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毛的勵志故事
㈠ 有哪些好看的書籍推薦
1、《論語》
其中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論是用在人際關系交往交友,還是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非常優秀,甚至國家在奧運會開幕式致辭也是用的這句話,博大精深啊,值得看看。
《西點軍校》也值得看,它可以鍛煉我們自己的執行力和遇到挫折困境後精神意志里,因為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和困境等,這時自身的精神意志力能否經得住挫折的打擊或考驗就顯得非常關鍵。能夠重新振作的人肯定是強者。而且這個人擁有了超強的精神意志力。
㈡ 作文:三毛的小故事(100到150)
三毛是個孤兒,她沒爹沒娘,每天挨餓,還很窮,窮得連學也上不了。但是,三毛有骨氣,愛小動物,也很關心比他小的弟弟。
有一次,一群壞人來捉三毛和他的弟弟,弟弟不小心被石頭拌倒了,很快就要被捉住了,三毛看見了,用身體撞壞人,趕走壞人。弟弟得救了。三毛這種尊老愛幼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再想想我,我多麼幸福啊!有爸爸有媽媽,每天都可以吃上媽媽做的飯,喝上奶奶煲的湯。三毛吃不飽,我們的碗里卻總要剩下幾粒飯。
我的生活和三毛的生活根本沒法比,差距太大了。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要珍惜生活,不浪費一顆糧食。學會關心他人。
三毛機智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有一次,他看見有個小弟弟跑到河邊,扶著鐵欄桿朝下邊看,用小手夠河岸石縫里長著的一朵小黃花。小弟弟夠了兩下沒夠著那朵花, 就乾脆把頭探出了欄桿外邊,使勁夠。可他手抓的欄桿不知怎的活動了一下,小弟弟往前一栽,「呼」地一下就從岸上掉下去了,「撲通」一聲,落到了水裡。站在一邊的三毛看見了,就趕緊一縱身,從欄桿上一個猛子扎到了水裡去救人,而自己,卻被河水澆了個透。讀到這里,我被他同情好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而現在,社會中的許多人,見到壞人,卻像沒頭蒼蠅一樣,跑開了。有一次,我正要去買早飯,突然,有一個高個子的初中學生向我要錢,我不給,他就搶了起來,周圍看到的人卻跑得無影無蹤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助我,我個子小斗不過他,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無奈地把身上的僅有的准備買早點的2元錢給了他,難道這些人就連舊社會的一個窮孩子的精神境界都沒有嗎?
看了這本畫冊,我感慨萬分:我恨舊社會,恨那些欺壓人民的壞人!我十分同情三毛,也喜歡三毛,畫里的三毛雖然只是一個人,但代表著千萬的流浪兒。可惜,令我十分痛心的是在當今的新社會,像三毛這樣的流浪兒似乎還有不少,我也經常會在街頭巷尾看到現代三毛的身影。我大聲地呼籲我們的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體公民都來關心他們,給他們幸福,給他們陽光,讓他們都能像我一樣幸福地成長,快樂地生
㈢ 請問你的大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醒悟,開始努力的
上高中時,老師總是和我們吹噓這大學生活有多麼自在多麼享受,沒錯,大學高中的最大不同就是自主性。大學給予了你充分的自由分配時間,充分的以至於很多大學新生甚至是學長學姐都白白的浪費了時間。為什麼越是給我們自主時間我們越不能充分利用呢,這就像是你的寒暑假一樣,總是期盼放假,可等假期結束才會發現自己的假期並沒有做什麼事情,甚至連作業都沒有完成。如果你的大學生活沒有目標,那麼大片的時間將會被白白浪費,甚至連畢業證書都會成問題。所以,如何度過大學生活,是你開學期間的必修課。
多嘗試新鮮的事物一個人生活過的充實與否是由成就感的大小決定的,有人每天忙忙碌碌做一些絲毫沒有成就感的無關緊要的事情,這不叫充實,這只能說你的生活被填滿了。那如何獲得成就感呢,多嘗試新鮮事物。不要抗拒新鮮事物,當你接受他們並能夠應對得當,你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成長和自在感。當然,你要學會選擇接受怎樣的新事物。趁著假期多出去旅遊,好好享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歷史以及學生證的半價優惠。
總之,大學生活一定要倍加珍惜,學生時代是你為數不多可以給你機會犯錯而不用承擔重大責任,讓你盡情體驗新鮮生活的絕佳時光了,少年們,且行且珍惜吧!
㈣ 有什麼好看的書籍推薦下
推薦的書籍有:《平凡的世界》、《烏合之眾》、《明朝那些事兒》、《1984》、《月亮和六便士》、
1、《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2、《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作者層層分析,逐步推進,明確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3、《1984》
《1984》是一部傑出的政治寓言小說,也是一部幻想小說。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有若一個永不褪色的警示標簽,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歷經幾十年,其生命力益顯強大,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4、《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間的歷史。作品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運用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5、《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國畫家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為原型塑造的人物。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6、《穆斯林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升沉起伏為主線,在歷史的背景下描寫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了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
5、《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國畫家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為原型塑造的人物。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