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故事作文450
Ⅰ 《我的鐵人老師》作文要求是寫輔導同學作業的事例
老師—— 祁麗.那時,我才讀三年級,那時的我任性、驕傲、愛耍小脾氣.有一次語文測試,我得了全班第一名,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不得了,拿著這張試卷到處炫耀.
班長讓我辦黑板報,我心裡樂滋滋的,讓同學們都為我拿粉筆,遞黑板刷,如有一點不順意,就會亂罵一氣.漸漸的同學們都不理我了,就連和我玩得最好的「鐵哥們」也不願意跟我玩了.這時候,祁老師來到我身邊,對我說:「湖之所以寬闊、博大,是因為它包容著所有的小水珠,它不會輕視其它小水珠,所以它十分快樂,一點也不孤獨.人也是一樣的,不能沒有朋友,而朋友需要你自己去尋找,其實全班七十多少個同學都是你的朋友,只是你沒有去好好珍惜,才會一個人這樣孤獨.」自從那次老師和我談心之後,我明白了許多,也使我重新擁有了擁有了朋友,懂得了真正的友誼.在學習上,祁老師也常常支持我、鼓勵我,陪我渡過了人生的一道道橋.現在我轉學了,又認識了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在這多少年裡,我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就會想起她,想起她的一番教誨,那種鼓勵的眼神.
Ⅱ 求一篇鐵人王進喜紀念碑的作文500字
鐵人王進喜是我國石油戰線上的一面旗幟,是全國勞動模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沒有對王進喜這個名字不熟悉的。昨日,看《中國剪報》2008年5月7日三版《常有妙有驚天下的鐵人王進喜》一文,不但對王進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為王進喜的妙語所打動!
一是態度樂觀,不畏困難。有一次從嘉峪關附近鑽井回玉門油田的路上,別人發牢騷,「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幹。向前看,戈壁灘,往後看,鬼門關。」王進喜隨口一改,「出了嘉峪關,心中好喜歡。向前看,大油田,往後看,米糧川。」意境馬上就變了,正是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使王進喜遇到困難不是繞道走,而是樂觀應對。1965年組織讓王進喜擔任1205鑽井隊隊長。這個隊原來是一個後進隊,月月任務完不成,且工人情緒低落。面對別人的風涼話,王進喜則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到困難就躺下!」結果,他上任頭一個月,就旗開得勝。
二是遵循科學,以身作則。1959年為給國慶十周年獻禮,局裡決定油井深度要鑽五千米,領導徵求困難時,王進喜不是馬上表態,而是認真分析各種因素,覺得胸有成竹後,才信心百倍地表態:「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結果不但提前完成了任務,且創下了全國的記錄。1960年在大慶大會戰中,有一次,發現井下有異常,為了防止井噴,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他奮不顧身第一個跳進泥漿池,揮動雙臂攪拌,防止了事故的發生。
三是思想活躍,氣勢奪人。王進喜最出名、也最具革命英雄主義氣概的一句話就是: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王進喜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踏遍戈壁灘,鑽透祁連山,進尺三千三,玉門關上立標桿。王進喜最感人的一句話就是:寧願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王進喜出生在玉門市赤金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文化程度不高,說出的話,只所以氣勢磅礴,擲地有聲,震耳欲聾,關鍵是思想不墨守成規,對職業強烈執著,敢於挑戰人生的極限。
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鐵人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他更是一個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Ⅲ 鐵人三項賽300字作文
鐵人三項賽,大家都知道是由跑步、游泳、騎自行車這三項組成,這種運動可以起到全方位的鍛煉,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益處。而我們家創建了新版的「鐵人三項賽」—— 籃球、乒乓球、羽毛球。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我們一家人見天氣這么好,就一致決定到外面去活動活動,感受一下新鮮空氣。去玩什麼呢?「我們乾脆就來個新版的『鐵人三項賽』吧!」爸爸洋洋得意地說,「輸的人還要答應贏的人一個要求。」「什麼?」我和媽媽都被搞得莫名其妙的。「就是我們去打籃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這不就成了新版的鐵人三項賽了嗎?」爸爸神氣十足地說。開始我和媽媽都被弄得將信將疑,然後覺得還挺好玩的,就不約而同地答應了。
籃球單打
第一場比賽是籃球單打。我和爸爸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備,迎接著這場比賽。比賽開始了,跳球的時候,爸爸憑著他的身高優勢搶到了球,緊跟著,爸爸就給我來了一個三大步上籃,立馬領先我兩分。好傢伙,一開始就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我也不甘示弱,一得到球權就在45度角投了一個三分球,隨著「唰」的一聲,球進了!3:2我反超了一分,心裡似乎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爸爸看見我此時暗暗自喜,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也投了一個三分球,說時遲,那時快,球已經從籃筐中落下了。就這樣我和爸爸不相上下,最終,爸爸還是以他的身高優勢勝了我。
羽毛球賽
Ⅳ 有關鐵人王啟明的作文
行事認真,為人低調,這是與王啟明熟識之人對他的一致評價。的確,在與王啟明的短暫接觸中,他的這一特質讓記者感同身受。
采訪前,記者事先發去采訪提綱,好讓老人家有所准備。第二天如約見面,剛一落座,王啟明便拿出一份裝訂齊整的「回答提綱」交到記者手中。
更不曾料想到,這份長達六頁的回答文字,是他花去一個早晨時間,親手一筆一畫寫就,而非用鍵盤敲擊所得。王啟明自小近視,為保護視力,他多年堅持用紙筆寫作,很少面對電腦屏幕。
「我看到你們寫的其他科學家,很受感動。但想想自己,總覺得這一路平平淡淡,似乎沒有太多可說的。」王啟明說這並非謙虛,而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然而,正是這位一生奉行「貢獻在前,名譽在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老科學家,為中國半導體和光電子事業的發展傾注了畢生心血,貢獻卓著,做出了眾多奠基性的工作。
「不能說是我做出奠基性工作。」王啟明在他的「回答提綱」中想要糾正記者的看法,「只能說我參與的科研和組織提出的工作,對我國相關事業的發展有奠基性的貢獻。」
王啟明將自己定位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自己的事業皆因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所以要淡泊名利,永遠「不要自己去評價自己」。
Ⅳ 作文以鐵人精神和大慶精神為話題
從工作方面學習他們,學習他們敢拼、敢斗、兢兢業業
從思想方面學習他們,學習他們一心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學習他們不求回報,
Ⅵ 老師讓寫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作文(初三),600字以上,寫得好一點的,我會看你們寫得好壞程度來給懸賞財富
在大慶油田開發時期,以鐵人王進喜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英雄群體,在艱苦卓絕的創業實踐中,積淀形成了經久不衰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感動、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進一步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充分發揮精神文化在現代化教育中的作用,深化人文根脈,提升城市品位,培育一代新人,大慶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在全市范圍內大力實施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工程。大慶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經過近兩個月緊鑼密鼓的精心准備,在時代廣場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工程啟動大會。
會議由主管副市長主持。市委、市政府、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市人大、市政協、市教育局以及石油石化企業等部門領導同志出席會議。各縣(區)政府領導,市、縣(區)教育行政和業務部門、市直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以及全市各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園)長、書記等,共5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還特別邀請了兩位老會戰代表在主席台上就座,一位是鐵人曾經的戰友,幾十年如一日,為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嘔心瀝血不懈工作的孫寶范老師;一位是大慶市著名教育專家,致力於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與基礎教育有機結合的劉貴和老師。
本次啟動大會立意高,視角新,內容精,形式活,既有針對性、實用性,又體現出可視性和教育性,給人以觀念的認同,感官的沖擊,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震撼。會議伊始,紀錄片《大慶戰歌》(節選)的再現和重溫,將與會人員的思緒帶入艱苦創業的激情年代,引發了對老一輩石油人的崇敬和緬懷;《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工程實施方案》的宣讀,加深了與會人員對「兩進工程」的清晰認識和整體把握;四個學段教學錄像課展示,為下一步的地方課程實施提供了鮮活範例;萬寶學校秦慧學老師的深情講述和錚錚誓言,反映了教材編寫組人員參與創編工作的心路歷程,也表達了他們共同的心聲——要為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而努力工作。當少先隊員獻上鮮花和少年先鋒隊隊禮,也獻上了全體與會人員對兩位老會戰老專家的敬重和祝福。
大會的成功舉辦源於前期堅實的工作基礎,籌備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大慶教育局傾心傾力地開展工作,聘請老專家、抽調骨幹教師組成工作組,搜集信息資料,進行專題培訓,研究課程內容,編寫文本教材,製作動漫視頻,指導製作教學展示課等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會下發的學段課程內容綱要、課例和百首石油歌曲推薦曲目系列光碟等資料,凝結著籌備組的智慧和心血,增強了會議的感召力,也掀開了「兩進工程」的新篇章。至此,以「有教育目標、有課程標准、有教學內容、有課時安排、有任課教師」的系統課程設置為標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正式納入了大慶市國民教育體系。
Ⅶ 作文:勞動模範,鐵人王進喜說過……寫一篇議論文600字作文
勞動模範在我身邊
一池清水,盛載著一個五盤。平靜的池水,顯示出夜的寧靜。
我倚在窗前,任憑皎潔的月光挑逗我的頭發,思緒早已飄向遠方……在寂靜的月夜下,我卻在思考,動用煩亂的腦子。
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有這么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呢?為什麼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為什麼學習這么枯燥無味呢?……」
「撲通!」一聲,讓我從沉思中返回現實,也讓我瞧見了她,是她!姑姑家鄰居的盲女。我有些不可思議這么晚了,她在干什麼?噢,窗子離地面有一米多,所以我選擇了便捷的方式從窗檯跳出,想要快些扶起她,但在我還未趕到她身邊時,她就自己摸索著站起來了,她似乎被我的到來嚇了一跳,忙問:「誰?誰在那兒」我聽出了她言語中的恐懼,盡量使自己的聲音溫柔些,道:「我是陳麗娟,就住在你家隔壁。」她似乎吁了一大口氣,說:「我叫郭文雅,你叫我文雅好了。」我在她舒展開笑容的那一瞬間覺得她很美,而且很恬靜,我也有些疑問:「這么晚了,你怎麼不睡?」「呵呵,我來聽火車的聲音,我最喜歡火車呼嘯著從我身邊跑過去的聲音了。」我更加疑惑了,我住在姑姑家,其實最煩惱的就是火車路過的聲音了,因為這兒離鐵軌很近,火車過一次,我就別想睡個安穩覺了,她怎麼會喜歡火車那嘈雜的聲音呢?我疑惑不解地問:「那火車那麼嘈雜,你怎麼會喜歡呢?」她聽了之後,似乎在對我說,也似乎在喃喃自語:「火車過去的聲音很好聽的,雖然嘈雜卻讓我真實地感覺到了它的存在,我可以想像出它飛奔在鐵軌上時的那份快樂,那份自豪,我相信,我也可以跑得快些的,我會跑得和它一樣穩的!」話語間,她那沒有焦距的眼睛中閃爍著一絲亮光。她真的好堅強!
「嗚——」火車來了,她跟著它奔跑,「撲通!」她再一次摔倒,我知道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她再次站起>
Ⅷ 作文我心中的英雄王王進喜
王進喜 ,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王進喜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被譽為油田鐵人。1959年,王進喜在全國「群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
王進喜干工作處處從國家利益著想,他重視調查研究,依靠群眾加速油田建設,艱苦奮斗,勤儉辦企業,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建立責任制,認真負責,嚴把油田質量關。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和「大慶經驗」,成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作文的石油工人。鐵人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他更是一個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Ⅸ 鐵人紀念館和王進喜的作文,400-550字左右。
星期六,我和媽媽,趙坤和阿姨一起去鐵人紀念館。 鐵人紀念館的風景可回真壯觀呀!我剛一進門,立刻答被眼前的風景吸引住了,一個大大的石像立在我眼前,那是王進喜爺爺的石像。石像的兩邊是松樹,松樹的葉子尖尖的,像針一樣。石像的後邊是進去的門,門前的是石階,石階總共有47級,那是為了紀念王進喜爺爺離開我們時的年齡。進了大廳,又有一個大大的石像,那也是王進喜爺爺的石像。通過講解員叔叔的講解,我們知道了王進喜爺爺小時侯的艱苦經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井噴時,王進喜爺爺把水泥扔到井裡,水泥沉了底,王進喜爺爺縱身一跳,用身體攪拌泥漿,最後控制了井噴,場面非常感人。隨後我們跟著講解員阿姨又聽了一遍。 聽完了講解員叔叔阿姨的講解之後我們回到家,我想:我要學習王進喜爺爺吃苦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