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德故事讀後感500
① 《美德故事》讀後感
[《美德故事》讀後感]
《美德故事》讀後感
四年二班
高雨萌
這本書里的故事分為十大類,分別是道德修養、真誠善良、愛國愛家、尊師重孝、助人友善、公平正直、誠實守諾、節儉樸素、勤奮好學、謙虛謹慎,《美德故事》讀後感。
周文王訪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飢時糠也甜,飽時肉也嫌。飽時不忘飢時苦,富貴常記貧賤寒。楊子的判斷告訴我們:美貌的人,如果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就會被別人輕視;醜陋的人,如果懂得謙虛待人,反而會受到尊重和歡迎。許衡不吃無主之梨告訴我們:越是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越是應該講道理,這種品質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讀後感《《美德故事》讀後感》。責任重於泰山告訴我們: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
要勇於承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改正前進道路上的錯誤,順利走向成功。郵箱上的釘子告訴我們:你一旦發現自己做錯了一件事,或者養成了一種壞習慣,就應該馬上停止,否則,他將在你的心靈上留下一個創傷。小事情成就大道理告訴我們: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有長處,也有短處,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到處張揚,應該借別人的長處,不自己的短處。
《美德故事》是一本好書,能讓我們懂得怎樣去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所以要多讀這樣的書,多懂這樣的知識。
〔《美德故事》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② 中華美德的讀後感一篇,500字,急!!!
中華美德格言之愛國》讀後感
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比如: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旺、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為政風范,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等等。全書分為十八個部分,分別是:愛國、明志、持節<保持氣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孝敬親人>、重義、尚勇、好學、審勢<詳查事理,明辨是非>、求新、勤儉、奉公<奉公行事>、務實<講究實際,實事求是>這十八個篇章。其中我最感觸的是愛國、誠信和敦親。
《愛國》愛國就是熱愛祖國,對祖國的忠誠,關心祖國的命運。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比如:長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轉 昭公元年》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 儒行》
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 外篇 廣譬》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
在這些名句中表現了仁人志士的熱愛祖國的山川河流,熱愛民族歷史,關心祖國命運的民族精神。他們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國捐軀。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
學習了《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這本書後,我深受教育,尤其是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一格言,我感受頗深。它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那樣即使是一件簡單的事都會達不到目的;如果始終朝著目的不斷前進,即使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最終也能取得成功。這說明做事必須要有恆心和毅力。「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學習要取得好成績,也必須要有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否則將會一事無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他小時侯學習很不用心,總是貪玩。他的母親為了教育他,故意用刀把織布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割斷,並告訴他說:「你不好好學習,半途而廢,將來就像著沒織好的布一樣,什麼用處也沒有。」從此以後,孟子就專心學習,刻苦讀書,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最後成了孔子之後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向這些人物學習。學習上碰到一點點困難,不要向困難低頭,多請教老師和同學。想想以前的我真是慚愧,上課不專心聽講,懶於動腦筋。一做起作業來,不是碰到這個問題,就是碰到那個問題。怎麼辦?無奈只得東問同學抄,西問同學抄,成績直線下降。
今天學習了《中華傳統美德格言》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要把「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不斷攀登,將來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③ 以多種形式閱讀美德故事書籍,寫一篇讀後感600字
《中華美德》這本書是我喜歡的書之一。因為書里告訴了我們很多美德,而這些我都沒有。所以,我從裡面學到了很多,比如節約、尊老愛幼等等。但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人,家裡很窮。除了妻子兒女需要照顧,還有一位老母親。但是,他卻把老母親伺候得非常好,什麼好東西都留給母親,同時還教育孩子們事事都不能讓奶奶生氣。所以,奶奶身體非常健康,和他們生活了許多年,而他們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讓鄰居們非常羨慕。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有一次,媽媽買了一雙新鞋,我見自己沒有,便不高興。可沒想到,媽媽的鞋子早已壞了,而自己還有好幾雙好鞋
呢!當我知道真-相後,心裡非常後悔,想到媽媽起早貪黑,而自己卻一點都不為她著想,更不要說孝順了,與書里的那個人相比,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啊!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順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帶領下,也越來越懂事了。
當我看見窮孩子被人欺負,有一個青年挺身而出保護窮孩子,自己卻被打得遍體鱗傷時,我是多麼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對他說:「謝謝你,你是一位偉大的人!」
當我看見有人對待花草非常認真,把它們照顧得像自己的親人,真誠的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時,我多麼像對他說:「謝謝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會開得更加燦爛。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當……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沒一一介紹。其實我們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們缺少的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靈。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有許多許多,現在就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用我們的行動來踐行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吧。
二
寒假裡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
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
和主人公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在家裡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麼也想不出該怎麼做。這時,我想乾脆明天早上到學校看其他同學是怎麼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第二天晚上作業發下來,我得了優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可是,現在翻開作業本一看,好像優秀上多了個黑點,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對待學習要認真,碰到困難要虛心向老師請教。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④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後終於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讀後感《《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於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痴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⑤ 美德故事讀後感,400字左右。急!!!!
我身邊的美德故事
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德,而是缺少發現美德的眼睛"別林斯基也對美德進行了評論"美德都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大千世界,美德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你留心觀察,美德就在身邊.
我今天所記錄的故事,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是發生在我親愛的
媽媽身上的一件事。
那是春節前的一天,天氣特別冷,刺骨的的寒風夾雜著雪花呼呼
地刮著,吹在人的臉上就像刀割的一樣。大街上人煙稀少,偶爾看見
的幾個行人也都是裹著厚厚的棉衣,急匆匆地往家裡趕。我從英語班,懇求媽媽盡快找一家飯店,暖暖和和地吃頓飯驅寒。媽媽帶我到了一家叫做「滿堂春」的飯店,點了兩
道菜,並要了一盤熱氣騰騰的水餃,興高采烈地吃了起來。這么冷的
天,吃著這樣的美食,感覺到有一種意想不到的享受。
假如這時有人問我什麼是幸福的話,我一定會告訴他,在寒風凜冽的環境下,坐在
暖洋洋的飯店裡,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這就是幸福。
正當我們盡情的享受美食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時,飯店裡來了一個
被凍得發抖瑟瑟發抖的老人。他大約八十多歲,穿著簡朴。他的帽子
上落滿了雪花,臉上、
胡須上都結滿了冰霜。老人家顫抖著請服務
員給他上一盤溜炒豆芽和二兩白酒,但許久沒人理他。老人生氣了,
罵他們「狗眼看人低」。這時,
媽媽走上前去攙扶著老人把他讓到了我們這張桌上,為老人擦去了臉上的冰水。,
給老人家點了他喜歡的酒菜,
並把我們的餃子推到老人家面前說:
「老人家先吃點餃子暖暖身子吧」
!老人家感動得連連說媽媽真是好人。這時,
正在吃飯的很多人,都向媽媽投來贊許的目光和嘖嘖的稱贊聲。
看到這一切,我的心裡特別高興,為有這樣的好媽媽而自豪,突然間我感到媽媽更親切﹑更可愛﹑更漂亮了。我暗暗下定決心,向媽媽學習,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華夏文明,做出我應該做的貢獻,在許許多多的事件時,總會有美德和丑惡兩面的人。而善良讓我們流傳,丑惡讓我們為恥。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了它,城市和國家就不可能發展。所以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也希望所有公民一起做起,不要讓中華民族從我們的手中毀滅,讓它世世代代都傳承下去。俗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我敬佩那些無私奉獻的人。雖然這些是小事,但這些小事卻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使我永生難忘。
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
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
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⑥ 美德故事讀後感
《美德故事》讀後感 前幾天,我發現在我的書架上有一本《美德故事》,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讓我深受啟發。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都60多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與別人學琴不一樣,別人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連就是10天,明明已經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新曲練熟,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猜測作者人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看到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慚愧。又一次,媽媽給我買的復習資料,我碰到了一道難題,怎麼想也想不起來。這時,我想起來參考書後面不是有答案嗎,抄一下不就完了,再說爸爸媽媽剛好出門了。第二天媽媽給我檢查時發現了這道難題,又對對答案看到我做對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便把我叫到身旁,讓我說出這道題的過程,我哪會呀!那天挨揍是少不了的。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想起了這件事,它提醒我:對待學習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要虛心向會的人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成長的階梯,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做出奉獻。
⑦ 傳承中華美德讀後感500字
《中華美德》這本書是我喜歡的書之一。因為書里告訴了我們很多美德,而這些我都沒有。所以,我從裡面學到了很多,比如節約、尊老愛幼等等。但讓我深受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人,家裡很窮。除了妻子兒女需要照顧,還有一位老母親。但是,他卻把老母親伺候得非常好,什麼好東西都留給母親,同時還教育孩子們事事都不能讓奶奶生氣。所以,奶奶身體非常健康,和他們生活了許多年,而他們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讓鄰居們非常羨慕。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有一次,媽媽買了一雙新鞋,我見自己沒有,便不高興。可沒想到,媽媽的鞋子早已壞了,而自己還有好幾雙好鞋呢!當我知道真相後,心裡非常後悔,想到媽媽起早貪黑,而自己卻一點都不為她著想,更不要說孝順了,與書里的那個人相比,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啊!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順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帶領下,也越來越懂事了。
當我看見窮孩子被人欺負,有一個青年挺身而出保護窮孩子,自己卻被打得遍體鱗傷時,我是多麼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對他說:「謝謝你,你是一位偉大的人!」
當我看見有人對待花草非常認真,把它們照顧得像自己的親人,真誠的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時,我多麼像對他說:「謝謝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會開得更加燦爛。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當……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沒一一介紹。其實我們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們缺少的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靈。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有許多許多,現在就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用我們的行動來踐行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吧
⑧ 美德小故事讀後感
寒假裡,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後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捨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後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於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後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常說話不算數,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爸爸媽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後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矇混過關。現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懷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⑨ 讀中華美德故事心得500字
讀中華美德故事心得
寒假裡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在家裡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麼也想不出該怎麼做。這時,我想乾脆明天早上到學校看其他同學是怎麼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第二天晚上作業發下來,我得了優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可是,現在翻開作業本一看,好像優秀上多了個黑點,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對待學習要認真,碰到困難要虛心向老師請教。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