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張英雄的故事作文
Ⅰ 怎樣寫英雄故事的作文
身邊的英雄事跡
今天,我要講一講宋洋叔叔,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宋洋叔叔在行車過程中突發腦溢血。不過宋洋叔叔在100秒內通過緊急剎車拯救了33位乘客的生命,自己卻不幸去世了!宋洋做的好人好事值得我們去學習!為了發揚宋洋精神讓我們時刻不忘記做好人好事,把宋洋精神發揚光大,將來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篇五:地震救災的小英雄感人事跡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昨天,從央視抗震救災節目中看見一個感人的畫面:九歲小英雄林浩非常從容、鎮定地接受記者采訪,這可不是一般的采訪、而是在面臨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他對自己行為的一個表白!眾所周知,一個九歲的孩子,在自己已經可以逃離死亡線後又義無返顧地返回廢墟里繼續救回兩個和他一樣大小的孩子!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毅力、多大的情懷! 認真學習小英雄的高尚品格,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些啟示: 首先是他在大難臨頭時的鎮定自若。當時,他自己已經被砸傷,臉上、手上都是傷口,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沒有想到自己一個人逃離,而是返回廢墟里,一個一個往外救出了兩個同伴。在這樣的年齡段,孩子不僅膽小、而且都要撒嬌,平時稍微有點頭疼腦熱的就要爸爸媽媽關照,大多數孩子碰到這樣的災難,一般是很難抵擋的。但是,奇跡出現了!林浩以他的行為,表面看很平常的行為,卻反映出了一個在他年齡段幾乎難以存在的優秀品行!以前曾經聽說過,國外有一個也是和林浩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在飛機遇到危險時、一個人竟然在機場人員的指揮下硬是把飛機平安降落、事件最後轉危為安了。當時就想,要是我們自己的國家也有這樣的小英雄就好了。現在,這樣的英雄已經誕生!讓我們向他致敬! 其次,是他處理事件的態度非常成熟。當他把同伴從廢墟里救出以後,沒有放在一邊了事,而是交給了校長;一個交了,再一個又交了!我不知當時的校長是怎麼想的,也許校長在看見大多數孩子遭難的同時,痛苦絕望;也許,校長在看見了小林浩所作所為的同時,先震驚後高興!上次,印度尼西亞海嘯時,也有一個十五歲的英國女孩憑著上課的知識斷定有災難,結果救回了多人的性命。現在,我們的小林浩只有九歲,可能他學到的知識里,沒有這個提示;可能他受到的教誨里,沒有這個步驟,但是,他憑著自己的膽略、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果敢把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給學會了、體驗了、揚升了! 最後,是他自己在家人沒有音訓、四處舉目廢墟的情況下,一個徒步走了7小時,從小路跑到了都江堰市!在大家把他當英雄一樣圍繞時,他還是那樣沉著、穩定,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接受記者采訪後,他又一個人走了!我們從小林浩身上看到的不僅是面對災難的鎮定,我們看到的更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生命力!有人說,現在的孩子難弄,他們嬌生慣養、他們自私自利、他們不會處理突發事件……但在小林浩的事跡面前。這些擔心和憂慮,救顯得有些多餘。我們相信,在災難面前的孩子。大多數是會學習林浩的。讓我們向他致意並深情地說一句:「小英雄林浩,好樣的!」
希望 給你帶來啟示 謝謝
Ⅱ 寫一篇女英雄的故事作文
花木蘭——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一直以來,她剛毅頑強,溫婉孝順的形象,一直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從古至今,贊頌她的詩歌文獻,以她為主題的動畫片、電影數不勝數.人們敬佩她,歌頌她,但是,我卻為她充滿了同情.
花木蘭,她本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少女,待在家中,守著父母姐弟,過著男耕女織的寧靜生活.然而,可汗的一次大徵兵,打破了原有的平靜.因為肩負著孝悌的責任,木蘭不得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十二年的戎馬生活,十二年的南征北戰,十二年的思念與痛苦.征戰十二年,是一個男子都未必承受得了的,但木蘭這樣一個極其平凡的女子卻經受住了這個嚴峻的考驗.她堅韌不拔的意志,臨危不亂的鎮靜,機敏過人的聰慧的確令人敬佩.但當烽煙過後,塵沙散盡,面對悲涼、冷峻的月亮,她的心怎能不湧起一股悲傷?那一幕幕往事隨著凄婉的琴聲緩緩飄入她的腦海中,此時的她,怎能不牽掛遠在萬里的父老鄉親?怎能不渴望曾經寧靜的生活?從前的生活雖然平靜,但卻能守著父母,守著弟弟妹妹,悉心照顧他們,看著他們一天天快樂地生活,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但是,戰爭,這殘酷的戰爭,卻讓自己與親人分別兩地.人的心畢竟不是鋼鐵做的,這思鄉的愁苦,她怎能沒有呢?
十多年的南征北戰終於結束.木蘭帶著赫赫戰功歸來.天子對她大加封賞,並要授予她尚書郎的官職,但是她拒絕了.表面看來,木蘭是不慕功名,願回家與父母團聚.在我看來,這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那就是在古代封建社會里,「男主戶外,女主戶內」是封建禮法定下的一條戒律,木蘭可以在非常時期代父從軍,並發揮她潛在的智謀與才能,然而她卻不能由戰爭轉入和平,繼續在朝廷為治國而做出貢獻.封建禮法加在婦女身上的鐐銬是難以解脫的.木蘭的還鄉,並不是什麼不慕功名富貴、熱愛勞動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的必然結局.木蘭只有辭去封爵,解甲歸田這唯一道路可走.
回到家中,她迫切地換上舊時的女兒裝.理雲鬢、貼花黃,其實,木蘭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她的身上並無豪氣,她同天下女子一樣,愛美麗,愛生活,有著自己的人生追求.我想,當木蘭對著窗子梳妝打扮時,她的內心一定會湧起一股悲痛的凄涼.十多年的征戰除了帶給她一段千古美名之外,也只留給了她一張逐漸蒼老的面孔,回想起那逝去的美好年華,她的心怎能不為之惋惜呢?
哎!木蘭啊,木蘭,你在人們的心裡也許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但在我的心中,你其實是古代勞動婦女悲劇的一個縮影.
Ⅲ 關於英雄事跡的作文400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Ⅳ 怎麼寫英雄事跡的作文
剛剛有媒體報道,非典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進入高考試題的可能性很大。接著,就有人撰文表示:「從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方向來看,多以話題作文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會熱點,但高考作文最好還是別以非典為話題,而教師在做作文輔導時也不宜將目標『押寶』在非典上。」緊接著又是猜測,「假如我們考非典,那麼,做老師的眼下應該如何指導學生作文?將來我們又應該按什麼標准來給考生閱卷與評分?」……媒體如此莫衷一是的猜測,使讀者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受更多影響的是那些處在關鍵時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極有可能誤導高考考生。 筆者認為,今年高考會不會考非典,尤其是作文會不會考非典,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況且,不管高考作文是否會考非典,對於復習接近尾聲的高考考生來說,應該是不論考什麼,都應該胸有成竹。畢竟,在XX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作文基礎等級要求是「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要做到這些,靠的是平時的培養和訓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基礎不扎實,臨時抱佛腳又怎麼能行?的確,非典是現在的熱點問題,但熱點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盃,北京考題出了關於規則的問題,但是並不意味著你非寫世界盃,所以話題不取決於熱點。話題作文不一定是當前社會熱點,也不一定是流行的話題,而是有哲理的問題、有文化內涵的問題。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話題作文中勝出,靠的就是平時知識的積累,而不是「沒有把握」的「一時准備」。 更可怕的是,媒體如果強調非典疫情進入高考試題的可能性很大,那麼考生以非典為話題作準備,非常容易產生大量的「克隆作文」。媒體上關於非典的文章千千萬萬,多得不計其數,尤其是對於非典的反思,更是層出不窮。按理說,考生准備起來應該是如魚得水,但在資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現代社會,出現「克隆作文」在所難免。然而,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全國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明確指出「不得抄襲」,並且在評分標准里相應規定了處罰措施。如此一來,媒體如果強調非典疫情可能進入高考試題,考生以此准備,不但在作文時束縛了考生的思維,扼殺了他們的自由探索精神,而且可能出現「抄襲」現象,有違高考選拔人才的初衷。
男孩都想要成為一個英雄,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女孩子都想要被英雄所救。在我的心目中有一個真正的英雄——雷鋒。
雷鋒這名字家喻戶曉,有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足以說明雷鋒的好品質。雷鋒從小家境貧窮嘗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鋒從小立志為人民服務。
有一次,雷鋒從鄉下到城裡,途中遇到一對老夫婦,他們已經兩天兩夜沒吃東西了餓得爬不起來了,雷鋒看了,於心不忍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來遞到老夫婦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給兩位老人吃,旁邊的路人看到雷鋒這樣做都說雷鋒傻,這兩位老人明擺著救不活了,可雷鋒依然給老人喂東西吃,周圍的人都搖著頭走開,嘴中還嘟囔著。雷鋒不顧別人的冷言冷語繼續救老人。過了幾天,老人終於康復了……
Ⅳ 作文寫一個英雄事跡四百字
我們班的大隊長繆舜同學個子不算高,胖乎乎的,臉上鑲嵌著一雙大眼睛,鼻樑版上架著一副近視眼權鏡,真像個小學者。
繆舜特別喜歡看書,是個小書迷。如果他得到一本好書,他會在走路的時候看,躺在被窩里的時候看,甚至於有一次我去他家玩的時候發現他拿了本書在廁所看。由於繆舜看書時間太長,眼睛過度疲勞,剛到五年級它的眼睛度數已經到四網路了。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王府井書店看書,當時離書店開門營業還有十幾分鍾的時間,他就已經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跺著腳說:「怎麼還不開門啊?」不一會,門終於開了,他撒腿就往樓上跑,等我上了樓,發現他的身旁已經放著一大摞挑選好的書了。他低著頭津津有味地看著,有時候看著看著還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他已經完全沉浸在書的內容里了。過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對他說:「怎麼該回家了。」他說:「再看一會吧!」就這樣大約又過了快一個小時,我催他快回家,這時他才無可奈何極不情願地佔了起來。拿著他買的書,像捧著寶貝似的回家了。
Ⅵ 我要寫一片作文是介紹他的一兩個英雄事跡
可以給你提供一些英雄事跡。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
謝謝。
Ⅶ 作文:寫一名革命英雄的事跡,500字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這個人可能是革命前輩、英雄模範,可能是你的父母、同學、老師,也可能是你從書籍、報刊、電視等媒體中了解到的人,那你們猜一猜,我崇拜的人是誰呢?對啦!真聰明,我崇拜的人就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
雷鋒,他七歲起就是一個孤兒,但是他堅強刻苦,不畏凶惡的地主,他從小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獻身祖國的豪情壯志。雷鋒說,將來不論革命需要我做什麼,我都想要做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事實上,他就是那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處處閃光。無論他做什麼,都那樣踏實,一絲不苟。他有著金子般的助人精神,人們一見到為人們做好事的同志,便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雷鋒。
民間傳著這樣一句,「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春節到了,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活動,而雷鋒呢?卻沒有去參加活動,他想到每逢年節,正是各個服務部門最忙的時候,這些人很需要幫忙,便叫上幾個同志向連長請假,直奔撫順車站,去幫助服務員。他們這個掃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這個扶老攜幼,那個幫旅客提行李,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烈車服務員又以為雷鋒趁出差機會為大家服務,便問:「雷鋒同志,春節還出差?」雷鋒邊擦汗邊說:「不,我們是來幫你們的」。列車服務員們深受感動,忙讓雷鋒歇著,雷鋒卻說:「做這點事能累著嗎?」......
雷鋒就是這樣永不停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啊!雷鋒,我心中的英雄!
Ⅷ 英雄人物的作文300字
英雄人物的作文300字
英雄人物的作文300字
我來答
金玉良言9450
LV.13 2018-05-05
邱少雲——烈火中永生
我讀過許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烈火中永生的英雄——邱少雲。
在抗美援朝的戰斗中,邱少雲和戰友們在敵人陣地前埋伏,這時,敵人突然發動了火力偵察,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雲身邊,邱少雲身上立刻著了火。這時,只要他翻個身就可以撲滅身上的火,但他知道只要他一動,就會被敵人發現。為了不暴露目標,不連累戰友,他咬緊牙關,紋絲不動,任憑大火燒著他的皮膚和頭發,他痛苦地將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中,直至被大火燒死,壯烈犧牲。
讀了英雄邱少雲的故事,我被他堅強的意志力深深地感動了。他為了祖國,忍受火燒肉體的劇烈痛苦,即使犧牲也不害怕。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都是這些英雄人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Ⅸ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文400字
小時候,我經常聽爺爺奶奶講劉胡蘭姐姐抗日的英雄事跡。每次開講時,我總會默默地落下眼淚,她太堅強了!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經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了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劉胡蘭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不幸犧牲在敵人的大刀下。這時,她還未滿十五周歲。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專稿,報道劉胡蘭的英雄事跡。劉胡蘭的名字在華北大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久,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1957年1月12日,在劉胡蘭烈士遇害十周年時,毛澤東主席又重新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以緬懷這位女英雄!
她,才十四歲啊!和我們一樣是個小姑娘,卻為保衛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她犧牲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但是她死得值得,死得有意義,死得光榮、偉大,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她們這樣的人,我們的祖國才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劉胡蘭的偉大事跡,讓千百萬人無不為之傾倒,為之贊嘆,毛澤東主席為她所題寫的八個大字,讓我們永記於心,我們還曾為劉胡蘭編寫了一首兒歌:劉胡蘭,十五歲,參加革命游擊隊,不畏強敵雖犧牲,卻為祖國創新路。毛主席為她題了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姐姐,你在美麗的天堂聽到我們的心聲了嗎?你是最堅強的,是最偉大的共產黨員,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這種十分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都應該為國效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xx小學的一員,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我想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能向劉胡蘭姐姐一樣成為一名英雄,但是只要我們為祖國做貢獻了,為社區獻愛心了,為保護祖國盡力了、效力了,我們就是人才,就是棟梁,就是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Ⅹ 寫抗日英雄事跡的作文,600字。
抗日英雄楊靖宇事跡讀後感本學期里我們學習了很多篇關於抗日戰爭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讀著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抵抗,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愛國革命家----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戶貧困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五次被捕,受過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出獄後,繼續從事革命工作。在楊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總第一軍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在楊靖宇的領導下第一軍很快發展到上萬人,給日軍很大的打擊。1937年楊靖宇的隊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它猶如一股鐵流,一次次給日軍打擊。楊靖宇的威名震動全東北。日軍調集重兵,發動更加瘋狂的圍剿和征討,懸賞萬元捉拿楊靖宇。19402年,由於日寇的「圍剿」與屠殺,東北的嚴寒、極度飢餓和疲勞,使抗聯部隊陷入極端的困難之中。這一天,楊靖宇的部隊已經五天沒有一點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幾名戰士忍受著飢寒、疲勞,與敵人奮戰,後來其他戰士都犧牲了,楊靖宇仍然邊戰邊走。最後,楊靖宇被100多名敵人包圍時,左右開弓,打死打傷20多名敵人。他被敵人槍彈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還擊敵人,腹部又中了一彈,鮮血直流,他把最後一顆子彈流給了自己,犧牲時年僅35歲!將軍死後,經日軍解剖,發現他胃裡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我難以想像楊靖宇將軍是如何將它們咽下,是如何支撐著自己高大的身軀,又是如何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我心中的敬意猶然而升。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當時生活條件這么艱苦,而楊靖宇還有這么堅定的信念,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楊靖宇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呀!我們可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呀!我們要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在學習上我們要克服困難,我們要像將軍那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長大後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台兒庄」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