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與社會有關的故事
Ⅰ 《我與爺爺的故事》500字
在我的記憶中,以前一些不開心的事都不太會留在我的腦海里,我的腦海里大多數都是一些比較開心的事。
說到開心的事,我就想起了兩小件有關酒名的故事,這是我與家人之間的小故事,這故事充分說明了我是我們家的開心果額。 話說,我小時侯,也不認識幾個字,只是會認識些簡單的字。有一天,爸爸帶回來一瓶酒,說這是給爺爺喝的。當時,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問爸爸,爸爸說:「這是一種酒,叫『椰島鹿龜酒』」。我看了看也不知道是什麼字,聽的也不太清楚,就疑惑的說:「『跌倒鹿龜酒』?我爺爺又沒有跌倒喝什麼『跌倒鹿龜酒』啊。再說『跌倒鹿龜酒』是不是跌倒的了的人才可以喝的?這是不是用跌倒的鹿和龜來制的酒啊?」這一系列的問題問出以後,全家人都感到疑惑,說了一大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不久,只聽到全家人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這樣就是鬨堂大笑了。呵呵。這樣每次買『椰島鹿龜酒』都會提到這一段笑話。但是『椰島鹿龜酒』也不是經常買的,於是,不久便開始淡忘了。
兩小件有關酒名的故事,那另一件故事就是這樣的。在不久之前,由於路上多年倒水,變得有些滑了奶奶就一不小心,滑了一下,跌倒在地。我本來也不知道,但在飯桌上奶奶說給我們聽了,於是我便插了一句,說道:「奶奶,您現在應該喝『跌倒鹿龜酒』了,呵呵。.」爸爸恍然大悟,連聲應道:「這樣跌倒了的人才喝的酒,喝了一定不會再通的。」 故事就是這樣,現在回憶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啊。
Ⅱ 關於革命先烈的故事,500字左右
劉胡蘭烈士
劉胡蘭烈士於年出生於山西汶水縣,雲周西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她積極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牆,風狂反撲,襲擊了雲周西鄉村。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後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於河北懷來縣南山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在黨的培養下參加了黨領導的各種抗日活動。1945年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工作積極、做戰勇敢,先後立過四次大功,得過三枚獎章。194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戰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開導火線,與敵人同歸於盡,為勝利開辟了道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董存瑞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要學習英雄精神,沿著英雄的道路奮勇前進。
黃繼光烈士
黃繼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0年美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1951年20歲的黃繼光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射口,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道路,黃繼光同志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著名的抗日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後,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Ⅲ 有關漢字的有趣的故事500字
瓜:
寓言故事:太陽瓜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山清水秀的太陽山,住著一位太陽老人,常年種著太陽瓜。老人為人正直,祥和慈悲,對任何人都熱情善待,就是對要飯的也關懷備至。
太 陽山下住著一對貧窮兄弟,過著艱難困苦的日子。時常忍飢挨餓。兄弟倆聽說太陽山上的太陽老人忠誠善良,可憐窮人,兄弟倆就准備投靠太陽老人。於是這兄弟倆跋山涉水,不辭勞苦,走了好些日子,終於上了太陽山。兄弟倆說明來意,老人聽了,滿心歡喜,答應了兄弟倆,並安排了太陽山上的活讓他倆做。太陽老人說: 「太陽山上的太陽瓜,是神瓜,它得種七七四十九年,需要用水和鮮血來澆灌,到山下清泉擔水,一擔水兩滴血,滴在兩桶水裡和勻,等到四十九年後,瓜熟了,每人一顆瓜,只要辛勤勞動,它們會給你帶來幸福的,你們去干吧。」太陽老人說完就去干自己的活了。
兄弟倆每人挑了一擔木桶,就跟大夥去擔水 了。起初,老大也和大家一樣挑一擔水,咬破中指,在每個桶里滴一滴血,後來老大想:這樣又滴血又擔水,不得累死?老大就想了一個辦法,先擔滿水,在半路倒掉一些,又從山坡上弄些紅土當血放在水裡一攪,這樣又省力又省血。而且還在背後說別人偷懶,不好好乾,他如何賣力,還要太陽老人分個大的瓜給他。太陽老人 只是笑呵呵的說:「小夥子,好好乾,定有幸福的。」
再說老二,到瓜地一看,這太陽瓜已經長了好多年了,一共七七四十九個瓜,原來共有四十七個人,加上他兄弟倆 ,正好四十九個人,每人一個。他一邊幹活,一邊想:人家幹了許多年了,付出了多大辛苦,自己也得個瓜,真不好意思。老二越想越臉紅,就暗下決心,別人挑一擔,他挑兩擔,別人滴兩滴血,他滴四滴血,別人還沒起床,他就起來干,別人睡下了,他穿好衣服偷偷再比別人多挑幾擔。這樣,他才覺的配得太陽瓜,才心安理 得。
轉眼四十九年過去了,眼看黃澄澄,金燦燦的太陽瓜成熟了,不過有大有小,有熟有生。一天,太陽老人把眾人叫到太陽瓜前,說:「大家辛苦了四十九年,付出了心血,就要換得成果。瓜有大有小,你們各自去找你們的主人吧。」說完,太陽瓜滿地飛快的滾動起來。老大心想:那個大瓜快來到我跟前。可 是眼巴巴看到那個頂大的瓜慢慢的滾到了老二跟前,那個最小的瓜卻來到了老大跟前。這時只聽太陽老人說:「你們只要想吃什麼想用什麼,向著太陽瓜說一聲,就會送來。」
王婆賣瓜
王婆從農村搬到城裡,迫於生計,找了塊地盤,和丈夫王麻子做起了西瓜買賣。當時,女人們很少在外拋頭露面,上街做生意的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當王婆打扮的花枝招展時,很快引來一大批看稀奇的人,再加上她的伶牙利齒,對自己的瓜誇大其辭的宣傳效應,很快便銷售一空。
嘗到甜頭後,王婆很快又從鄉下販來一批西瓜,想著再掙一筆錢。誰知因先前賣出去的西瓜,與她所說的味道相去甚遠,做壞了行情,買瓜的人一傳十,十傳百,都說街上賣瓜的女人嘴上說得好,賣的瓜卻不怎麼樣,還在秤頭上做手腳,所以再也沒有人來買她的西瓜了。不久,這些賣不出去的瓜便全部爛掉了。
虛假廣告是不會長久如願的。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可以說是開了虛假廣告的先例。
來:
狼來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叫做冰帝的村子裡,住著一個放羊的小男生。他的名字叫小景。(小光助:呃?莫非是小景伯伯?小愛周:光助哥哥……聽故事不要打斷啦……手冢心語:果然,的確很不祥……)
每天他都會帶著他們家的綿羊寶寶到小山坡上吃草。——其中,有一隻叫做小慈的綿羊寶寶好愛睡覺哦!每次都在山坡上睡著,惹得小景十分生氣。不過,他卻是小景最疼的一隻綿羊寶寶哦!知道為什麼嗎?其實就是因為他是小景親手幫綿羊媽媽接生的那隻小綿羊……[作者:我真的不知道我在干什麼……=o=|||]
小小的牧羊人最害怕的,就是狼會來吃掉綿羊們。而村民們最害怕的,就是狼會來吃掉小景——因為小景長得很可愛,大家都很喜歡他。幸虧村子不大,只要小景在山坡上大喊,村民們就會聽到,就會馬上拿武器(?)跑上山坡去救人(羊)……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狼都不敢到山坡上去吃羊(人)。
本來呢,日子是過的十分的和美,可是小景覺得每天都這么過日子太無聊了。於是,他就想到了一個惡作劇……
「狼來啦,狼來啦……」小景在山坡上大喊。
「啊啦啊啦……小景遇到危險了!」正在蘋果園里摘蘋果的小助聽到了,連忙從高高的木梯子上爬了下來,拿起手邊的一把剪刀,向小山坡沖去。
「實在是太大意了。」正在蜂窩前采蜂蜜的小光聽到了,拿起身邊的一條木棍,向小山坡跑去。(手冢:周助,你……||||)
「まだまだだね。」正在家裡跟貓玩的小龍,抱著小貓卡魯賓向小山坡走去。
「什麼?狼來了???我要吃狼肉……」還在草地上吃漢堡的小武,咬著麵包向小山坡奔去。
當他們趕到小山坡時,發現跟本沒有狼——只是,小景正坐在樹上大笑。「哈哈……你們真的相信……還真笨!!!」
「切……」小助、小光、小龍、小武實在是無法理解小景的行為,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小景在山坡上又大喊「狼來啦……狼來啦……」
正在泡茶的小市聽到了,拿起一束百合花,往山坡跑去……
正在練劍的小弦聽到了,拿起木刀,往山坡跑去……
正在吃口香糖的小太聽到了,拿起一個蛋糕,往山坡跑去……
正在滑雪(?!)的小赤聽到了,拿起雪橇(!),往山坡跑去……
當他們趕到小山坡的時候,還是發現根本沒有狼。小景坐在樹上大笑:「哈哈……你們這群笨蛋……竟然還相信……」
第三天,小景依然在山坡上大喊「狼來啦……狼來啦……」
還在梳頭的榊伯伯聽到了,拿起梳子,朝山坡跑去……
還在守門的小樺,「Usu」了一聲後,朝山坡跑去……
還在跳繩的小岳聽到了,拿著繩子,朝山坡跑去……
還在洗碗的小亮聽到了,拿著洗潔精,朝山坡跑去……
當他們趕到小山坡的時候,發現綿羊們跟小景還是完整無缺安然無恙。「哈哈哈……沉醉在本少爺華麗的撒花功力中吧……」
可是第四天,狼真的來了。這匹不是普通的狼——這是一匹戴眼鏡的藍色的狼,簡稱,色狼。[作者(抱頭):別揍我……—o—]
他色迷迷地盯著小景說:「跟我回家……當我的老婆吧……」
「你神經病啊!!!我是人,你是狼!!!」
「呵呵……我是狼人……」「咻」的一聲,狼站了起來,變成一個帥氣的男生。(不二:忍足,我對你有夠好的……kaka……)「親親老婆,跟我回家吧……」狼一把抱住小景
「不要!!!」小景大喊,「狼來啦!!!狼來啦!!!狼真的來啦!!!」
可是,村子裡再也沒有人相信小景了。小助依然在摘蘋果;小光依然在采蜂蜜;小龍依然在逗貓;小武依然在吃漢堡;小市依然在喝茶;小弦依然在練劍;小太依然在吃蛋糕;小赤依然在滑雪;榊伯伯依然在梳頭;小樺依然在守門;小岳依然在跳繩;小亮依然在洗碗……大家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作者:相信我,我沒有在湊字數……]
「嗚嗚……來救我啊……」小景大哭。
「呵呵……親親老婆別哭了……來……跟我回家吧……」
就這樣,小景被狼拐(?)了回家,還把他吃干抹凈。(手冢:周助,不要教壞小孩子……)
還在山坡上的綿羊寶寶小慈一覺醒來,發現主人不見了。「咩咩……」地咩了兩聲後,又繼續沉入它的夢鄉……
Ⅳ 關於祖國故事500字左右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6.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7.世錦賽上 ,當中國隊靠最後一記三分, 贏下了比賽, 日本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姚明
當日本記者問姚明你在日本比賽是不是跟在中國比賽一樣 是不是感覺日本球迷非常好 (熱情) 才讓中國進入16強 姚明的回答: 哦 是這樣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最後時刻贏下比賽,我想跟日本球迷沒有多大關系, 因為在日本比賽更能增加我們的鬥志,因為我們愛國.
記者又問姚明 你覺的中國籃球是亞洲霸主嗎??(他指的是中國和日本的實力對比) 姚明說:中國不能代表亞洲 難道讓日本代表亞洲嗎?? 如果日本在5年之內能成為亞洲霸主,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人類在退化. 日本記者又問道:那你認為日本籃球還需要多長時間能追上中國.姚明回答:下屆錦標賽不在日本了 日本要想出線,代表亞洲比賽,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中國作為衛冕冠軍直接晉級決賽. 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 以後中國和日本比賽 我一定會打 ,別的國家我可以不打 但是日本一定打,我喜歡俯看籃下的日本人。
Ⅳ 我與信息的故事500字
靈通全宇,信息遍及每個角落。
生命禪院大學信息
雪峰
生命禪院不是政治組織,不是宗教組織,而是一所大學。
生命禪院大學的宗旨是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走上帝的道,為人類開創生命禪院時代。
生命禪院大學教授的內容主要是關於上帝的知識和關於做人的知識。
上帝的知識包括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空間的奧秘、時間的奧秘、生命及生命的奧秘、生命的輪回和升華、反物質世界、現實與虛幻的辯證關系、八大思維、宇宙三要素意識、結構、能量、反物質世界、道的內涵、心、愛、性等。
做人的知識包括人在各類生命層次中的位置、人在宇宙中的作用、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的、人與上帝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群分類、人的品級、完美人性的標准、豐滿人生、獨立意識的培養、做人的道德、開心、快樂、自由、幸福的含義、人生三大財富的獲取等等。
生命禪院大學課程分三級:一級課程是:《聖經》、《金剛經》、《道德經》、《古蘭經》;二級課程是:禪院文集、雪峰文集、禪院草文集;三級課程是:無字天書。
生命禪院大學的導師是:基督耶穌、佛陀釋迦牟尼、仙人老子、先知穆罕默德、偉人毛澤東、奧修。
生命禪院大學校長是:生命禪院靈魂層渾沌元初、陽聖、陰聖。
生命禪院大學教授是生命禪院元初元童。
生命禪院大學的教授途徑是網路函授和各地分院面授相結合。
生命禪院大學的教授平台是——「生命禪院大學」網站
生命禪院大學面向全社會招生,凡有基本閱讀能力,願意學習上帝知識和做人知識者,不論年齡、性別、族別、文化層次,均可以自主參與學習並進行交流。
自主參與生命禪院大學學習需交學費,學費交多少,完全由學員自己決定,可以多交,可以少交,也可以不交,根據你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在生命禪院大學所獲得的知識憑良心自主決定。
生命禪院的禪院草均可以參與學習,不交學費。
「生命禪院大學」網站正在籌建之中,大學網站建立公開之日,就是生命禪院大學開學之日。
讓我們期待著生命禪院大學網站早日建成!
2010/4/16
Ⅵ 勵志小故事,500字以內。
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莎士比亞
有些人的人生是澎湃的大海,可是昨天他還是蜿蜒的小溪。大海波瀾壯闊,小溪潺潺清澈,兩者有什麼關聯呢?關聯便是——小溪是大海的昨天。因為沒有忘掉昨天,所以一直努力向前而成為了今天。那麼,如果一個人忘掉了今天,他就註定無法迎接到美好的明天。
這是一個人生命題:有一種魅力叫做滄桑,這種璀璨能成為永恆,就像一棵有著很多圈年輪的大樹,大家看它的第一眼,就知道它充滿了故事。每過一年,經歷了一些事情,年輪也會隨著歲月的前行而增長一圈,若干年後,小樹成了大樹,再過若干年以後,大樹成了老樹,可是魅力卻只增不減。
從前,廟里有個負責清掃落葉的小和尚,覺得每天清晨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秋冬之際,院里落滿了樹葉。他每天早上都需要花很長時間來清掃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為此,他想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一個和尚對他說:「你可以在掃前先用力搖樹,等把樹葉都搖落下來,那你第二天就可以不用掃樹葉了啊!」小和尚按照他的辦法去做了。
第二天,小和尚來到院中一看,如往日一樣,寺院里落滿了樹葉。這時,老和尚走過來,對他說:「孩子,不管你今天多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落下來的。」
小和尚幡然醒悟,原來世上幾乎沒有事情是能提前完成的,唯有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生活。忘記今天的人,也不會有明天。
其實,今天的積累,才能帶來明天的成功與幸福。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今天度過,卻在明天享受成功的喜悅。然而,很多人不珍惜今天的成長。
如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
剛開始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才華橫溢。可(www.lemonba.com
人生勵志故事)是現實就是這樣,在你趾高氣揚的時候敲了你幾個悶棍。你覺得你為單位作出那麼大的貢獻卻沒人重視,你覺得口頭重視沒有用不如獎勵來得實惠;你覺得,自己的成果都被別人拿走了……和你的期望簡直天壤之別。
之後,你變得滿腹牢騷,變得憤怒。然後,你安慰自己,其實可以不那麼努力……如果那樣,別人也就不會再拿走你的成果……終於,若干年後,你變得不再有激情,不再有才華了——你老了。有人開玩笑地說:「你老了!」其實,你不是老了,而是停止成長了。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就好像金庸小說里的自斷經脈。經脈斷了不能續上,我們的放棄,卻可以重拾腳步,繼續走向成長之路。
忘掉今天的人,會被明天忘掉。生命是一個歷程,是個整體,我們太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忘記了成長,然而人生當中,有什麼比成長還重要呢?轉自www.lemonba.com檸檬美文網
Ⅶ 有關歷史故事的記敘文500字左右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秦國打敗晉國以後,一連十幾年兩國沒有發生戰事。可是南方的楚國卻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晉國爭奪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楚莊王正在那裡尋歡作樂,聽到伍舉要見他,就把伍舉召到面前,問:「你來干什麼?」
伍舉說:「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
楚莊王聽說要他猜謎兒,覺得怪有意思,就笑著說:「你說出來聽聽。」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
楚莊王心裡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期,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楚莊王沒有動靜,又去勸說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
蘇從說:「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願的。」
楚莊王高興地說:「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打這以後,楚莊王決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馬的人撤了職,把敢於進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一面製造武器,操練兵馬。當年,就收服了南方許多部落。第六年,打敗了宋國。第八年,又打敗了陸渾(在今河南嵩縣東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為了顯示楚國的兵威,楚莊王在洛邑的郊外舉行一次大檢閱。
這一來,可把那個掛名的周天子嚇壞了。他派一個大臣王孫滿到郊外去慰勞楚軍。
楚莊王和王孫滿交談的時候,楚莊王問起周王宮里藏著的九鼎大小輕重怎麼樣。九鼎是象徵周王室權威的禮器。楚莊王問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奪取周天子權力的野心。
王孫滿是個善於應付的人。他勸說楚莊王:國家的強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聽鼎的輕重。楚莊王自己知道當時還沒有滅掉周朝的條件,也就帶兵回國了。
以後,楚莊王又請了一位楚國有名的隱士孫叔敖當令尹(楚國的國相)。孫叔敖當了令尹以後,開墾荒地,挖掘河道,獎勵生產。為了免除水災旱災,他還組織楚國人開辟河道,能灌溉成百萬畝莊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糧食。沒幾年工夫,楚國更加強大起來,先後平定了鄭國和陳國的兩次內亂,終於和中原霸主晉國沖突起來。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救鄭。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市東)和楚國發生了一次大戰。晉國從來沒有打過這么慘的敗仗,人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黃河邊。船少人多,兵士爭著渡河,許多人被擠到水裡去了。掉到水裡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頭都砍了下來。
有人勸楚莊王追上去,把晉軍趕盡殺絕。楚莊王說:「楚國自從城濮失敗以來,一直抬不起頭來。這回打了這么大的勝仗,總算洗刷了以前的恥辱,何必多殺人呢?」
說著,立即下令收兵,讓晉國的殘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後,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就成了霸主。
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莊王,前前後後總共五個霸主。歷史上通常稱他們是「春秋五霸」。
荊軻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並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ā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太子丹說:「拿兵力去對付秦國,簡直像拿雞蛋去砸石頭;要聯合各國合縱抗秦,看來也辦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見秦王,挨近秦王身邊,逼他退還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應了最好,要是不答應,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為難,說:「督亢的地圖好辦;樊將軍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麼忍心傷害他呢?」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准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准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葯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年才十三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咸陽。秦王政一聽燕國派使者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的地圖都送來了,十分高興,就命令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台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那副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
秦王政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幹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瞧,果然見秦舞陽的臉又青又白,就賠笑對秦王說:「粗野的人,從來沒見過大王的威嚴,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原諒。」
秦王政畢竟有點懷疑,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打開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打開,到地圖全都打開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一見,驚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過去。
秦王政使勁地向後一轉身,把那隻袖子掙斷了。他跳過旁邊的屏風,剛要往外跑。荊軻拿著匕首追了上來,秦王政一見跑不了,就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
兩個人像走馬燈似地直轉悠。
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無主,也沒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員中有個伺候秦王政的醫生,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葯袋對准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葯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就在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秦王政往右邊只一閃,那把匕首就從他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嘣」的一聲,直迸火星兒。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自己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候,侍從的武士已經一起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台階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給武士們殺了。
李斯諫逐客
秦國雖然在邯鄲打了一次敗仗,但是它的實力還很強。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進攻韓、趙兩國,打了勝仗。後來,索性把掛名的東周王朝也滅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
當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裡。
呂不韋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地方的一個富商,因為幫助庄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呂不韋當相國以後,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
戰國時期有許多學派,紛紛著書立說,歷史上把這種情況稱做「百家爭鳴」。呂不韋自己不會寫書,他組織他的門客一起編寫一部書,叫《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還派人把它掛在咸陽城門上,還發布告示,說誰能對這部書提出意見,不論添個字或者刪掉個字,就賞金千兩。這一來,他的名氣就更響了。
秦王政年紀漸漸大起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宮里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把呂不韋免了職。後來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
呂不韋一倒台,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
秦王政接受這個意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
有個楚國來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學派代表荀況的學生。他來到秦國,被呂不韋留下來當了客卿。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驅逐的份兒,心裡挺不服氣。離開咸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裡,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
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恢復他的官職,還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當謀士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攻勢,一面派人到列國游說諸侯,還用反間、收賣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韓王安看到這形勢,害怕起來,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
韓非也是荀況的學生,跟李斯同學。他在韓國看到國家一天天削弱,幾次三番向韓王進諫,韓王就是不理他。韓非滿肚子學問,沒被重用,就關起門來寫了一部書,叫《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君主要集中權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贊賞,說:「如果我能和這個人見見面,該多好啊。」
這一回,韓非受韓王委派來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強大,上書給秦王,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出力。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還沒考慮重用韓非,李斯倒先著急起來,怕韓非奪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大王兼並諸侯,韓非肯定要為韓國打算;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個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
秦王政聽了這話,有點猶豫,下令先把韓非扣押起來,准備審問。韓非進了監獄,想辯白也沒機會。李斯卻給他送來了毒葯,韓非只好服葯自殺了。
秦王政扣押了韓非,也有點後悔,打發人把韓非放出來,可是已經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惱。正在這時候,有個魏國人繚到秦國來,秦王政找他一談,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任用繚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尉繚。
信陵君救趙
楚國派兵救趙的同時,魏國也接受了趙國求援的要求。魏安厘王派大將晉鄙(音bǐ)率兵救趙國。
秦昭襄王一聽到魏、楚兩國發兵,親自跑到邯鄲去督戰。他派人對魏安厘王說:「邯鄲早晚得被秦國打下來。誰敢去救,等我滅了趙國,就攻打誰。」魏安厘王被嚇唬住了,連忙派人去追晉鄙,叫他就地安營,別再進兵。晉鄙就把十萬兵馬扎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按兵不動。
趙國派使者向魏國催促進兵。魏安厘王想要進兵,怕得罪秦國;不進兵吧,又怕得罪趙國,只好不進不退地停著。趙孝成王十分著急,叫平原君給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寫信求救。因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兩家是親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厘王命令晉鄙進兵。魏王說什麼也不答應。信陵君沒有辦法,對門客說:「大王不願意進兵,我決定自己上趙國去,要死也跟他們死在一起。」
當時,不少門客願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個他最尊敬的朋友,叫做侯嬴(音yíng)。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別。侯嬴說:「你們這樣上趙國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塊肥肉扔到餓虎嘴邊,不是白白去送死嗎?」
信陵君嘆息著說:「我也知道沒有什麼用處。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侯嬴支開了旁人,對信陵君說:「咱們大王宮里有個最寵愛的如姬,對不對?」
信陵君點頭說:「對!」
侯嬴接著說:「聽說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當初如姬的父親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給她尋找那個仇人,找了三年都沒有找到。後來還是公子叫門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報了仇。如姬為了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請如姬把兵符盜出來,如姬一定會答應。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晉鄙的兵權,就能帶兵和秦國作戰。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強多嗎?」
信陵君聽了,如夢初醒。他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應。當天午夜,乘著魏王熟睡的時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盜了出來,交給一個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兒。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別。侯贏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晉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權交給公子,您打算怎麼辦?」
信陵君一楞,皺著眉頭答不出來。
侯嬴說:「我已經給公子考慮好了。我的朋友朱亥(音hài)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帶他去。到那時候,要是晉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權交出來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讓朱亥來對付他。」
信陵君帶著朱亥和門客到了鄴城,見了晉鄙。他假傳魏王的命令,要晉鄙交出兵權。晉鄙驗過兵符,仍舊有點懷疑,說:「這是軍機大事,我還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夠照辦。」
晉鄙的話音剛落,站在信陵君身後的朱亥大喝一聲:「你不聽大王命令,想反叛嗎?」
不由晉鄙分說,朱亥就從袖子里拿出一個四十斤重的大鐵錐,向晉鄙劈頭蓋腦砸過去,結果了晉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著兵符,對將士宣布一道命令:「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可以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獨子沒兄弟的,都回去照顧他的父母;其餘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趙國。」
當下,信陵君就選了八萬精兵,出發去救邯鄲。他親自指揮將士向秦國的兵營沖殺。秦將王齕沒防備魏國的軍隊會突然進攻,手忙腳亂地抵抗了一陣,漸漸支持不住了。
邯鄲城裡的平原君見魏國救兵來到,也帶著趙國的軍隊殺出來。兩下一夾攻,打得秦軍像山崩似地倒了下來。
秦國多少年來,沒有打過這么一個大敗仗。王齕帶兵敗退,還有二萬名秦兵被趙兵圍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鄲,保全了趙國。趙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親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國春申君帶領的救趙的軍隊,還在武關觀望,聽到秦國打了敗仗,邯鄲解了圍,就帶兵回楚國去了。
范雎的遠交近攻計
藺相如和廉頗同心協力保衛趙國,秦國還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國從楚國和魏國卻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時候,秦國的實權操在秦國的太後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裡。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齊國。
正在這時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張祿,說有要緊的事求見。
張祿原是魏國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范雎,音suī)。本來是魏國大夫須賈(音gǔ)的門客。有一回,須賈帶著范雎出使齊國。齊襄王聽說范雎挺有才幹,背地裡打發人去見范雎,送給他一份厚禮,范雎堅決推辭了。
就為了這件事,須賈懷疑他私通齊國。回到魏國以後,向相國魏齊告發。魏齊將范雎嚴刑拷問,打得他幾乎斷了氣,肋骨被打折,門牙也打掉了兩顆。最後,魏齊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來,扔在廁所里。
天黑下來,范雎才從昏迷中醒過來,只見一個兵士守著他,范雎懇求他幫助。那個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卻向魏齊回報,說范雎已經死了。
為了怕魏齊追捕,范雎更名換姓,自稱張祿。
那時候,正好秦國有個使者到魏國去,范雎偷偷地去見使者。使者就把他帶到秦國。
范雎到了秦國,給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約定日子,在離宮接見他。
到那天,范雎上離官去,在宮內的半道上,碰見秦昭襄王坐著車子來了。范雎故意裝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
秦王的侍從大聲吆喝:「大王來了。」
范雎冷淡地說:「什麼,秦國還有大王嗎?」
正在爭吵的時候,秦昭襄王到了,只聽見范雎還在那兒嘟嚷:「只聽說秦國有太後、穰侯,哪兒有什麼大王?」
這句話正說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請到離宮,命令左右退出,單獨接見范雎。
秦昭襄王說:「我誠懇地請先生指教。不管牽涉到誰,上至太後,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說。」
范雎就議論開了。他說:「秦國土地廣大,士卒勇猛,要統治諸侯,本來是很容易辦到的事,可是十五年來沒有什麼成就。這不能不說相國(指穰侯)對秦國沒有忠心辦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
秦昭襄王說:「你說我失策在什麼地方?」
范雎說:「齊國離秦國很遠,中間還隔著韓國和魏國。大王要出兵打齊國,就算一帆風順把齊國打敗了,大王也沒法把齊國和秦國連接起來。我替大王著想,最好的辦法就是遠交近攻。對離我們遠的齊國要暫時穩住,先把一些臨近的國家攻下來。這樣就能夠擴大秦國的地盤。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韓、魏兩國先兼並了,齊國也就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點頭稱是,說:「秦國要真能打下六國,統一中原,全靠先生遠交近攻的計策了。」
當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為客聊,並且按照他的計策,把韓國、魏國作為主要的進攻目標。
過了幾年,秦昭襄王把相國穰侯撤了職,又不讓太後參預朝政,正式拜范雎為丞相。
魏王受到秦國的威脅,十分驚慌。相國魏齊聽說秦國的丞相是魏國人,就打發須賈到秦國去求和。
范雎聽到須賈到了秦國,換了一身破舊衣服,到客館里去見他。
須賈一見范雎還活著,嚇了一大跳,說:「你現在在干什麼?」
范雎說:「我就在這兒給人家當個使喚人。」
須賈見他身上穿得單薄,凍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繭綢大褂來,送給范雎,並且留住他一起吃飯。
須賈說:「聽說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張祿。我很想見見他,不知有沒有人能夠給我引見?」
范雎說:「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識。大夫要見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見他吧。」
范雎陪須賈到了相府門口,對須賈說:「大夫等一會兒,我去通報一下。」
范雎進去不久,裡面傳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須賈進去。須賈問守門的侍者說:「剛才同我一塊兒來的范叔,怎麼還不出來?」
守門的說:「哪兒來的范叔,剛才進去的不就是咱們的丞相嗎?」
須賈這才知道丞相張祿就是范雎,嚇得一身冷汗。他進去後,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連連磕頭,說:「我須賈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請丞相把我治罪吧。」
范雎把須賈狠狠地數落了一頓,接著說:「你今天見了我,給我這件綢袍子,總算還有點人味兒。看在這個份上,我饒了你的命。」接著,他又叫須賈捎信給魏王,要魏王殺了魏齊,才允許魏國割地求和。
須賈回到魏國,把范雎的話回報了魏王。魏王情願割地求和。魏齊走投無路,只好自殺。
魏國求和,秦國就按照范雎遠交近攻的計策,先向韓國進攻。
周公輔佐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因為他要留在京城處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兒子伯禽長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
伯禽臨走的時候,問他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麼樣?」
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發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停止洗發,把頭發握在手裡去辦事;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咽下的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
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
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卻在外面造謠,說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奪王位啦!
紂王的兒子武庚雖然被封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監視,覺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發生內亂,重新恢復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還煽動東夷中幾個部落,鬧起叛亂來。
武庚和管叔等人製造的謠言,鬧得鎬京也沸沸揚揚,連召公奭聽了也懷疑起來。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鬧不清是真是假,對這位輔助他的叔父也有點信不過。
周公心裡很難過,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瀝膽地談了一次話,告訴召公奭,他決沒有野心,要他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奭被他這番誠懇的話感動,消除了誤會,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內部之後,毅然調動大軍,親自率領大軍東征。
這時候,東方有幾個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動。周公下命令給太公望,授權給他,各國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討。這樣,由太公望控制了東方,他自己全力對付武庚。
費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終於平定了武庚的叛亂,把帶頭叛亂的武庚殺了。管叔一看武庚失敗,自己覺得沒有面目見他的哥哥和侄兒,上吊自殺了。周公平定了叛亂,把霍叔革了職,對蔡叔辦了一個充軍的罪。
在周公東征的過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貴族成了俘虜。因為他們反抗周朝,所以叫他們是「頑民」。周公覺得讓這批人留在原來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時,又覺得鎬京在西邊,要控制東部的廣大中原地區很不方便,就在東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陽市),把殷朝的「頑民」都遷到那裡,派兵監視他們。
打那以後,周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部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輔助成王執政了七年,總算把周王朝的統治鞏固下來,他還制訂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滿二十歲的時候,周公把政權交給成王管理。
從周成王到他的兒子康王兩代,前後約五十多年,是周朝強盛和統一的時期,歷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Ⅷ 有關漢字有趣的故事500字
自從老虎做了獸中之王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一天,無聊之餘,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年的師傅——貓。老虎盡管仍為貓沒教會自己爬樹的本領而耿耿於懷,但為了顯示自己的大王氣度,決定設宴招待貓。於是,老虎派狐狸直接向貓發出了邀請。
貓接受了邀請,決定準時赴宴。
這一天,貓如約來到了老虎大王的山洞。雙方寒暄之後,宴會便開始了。老虎對貓說:「今天的宴會我特地為你准備了味道最美的食物——羊肉。」貓聽後回答說:「不,我要吃魚,因為魚的味道最好。」老虎則說:「羊肉的『膻』味最美。」貓則堅持說:「魚的『腥』味最好。」看看相持不下,老虎便說:「我是大王,我說了算!」貓卻並不買賬,反唇相譏道:「我是師傅,應該我說了算!」這時,在一旁的狐狸見狀搭了腔,說道:「一個大王,一個師傅,二者都是權威,話說得都有道理。你們爭下去也沒個結果,乾脆待我去討教造字始祖,看他能不能為你們造一個新字,表示味道美好,既有羊又有魚,既膻又腥,如何?」老虎和貓聽罷,都表示贊成。
就這樣,狐狸來到造字始祖的家,心想這下一定會難倒始祖。沒想到,說明來意後,始祖表示這很簡單,當即造一個字,折衷了二者對味道的偏好,使該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魚」,發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之後,始祖又告訴狐狸說,老虎和貓在這個字的具體寫法上,還會有爭吵。狐狸問:「那如何是好?」於是,始祖如此這般地教導了狐狸一番。
狐狸回到山洞,告訴老虎與貓,始祖新造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魚」,發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二者都表示同意。但在這個字的寫法上,果然不出始祖所料,老虎與貓又發生了爭執。因為老虎愛吃「羊」,便堅持要把這個新字寫作「羊」字頭、「魚」字底;反之,貓則堅持要寫作「魚」字頭、「羊」字底。那麼,到底這個字該怎麼寫呢?雙方又各不相讓。最後,狐狸根據始祖預先設置的方案從中打圓場,說:「這就不必非得要爭個高低不可了吧。『魚』和『羊』平起平坐,『魚』在左、『羊』在右。在讀音上,取『腥』的前半部分『xi-』在前、取『膻』的後半部分『-ɑn』在後。」貓聽了很高興。老虎則問:「這是為什麼?」狐狸想了想,回答:「這是因為貓做師傅在先,你做大王在後。」這樣「鮮」字就產生了!
Ⅸ 關於漢字來歷的故事,500字左右
倉頡造字的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管理各種大事。於是,他每天都在想辦法。
這天,他看到幾個老人為走哪條路爭辯。一個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要往北,說有鹿群;一個要往西,說有老虎。他們都是看著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說的。於是,他開始用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他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命令倉頡去傳授這種方法。就這樣,文字誕生了。
倉頡每造一字,總要反復推敲字義,還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傳到每個部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