和,媽媽決定買下了。
媽媽付款去了,我等在那兒左顧右盼,在賣服裝不遠的左前方圍了一圈的人,不時有陣陣掌聲傳來,我好奇地走過去,原來是一位殘疾叔叔,他整個雙臂都沒有了,身上很臟,好像很久都沒有洗過,在他的面前是一行行整齊漂亮的正楷字,他正用嘴「拿」筆,來書寫他的「人生簡歷」·····
我真的不敢相信,你一定也不會相信,可這卻是真的,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到萬分的羞愧,他是一位失去雙臂的殘疾人,卻能寫出那麼好的字,我四肢健全,生活在優厚的物質條件下,有時卻為了一難道題而退卻,字寫的像螞蟻爬,亂七八糟。我在心裡默默發誓:以後一定好好學習,努力克服困難,上課認真聽,不說話,課後多做習題,不懂就問,爭取考上理想的中學。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不僅有了一件心儀的羽絨服,又受到了一次現場教育,我相信這一課會刻在我的腦海里,將是我成長路上的加速器,會時時刻刻鼓勵和鞭策著我。
J. 身殘志堅名人的作文400字
身殘志堅的代言人
她,美麗、自信而又淳樸的臉上,綻放著宛如三月般清風的笑顏,溫和中透出一點淡淡的幸福,她那因笑而彎得像月牙似的大眼睛,放佛一灘飽和的清水,晶瑩、透亮,眼神中透出一股堅定。她就是「身殘志堅」的代言人之一——方丹。
方丹是上世紀70世年代的人,她是位殘疾人。一天,方丹跟著父母下鄉,來到了一個貧窮偏遠的陶庄,在那裡她認識了村裡的一些孩子:三梆子、五星、小金來等淳樸的朋友,其中小金來是個聾啞人,為了治好小金來的聾啞病,方丹開始了自學針灸的生涯,平時學針灸沒有人可以試驗,她就在自己身上試針,她的腿早已是千瘡百孔了。有一次,方丹為了做試驗,她在自己的臉上用墨水塗塗點點,突然一個小孩子推門而入,見到方丹的樣子時,睜大眼睛獃獃地看著她,嘴動了動,好像要說些什麼,可又說不出來。方丹見小孩的異常舉動,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有些不對勁,自己臉上難道有什麼與眾不同?她邊想邊走到鏡子前,看著鏡子里自己可怕的臉孔,心裡也不禁一顫,臉上布滿了用藍紅色墨水點上的一個個穴道、經絡,活像個印第安人。看起來些許說有些恐怖,倒不如說極為的滑稽,方丹不禁「咯咯」地笑出聲來。這時,只見眉間插著的一根針也跟著上下擺動。漸漸地,她的笑容慢慢收斂,挽成了一臉的嚴肅,因為在她心理一直有個美好的願望——一定要治好小金來的病。她暗暗下定決心。當我看到這時,心中不免升起一絲苦澀,那是對方丹的同情,是對她的憐惜。這是多麼堅強,多麼善良、純朴的女孩子啊!雖然身有殘疾,卻仍有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一個殘疾人都有這樣的理念,那一個完好的人又該怎樣呢?
這就是方丹,那個令我百般敬佩的女孩。她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讓人憐惜,她的道路是那麼的坎坷,可她卻一點也沒有讓自己的決定動搖。那種神情怎麼看也不像一個15歲的少女該有的表情!每當我遇到困難,剛想放棄時,腦海中,總是會漸漸浮現出方丹那堅定的眼神,那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