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茅屋為秋所破歌改寫小故事

茅屋為秋所破歌改寫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7 20:27:26

❶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用現代文講成一個故事該怎麼辦

八月的深秋是凄寒的,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立於門前,在凄寒的深秋中,顯得那麼無助-----
這位老人就是杜甫。他不久前才搭建好的茅屋,就這樣被深秋的狂風「帶走」了,望著自家屋頂上的大洞,杜甫連忙翻過重重山脈去追,結果還是被風無情帶走,不留一點痕跡-----
在回來的路上,風更大了。「連風和茅草也嘲笑我,哎----那茅屋我可是剛建好不久啊」!杜甫心理復雜極了。風似乎聽到了杜甫的心裡話,更加肆虐了,杜甫用手拽了拽袖子,把兩手互插在裡面,艱難的向前走去-----
「終於快到家了,可我那家-----」想到這杜甫又低下了頭。
一群南村的小孩欺負杜甫老了,沒有力氣。狠心的在他面前做起了盜賊,抱著茅草消失在竹林里-----,杜甫在風里長途跋涉了那麼久,口舌乾燥的他此時也呼喊不出來,只能拄著拐杖漫漫向家走去,在路上留下了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也許真的是老天有意和我作對,剛才的狂風竟停了—-」杜甫手扶門前的柱子,默默的想。
風停了,黑雲四起,灰濛蒙的天空也越來越灰暗,旁邊的楓葉飄落了一地,到處都呈現出一派凄涼景象。
杜甫轉身回到屋裡,自己的嬌子正在睡覺,他伸手一摸被子,竟像鐵一樣冰冷,再伸頭一看,「天啊,竟把被子蹬破了,我的孩子」。杜甫自言自語道。
突然感到臉上有一兩水,抬頭一看,茅屋漏雨,床頭竟全被打濕,密集的雨點像麻線一樣沒有間斷過。杜甫雙手互插在衣袖裡,望著眼前的一切,「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啊」,一股酸澀湧上杜甫的心頭----
自安史之亂以來,杜甫就很少睡眠,夜晚對他來說是這般漫長!
這是,杜甫又想起了和他一樣處境的人,「怎麼才能有一間高樓大廈?讓天下像我這樣的人住下,風不吹,雨不淋,安如泰山呢?什麼時候啊!」杜甫的內心復雜極了-----
「哎,什麼時候才能聳立這樣的高樓大廈?哪怕只有我的房子破漏,我凍死也心甘情願-----
」,屋旁的大樹又在沙沙作響,似乎也在為杜甫的遭遇打抱不平-----沙沙沙,又飄落了一片楓葉--
這就是故事換成白話文的翻譯
你在改編一下
不難吧

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400字左右)

八月初八,天氣驟變,烏雲密布,狂風暴雨,無情的狂風在怒號,將我茅屋的茅草也給捲走了。有的卷過了江,到了江對岸,有的也沉在池塘的水中了。瞧,安史之亂,天下已經亂成一團,窮困潦倒的人無數,而那狂風暴雨,卻也在附和那戰亂,將窮人僅剩的一點財產吞噬。我的茅草有的也被玩耍的孩童抱走了。他們啊,竟然欺負我年老力衰,竟然忍心光明正大在我面前做「賊」。我惟有撐著拐杖,回到我那殘破不堪的茅屋裡嘆息了。細細想想,或許那些頑童,也是因為窮困才會包走我的茅草,我們都是同病相憐之人啊!
一天的時間過地多麼漫長啊!那漫漫黑夜更是難挨。那多年未洗的被褥早已冷得像塊鐵一樣了,試問這蓋上去怎麼會暖呢?想當年我那嬌兒在睡覺時睡相不好,硬是將被子踢了個大洞,如今,我也只剩這破爛的被子了。屋子經歷了狂風暴雨里洗刷,早已支撐不住了。這漏水,那也漏水,連那冷似鐵的被子,也被雪上加霜,這下子,我就不要想再睡好了。這漫漫的長夜何時才到盡頭啊!
憶起安史之亂,這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啊!戰火無情,使那窮困潦倒的百姓更是掉入萬丈深淵,無人救援!若我能有千百萬間房屋,讓天下無處可去的窮人在這安度風雨之夜,那房屋不管風肆意地吹,雨瘋狂地下,也穩穩地立在地上。如果我真的有,那該多好!
若是我還有機會可以弄到這千百間穩固如泰山的房屋,就算我受凍挨餓也值得啊!
戰亂害人啊!反對戰爭,堅持和平!

❸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這首詩歌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請簡要概括

公元760年初春,安史之亂還未平息,民不聊生。在好友和親人的幫助下,杜甫在成都建起了一座草堂。不料到了公元761年的時候,大風破壞了草堂,屋漏偏逢連夜雨,大雨也隨後而至。詩人杜甫有感而發,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❹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400字左右)

八月的天氣,狂風怒號,捲起巨大的漩渦,氣溫漸漸低了下來。杜甫站在自己茅草屋的窗前,看著門前的樹在狂風中左右搖擺。
說起那棵樹,還是他和孩子親手栽的。那天是孩子的生日,家裡窮,買不起什麼像樣的東西。就與孩子栽了這樹作紀念。
站在窗前,杜甫想了好多,他心裡萬分焦急:這么大的風,自家的茅屋吹破了怎麼辦?難道要挨凍嗎?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讓茅草屋完好無損,不為風所破。
這茅草屋,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建成的,這才住了幾年------「一定不能讓茅草屋倒」他在心裡乞求著。
乞求是沒有用的,大風還是把一層又一層的茅草吹走了。那茅草上下翻飛著,飛進了樹林;掛在樹梢;飛向池塘;飄在水面;有的甚至撒落一地。
見茅草都被風吹走,他怎能不去追,等追到茅草時,只見幾個孩子已把茅草抱走。
那幾個孩子也是窮人家的,這茅草對他們來說就是寶。一個小孩說:「這些茅草已夠補我家的屋頂了。」另一個說:「今晚終於可以睡得又暖和又不潮濕了。」還有兩個竟然爭得打了起來------他們見杜甫來了,都抱著各自的茅草一鬨而散,杜甫也不想再追究了,只有回到家依在拐杖上自己嘆息。
天上的雲漸漸多了,天黑了,也下起了雨,這整整一天,他一家人幾乎連飯也沒吃,只是孩子喝了一點玉米糊,說是玉米糊,只不過是一碗水加一點玉米面罷了。雨水沿著屋頂從沒有茅草的地方漏下來,打在床頭上,又濕又冷,自家的被子已有幾年了,一點也不保暖,在床上睡覺的孩子把被裡都蹬破了。
躺在床上,想到自己流亡時,一路上挨凍挨餓,男女老少各個度日如年,經過長途跋涉,自己終於住上了茅草屋。但是,什麼時候才能住上好房子!讓天下的苦命百姓臉上綻開笑顏,風再大、雨再大也用怕!
何時才出現這樣的房子,就算我凍死了也不足惜!捋著胡須,詩人壯懷激烈。可是,回答他的,只有呼嘯的北風,凄凄厲厲------

❺ 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編小故事

原文: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注釋:

1秋高:秋深
2三重茅:幾層茅草。三,表示多數。
3塘坳:低窪積水的地方。
4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
5忍能:怎能
6入竹去:跑進竹林。
7俄頃(qǐng):不久,頃刻之間。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濃雲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來了。
8布衾(qīn):棉被。
9嬌兒惡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覺時雙腳亂蹬,把被裡都蹬壞了;惡卧,睡相不好。
10床頭屋漏無干處:整個房子都沒有乾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照射,「床頭屋漏」 泛指整個屋子。
11雨腳如麻:形容雨水密集。雨腳:雨點
喪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12何由徹:怎樣才能熬到天亮呢?徹,通,這里指徹夜、通宵的意思。
13安得:如何能得到。
14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蔽、掩護。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當是泛言貧寒的人們。
15漠漠:陰沉迷濛的樣子
16突兀:高聳的樣子
17見(xiàn):同「現」,出現。
18長:高
19寒士:貧寒的人士
20突兀:高聳的樣子

翻譯:

八月深秋,狂風怒號,(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止不住,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如同墨色,深秋天色灰濛蒙的,漸漸黑下來。棉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整個屋子都沒有乾地方了,但雨還是像下垂的垂線一樣密集並下個不停。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麼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❻ 找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大致故事

安史之亂杜甫躲避戰火來到成都,(天子已經進蜀避禍)搭了一個茅草屋嗎,過著清貧的日子。吃也吃不好,住不好,穿不好,總之什麼都不好,孩子的被子也不好,秋天的時候,茅屋的草都刮飛了好多孩子害偷他茅屋上的東西,杜甫感嘆世事,呼籲天下太平多好,所有的人都住上高屋子,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大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只好回來,拄著拐杖感嘆自己的不幸和世態悲涼。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布被子蓋了很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裡蹬破了。(因為)屋頂漏雨,床頭都沒有一點乾的地方。雨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掩護全天下的貧寒的士人,讓他們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去也甘心!

❼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為記敘文100字

八月初八,天氣驟變,烏雲密布,狂風暴雨,無情的狂風在怒號,將我茅屋的茅草也給捲走了。有的卷過了江,到了江對岸,有的也沉在池塘的水中了。瞧,安史之亂,天下已經亂成一團,窮困潦倒的人無數,而那狂風暴雨,卻也在附和那戰亂,將窮人僅剩的一點財產吞噬。我的茅草有的也被玩耍的孩童抱走了。他們啊,竟然欺負我年老力衰,竟然忍心光明正大在我面前做「賊」。我惟有撐著拐杖,回到我那殘破不堪的茅屋裡嘆息了。細細想想,或許那些頑童,也是因為窮困才會包走我的茅草,我們都是同病相憐之人啊! 一天的時間過地多麼漫長啊!那漫漫黑夜更是難挨。那多年未洗的被褥早已冷得像塊鐵一樣了,試問這蓋上去怎麼會暖呢?想當年我那嬌兒在睡覺時睡相不好,硬是將被子踢了個大洞,如今,我也只剩這破爛的被子了。屋子經歷了狂風暴雨里洗刷,早已支撐不住了。這漏水,那也漏水,連那冷似鐵的被子,也被雪上加霜,這下子,我就不要想再睡好了。這漫漫的長夜何時才到盡頭啊! 憶起安史之亂,這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啊!戰火無情,使那窮困潦倒的百姓更是掉入萬丈深淵,無人救援!若我能有千百萬間房屋,讓天下無處可去的窮人在這安度風雨之夜,那房屋不管風肆意地吹,雨瘋狂地下,也穩穩地立在地上。如果我真的有,那該多好! 若是我還有機會可以弄到這千百間穩固如泰山的房屋,就算我受凍挨餓也值得啊! 戰亂害人啊!反對戰爭,堅持和平! 有想像的部分。

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作者故事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乾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鞏縣(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

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並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❾ 請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基礎,寫故事200+

你好,有一部廣播劇是講的《杜甫》的,請直接閱讀即可。

❿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故事背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卧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詩寫的是自己的數間茅屋,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這首詩可分為四節。第一節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音響宏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面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同他作對似的,怒吼而來,捲起層層茅草,怎能不使詩人萬分焦急?「茅飛渡江灑江郊」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飛」走,「飛」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沉塘坳」,也很難收回來。「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弦。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於客觀描寫之中。我們讀這幾句詩,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法,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第二節五句。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是不是還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卻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無力」五字宜著眼。如果詩人不是「老無力」,而是年當壯健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忍能對面為盜賊」,意謂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盜賊!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群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辦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用詩人《又呈吳郎》一詩中的話說,這正是「不為困窮寧有此」!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窮,也不會冒著狂風抱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歸來倚杖自嘆息」總收一、二兩節。詩人大約是一聽到北風狂叫,就擔心蓋得不夠結實的茅屋發生危險,因而就拄杖出門,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當然又與「老無力」照應。「自嘆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世風的澆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容,也就十分深廣!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分明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第三節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灑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兩句,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而是為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成都的八月,天氣並不「冷」,正由於「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所以才感到冷。「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濕」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上「長夜沾濕」,怎能入睡呢?「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這種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鐵的艱苦處境激發出來的。於是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兒如「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又聲音宏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干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這種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詠歌之不足,故嗟嘆之,「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別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因為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當我們讀完最後一節的時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如果說讀到「歸來倚杖自嘆息」的時候對他「嘆息」的內容還理解不深的話,那麼讀到「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總該看出他並不是僅僅因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吧!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並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