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中的故事三百字
發布時間: 2020-11-27 20:18:17
⑴ 《呼蘭河傳》整本書讀後感三百字
這篇課文來自蕭紅的《呼蘭河傳》,本文敘述了作者兒時的家有一個花園專,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裡屬轉,祖父鏟地,作者不會鏟,就趴在地上用鋤頭亂搗一通。作者把水灑上天,裝做下雨……還有許多事,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童年時代的天真和活潑。
我也有我的快樂,那是我童年記憶中在老屋的一段回憶。我的老屋坐落在學宮旁邊,每天早晨我都去學宮里的眼鏡池喂魚,那裡老婆婆也很歡迎我,直到現在那老婆婆見到我還是問寒問暖的,其關心程度決不比以前少一點點。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真的很美。
⑵ 讀《胡蘭河傳》有感,三百字以下。
讀《呼蘭河傳》有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著名大作家高爾基所說的,他深刻地指出讀書對人們的重要性和多讀書的好處。在昨天,我讀完了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所創作的《呼蘭河傳》。
這本書創作於1942年,蕭紅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它在藝術形式上是比較獨特的:它雖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但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
矛盾曾經這樣評價:「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合上《呼蘭河傳》,我在想,現在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但蕭紅的童年是灰暗、不快樂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美好童年。
好像是呼蘭河傳,沒有胡蘭河傳
⑶ 《呼蘭河傳》中的所思、所想怎麼寫作文三百字
《呼蘭河傳》的讀copy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著名女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
小說表達作者對祖父的情結,用充滿童真的文筆描繪了人物和事件,有諷刺有贊賞,有熱鬧也有寂寞。
打開書的第一頁,我彷彿置身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小城鎮——呼蘭河。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