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身邊誰熱愛生命的故事400字

身邊誰熱愛生命的故事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7 01:00:04

❶ 熱愛生命的故事400字50篇

最後的歌聲

清晨的公園里,一個患有癌症的男孩在輕聲歌唱,他歌唱生命。盡管他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但他不自卑,他不相信世上存在著永恆。他認為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生命,也是一樣的。「人總是要死的!」他常常自我安慰。
公園的那頭,有一個女孩在跳著優美的舞姿,如身後桃花的飄落——翩翩飛舞。

天,男孩無聊的在閑逛。忽然他聞到一陣噴鼻的花香,這花香吸引著他來到了一棵桃花樹下,也看到了那女孩——她正在跳舞。男孩沒打斷她,一直在旁邊靜靜的等
她跳完。「你跳得真好,如你身後的桃花。」「謝謝!」女孩羞答答的抬起頭說道。這時,男孩看清了她的臉:一張美麗的面孔上鑲著兩顆無神的眼珠。男孩大吃一
驚:「你是盲女?」這句話一出口,男孩就後悔了,他知道他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哦……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沒事。」女孩似乎很輕松。……就這樣,
他們認識了。
他們相約在夕陽的黃昏來到了這兒,男孩歌唱,女孩伴舞。
……
像這樣過了很久,直到那一天。
「桃花真美,像你一樣。」男孩無意中說道。「可惜我看不到。」女孩說著低下了頭。「對不起。」男孩的心如一陣刀絞的痛,他知道他又一次刺痛了女孩的心,盡管她不在意。一種強烈的慾望從男孩心中升起……
過了幾天,女孩興奮的告訴男孩,有人願意獻出眼珠了,她將看見光明,看見這美麗的花花世界了。男孩由衷的笑了。女孩哪裡知道,那一對眼珠是男孩獻出來的。
……
這一天的黃昏似乎更早到來,男孩對女孩說了很多:「曾經我不相信永恆,但我現在明白世上存在永恆,那便是友情。我要走了,永遠都不回來了,我將永遠的珍藏我們的友誼。」女孩哭了。說完男孩唱起了生命里的最後一支歌,女孩依舊為他伴舞,但是帶著一串淚珠……
他還是走了,走得那麼輕松,沒有遺憾,他把他生命里的最後一支歌獻給了她,他無悔。
女孩的手術成功,她看見了萬物,也知道了真相。她來到了公園,奇怪的是今年的桃花沒有開。
女孩的眼眶模糊了,一滴淚從她的臉頰落下,夕陽中,她似乎聽見了男孩唱起的那一支歌……
收起

❷ 400字的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

張海迪,女, 1955 年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創作協會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海迪 5 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 15 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強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經在日本、韓國出版。

1992 年中國作協莊重文學獎;

1994 年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

1997 年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8 年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8 年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

1999 年全國第三屆優秀婦女讀物獎;

1999 年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

2002 年10月長篇小說《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了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

2002 年 12 月《絕頂》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

2003 年 10 月《絕頂》獲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1997 年被日本 NHK 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張海迪先後被授於各種榮譽稱號:

1981 年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

1982 年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2 年獲聊城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 年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3 年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1983 年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83 年山東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 年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9 年中宣部授予「優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稱號;

1990 年山東團省委授予「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1 年中國殘聯授予「自強模範」稱號;

1992 年濟南市政府記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國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並再次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95 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模範黨員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 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 年被日本 NHK 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2000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1 年被新華社《環球》雜志評為「環球二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世紀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並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❸ 熱愛生命的故事400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一首描專寫野草頑強生命屬力的古詩,在生活中我也常常遇到過這種令人感動的事物。
不久前,我去同學家摘了一個像乒乓球大小的仙人球,回到家,我把它放在陽台的欄桿上,就忘記護理它了,它天天受到太陽公公熾熱的陽光烤曬。一天傍晚,我在陽台上澆花,才看見那個仙人球,可是那個仙人球已經被曬得乾枯了,一點綠色都沒有,乾枯得好像一點火就會燃燒起來。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把它放在一個小蓋子上,在小蓋子上放了一點水,看看能不能「枯木逢春」。過了二天,我又到陽台上澆花,驚喜地發現小仙人球下半身已經變綠了,還長出了一點點白嫩的根徑。又過了一個星期,它全身都變得綠油油的了,它的刺也閃閃發光。於是我給它放了一些泥土,天天給它澆水,仙人球在我的呵護下漸漸的長大了,我就把它移到花盆裡,它也慢慢地落地生根了。現在它已經長得滿身翠綠,給我家增添了一份綠色的生機。
小小的仙人球給我的觸動很大,它那渺小的生命卻展現出堅韌無比的生命力。想想那些災區中的孩子們,那些還在戰火中的孩子們,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我們的生命呢?

❹ 關於熱愛生命的故事400字

自己寫。。。。。。。。。。。。。。。。。。。。。。。。。。。。。。。。。。。。。。。。。。。。。。。。。。。。。。。。。。。。。。。。。。。。。。。。

❺ 關於熱愛生命的故事。不超過400字

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❻ 熱愛生命的故事400字

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葯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❼ 熟悉的一個人熱愛生命的故事 小學生作文400字以上急~~~~~~~~~~~~關於人

有一次,我在電視節目《中國達人秀》中,看見了一名鋼琴師,可是他沒有雙臂,優美的音樂是從他腳下流出的。這人是誰?這人是誰?這人就是無臂鋼琴師——劉偉。
劉偉是北京人,十歲時因意外觸電而失去雙臂。十二歲時學習游泳,後來因為患過敏性紫癜不得不放棄了游泳生涯。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而是潛心投入到他深愛的音樂事業。
在《中國達人秀》中,劉偉一上場就讓人驚呆了——袖管兩空,沒有雙手,這怎麼能彈鋼琴呢?只見劉偉坐上了特製的高凳,抬起雙腳,在黑白琴鍵上靈巧地跳動,奏出了動人的樂曲。曲子剛停,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高曉松說:「真是匪夷所思,我們用手彈鋼琴都要練很多年,何況你是用腳。你還會作曲,你真是天才。」伊能靜熱淚盈眶的說:「你真是達人中的達人!真正的達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華!」
在如雷的掌聲中,這位二十三歲的北京小夥子表情淡然。他平靜地說:「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著。沒有人規定鋼琴只能用手彈。」
據悉,為了練琴,劉偉還好幾次從鋼琴椅上摔下來,摔得鼻青臉腫的,也不間斷。
劉偉,一個熱愛生命的人。是呀,生命是自己的,我們可以讓它有價值,也可以讓他暗淡無光。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任。我們應好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輝煌!

❽ 熱愛生命的故事400字要求好

杏林子12歲是患了類風濕關節炎,全身的關節都不能動彈,不能走,不能跳。遭回受了病痛的折磨與苦楚答,被命運卡住了喉嚨。她的關節全部壞死,在她16歲時,杏林子悟出了一個道理:難道我活著就是讓在自己受痛苦,讓家人承受負擔嗎?難道我就是一個廢人嗎?不,我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用快樂武裝自己,與痛苦和平相處,珍惜生命,讓生命更有價值。從此以後,杏林子終於戰勝了病魔,她靠著僅僅能夠活動,能夠寫字的右手的兩根手指夾著筆寫下了幾百萬字,二十本的勵志作品。每寫一個字,就是一痛,每寫一個字,就是一愛。她要把自己的精神讓更多人知道,不要讓自己的生命白費。最後杏林子的作品風靡了台灣和東南亞,成為了著名的文學作家。

杏林子之所以走向成功,是因為他是一個有抱負、懂得反思的人。在杏林子得了類風濕關節炎之後的4年裡,他一直在不停的問自己:像我這樣既沒有讀過多少書,又癱瘓在床上的殘疾人有什麼用?我活著有什麼用?就是為了拖累家人嗎?我難道就要這樣一輩子永遠做個廢人嗎?就是因為杏林子懂得反思,在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後,才使她走上了寫作的生涯。不像有些人,一旦遭受磨難,就自暴自棄,變得一事無成,永遠沉淪下去。

❾ 我們身邊熱愛生命的事作文400字

想起了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
昨天忽然想起了那張賀卡,但已經無法找到它了。那是幾年前同學寄來的一張賀卡,賀卡上是一幅沙漠里的風景:三棵筆直挺立在大漠里的胡楊樹直插雲霄,以它們獨有的滄桑和風骨傲然抵擋著大漠上的風沙……畫面上配了這樣一首詩:「生命/就這般挺拔著/嚮往長空/大地起伏的樂章/鳴奏著你壯麗的激情/珍重成長的經歷吧/為了那風」。正是這一首詩使我至今仍非常清晰地記著這幅永不磨滅的畫面,並時時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雖然我至今也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但這堅強的生長在大漠里的生命卻時時給我以奮進的力量和勇氣,就像的傑克·倫敦《熱愛生命》一樣,使我對生命有了許多新的詮釋、新的發現。

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夾著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發現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後,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斗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熱愛生命》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這部小說以雄健、粗獷的筆觸,記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人性的偉大和堅強。小說把人物置於近乎殘忍的惡劣環境之中,讓主人公與寒冷、飢餓、傷病和野獸的抗爭中,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充分展現出人性深處的某些閃光的東西,生動逼真地描寫出了生命的堅韌與頑強,奏響了一麴生命的贊歌,有著震撼人心魄的力量!

生命是什麼?生命為什麼會如此之堅強?我又一次地讀完這篇小說,輕輕地合上書,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不管身居何地,不管生長環境的優劣,都盡情地向上生長著,追求著太陽的光芒,舒展著生命的綠色;各種動物也都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生長著、繁衍著,和植物一起共同構成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欣欣向榮。但據說它們沒有思想,它們對待生命是以一種自然的方式,生命在它們那裡是一種自然的程式的演進。

讓我們姑且相信我們的生命是上帝賦予的。上帝賦予人以生命,生命在人類那裡又是什麼樣子呢?為什麼有的人的生命會如夏花之絢爛,而有的人的生命卻卑瑣而空虛、消沉而黯淡?

不是嗎?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感嘆人生如夢,有人抱怨活著真沒意思,還有人說人生就是痛苦和無聊,還有人說人生就是……於是在人生信仰缺位的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是太多的生活的空虛和無聊,太多的游戲人生、太多的頹廢和消沉以及百無聊賴……

同樣是鮮活的生命,為什麼在某些人那裡生命黯淡的就像不發光的月亮,脆弱的

太多了,隨便那裡都能找到,除非你不讀書不看報

有如秋風中的游絲,消沉的就像一聲幽微的嘆息?而在另外一些人那裡卻堅強得令人感動、令人震撼,堅韌得令人不可想像,璀璨的有如正午的太陽?!這是為什麼?

傑克·倫敦在《熱愛生命》中似乎為我們進行了註解:為了達到一個人生的目標,就要同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做殊死的搏鬥,並且敢於勝利。正如這部小說開篇的那首詩一樣:「這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財富/活過並經歷痛苦/能做到這一點也就不錯/即使輸掉了最後的賭注。」當一把鋒利無比的達魔克利斯之劍高懸在我們頭頂,而且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的時候,我們能坐以待斃嗎?我們只有奮起抗爭,因為除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