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500

關於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500

發布時間: 2020-11-27 05:22:49

㈠ 愛因斯坦的成功故事

愛因斯坦,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科學革命的旗手。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爾姆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和叔父開的電氣小工廠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學和哲學的啟蒙加上音樂熏陶.他從小腦中就充滿許多奇思還想,例如4歲時就奇怪為什麼羅盤針總是轉向南方?它周圍有什麼東西推動它?小學時排猶浪潮、軍國主義教育方式和宗教禮儀等使他厭惡權威,他說:「我這個教徒在12歲時突然終結了,通過閱讀科普書籍,我很快領悟到聖經里的許多故事不是真的.我認為青年被政府用謊言故意地欺騙了」.12歲時他一口氣讀完《幾何學原》本,並練慣用自己的方法證明定理.他特別喜歡讀《自然科學通俗叢書》中如《力與物質》等書.13歲時讀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使他的思考轉向宇宙、哲學和自然現象中的邏輯.他的數學物理很出色,但其餘學業成績不佳.15歲時,即他中學畢業前一年本已准備「因神經系統狀況不佳」休學,學校卻以其自由主義思想令其退學.他在輾轉義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學考試中曾因無中學文會和外語、生物課成績不佳而落榜.1895年在阿。勞人大學預科班,過了一年愉快的學習生活.他隨時將思考記人身邊的小本,例如「追光問題」:觀察者隨光前進時,會不會看見電磁波形成停止的駐波?1896年,他進人瑞士蘇黎世工科大學師范系(實即數理系).他喜歡在物理實驗室觀察實際現象.讀科學原著和思考現代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1900年畢業後失業兩年才到瑞士專利局任三級鑒定員,這里的七年是他輝煌的科學創造時期.1902~1905年,他和兩個青年朋友每晚閱讀和討論哲學與自然科學著作,戲稱為「奧林比亞科學院」.1908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1909年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教授.1914年任柏林大學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法西斯政權建立後。愛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離開德國.1933年移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在美期間,1940年取得美國國籍.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中最具創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開創了物理學的四個領域: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宇宙學和統一場論.他是量子理論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他在分子運動論和量子統計理論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貢獻.

1905年,愛因斯坦利用在專利局的業余時間寫了6篇論文.其中4月、5月、12月的3篇是關於液體中懸浮粒子布朗運動的理論.他設想通過觀測由分子運動的漲落現象所產生的懸浮粒子的無規則運動,來測定分子的實際大小,試圖解決科學界和哲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問題.3年後由法國物理學家佩蘭的精密實驗證實.3月的論文《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的觀點、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應用到光的傳播,認為光是由光量子組成的,它們既具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從而圓滿地解釋了光電效應(10年後由密立根實驗證實).因此,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6月的論體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中,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性理論.由於這三個不同領域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才使他在1908年有緣進人學術機構工作.狹義相對論建立以後,愛因斯坦並不滿足,力圖把相對性原理推廣到非慣性系.他從慣性質量!司引力質量相等這一事實出發,經過10年艱苦探索,於1915~1916年創立了廣義相對論.隨後,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來研究整個宇宙的時空結構.1917年發表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查》,他以科學論據推論宇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無界的,這是宇宙觀的一次革命.1924年與印度物理學家玻色提出草原子氣體的量子統計理論,即玻色一愛因斯坦統計.1925年至1955年間,愛因斯坦幾乎全力以赴地去探索統一場論.他力圖把廣義相對論再加以推廣,使它不僅包括引力場,也包括電磁場,即尋求一種統一場理論.遺憾的是他始終沒有成功.然而,從70年代開始,統一場論的思想以新的形式重新顯示出生命力,為物理學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方向.

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與他的哲學思想密切相關,他堅持了一個自然科學家必然具有的自然科學唯物論的傳統,吸收了斯賓諾莎等的唯理論思想以及休漠和馬赫的經驗論的批判精神,經過畢生對真理的追求和科學實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研究方法.堅信B然界的統一性和合理性,相信人的理性思維能力,求得對自然界的統一性和規像姓的理解,是他生活的最高目標.統一性思想、簡單性思想、相對性思想、對稱性思想作為科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始終貫穿和廣泛應用於他的科學探索之中.他也是一位純熟地運用思實證、想像與邏輯、直覺與數學等科學方法的大師.

愛因斯坦在科學思想上的貢獻,在歷史上也許只有牛頓和達爾文可以媲美.愛因斯坦同時還以極大的熱忱關心社會進步,關心人類命運.他一貫為反對侵略戰爭,反對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反對民族壓迫和種族歧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愛因斯坦在一份僅有4人贊同的反戰宣言上簽了名,後又積極參加地下反戰組織的活動.戰爭結束後,他致力於恢復各國人民相互諒解的活動,為此到法、英、荷等地奔走吶喊.在匈牙利物理學家西拉德促動下,愛因斯坦於1939年建議羅斯福搶在德國之前研製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當他獲悉美國的原子彈轟炸人口稠密的日本城市時,大為震驚,義憤填腐.對於自己曾給羅斯福寫信一事感到無比懊悔.戰後,他為開展反對核戰爭的和平運動和反對美國國內法西斯恐怖,進村了不懈的斗爭.他對水深火熱、飢寒交迫的舊中國勞動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九一八」事變後,他一再向各國呼籲採用聯合的經濟制裁製止日本對華侵略.1936年沈鈞儒等「七君子」因抗日被捕,他熱情參與營救和聲援.像愛因斯沮這樣在自然科學創造上有劃時代貢獻,在對待社會政治問題上又如此嚴肅、熱情,是很難能可貴的.

綜觀愛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說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又是一個富有哲學探索精神的傑出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一個有強烈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世界公民.他的一生崇尚理性。相信人類進步一努為使科學造福於人類,把真、善、美融為一體。他認為「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標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他在什麼程度上和在什麼意義上自我解放出來.遼這正是愛因斯坦一生的真實寫照和完美體現.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逝世於普林斯頓.遵照他的遺囑,不舉行任何活動.不立紀念碑,骨灰撒在永遠對人保密的地方,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為聖地.

㈡ 愛因斯坦成功的故事有什麼

愛因斯坦,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科學革命的旗手。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時,有一個大得版出奇而權且有稜角的後腦勺,母親以為是個畸形嬰兒。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一天,家裡來了一個騎腳踏車的小妹妹,他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是的,可是她的小輪子究竟在哪裡呢?5歲時脾氣狂躁,把家庭教師嚇跑了,還用兒童鋤頭在妹妹頭上敲了一個「大窟窿」。

㈢ 關於科學家的故事有啟發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我仔細地閱讀了《大科學家的小故事》,這篇文章很具有吸引力,越讀越引人深思,我不禁掩卷沉思,一時思緒萬千,趴在桌子上思索著,想著什麼,似乎感悟到什麼。
文章講了近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換舊畫時從梯子上摔下來,他覺得個性,便把想法記下來,這對他研究相對論有很大啟發。還有一次,愛因斯坦在雨中等一位學生,朋友誤認為他在揮霍時刻和青春,他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想出了一個出色的想法。還有愛因斯坦無論在為成名時還是成名後,他總是穿著件舊大衣在街上行走,朋友們很疑惑,但愛因斯坦卻泰然處之。隨遇而安
從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愛因斯坦是一個善於思考,珍惜時刻,生活簡朴的人。魯迅曾說過:「節約時刻等於延長一個人的生命」。愛因斯坦的事跡不正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嗎?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難道不是珍惜時刻善於思考所結出的碩果嗎?
一幕幕世人感嘆,佩服,催人奮進的畫面總是閃此刻我眼前。再看看我自己吧,在溫暖舒適的家庭里,卻既怕苦有怕累,老是不能持之以恆地發奮學習。我做數學題遇到難題時,不勤於思考,不會的就丟在一旁,或者抄別人的答案,他們再給我講解思路時,我又聽不下,都是正因我不愛思考的原因造成的。嗨……真是太不就應了!幸虧我此刻知道人家時怎樣學習的,如何考好的,正視了自己不愛動腦筋的缺點,我課真的得感謝愛因斯坦,他然我懂得一個平凡的人時如何成為一個世界公認的大科學家的道理,也使我懂得了只有思考,成功才能和你握手,正因思考時成功的翅膀,這一切正激勵著我發奮圖強,馬不停蹄地沖上學習的最高峰!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要向愛因斯坦學習,他善於思考,珍惜時刻,生活簡朴的精神,激勵著我幼小的心靈。我要從此刻開始認真學習,不懂就思考,勇不放下,不辜負父母和老師對我的期望,讓我插著成功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高!
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乘坐著時空穿梭機一樣,又回到了他們那個年代。婚禮主持詞
在這些科學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正因她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在女科學家裡,她是獨一無二的。她之因此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與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她和她的丈夫一齊用了800噸水、100噸化學試劑才發現了1克鐳,人們都叫她「鐳的母親」。正因居里夫人忙於實驗沒時刻看孩子,她都抱著孩子啃著乾麵包做實驗,她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俗話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又謙虛的一代」。
我必須要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㈣ 愛因斯坦的小故事

故事一:

僅僅是一把糖果——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故事

一個上午,愛因斯坦剛要走出辦公室,駐守過來告訴他:「有人想請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講,報酬是一萬美元。」

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猶豫,便一口回絕:「我周末有安排,沒時間。」

「難道您不能少給蘇菲少補一次課嗎?」助手知道他每個周末都去給讀初中的小女孩蘇菲輔導數學。

「不能,我還想著他的糖果呢。」愛因斯坦笑眯眯的說道。

「他的糖果就那麼甜嗎?」助手不不明白他對那個偶然認識的小女孩為何那樣用心。

這一天,看到愛因斯坦從蘇菲那兒回來,助手忍不住好奇地問他為什麼那樣高興。

愛因斯坦告訴助手:「蘇菲的老師誇獎了她的進步,說她找了一個優秀的家庭教師。小姑娘也特別高興,獎勵了我一把糖果,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愉快。」

原來,在這位大科學家眼裡,小女孩燦爛的笑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潤生命的最好的甘泉。多少年過去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已被人們淡忘了,但那一把糖果,那份一塵不染的真愛純情,卻穿過滄桑歲月,向我們傳來依然甜潤心靈的縷縷芬芳。故事二:

自己是自己的鏡子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日同一群調皮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幾門功課不及格。一個周末的早上,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准備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釣魚。這時,父親攔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你整日貪玩且功課不及格,我和你的母親很為你的前途擔憂。」

「有什麼可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流傳著這樣一個寓言,我希望你能認真地聽一聽。」

「說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耍。一不小心,一隻貓抱著另一隻貓掉到了煙囪(cōng)里。」

「當兩只貓從煙囪里爬出來時,一隻貓的臉上沾滿了煙黑,而另一隻貓的臉上卻乾乾凈凈。干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丑,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干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干凈的,就大搖大擺地到街上閑逛去了。結果,嚇得其他的貓都四下躲避,以為見到了妖怪。」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裡。

從此,愛因斯坦時常用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故事三:

吹捧,使他惱火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裡,他是舉世景仰的大科學家。他從1901年到1955年共發表專門性的科學研究論文大約200來篇,但他非常謙虛。

有一次,他的兒子問他:「爸爸,你究竟為什麼有名?」他先是哈哈大笑,然後嚴肅地對兒子說:「你瞧,一個盲目的甲殼蟲在一個球面上爬行,他意識不到它走過的路是彎的,幸而我能意識到。」他的科學成就使許多人稱頌他為偉大的天才,可他一再向別人解釋:「有人稱我為天才,可是我向你們發誓,我並沒有這樣認為。」在一次集會上,有人對他加以過分地吹捧,使他很惱火,他當場就說:「如果我相信了這些話是真誠的,那我該是一個瘋子,因為我明明知道我不是一個瘋子,所以我不相信。」他曾說居里夫人「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僕,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餘地。」

愛因斯坦不為名望所累,不怕否定自己的錯誤。他說:「像我們這樣的工作需要注意兩點,毫不疲倦的堅持性和隨時准備拋棄為之花費了許多時間和勞動的任何東西。」他多次對朋友誠懇地表示過:「如果逐漸增長的知識否定了他的論斷,他一點不感到難堪。」1937年,他得出了引力波不可能存在的結論,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他得知後非常重視,經過仔細的考慮和反復研究,肯定了別人的意見,在以後的學術報告中他當眾改正了自己原來的結論。

㈤ 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

1879年3月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看著他那可愛的模樣,父母對他寄託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已經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 看著舉止遲鈍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會不及常人。直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里,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傢伙」。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於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常被教師呵斥、罰站。有的老師甚至指著他的鼻子罵:「這鬼東西真笨,什麼課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鬨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著臉站起來說:「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說著,他從課桌里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一口氣講了這么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裡不知說什麼好。

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在中學里,他喜愛上了數學課,卻對其餘那些脫離實際和生活的課不感興趣。孤獨的他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託,尋找精神力量。就這樣,愛因斯坦在書中結識了阿基米德、牛頓、笛卡爾、歌德、莫扎特……書籍和知識為他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視野開闊了,愛因斯坦頭腦里思考的問題也就多了。 一天,他對經常輔導他數學的舅舅說:「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里振動著的電磁波呢?」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著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贊許,又有擔憂。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一般,將會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動。此後,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後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一年以後,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並且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大學。這時的他,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做准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閱讀和實驗室里。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為他「不務正業」。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又沒有關系,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的時間,給了愛在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沖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斗,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說,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一里程碑。

盡管還有許多人對此表示反對,甚至還有人在報上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愛因斯坦畢竟還是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時間里,竟然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也想聘請他做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認為無法成才的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由「丑小鵝」變為「白天鵝」,這說明了什麼呢? 我想,愛因斯坦的話是最好的答案。當許多年輕人纏住他,要他說出成功的秘訣時,他信筆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並解釋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奮,y表示正確的方法,那麼z呢,則表示務必少說空話。」許多年來,愛因斯坦的這個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們傳頌著。從愛因斯坦的奮斗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正是勤奮、正確的方法和少說空話使愛因斯坦由笨頭笨腦變為巨人的。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一段時間里,他每天不是在大街上閑逛,就是和周圍的一群孩子到庄園或河邊玩耍。母親意識到事情的,再三告誡愛因斯坦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愛因斯坦總是不以為然地回答說:「你瞧瞧我的夥伴們,他們不都和我一樣嗎?」
父親和母親一樣憂心忡忡,但是他還是和往常一樣經常帶一家人去郊遊,經常拉自己喜愛的小提琴,多少次到了嘴邊的指責,都咽了下去。在教育愛因斯坦的問題上,父親向來十分。
一天上午,父親將正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說:「昨天我碰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給你講完了,你再去釣魚,怎麼樣?」
愛因斯坦很不樂意地站住了。
父親說:「昨天,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只有踩著煙囪內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鑽出煙囪後,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傑克大叔的身上、臉上全部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就到附近的小河裡洗了又洗。而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地對愛因斯坦說:「其實,別人誰也做不了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自己,終於照得他的生命熠熠生輝。

童年:在妹妹頭上敲了個窟窿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時,有一個大得出奇而且有稜角的後腦勺,母親以為是個畸形嬰兒。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一天,家裡來了一個騎腳踏車的小妹妹,他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是的,可是她的小輪子究竟在哪裡呢?5歲時脾氣狂躁,把家庭教師嚇跑了,還用兒童鋤頭在妹妹頭上敲了一個「大窟窿」。

但這個小孩子也有讓家長得意的地方。他5歲開始拉小提琴,特別喜歡莫扎特,長大後,在四重奏方面很有造詣,甚至達到了藝術家的完美境地。三四歲穿過慕尼黑最繁華的大街時,第一次給他指明道路,第二次觀察他,他就能先看右方,再看左方,毫不膽怯地穿過去。不到10歲,就能一次用卡片搭起14「層」高的樓房,顯示了他的耐心與毅力
求學:被教授斷言將庸常無為

愛因斯坦的拉丁語不錯,但希臘語和現代外國語言則很糟糕,有一次教授看了他的作業後,火冒三丈,斷定他一生絕不會有什麼作為。16歲時,他又受到班主任的嚴厲叱責,愛因斯坦忍無可忍,堅定地向班主任宣布:我再不會來了。

這次他遇到了一所好學校——瑞士的阿勞州立中學,在這里,既聽不到任何一點命令的聲調,也看不到任何一點培養崇敬權威的痕跡。學生是個別對待的,獨立的、有充分根據的思考比博學更受人重視。戀愛:必須找到共鳴板

愛因斯坦一生有過三次戀愛。第一次是讀大學前,和房東的女兒相愛,發現找不到共鳴,很快結束。第二次和大學同學,這個女孩在受到的中學教育中包括物理學,這在當時的婦女中很罕見。兩人一有空閑就在一起,愛因斯坦稱她是自己思想的共鳴板,但由於父母反對,兩人在生了女兒一年後,才結了婚。1912年,愛因斯坦與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姐開始戀情,雙方曾刻意中斷了一年的來往,之後,又按捺不住重新開始通信。對待異性,愛因斯坦始終需要的是思想的共鳴板。

日常:風趣幽默

在愛因斯坦書信中,有他與20世紀著名科學家諸如洛倫茲、薛定諤、居里夫人、普朗克以及其他領域的傑出人物弗洛伊德、羅素、蕭伯納、羅斯福等人的通信。但更多的是他與親朋好友的通信。幽默的語言,現在讀來都令人忍俊不禁。他把親愛的朋友稱為「你這個討厭的傢伙」、「但願今晚我能用魔法把你招來」。有一次,他稱一女士為老太太,那女士來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說用不著巴結他。愛因斯坦在旁邊注了評語,說「哦,哦,好像我是什麼大人物!」

他對女友建議他雨天游泳、晴天跑步不以為然。他說:我已下定決心,若大限一到,就是倒斃,也盡量少用醫療手段。在此之前,將按我罪惡之心的願望任意行動。我日常的生活是:吸煙像煙囪,工作像騾馬。飲食無所顧忌不加選擇,至於散步,只有真正有了愉快的同伴才願意進行。

㈥ 關於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急!!!

一個改變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輝。
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以為自己比身邊的人聰明就滿足了,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沮喪了。這多麼愚蠢啊!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導。、
牛頓
牛頓為什麼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想到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我一定要超過他!」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哥白尼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時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師。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師不在。他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 打開一看,老師在折了角的地方寫了一條批註: 「聖誕節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種特殊的角度,預示著匈牙利的皇上卡爾溫有很大的災難。」 正在這時,沃德卡推門走進來。他見哥白尼在家裡看書,高興地說:「孩子,又看什麼書了?」 哥白尼畢恭畢敬地把書遞過去,老師邊接書邊關切地問:「能看懂嗎?」 哥白尼認真地回答說:「老師,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們與卡爾溫毫無關系,怎麼能預示他的禍福呢?」 「怎麼不能呢?」沃德卡反問道,「命星決定一切!」 哥白尼當仁不讓,大聲反駁說:「如果是這樣,寫真照片(20張)那人還有沒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麼關系?」 對於哥白尼尖刻的反駁,沃德卡並沒有生氣,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關繫到天文學命運的重大問題。對這個問題,他對傳統的偏見有過懷疑,但又說不出道理。他躊躇再三,深情地對哥白尼說:「孩子,天命決定一切,這是幾千年以來的一條老規矩,我不過是拾前人的牙慧罷了。至於你提的問題,確實很有意思。但我沒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話,以後研究吧!」 老師的希望,不久就變成了現實。幾十年後,哥白尼創立了「太陽中心說」的偉大理論,宣告了「天命論」的徹底破產。
伽利略
在伽利略的故鄉比薩城裡, 有一座既庄嚴又華麗的大教堂.一天下午, 伽利略來此參觀.一個司事開始給一盞油燈注滿油, 把燈掛在教堂的天花板上, 漫不經心地讓它在空間來回擺動.伽利略看到, 吊燈開始以一個很大的弧度擺動著, 弧度變小時, 擺動的速度也變慢了.他覺得鏈條的節奏好像是有規律的, 雖然往返的距離越來越小, 但吊燈每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似乎都一樣長.沒有鍾表, 他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脈搏, 默默地數著吊燈擺動一次脈搏跳動的次數.他發現, 吊燈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確是相同的.
伽利略心裡突然一亮, 他想到: 」亞里士多德說過, 擺經過一個短弧要比經過長弧快些.亞里士多德是不是弄錯了?」他回到家裡找來材料, 做了幾個擺.他把短擺掛在屋子裡, 長擺掛在大樹上, 然後精確計算一個擺從弧的一頭運動到另一頭所花的時間.實驗結果證明, 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由繩子的長度決定的, 不管擺的重量如何, 與振幅也無關.
但伽利略還有些不明白.因為亞里士多德說過, 物體從高處落下時, 速度是由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 下落速度也越快.但是, 擺不也是從高處落下嗎?為什麼只要擺的繩長相同, 擺落到最低點的時間都相同, 而跟重量沒有關系呢?
他決定到比薩斜塔上進行下一步的試驗.他發明了一個小機關, 只要一碰按鈕, 盒中的物體就能同時落下.試驗的一天, 他讓學生們拿著盒子站在二層、三層、五層及塔頂窗口, 他發出了信號, 二樓的學生打開盒子, 把一個1 磅重的鐵球和一個10 磅重的鐵球同時從塔上落下.這樣一層一層地試驗, 每一次試驗下來, 不同重量的鐵球都同時到達地面.
著名的比薩斜塔成了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錯誤的落體理論的歷史見證者.
居里夫人
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的看書心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從1935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愛因斯坦與玻爾
海森伯的測不準原理及玻爾的並協性概念,構成了量子理論的物理詮釋的進
一步工作的基礎,它們是後來眾所周知的量子理論的哥本哈根詮釋的兩根主要支
柱。…………然而在1927年,玻爾認為,哥本哈根詮釋決非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還需要進一步分析,作根本性修正。…………

盡管玻爾對他的思想所作的細致的闡述,取得了各種進展,仍然有不少物理
學家對量子理論的哥本哈根詮釋持反對態度。這種反對一部分是玻爾表述他觀點
的風格所引起。在與人交談是,他的思想表述得清晰而直截了當,頗令人信服。
的風格所引起。在與人交談是,他的思想表述得清晰而直截了當,頗令人信服。
但在他寫作時,卻更注重於詞義的細微差異,逐字推敲。…………這就不可避免
使某些物理學家和科學的哲學家責難他思想含混和晦澀。法國的物理學家德布羅
意就是其中一位,他認為玻爾的思想為北方的迷霧所覆蓋。在哥本哈根詮釋的反
對者行列中,為首的是愛因斯坦。德布羅意和薛定諤這些物理學家試圖發展一種
更為吸引人的看法,以代替哥本哈根詮釋,而愛因斯坦則與他們不同,他是一個
乾脆摒棄量子理論基本哲學思想的人,根本不想提出任何確切的反建議。愛因斯
坦認為,量子理論的統計性是由於這個理論未能對物理現象提供一個完備和協調
的描述。他相信進一步發展會展現一個更深刻的理論,在這理論中,原子尺度上
的事件可以被確切預言,而不只是幾率。物理學會重新回到人們所熟悉的經典理
論的因果性描述。

愛因斯坦想推翻量子理論的哥本哈根詮釋的嘗試,始於1927年的索末爾會議
。但認真地對待這問題則是在1930年10月於布魯塞爾舉行的下一次會議上。愛因
斯坦的戰略仍未改變。在這兩次會議之間的幾年裡,他設計了一系列聰明的理想
實驗,用來闡明測不準原理可以違反。作為哥本哈根詮釋的核心或關鍵,測不準
原理如果被證明在單個事件中不成立,則他相信,量子理論就只是一個不完備的
理論。愛因斯坦與玻爾的討論,通常在大會上午的會議上開始,而到晚上在他們
旅館中的非正式會議上,又繼續下去。在這次大會上,愛因斯坦向哥本哈根學派
提出的最厲害的挑戰,是稱為「光匣」 (light box)的理想實驗。這個匣子中
充滿了輻射,在其一壁上裝有一個用時鍾裝置控制的快門。在匣子發出一個光子
之前和放出光子之後,分別測定匣子的重量。愛因斯坦論證,釋放光子過程的時
間間隔可以用時鍾機構精確測定,而光子的能量也可

量而任意精確地測定——這樣,就顯然違反了測不準原理。這個場面的目擊者,
比利時物理學家羅森菲爾德寫道:「面對這一問題,玻爾感到十分震驚。他不能
馬上找出這問題的答案。整個一晚上他都感到極度不快。他從一個人走向另一個
人,企圖說服他們這情況不可能是真實的,而且指出,如果愛因斯坦正確,則將
是物理學的終結;但玻爾提不出任何反駁。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兩個對手在離開
俱樂部時的身影。愛因斯坦,一個高高的庄嚴的形象,而玻爾則在他身旁快步走
著,非常激動。他徒勞地辯護說,如果愛因斯坦的裝置能夠運轉,這將意味著物
理學的終結。」

經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第二天上午玻爾喜氣洋洋來到大會上。他已找到了問
題的答案,從而拯救了量子理論。按照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玻爾能夠證明,
在稱重量過程中匣子在重力場中的位移,會干擾控制光子發射的時鍾裝置的速率
,從而導致一個誤差,這正是滿足測不準關系所需要的數量。玻爾運用廣義相對
論,掉頭來反擊它的創立者,從而維護了量子理論。

盡管玻爾能成功地揭露出每一個這樣的理想實驗的弱點,愛因斯坦還是不願
承認量子理論及其哥本哈根詮釋是最後的答案。在後來一些年中,他寫道:「可
以相信這在邏輯上是可能的,是沒有矛盾的。然而它與我的科學直覺如此背道而
馳,我不能放棄找尋一個更完整的概念的研究。」在愛因斯坦看來,物理實在是
受不依賴於人而存在的因果律所支配,物理學的目的就是去發現這些規律。用概
率語言表達的物理理論,不能對自然現象作完全決定論的描述,在最好的情況下
,也只能是物理學發展進程中一個暫時的權宜之計。「上帝並不擲骰子」成了他
的名言和終身的信念。對此,玻爾只能回答說:「去預言上帝如何擺弄這個世界
,也不是我們的事情。」玻爾認為,先入為主的看法和往日的概念,已不能再當
成理解物理實在的可靠指南。對於玻爾來說,物理學定律是人們對自然界感覺的
擴展。物理學中的邏輯和數學並非有待發掘的客觀物理世界的一個內含部分,而
是物理學家用以傳達他對自然界的知識的人類語言的精煉。經驗已經朴實地告訴
人們,量子理論連同其概率語言,是描述原子尺度上的唯一恰當的手段。

由於對量子理論的哲學感到深深不滿,多年以來,愛因斯坦變得愈來愈置身
於物理學物理學發展主流之外,顯得孤獨。正如一位傳記作家說的:「在日益增
長的不滿情緒中,愛因斯坦引退了。他置身於物理學發展主流之外,造成了他晚
年的悲劇氣氛,甚至他最忠誠的朋友也無法驅散它。」對於玻爾來說,由於他未
能贏得愛因斯坦轉向量子理論,他終身引以為憾。另一方面,玻爾認識到,從愛
因斯坦的反對中他獲益非淺。在他思維的每一步發展過程中,來自愛因斯坦的強
有力的心靈的微妙的批評,激勵著他去更完美地表達他的思想。有一位物理學家
寫道:「愛因斯坦看起來始終是他精神上爭論的主要夥伴。」多年以來,玻爾化
了大量時間去把這些新思想表述得更加完善,並探索其全部含義。…………玻爾
與愛因斯坦的長期爭論,盡管對科學的哲學發展關系重大,但對大多物理學家來
說,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這兩個巨人之間的斗爭,卻沒有多大興趣。更富於實用
主義精神的物理學家則遠不介入這問題,也不涉及這些哲學課題去另 蹊徑。他
們最關心的是量子力學管用,而且頗為得心應手。 以簡單地通過測量匣子的重
。玻爾運用廣義相對
論,掉頭來反擊它的創立者,從而維護了量子理論。

㈦ 有關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25字左右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輝。

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以為自己比身邊的人聰明就滿足了,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沮喪了。這多麼愚蠢啊!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導。

㈧ 愛因斯坦的故事(簡短)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輝.
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以為自己比身邊的人聰明就滿足了,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沮喪了.這多麼愚蠢啊!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