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橋的故事一千字作文

橋的故事一千字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7 14:10:16

1. 《家鄉的獨木橋》1000字作文

我們學校旁邊有條長長的小河,河水碧綠,河中央有座木頭搭的橋,叫獨木橋。
這座橋全身是用木頭和竹竿做成的,水中是用結實的短木架成的三角形橋墩,橋面由一根根圓木連接起來的,只有一隻腳那麼寬,順著橋墩架子伸出一人那麼高的木頭,綁上竹竿,便成了在這上面行走的護欄了。看上去獨木橋很簡陋、原始。河面約有六、七米那麼寬,橋下水流的很急,走上去還很危險。可是有了它,給兩岸的人們帶來了方便。獨木橋下水兒很清,河邊總是有許多阿姨在橋下洗衣服,她們哼著小調,快樂的勞動,真好看。有時,橋下游過一隻青蛙,哇哇地叫著,好像為她們伴奏。真好聽!我愛家鄉的橋兒!

2. 以「橋的故事」為作文題目

這是一個命題作文,要求寫作者圍繞那特定對象——最後徐徐飄下的楓葉運思,抒寫自已的真情實感,應力求曲折動人。可以從不同角度運思:如描寫楓葉飄落的情景,聯想到它曾為樹木、為果樹付出的一切,想到為學生付出了全部心血的教師,來贊美落葉精神的可貴;如寫楓葉落下而觸發對朋友的思念之情而聯想到來年的新葉,闡述只要以誠待人,就會產生新的友誼等等。[文題之二]

懷念___________要求:1.可在橫線上填充兵器、蠟燭、童年的玩具等,使文題完整。2.由物憶事,寫人,表達深情。3.字數不少於600字,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應試指導]

3. 關於橋的作文、1000字

橋有了「橋」,人們才有交往,溝通,希望;如生命橋,跨過了死的界限,到達生的終點,友誼橋凝固了同學間的感情,不讓它再次斷裂,而友誼橋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友誼橋是我和同學之間溝通的橋梁,而因為我一時地粗心大意,砌好的友誼橋被我無情地摧毀了。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我走在街上,天是那麼湛藍,白雲在天空中悠閑地飄著。時而聽到蟲兒歡奏著樂曲,時而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時而看到蝴蝶在草叢中翩翩起舞。我到達了我的目的地----學校,學校的一切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到了教室,同學們之間的氣氛頓時使我失去了笑容,這時,我的好朋友走過來對我說:「哎,我問你,是不是你在同學們之間挑撥離間使同學們變得不合?」她用冷冰冰的語氣對我說,使我感覺到了冰冷的北極。我很奇怪,同學們為什麼要這么說,這使我像嘴裡含話梅----酸極了,隨之而來的是同學們的譏笑與諷刺,我心裡像燃起了不滅的三昧真火,沖到好朋友面前狠狠地煽了她以巴掌,同學們一下子為我這個行為感到驚訝。之後,同學們都向我說明了原委。原來,他們想讓我感受一下同學也會幫我慶祝生日的感受,我心中一怔,不由地低下了頭,臉紅得像燒著的煤炭,我感到同學都在指責我的不是,我也憎恨當時打她的那隻手。這時,一個擁抱又讓我回到了溫暖的春天,我抬頭看,原來是好朋友撲過來悄悄對我說:「沒關系,我這個玩笑確實有點過了。我了解你,別人罵你什麼,你都會忍著,唯獨罵你挑撥離間,在同學間搬弄是非,你就會毫不猶豫地給他一巴掌,你最憎恨別人罵你這個了,我在這里,向你真誠地道歉,請你原諒我?」我很驚訝,朋友竟然不顧一切地保護我的面子,把一切責任都攬到自己的身上。而自己還要絞盡腦汁幫我計劃過生日,你說,這樣的朋友怎能不要呢?怎能不喜歡呢?生活中的友誼橋砌成的磚塊容易破碎,但心中砌好的友誼橋的磚塊是無堅不摧的。友誼在你最需要時幫助你;在你最悲傷時安慰你;在你最寂寞時陪伴你。盡管你和朋友之間會鬧些小矛盾.「小革命」。可是她(他)會在你需要的時候送上「及時雨」。溫馨時刻往往是在一瞬間,就等你去回味它,珍惜它,它在你老的時候會成為你最美好的回憶。摧毀友誼橋是在一秒鍾之內,但砌好友誼橋卻要「五年」「十年」的時間呢!所以,你們一定要珍惜它哦!

4. 以橋為話題寫一篇600字敘事作文

1) 可以寫成一篇說明文,向人們介紹橋的組成、種類、歷史等,可從中選取一兩種有代表性的橋如趙州橋、南京長江大橋等加以重點說明。
2) 可以以橋為線索,以橋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變化來寫社會的進步。如古代社會是石橋、木橋等,當今社會是鋼筋水泥橋,是斜拉索橋等。
3) 可以寫與橋有關的故事,如故鄉的小橋邊兒時的友情,他鄉橋邊與老友的相逢,異國橋頭對家鄉的思念等等,以橋為背景,寄寓各種情感。
4) 可以以橋喻人生,我們目前的生活是現實,我們的理想在河的彼岸,只有以奮斗為橋我們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5) 橋的作用在於溝通,任何形式有溝通都可以比作橋,如改革開放是橋,它溝通了國內外,談話是橋,它溝通了心與心等等。

5. 橋的故事為題作文

橋似乎是國人最先發明的。中國多江河湖泊,因此橋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國之大,各地的地形人情各有不同,而橋也就因地置宜,各成其色。
印象中江南的橋最多,最好,也是運用的效率最高的。曾經去過許多名橋:廬溝橋太霸氣了,趙洲橋顯得滄桑了些,風雨橋過於典雅,花橋失於雕細,那及這江南的橋,古樸,淡雅,不用精雕細刻就已使人心馳神往了。這正如江南的女子,嬌小,明媚。未施粉黛卻光彩照人。
江南的橋數不勝數。小橋流水人家,人從橋上走,水在橋下流,一切都是很平常的是。橋在江南已不在是交通工具那麼的簡單,它也成為了美的標志。江南的橋並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的,它與四周建築的結合是十分融洽的。「春城三百七十橋,夾岸朱樓隔柳條」。難怪旅美畫家陳逸飛先生將周庄雙橋繪成的油畫《故鄉的回憶》能夠馳名中外呢。
江南的人民是智慧的,一座座橋在他們的手裡成了一件件工藝品。在江南橋與水,橋與人,橋與船的結合是美淪美奐,充滿意境的。雖然廬溝曉月也是十分的絢麗,但那有江南的橋詩意昂然呢?「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在江南,一座橋就是一首詩,一個傳奇。楓橋有月落烏啼的詩境,斷橋有白蛇許仙的愛意,葬花橋有黛玉葬花的靈韻。
江南的橋固然多姿多彩,我又是生於江南,長於江南的,可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橋是單調,陌生,不通人情的。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的外婆家度過的。在村口有一條不算是太寬的河,照列也是有著一座橋的。那是座竹木橋,不寬,窄窄的,沒有任何的修飾,更談不上典雅古樸。在記憶中那橋和平地差不多,橋連著路,路接著橋。我最多隻是在閑著無事時拊在橋欄上孩子氣地往河裡吐口水。而在橋的對面卻有著一片林子,我的童年大都是在林子里捉鳥度過的。
每次當我走過橋去林子里玩時,外婆總是只會在橋邊呼喊我的乳名,等著我回去吃飯。外婆是從來不過這竹木橋的。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聽父母說自從外公死後外婆就在也沒有走過這竹木橋了。於是每次我玩耍回來時總會看見外婆在橋邊笑呵呵的守侯著。
直到後來我才從小夥伴的嘴裡知道了外婆不過橋的原因了。原來在村子的習俗中喪夫守寡的女子是不能過這竹木橋的,否則整個村子就會遭殃。外婆年輕的時候就從橋的對岸嫁到這里來。而在我出世的前一年外公就因病離去了,只留給外婆一間老屋和這古老的習俗。外公死後,外婆也真的再也沒有過這竹木橋。盡管外婆的娘家就在橋的對面。
外婆的堅貞也獲得了鄉鄰們的稱贊。他們對外婆的尊敬就如同對古代烈女潔婦般。我想那時如果還流行樹貞潔牌坊的話,外婆也一定能夠名垂鄉里。鄉鄰們是友善的,也是自私的,他們為了自己心理上的幸福將這種習俗強加於外婆。而外婆似乎樂於遵守和接受。只是我經常可以看見外婆站在橋邊向遠處瞭望,經常可以聽見黑屋裡外婆的哭泣。我是知道外婆的,在外婆的心理終是想走過這橋的。
如今,村前的竹木橋也早已拆了,換成了現代化的高架橋,南來北往,車水馬龍。村子裡的習俗也早已作古了,年輕的寡婦可以自由的出入。然而外婆卻已離我遠去了。我親愛的外婆呀,你終究是無法走出這座你生命中的橋。
其實我的外婆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農家婦女一般,勤勞,質朴,善良。我至今也無法知道外婆的名字,一如我始終無法回憶起那竹木橋的名字。

6. 寫橋的作文 要有一個故事 300字長

那座橋,在那兒,紋絲不動;那水,在那兒,卻沒日沒夜地從橋下盪過。他們在一起很久了,度過了多少個春秋,不知他們還能在一起多久。
過 去
100多年前,那橋來到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認識了他腳下的那條河。那水也結識了這位素不相識的新鄰居。
當時,這座橋還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夥子,年輕氣盛,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們都靠他才能過河。他認為自己光榮極了,他方便了兩岸的人們。他身上每一塊石甲,都光滑無比,在日出時和傍晚他都能反射出一陣耀眼的金光。
他身下的水,比他年紀大,但沒有一絲老態,晶瑩透亮,波光粼粼。他驕傲極了,特別是在紅日下時,他總喜歡向橋炫耀他美麗的身姿,把彩光射到橋洞底下,一閃一閃的。
他們最喜歡清晨了,因為這時景色最美。橋上沒行人,水上無行舟,安靜了極了。他們享受這一刻。
陽光被遮擋在雲層外,依稀看見幾束陽光在霧中,美妙極了。東邊的山在霧中若隱若現,鬱郁蔥蔥的樹林也好似在仙景境一般。小河潺潺的水聲與偶爾的幾聲鳥叫,都融入了這幅影隱約的水墨畫中。

現 在
不知哪一年,那橋開始忍受一股惡臭,因為那水不再干凈了。他變得烏黑混蝕,身體內水草叢生,但卻亂作一團。他的朋友們不見了,因為他們已經死了。這里,只剩下他與那橋了。
那水很痛苦,他失去了美麗。而罪魁禍首就是捅向他的一根根排水管。從裡面流出的充滿雜物的污水,肆無忌憚地攻擊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如今,他已快停止呼吸了。
而橋邊也沒多好過,他的身體是千瘡百孔,他的鎧甲破破爛爛,石欄被人們弄斷了,橋洞下的船也嫌他太矮,辱罵著這個「老東西」。他不願為這些瑣事苦惱,但人們卻在一步步逼迫他。
他們開始討厭周圍的人類,那水不斷地漲水,那橋不想為人們做事,不願再馱重物了,終於,人們禁止過橋了。那橋被當作文物保護,但不時有人欺負他,他仍飽受摧殘。
那橋離大去之時不遠了。
未 來
100多年後,人們在他們面前修了一座更大的城市。科技進步,人類發明了凈化水的工具,但卻不去拯救那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厭他,說他惡臭沖天,是他們城市的垃圾製造河。堆在他身上的垃圾像小山包一樣,終於有一天,垃圾堆出了河面,人們准備排空他,建一個藝術長廊。
排水計劃開始了,但橋也將被拆建,沒有任何理由。
一天炎熱的正午,那橋轟然然倒塌了。這位200歲的老者就這么死了。沒有任何物為他悲傷,除了那水。
那水憤怒極了,面對這一事實,他准備報復人類,為了他最好的老朋友——橋。
那晚下了一夜暴雨,那水得到了巨大的力量。他像一個發病的瘋子,猛漲、猛漲。他不像往日一樣平靜,此時他像大海一樣波濤洶涌。
他漫過河岸,包圍了城市。兩天後,城市一片狼籍。到處是河裡的垃圾。人類用以攻擊小河的垃圾攻擊了自己,真是活該。
他破壞了城市,但他自己也筋疲力盡了。終於,他最後一滴靈魂被太陽帶走了,那水也死了,和那橋一起。
所有人都從那兒搬走了,這兒也成了那橋、那水靈魂的安息之處。

7. 我和橋的故事 高中作文

說起橋有很多,有大的橋,有小的橋。
今天,我們去植物園里的那座小石橋釣魚。拿好漁具,我們便去了植物園的石橋上,打開漁具坐在石橋上釣魚。
快到中午的時候,爸爸問:「掉了幾條了?」媽媽興高采烈的說:「三條了」。「兒子釣幾條了」爸爸關切的問。我嘴裡小聲嘟囔著;「沒釣到」。
過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有魚兒咬鉤了,我激動的用力一甩桿兒,結果甩得太厲害,在加上橋也窄,把魚甩到了河的另一邊。我大叫:「該死的!」爸爸說:「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不能怨天尤人,釣魚本身就是鍛煉人的耐性的活動」。
我剛要坐下來認真釣魚,可是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我長嘆了一口氣:「下次來一定要選擇個好天氣。」爸爸看出了我的不高興,安慰我說:「沒關系,下次我們再來釣」。
我們收起漁具走下小橋時,因走的太快而且橋面太滑,我摔倒了。我躺在橋上想哭出來,但蒙蒙細雨滴在我的臉上、身上。我享受著細雨帶給我的涼爽,我忘記了疼痛。我在風雨中躺著,橋就好像是我的床。
漸漸的我似乎喜歡上了這座小石橋,看著走過小橋的每個人的鞋,有布鞋、皮鞋、運動鞋,色彩斑斕。想想每天發生在小橋上的故事,我覺得小橋也是偉大的。

8. 語文作業作文一篇《橋的故事》

中國現
存的古老
之一。又稱
。位於四川省
城西,

跨越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九月動工,次年四月完工。橋凈跨 100 米,凈寬 2.8 米,橋面距
14.5 米。全橋共用鐵索鏈 13 根,其中 9 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橫縱木板作橋面,可通行人、畜; 4 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橋面兩側。關於

,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還是毛澤東主席的《
》中「
」的詩句,正是當年紅軍22勇士
,突破
天險,紅軍取得了
會師的勝利,因而

也成為
上的一座
,被載入歷史
。1961年國務批准
鐵索橋(包括附屬建築)為國家
單位。 瀘定鐵索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
、橋亭三部分組成: 橋身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其中底鏈9根,扶手4根,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由
手工打造的鐵環相扣,總重量達21噸多。底鏈上滿鋪木板,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這樣就13根鏈為一個整體(導游要指著橋身講);
為固定
樁和卧龍樁的基礎;橋亭屬清式古建築。河對面,山坡上古建築,那是歷史悠久的
,也就說是一座寺廟。但在
時,它卻 瀘定鐵索橋
是紅軍的「
點指揮部」和
、機槍陣地,正是在它的掩護下,紅軍的22勇士從13根鐵索上奮勇爬過,粉碎了
讓朱毛「成為第二個
」的夢想。走在橋上,低頭看
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像一下當年的
是怎樣把這么沉重的鐵鏈拉過河鋪成鐵索橋嗎?當年的紅軍又是怎樣在
之下怎樣爬過這103米的鐵索嗎?我們到了橋西
的地下,就這座橋的關鍵所在。堡基面以下是落井,埋有
鑄造的
樁和卧龍樁,並以鐵鏈
,我們看見的這根
,就是
柱,上面鑄有的重量18000斤,這和
的金箍棒的重量差不多,大約也只有它才能撐起這座橋了。 這就是當年
的御碑,正文為「
」,而橫批為「一統河山」(從左至右看),可見康熙對當時疆土完整的意願;而反過來看,「山河統一」又表現了他對疆土完整統一的一種喜悅。由此可想,鐵索橋對祖國統一的重要性,大家也就應明白「瀘定」二字的意義了。
坐落在
城大渡河上,為
。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
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 兩岸

古建築,風貌獨特赤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
途經這里
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9. 寫橋的故事作文

最早留在記憶中的橋都是一些小橋。
家鄉也應該算是水鄉吧,很多水溝纏纏繞繞著小村,自然橋也就多了。
家鄉的水溝都不寬,也就十來米吧,架在溝上的橋都很簡陋,往往就是下面兩個橋墩,上面幾塊長長的寬石板,而這些石板排列並不緊密,兩塊石板中間一般會有很大的空隙。但這樣的橋還算穩固,雖說沒有橋欄,但因為溝都很窄,水又不是很深,站在橋上看橋下的水流並不覺得害怕。這樣的石橋在小時候的家鄉已稱得上是象樣的橋了,都架在家鄉通向外面的重要的路上,要承受著人走車軋牲畜踏。雖說這石板橋看起來很粗糙,卻能歷時間的風雨,小村中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橋建於什麼時候,關於這些橋的故事也多是一些不小心從橋上失足的傳聞。這橋的悠久歷史雖然從沒有人提起,現在回想起來卻可以揣摸,因為那些橋面厚厚的石板都已磨損得厲害,本來該是方形的條石楞角都已消失,成了圓潤的了,它們也就成了石橋歷史的象形文字,那兩塊條石間不窄的孔隙就是因為日久天長的雨雪侵蝕吧!
在一些鄉間小路上,把水溝的兩岸連在一起的則是用木樁和樹枝搭起來的小橋。這些橋都是臨時搭建,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財力,但也很難持久。一般就是村民覺得有些小路走到溝邊斷開很是不便,到對岸要麼涉水,要麼去繞很遠的路。如果是夏天涉水還行,其它季節涉水會很不舒服,況且如果負重的話,涉水更為艱難;去繞行,路就會太遠,因為溝一般都很長,這樣會浪費很多時間。於是一些村民自發組織在一起,跟村裡說好,砍上一些樹枝,粗壯的做了橋樁,細些的鋪成橋面。橋面的樹枝鋪得很厚,鋪好後再在上面墊上更厚的一層土,踩實,小橋就架成了。人走在這小橋上,穩穩的,很是方便,再也不必涉水,再也不必繞遠,對這臨時小橋心會生出喜愛,對架橋人也生出感激。只是這小橋的材料過於單薄,或許就是很偶然的一輛牛車從小橋上走過,小橋就會有些變形。如果一場大雨,這小橋上的泥土會被雨水帶走,小橋露出它的骨架,雨過後,某個勤快的村民會重新給小橋補上肌膚。但小橋的生命還是過於短暫,可能一年過後,它已經只剩一些痕跡,再也不能擔負曾經的使命。
而在一些更少人行走的羊腸小路上,還偶爾會在水溝邊看到一座獨木橋。一根木頭孤零零地躺在水面上,每日看著身下的水流,靜候著有人從自己身上攀過。獨木橋總讓人心生恐懼,走在這橋上總會心驚膽顫,兩腿發軟,但為了不涉水,為了不繞遠,也只能冒險。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走獨木橋時,嚇得手腳並用,連滾帶爬,走過橋時,已全身是汗。雖說只是獨木成橋,一樣擔負了橋的使命,讓路途變短,只是現在這樣的橋已銷聲匿跡,再也看不見了!

10. 介紹吊橋的做用的作文一千字以上

吊橋
吊橋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並錨固於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其纜索幾何形狀由力的平衡條件決定,一般接近拋物線。從纜索垂下許多吊桿,把橋面吊住,在橋面和吊桿之間常設置加勁梁,同纜索形成組合體系,以減小活載所引起的撓度變形。
懸索橋的歷史是古老的。早期熱帶原始人利用森林中的藤、竹、樹莖做成懸式橋以渡小溪,使用的懸索有豎直的,斜拉的,或者兩者混合的。婆羅洲、寮國、爪哇原始藤竹橋,都是早期懸索橋的雛形。不過具有文字記載的懸索橋雛形,最早的要屬中國,直到今天,仍在影響著世界吊橋形式的發展。

遠在公元前三世紀,在中國四川境內就修建了"笮"(竹索橋)。秦取西蜀,四川《鹽源縣志》記:"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秦置蜀守,固取笮,笮始見於書。至李冰為守(公元前256-251年),造七橋"七橋之中有一笮橋,即竹索橋。可見至少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已經記錄了竹索橋。

早在公元前50年(即漢宣帝甘露4年)已經在四川建成長達百米的鐵索橋。1665年,徐霞客有篇題為《鐵索橋記》的游記,曾被傳教士Martini翻譯到西方,該書詳細記載了1629年貴州境內一座跨度約為122m的鐵索橋。1667年,法國傳教士Kircher從中國回去後,著有《中國奇跡覽勝》,書中記有見於公元65年的雲南蘭津鐵索橋。該書曾譯成多種文字並多次再版。據科技史學家研究,只是在上述書出版之後,索橋才傳到西方。可見,中國古代的懸索橋是獨創發明並領先的。有名的四川大渡河上由9條鐵鏈組成的瀘定橋,是在1706年建成的。

在雲南亦較早就出現了懸索橋,據《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記雲南龍川東江藤橋雲:"龍川東江之源,滔滔南逝。系藤為橋於上以渡……"

近代中國的懸索橋發展,自1938年,湖南建成一座公路懸索橋,可運行10噸汽車,隨後又有一批公路懸索橋建成。新中國成立後,共建成70多座此類橋,但跨徑小,寬度窄,荷載標准低,發展大大滯後。90年代後,中國懸索橋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主跨452m的廣東汕頭海灣大橋被譽為中國第一座大跨度現代懸索橋,其主跨位居預應力混凝土加勁懸索橋世界第一;西陵長江大橋,主跨900m,是國內自主設計的第一座全焊接鋼箱加勁梁懸索橋;江蘇江陰長江大橋,主跨為1385m的鋼箱加勁懸索橋,列為世界第五的大跨徑懸索橋;2005年竣工的江蘇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南汊大橋,主跨為1490m,為世界第三的大跨徑懸索橋;不久前竣工的舟山西堠門跨海大橋,主跨1650m,位居世界第二。可見,我國已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湘西矮寨鎮境內。矮寨懸索橋,距吉首市區約20公里,跨越矮寨鎮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經谷底,橋面設計標高與地面高差達330米左右。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該橋跨越矮寨大峽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我國現代懸索橋的建造起於19世紀60年代,在西南山區建造了一些跨度在200米以內的半加勁式單鏈和雙鏈式懸索橋,其中較著名的是1969年建成的重慶朝陽大橋;1984年建成的西藏達孜橋,跨度達到500米。90年代的交通建設高潮使我們終於迎來了建造現代大跨度懸索橋的新時期。跨度為452米的廣東汕頭海灣大橋採用混凝土加勁梁;廣東虎門大橋為跨度達888米的鋼箱梁懸索橋;主跨超過1200米的江陰長江大橋正在設計之中。3座懸索橋的同時建造將使我國的橋梁科學技術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