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哪些名人是殘疾人故事600字

哪些名人是殘疾人故事6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6 21:26:45

A. 我於殘疾人的故事 600字的作文

愛是一個含義深刻的字。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群身體有缺陷的人,有些人覺得他們身體有障礙,沒用,是社會的累贅,於是就嘲諷他們,排斥他們,使他們原本脆弱的心變得更加容易破碎。遇到殘疾人,我們不應該,也不能諷刺他們,我們要主動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前一段時間,我和我的朋友去市區玩,走著走著,就聽到前面傳來了斷斷續續的歌聲,我們都很疑惑這歌聲從何而來?就加快腳步朝前走去,想看看發生了什麼事。聲音越來越清晰,我們看到了一個憔悴的大人在唱歌,跟他一起的還有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那個孩子只有一個手臂,正依偎在大人身邊,大人看到孩子這樣,心疼地皺著眉頭。路旁的行人看到他們這副模樣,紛紛慷慨解囊:10元、5元、20元……突然,我看見一雙小手拿著100元朝他們走去,把100元塞到了大人的手裡,大人熱淚盈眶,一個勁地說謝謝。孩子走時,還回頭朝大人和那個殘疾的孩子甜美地笑了笑。然後在一片贊揚聲中離開了這里。

望著她離去的背影,我在想:為什麼大人會熱淚盈眶呢?為什麼路人會贊揚她呢?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她就像熾熱的夏天裡吹來的陣陣習風,讓人身心舒暢;她就像寒冷的冬天裡燃燒的火苗,讓人的心底都暖融融的;她就像渾身散發光芒的天使,把人拉出黑暗的深淵。她在殘疾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給予了殘疾人關愛與自尊。我打心底里佩服她。在遇到殘疾人的時候,我們要跟那個孩子一樣,關愛殘疾人,讓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給予他們的溫暖,讓她們原本脆弱的心靈變得堅強起來,還要幫助他們走出自卑的陰影。愛,與我同行

B. 以身邊的殘疾人為主體寫一篇作文600字

2008奧運開幕式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到2008年。這天,北京體育館里人聲鼎沸,座無虛席。今天,要在這里舉行奧運會開幕式。八年前,我們走過一段艱辛的申奧之路,在「五環」精神的激勵下,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今天我們迎來了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瞧,兩個金牌歌手演唱了奧運之歌。那洪亮的歌聲將振奮人心的節奏傳達給在場的每位觀眾,傳達給世界。後面有幾千個演員跳廣場舞,每個人動作都是那麼矯健、利索。一曲過後,又上來幾個老年人,他們打起了太極拳。一眨眼,又多了幾個,又多了幾個……人數達到好幾百。幾百人一起在台上打太極拳。開始,動作很慢,漸漸地,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席上的觀眾,也隨著他們漸快的動作心情也激動起來。館內鴉雀無聲。不一會兒,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掌聲響起的同時,又上來七八個男的,他們疊起了羅漢。接著,又上來了一群人,一眨眼疊起了三個羅漢,像三根木樁一樣,立在那是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兒,像接受了命令一樣,三根「木樁」一起扭動起來。哦,這時候看上去不像木樁而是被風輕輕拂過的柳絲,是那樣柔,那樣飄然,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精彩的節目一個接一個,伴隨著熱烈的掌聲. 當最後一名火炬手李寧。他高舉火炬跨上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最後一程榮耀之旅.當北京奧運會的聖火點燃了,此時此刻,我堅信本屆奧運會肯定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一次。 讓我們共同凝集今晚快樂的中國,絢麗的北京,百年的堅持,終於迎來中華民族奧運之夢的燦爛實現。這一刻屬於北京奧運的華彩樂章才剛剛奏響。這一時刻,新北京,新奧運凝聚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未來的16天,我們將用13億中國人綻放的真誠笑容,明媚在北京的奧運旅程,未來16天,用13億中國人熱烈掌聲喝彩你2008年的拼搏征程,祝願各國健兒頑強拼搏,在北京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續寫世界的奧運魅力,祝願中國英雄奮勇陣線,在北京這塊博大溫暖的土地上烙印中國的奧運傳奇。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我們常人有太多的嚮往,殘疾人和我們一樣有太多的嚮往。他們身殘志堅,他們的成功要比我們常人艱難的多,這些精神可佳的殘疾人,在滿是荊棘的人生之路上奮勇向前。為了遠大的志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們在前進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當然成功者我們翹起大拇指,失敗者我們要鼓勵,讓他們在不平坦的人生之路上努力向前行,讓他們過的幸福,活的開心。關愛殘疾人,獻出您的愛心,積善成德嘛! 我們身邊的殘疾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有的樂觀向上,有的自怨自艾,有的笑對人生,有的對人生充滿怨恨.無論哪個殘疾人,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體會到生活是美好的,讓他們體會到親情、友情、愛情的暖流,讓他們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殘疾人也曾失望過、沮喪過、也曾淚流滿面、出過血和汗.他們也曾迷茫過,他們感謝身邊無私奉獻的好心人,他們為身邊的好心人一直默默地祈福。給予總比索取好。我們要真誠的和殘疾人交朋友,真誠幫助他們,真誠地呵護他們。殘疾人有時郁悶,有時痛苦、有時懊惱。我們千萬別拋棄他們,要用真心和他們交流,讓他們覺得自己生活在陽光之中。我曾聽說過,也曾見到過好多殘疾人感人的故事,他們在學習中一絲不苟,他們在生活中自信大方,他們在工作中任勞任怨,這些美好的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常人學習,殘疾人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一定要珍惜。

C. 殘疾人表演會的觀後感600字 急急急吖~

11月15日,全校師生在操場觀看了「心靈呼喚」殘疾人藝術團的精彩演出,從那每一個眼神、每個表情、一個個動作、一句句言語中,我深刻地了解了自強不息的含義。

那個下午,我已經等待了足足一個星期了,它終於來到了。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都蜂擁到了操場上,興奮地談論著表演的節目,會有什麼讓我們驚訝,讓我們流淚的呢?帶著激動,帶著興奮,演出在大家的期望下開始了。熱鬧的、喧鬧的操場一下子全安靜了下來。

首先出場為我們表演的是一位雜技演員,他是一個聽力障礙的殘疾人。只見他手中拿著一個足球,熟練地轉了起來,足球在他手指上旋轉著,一會竟然又停在上面,並在手指間換來換去,像一隻被馴服的小鳥,時而乖乖地停留,時而又騰空而起,迅速降落在指尖上,整個過程是那麼的完美流暢。這時他又從地上拿起了另一個足球,讓它們上下重疊,旋轉並停留在手指上,真是太神奇了。為了讓他能「聽」見我們的掌聲,同學們都把雙手舉過頭頂,用力擊掌,傳遞著我們對他們表演的喜愛、肯定和鼓勵。他還邀請一位同學上場跟他一起表演,只見他把轉的飛快的球從自己手指上,轉接到那位同學的手指上,這一連串的動作真是另我們即驚訝又感慨,看著這一串串的熟練的令人賞心悅目的優美動作,讓我想起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些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都顯得非常困難的動作,作為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該是何等的艱難吶。同學們又是一陣舉過頭頂的掌聲,它從後面看是多沒人壯觀啊!

接下來,一位盲人演員被扶上台,原來他是一個模仿天才,據說學什麼像什麼。首先他模仿的是三打白骨精,期中他需要模仿唐三藏師徒四人,起初我們並不相信,但隨著豬八戒鼾聲響起,操場上立刻傳來一片驚呼,真是太像了!只見二班的常瑞陽同學嘴巴張得彷彿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眼珠子也快瞪出來了。只見這位演員又模仿劉歡的聲音為我們演唱了一曲《我和你》,更是聽的我們目瞪口呆,估計除了劉歡本人就沒幾個人能聽出是在模仿,真是太絕了。

我們還沉浸在《我和你》的美妙旋律中時,表演「千手觀音」的演員們已經陸續上場了,她們的動作是那麼的整齊,手在空中停留的位置是那麼的恰到好處。要知道她們可都是聾啞人,根本就聽不見音樂的節奏,只能憑借舞台旁邊一位手語老師的指揮進行表演,竟然還能如此的「步調」一致,整齊劃一,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表演在同學們熱烈的歡呼喝彩聲中結束了。這次演出,讓我看到了殘疾人身上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相信「自強不息,樂觀向上」將會成為我的座右銘,指引我走向成功。

D. 殘疾人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事跡的短文(600-800字)急用!!

身殘志堅、拼搏進取的女青年張海迪
她以殘疾之軀,完成了許多健全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她成為一代中國青年的楷模,被譽為「中國的『保爾』」。
張海迪:女。1955年出生在濟南,成長於莘縣。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肢體殘疾人協會主席。
5歲時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歷程。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還學習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另外還自學了十幾種醫學書籍和醫科院校的部分教材,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了對社會能有所貢獻貢獻,她曾給農村的孩子當過老師,還曾用學到的醫學知識和針灸技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她還用學過的無線電技術,在山東省莘縣廣播局做無線電修理工。
盡管人們以無限的關懷溫暖她的心,但這遠遠不能補償癱瘓給這小姑娘帶來的痛苦。看著夥伴們高高興興地一起跳皮筋,高高興興地一起背著書包上學校,玲玲幼弱的心靈,簡直要被痛苦壓碎了。玲玲聽到窗外傳來的「我怎麼忘記帶傘了?唉,我的書包怎麼忘了呢!」,心裡很難過,她很想親身感受一下與他們一起去上學的歡樂,也想感覺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這一切都是一個夢。對於玲玲來說,只能是輪椅上的夢。一天,玲玲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話剛說完,她就看見媽媽背過身兩手摸著臉,玲玲想,媽媽一定是哭了。媽媽說:「孩子,媽媽和爸爸會讓你學到知識的!」見玲玲這樣渴望上學,渴望學習知識,媽媽決定,說什麼也要盡量滿足她的心願。玲玲不能去上學,就請老師來教她。可家裡請不起,也請不到專職的老師,媽媽爸爸只能在下班後親自教她。
玲玲從7歲起,一連四次報名上學。前三次,老師看到她癱瘓的雙腿都難過地搖搖頭。每天,她只能趴在窗檯上,羨慕地看著別人去上學。10歲那年,爸爸帶她到濟南市經五路小學第四次報名上學。老師看她的確是個聰穎、上進的孩子,破例同意她報考。發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爸爸背著她來到學校門口,海迪急切地在那密密麻麻的紅榜里尋找自己的名字。「張海迪」,當她找到自己的名字時,拍著手喊叫起來:「我上學了,我上學了。」他讓爸爸背她在校園里走了一大圈,這是教室,那是操場,海迪指指點點,別提多高興了。回家後,爸爸特意給她買了一個小書包,媽媽為她買了一雙新鞋子。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第二天,她的病又一次犯了。當別的小朋友高高興興去上學時,媽媽卻背著她踏上北去的列車,到北京去治病。
如果說海迪上過學的話,校門對她只開放過半天!
學校進不去,海迪就在床上鋪開了課本。平時,她躺在床上,腰腿僵硬,腳背直伸。如果能使支配肌肉的神經鬆弛下來,使下肢稍稍能夠屈伸,她就能坐起來了。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她天天捶腿肌,用力搬下肢。胳膊每用一次力,肋間神經就鑽心一樣的疼。她吞下兩倍的止疼葯,硬是咬著牙關按、摸、捶。有時讓媽媽幫忙。媽媽捨不得用力,她不高興;媽媽用力了,她送給媽媽的是掛著汗珠的笑臉。僵硬的腿腳終於軟化了。當她能倚著被子坐一會兒,或掙扎著用胳膊支撐著趴在桌子上時,她驚喜萬分。殘疾退一分,玲玲就向前跨上一大步。「別人能會的,我也要會。」有時,小夥伴問她:「玲玲,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她回答說:「我想當一名醫生,讓每個不能行走的孩子都站起來!」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1993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了哲學碩士學位。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95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年她被日本NHK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01年被新華社《環球》雜志評選為「環球二十位最具影響世紀女性」。張海迪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

E. 殘疾人給老人讓座600字

以小見大,從細節入手。。。由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描寫。。。。

F. 《健全人和殘疾人》作文600字

殘奧會讓欣賞的眼光超越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息了奧運會的激動與亢奮,殘奧會的腳步一天天近了。面對殘奧會天然的特殊性,我們要以怎樣的眼光去看待這場運動會以及殘奧會運動員?用欣賞的眼光,我們從同情走向贊嘆。現在,一些歐美國家將殘疾人稱為「有特別才能的人」,這絕非溢美之辭,而是更全面地肯定了殘疾人「出眾」的一面。比如,盲人有敏銳的聽力和靈巧的手,聾啞人有靈活和豐富的肢體語言……就展示「特別才能」而言,殘奧會無疑是最好的舞台,而「演員」們都是世界一流的,這不正是難得的觀賞良機嗎?用欣賞的眼光,我們從關注走向正視。從1960年在羅馬舉行第一屆世界殘疾人運動會,到2008年北京舉辦第13屆殘奧會,各國殘疾運動員用自己的不屈不撓、自立自強,演繹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升華著人類的精神境界。盡管身體殘疾了,但他們的理想沒有破滅,追求沒有停止。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領略殘疾人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熱情。 舉辦殘奧會,關注殘疾人的生存狀況,當然不僅僅是健全人對殘疾人的同情那麼簡單。心理上的健康與肢體康復同樣重要,殘疾人同樣渴望溝通上的無障礙和心理上的自我實現。分級的殘奧會充分考慮到不同程度的殘疾人的特性,為其展示和較量聰明才智提供了公正的平台。用欣賞的眼光,用健康的心態去對待殘疾人和殘奧會,正視他們身體上的殘缺,發現和體會他們精神上的崇高,這是一個健康社會所必需的,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當殘奧會向全人類傳達著殘疾人與健全人同屬一個世界、攜手共創未來的現實和理想時,我們將會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挑戰困境的能力和力量,這正是人們在創造和諧世界中追求殘健同行、和諧共創的真諦。

G. 看見殘疾人在干什麼,自己受到啟發的作文600字

在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裡,科學家們根據大自然的啟示,發明了許多先進設備。 比如:日光燈是科學家愛迪生根據螢火蟲在夜間飛行發出冷光受到啟示發明的;潛水艇也是根據魚能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活動發明的;蜻蜓也給了創造飛機的科學家提供了許多啟示..... 我心想:科學家能夠藉助大自然的啟示發明這么多東西,那麼我們也可以借大自然中景物的啟示發明某種東西。於是,我陷入了沉思,突然,我看見一隻啄木鳥正在替大樹治病。這棵大樹看起來很粗大,但是一隻蟲子也沒有,我們就一定會以為大樹沒病,其實不然,蟲子在大樹內,人的眼睛是看不到的,而啄木鳥卻是靠聽力准確判斷大樹的病因,准確地找出蟲子所在的位置,然後把大樹體內的蟲子吃掉,這就算把大樹的病治好了。大樹果然與以前不同了,啄木鳥沒給大樹治病前,大樹顯然得奄奄一息,可治好了病後,大樹又恢復了以前的生機勃勃。看到這一幕,我不禁冒出了一個念頭:啄木鳥治病的速度這么快,我可以發明一個專門治病的小型機器人啊! 我想,我要發明的小型機器人外表獨特,它像人一樣,但比人要小得多,薄薄的一層,看起來像一張紙,而且家家戶戶都有,只要把它掛在門口,鮮艷的藍色和黃色配外表特別的「新型測體儀」,它不僅裝飾家門口,還可以為走過的人做全身檢查,如果你沒病,那它就會亮出綠燈;如果你發燒了或是感冒了,那「測體儀」就會查出你的病因,並亮出紅燈警示和顯示出治療方法。如果是病情較重的,那亮出的紅燈就會一閃一閃的,並且查出病因,顯示治療方法和要注意的事情,並且把治療方法和要注意的事列印出來。經過這種機器醫治過的病人,全都好了,還不用上醫院,這就能更好地解決了農民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減輕了農民生活上的負擔,如果家家都有了這種機器,甭提有多方便啊! 只要認真思考,我想大自然就會給你很多啟示的。

H. 小草贊作文600字殘疾人

贊美小草
它沒有花香,也沒有樹高。無論環境多麼惡劣,哪怕只是小小的縫隙,只要有泥土,都能見到它綠的身影。它就是小草,我贊美小草!
它披者一身綠的外衣,與美麗的花朵比起來,它的確遜色不少,但它不為自己單一的外表感到自卑。它也沒有樹的高大,但在高大的樹木面前,它從不低頭。不管風吹還是雨打,它依然頑強地生長著,用那渺小的綠裝扮著大地。它就這樣默默地活者,平凡地度過一生,沒有什麼人會注意到這被踩在腳底下的小草。但也就因為有了它,才能現出花的美、樹的高大。面對環境的惡劣,它沒有退縮,它選擇了面對,遇強愈強,克服了重重困難,兼任不拔地生長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與嬌弱的花朵相比,它在考驗中煉就了更強的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裡,等待下一個春天的來臨。( 吳江市震澤億龍紅木 - 億龍文學 www.sz-ylhm.com )
小草的也是無私的,它為牛、羊提供了食物。它從不計較自己的得與失,盡管沒有人會注意它、欣賞它,但它也毫無怨言,直到它枯黃的那一天,只用一種安靜而美麗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小草的一生,就如蠟炬和春蠶,默默地奉獻著。
有人贊美那擁有華麗外表的花朵,也有人贊美高大挺拔的樹木,而我卻要贊美那平凡、極易生長的小草,我要高聲贊美小草!

I. 用關愛殘疾人,我們是一家人為主題的作文,600字左右

關愛殘疾人,因為他們和你共享一片藍天!
——題記
關愛是一個眼神,給人無聲的祝福;關愛是一縷春風;給人身心的舒暢。關愛是一句問候;給人春天的溫暖。關愛是一場春雨;給人心田的滋潤。關愛是一個微笑;給人親切的關懷;關愛是一灣清泉,給人心靈的洗滌。關愛殘疾人,讓他們在黑暗的世界裡看到美麗的世界和無限的光明;關愛殘疾人,讓他們在無聲的世界裡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和表達自己內心的願望;關愛殘疾人,讓他們殘缺的身體變得完整,心靈的創傷漸漸癒合。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有6.5億殘疾人。在我國,每16個人中就有一個殘疾人。尊重殘疾人,就是尊重生命和尊重自己。而對克服自身殘疾,站在殘奧會賽場上的生命強者們,我們不僅要送上由衷的敬佩和贊美,更要對他們以及對所有的殘疾人朋友提供實實在在的關愛和幫助。
攙扶盲人過馬路,是關愛;幫助肢殘人推輪椅,是關愛;學幾句手語,是關愛;相逢時一張笑臉、一個友好的招呼,也是關愛。參與殘奧會,我們可以做的有更多:報名做殘奧會志願者,是參與;為社區居民講講殘奧會知識,是參與;當殘奧會拉拉隊,是參與;觀看殘奧會,同樣也是參與。讓我們從參與殘奧會開始,為創造一個對殘疾人充滿關愛的社會而努力!
其實,殘疾人跟我們一樣都是人,只不過,可能身體方面有些殘缺。可是,他們比我們擁有更難能可貴的精神——頑強拼搏!張海迪阿姨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不管她的身體怎樣殘缺,她的病情如何惡化,她總是笑對生活,她的心靈深處是完整的,是充實的。她甚至比一個健全人的心靈還要完整!
在2008年9月6日這一天,北京將舉行第十三屆殘奧會。「超越」的核心是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它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和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特點;「超越」傳達了殘疾人運動員超越生理障礙的勇氣和信心,展現了他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超越」也是心理上的超越,是殘疾人摒棄偏見、渴望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訴求,是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精髓。「融合」體現奧林匹克「團結」「和平」「和諧」的價值觀和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融合的三個方面。 「共享」體現了殘疾人與健全人同屬一個世界、攜手共創未來的崇高理想。「共享」就是要讓殘疾人與健全人在奧林匹克運動和社會生活中享有平等權利,在五環旗幟的感召下共享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歡樂、友誼、夢想與成功,共享社會文明成果。這就是北京殘奧會的真正理念。
讓我們與來自同一個世界的殘疾人兄弟姐妹一起,共同構築和諧溫馨的奧林匹克大家庭,共圓心中的同一個夢想。
sxy0003真心為您解答~~

~親,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如果我做錯了歡迎大家指出我的錯誤,畢竟我不是萬能的】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好評和採納後重新另外起一題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祝共同進步!

J. 有關」關愛殘疾人「作文 (600~800)字 急需!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歷程,體驗著生活的五彩斑斕。愛,就像一個跳動的音符,與我們一路同行。當我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時,你可知道,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熱情。他們就是——殘疾人。
殘疾人在人們的眼裡是一些低賤的人。人們見到殘疾人,不但不幫助他們,反而對他們指指點點,拿他們取樂。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動作,對他們的心靈上,尊嚴上有多大的傷害嗎?殘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種種原因,他們現在能這樣?
海倫。凱勒說過:「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們是必須用心靈去體會的。」的確是這樣,殘疾人雖然身體上出現了一點缺陷,但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生活也有快樂。
貝多芬出生貧寒,從小隨父親學音樂,8歲開始演奏,50歲耳朵失聰了,可他有偉大的理想,克服種種困難。經過他的努力,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成就對同時代及以後歐洲音樂藝術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
張海迪5歲就癱瘓了。可她並沒有放棄過活著,她不斷進取,學習了日語、德語、英語和世界語。她還盡力幫助周圍的青年,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學習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的興旺發達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勵下考取了大學。張海迪在輪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個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為祖國的富強,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開拓,無私奉獻。這種種都說明殘疾人並不比我們弱。
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人生就有希望。讓我們去體貼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學習殘疾人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