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感人的故事簡短感人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簡短感人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7 17:56:37

㈠ 短篇感人的小故事

美麗的謊言
有一個叫飛兒的美麗女孩,與父母和外婆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幸的是她童年時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雙雙遇難,因而可憐的她只能與外婆相依為命。
他叫王楠,雞澤(河北邯鄲)人氏,玉樹臨風、英俊瀟灑。可惜天生是個啞巴,雖然能聽懂別人的話,卻說不出自己的感受,他們是鄰居,她一直喊他哥哥。
他真像個哥哥,在綠色春光里陪她靜待花開,在炎炎夏日裡陪她雨中散步,秋風冰冰時他們在一樣的月光下打開自己放飛理想,飛雪的冬日裡他含笑聽她嘰嘰喳喳地講絕淚般的紅葉傳說。但在這些幻影流年裡他只能用手勢和她交談,可她能讀懂他的每一個眼神,從哥哥注視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是多麼得喜歡自己。
後來,她考上了大學,他便開始拚命地掙錢,然後源源不斷地寄給她,她從沒拒絕。終於她畢業了,終於找到了工作,然後,在一個應該戀愛的季節里她堅決地對他說:「王楠,我要嫁給你!」
他在孤獨中奔跑掉了,再也不肯見她,無論她怎樣哀求。她這樣說過:「你以為我同情你嗎?想報答你嗎?我沒有學會背叛我的思念,在我十五歲時我就愛上你了。我希望我們可以有一個像雪一樣的愛情。與你牽手風雨同行是我最大的心願。」可是,她得不到他的回答。他像風無翼一樣永遠的消失了。
在一個落單的夏天,她突然住進了醫院。他聽說了,他嚇壞了,跑去看她,醫生說,她喉嚨里長了一個瘤,雖然切除了,卻破壞了聲帶,可能再也講不了話了,病床上,她藏起角落裡的痛含著珍珠的眼淚婆娑地注視著他。
他們終於又一次牽手了,她終於盼來了自己的紅葉傳說,得到了自己的藍色之吻。後來,他們結婚了,很多年以來,沒有人聽他們講過一句話,他們用心去愛,用手、用筆、用眼神交談,分享著彼此的喜悅和悲傷。他們成了相戀男女羨慕的對象。人們常說,那是一對多麼幸福的啞夫妻啊!
可是雪一樣的愛情也阻擋不了死神的降臨,他終於撇下她一個人先走了,他的死像曼佗羅的刺一樣扎進了她那冰雪火焰般的心。人們怕她經受不住失去愛侶的打擊來安慰她。這時,她收回注視他遺像的呆滯目光,突然開口說話:「愛人已逝,謊言也該揭穿了。」

㈡ 短一點感人的故事,100字以內即可

第1個故事 小孩的心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蠋嗎?」
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
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蠋,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抱在懷里。

第2個故事 純真的心
有一個小鎮很久沒有下雨了,令當地農作物損失慘重,於是牧師把大家集合起來,准備在教堂里開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
人群中有一個小女孩, 因個子太小,幾乎沒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來參加祈雨禱告會。
就在這時候,牧師注意到小女孩所帶來的東西,激動地在台上指著她:「那位小妹妹很讓我感動!」於是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牧師接著說:「我們今天來禱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個會堂中,只有她一個人今天帶著雨傘!」大家仔細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掛了一把紅色的小雨傘; 這時大家沉靜了一下,緊接而來的,是一陣掌聲與淚水交織的美景。

有時我們不得不說:小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小」,他 (她)們其實很「大」!他(她)們的愛心很大!他 (她)們的信心很大!

第3個故事 我們只不方便三小時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嘉義到台北這么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聽到老公這么說,我相當感動,有這么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

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
我們不會在三分鍾內成功,但也許只要花一分鍾,生命從此不同。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㈢ 簡短感人故事

28歲早逝的醫師李曉紅:「新的治療方法在我身上試用」

中國青年報

誰也沒有想到,她走得如此之快。4月16日,28歲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二科主治醫師李曉紅帶著未竟的事業,永遠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

3月25日,李曉紅所在醫院收治了一名從急診轉來的患者。對病人集體會診前,科主任告誡身體不舒服的李曉紅不要參加會診了。

可會診前,大夥還是在人群中發現了一身防護的李曉紅。「我看過這方面的資料,比你們有思想准備,讓我來吧!」她從同事手中奪過聽診器和血壓表,開始為這名患者查口腔、聽肺音、量血壓。一陣忙活,她已大汗淋漓。大家勸她休息,她說:「我同這名患者有了接觸史,你們上去會又多一份危險。」

李曉紅哪裡知道,此刻,病毒正繞過層層防護服,向她和她的戰友們侵襲過來。

接下來是病例分析。已經答應休息的李曉紅突然又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是我從網上下載的有關非典的資料和國家推薦的臨床診斷標准,看看對大家有沒有啟發。」早就關注非典疫情的她提出對這名患者進行消毒隔離,並建議「營養支持、預防感染、激素早期介入」的治療方案,得到全科同志一致認同。

李曉紅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每天對病人查體、修改醫囑、制定治療方案,與病人「零距離」接觸。3月30日,李曉紅突感不適,「沒有想到來得這么快」。

為了不讓救治的病人惦記自己,影響養病,被隔離治療的李曉紅讓戰友封鎖了消息她還反復告誡接管了自己病人的兩名醫生:「××患者肺部感染很重,要提前使用抗菌素;××心功能不全,要隨時探視……」

這個時候,李曉紅的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20%,肺功能本來就差,加上連續高熱、飲食不佳,4月6日,李曉紅病情加重,已不能用語言和醫生交流其他病人的治療方案了,她用筆艱難地寫道:我是一名醫生,有什麼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在我身上試用,我不怕,你們不要靠近我,一定要搞好防護。

4月16日下午3時30分,李曉紅因呼吸衰竭搶救無效,永遠閉上了眼睛。

㈣ 感動的小故事越簡短越好

一:有一天,一輛汽車撞倒了一個正去寄卡的男孩兒,當場死去,風把男孩兒的回信吹起來,信紙就象翩翩起舞的蝴答蝶,當它飄落地面之後,人們見到了這樣幾個字:媽媽,我要和櫻子結婚了!

二:一個人從監獄中獲釋回家,一路,他一直在擔心,已經分離了八年的妻子是否還在家中等著他。但是當火車駛到他家的門前時,他就什麼憂慮也沒有地落下了幸福的淚,為什麼?因為他看到他家的庭院的橡樹上都扎滿了黃色手捐,這是他們當時的相約,如果妻子還在家中等他的話,那麼就在老橡樹上扎滿黃手捐。

㈤ 10個感人的故事.,短的每個一句話

(一)
開始的開始總是甜蜜的
後來就有了厭倦、習慣、背棄、寂寞、絕望和冷笑
曾經渴望與一個人長相廝守,後來,多麼慶幸自己離開了
曾幾何時,在一段短暫的時光里,
我們以為自己深深的愛著的一個人。
後來,我們才知道
那不是愛,那隻是對自己說謊。

(二)

你以為不可失去的人,原來並非不可失去,

你流幹了眼淚,自有另一個人逗你歡笑,
你傷心欲絕,然後發現不愛你的人,
根本不值得你為之傷心,

(三)
所有的悲哀也不過是歷史。
我們以為愛得很深、很深,
來日歲月,會讓你知道,它不過很淺、很淺。

(四)
因為愛情的緣故,
兩個陌生人可以突然熟絡到睡在同一張床上。
然而,相同的兩個人,在分手時卻說,我覺得你越來越陌生。
愛情將兩個人由陌生變成熟悉,又由熟悉變成陌生。
愛情正是一個將一對陌生人變成情侶,又將一對情侶變成陌生人的游戲。

(五)
相信愛情可以令一個人改變,
是年輕的好處,也是年輕的悲哀。
浪子永遠是浪子。令男人改變的,
也許是上帝的愛或者佛祖的慈悲,但絕對不會是女人。
最不宜結婚的是浪子,最適宜結婚的也是浪子。
往往不是女人改變一個浪子,而是女人在浪子想改變的時候剛好出現。

(六)
想男人的一生,不過對女人做兩件事:
超乎她想像的好和超乎她想像的壞。
女人用他的好來原諒他的壞。
如果有一天他們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太壞,而是她太好。

(七)
我們一生之中,要牢記和要忘記的東西一樣多。
然而,有些事情必須忘記,忘記痛苦,忘記最愛的人對你的傷害,只好如此。
世上有很多假情假義,自己的痛苦、失敗、悲哀,卻偏偏總是真的。

(八)
他即使有1千個優點,但他不愛你,
這是一個你永遠無法說服自己去接受的缺點。

(九)
最凄美的不是報仇雪恨,而是遺憾。
最好的愛情,必然有遺憾。
最凄美的愛,不必呼天搶地,只是相顧無言。
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
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
遺憾,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令你遺憾的事情。
追尋愛情,然後發現,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

(十)
最浪漫的愛是得不到的。
最浪漫的情話,是當哪個已經跟你分了手的人打電話來問:"你好嗎?"
你稀鬆平常地回答:"我很好。"
而其實你還愛著他,你一點也不好。
男人偽裝堅強,只是害怕被女人發現他軟弱。
女人偽裝幸福,只是害怕被男人發現她傷心。

㈥ 簡短的感人小故事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媽,你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 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家人的愛是希望的搖籃,
感謝家的溫暖,
給予不斷成長的動力。

㈦ 簡短的感人小故事(一定要感人)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第一個: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第二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第三個:
紅軍長征途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而且還要經常與空中偵察、轟炸的敵機進行斗爭。盡管當時紅軍的防空武器極其簡陋,但仍發揚以劣勝優、敢打敢拼的精神,積極地進行防空行動,並在長征途中擊落6架敵機。

第四個: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長征故事

1.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㈧ 最感人最短的故事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象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
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
他的飯菜永遠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卻經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淵之別。

而且這個同學,每次都會先從便當里撿出頭發之後,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發現一直持續著。

「可見請文明用語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同學們私底下議論著。為了顧及同學自尊,又不能表現出來,總覺得好骯臟,因此對這同學的印象,也開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學校放學之後,那同學叫住了我:「如果沒什麼事就去我家玩吧。」雖然心中不太願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家裡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

隨朋友來到了位於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帶朋友來了。」聽到同學興奮的聲音之後,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在門口。

「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樑柱。
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覺到一陣鼻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同學的便當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眼睛看不到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裡面的頭發,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