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講過去故事作文100
⑴ 鼻子一酸經歷作文
這是一件令我感到感動的事
我家樓下是一片人來人往的菜市場,我媽下班後都會到那買菜。
每天媽媽回來後總要跟我嘮叨,嘮叨時總不忘說說賣菜大娘的壞話:她呀,每次因為一兩塊錢都要跟我吵來吵去,真是個地地道道的財迷。這時,我會敷衍的點點頭,要不她又會一直嘮叨下去。
記得冬天的一次,媽媽回家後,我說道:媽,學校要買輔導材料的錢,20塊。媽媽放下包說:「好的,等等。」她打開手提包尋找起來,一會,媽媽焦急的說:哎呀!錢包不見了。」「你是不是放到哪忘了?」我跑過去也尋找起來。忽然,她一拍腦門說:「我想起了,剛剛買菜的時候把錢包放在「財迷」那了。」我的頭都快炸了,今天可是放工資的日子,我迫切說道「啊,你放哪不好,偏偏放在「財迷」那?」「唉,就……就忘了嘛。」媽媽一臉的懊惱。這時,我心裡的「魔鬼」「天使」不斷在我耳邊扇風:去吧,這一個月不能白等;不行,要是去了,她死不認賬,怎麼辦?那也不能,一定要去;不去;去;不去;去,他倆激烈爭吵起來。「哎,寶寶,你在想什麼?」媽媽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出來,「沒事,沒事,要不我們回去看看?」我試探的問。「我也想啊,可……就是說不出口。」「無所謂,那是我們的,要回來有什麼錯?」
媽媽也點了點頭,無奈的說:「好吧。」
來到菜市場的大牌子前,遠遠望去有一位衣著樸素的婦人,她圍著白色的圍裙在那急促地走來走去,眼睛四處望著,似乎在等什麼人。我們走上前去,竟發現她是那個賣菜大娘,賣菜大娘見了我們說:你們可來了,俺在這等了你們好久,大姐,你的錢包落俺這了,俺又不知道你家住在哪,想你會回來就在這等著,給你。」賣菜大娘把錢包交給了我媽媽。我和媽媽楞住了,連聲謝謝都忘了說。我們為自己剛剛的猜疑感到羞愧。這時,我覺得那條圍裙是那麼雪白,那麼美,這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美。
⑵ 聽媽媽講過年的作文100字
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那月亮,就像此時媽媽臉上盪漾的微笑,純潔的無一絲瑕疵。晚風,它吹著吹著,從遠方的地平線上吹來了一陣陣悅耳的歌聲。那歌聲,如笛聲般,吹奏著一曲曲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著媽媽那沙啞的聲音,輕輕的說著那過去的事情……我們聽著,認真的聽著,媽媽用沙啞的聲音,輕輕的說著那過去的事情……媽媽說著說著,眼圈兒不覺的泛紅了。媽媽還在講著、講著,我們聽著、聽著,聽著那故事,那說不完的故事……
媽媽摟著我們,對我們說,「那時候呀,媽媽沒有土地。媽媽什麼都沒有。媽媽,只有這雙手,只有這雙手……」
我們靜靜的聆聽著,聆聽著——
「喂!說你呢!動作那麼慢!是吃飯長大的嗎?啊?不好好乾活全家人就要餓死!」地主手裡拿著一條長長的馬毛鞭子,它象徵著權威,同時也象徵的農民的痛苦。
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大地上,有一群人民,他們手裡拿著笨重的鋤頭,賣力的在田地里耕種著。此時此刻,那黝黑的人民早以忘記了什麼叫炎熱,也忘記了什麼叫疼痛,他們的心中,只有賣力耕種的思想。他們的汗水,流淌在地主火熱的田地里,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生活,為了糧食,拋棄了一切,甚至生命……
媽媽也在耕地,她付出的汗水,收獲的卻是野菜和谷糠。媽媽並沒有抱怨,只是更賣命的耕種著。她並不期待有著和地主富裕的生活,她只為吃上野菜和谷糠,只為了吃飽肚子……
冬天,白血皚皚,寒冷再一次在這個村莊的上空肆意的刮著。北風呼呼的吹著,小路上,全是萎縮在大樹邊的人們。他們似乎經歷慣了,臉上沒有冷到痛苦的表情,他們沒有表情,靜靜的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風雪,如狼一般嘶吼嚎叫。媽媽穿著破爛不堪的衣裳,她艱難的邁開步子,朝地主家走去。雪地上,是一個個腳印,它們印在了雪裡,也印在了我的心裡。媽媽要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大衣。終於,媽媽抵不住寒冷的侵襲,又冷又餓的跌倒在雪地上。媽媽滾燙的眼淚,流到了雪地上,融化了雪……
經過了多少的艱苦歲月,媽媽終於盼到了今天的好光景。媽媽的臉上,早以步滿了皺紋。媽媽頭上的青絲,早以被汗水,被歲月,被陽光照成白絲。
媽媽笑了。這時候的媽媽,顯得那麼年輕,如春日般的太陽,溫暖的照耀在每一寸生物上——
晚風,輕輕的。它恰似無痕,它悄悄的吹在媽媽的頭發上,那頭白發,在微風中,搖曳著。
媽媽望著我們,臉上是不盡的溫柔:「我還記得,那時候,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月亮,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從那薄紗似的雲霧中,探出頭來。
我們,靜靜的聽著,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十一」期間的一天,我靠在沙發上,嘴裡吃著零食看著電視上演的節目,媽媽看著我這夫休閑的樣子,不禁感嘆道:「建國剛20多年的時候,買台小的黑白電視都得攢一陣子錢,更別提喝著水、吃著東西靠在沙發上看節目了!」「您什麼時候才看上電視的?」我這一問,可把媽媽的話匣子打開了,她開始給我講她與電視的故事。
一九七四年的一天,一位愛鑽研半導體的爺爺送給我姥爺一台他自己組裝的能聽電視節目的收音機。從此她們全家每晚都守在這台不同尋常的收音機旁,聽著新聞聯播和其他電視節目。然而好景不長,這台曾經給媽媽全家帶來快樂的收音機罷工了,這時,媽媽全家發現每天聽不到新聞聯播,就好象缺少點什麼,於是姥爺拿出當時全家的積蓄託人買了一台昆侖牌九寸黑白電視機。
媽媽回憶道:電視一搬回家,姥爺連說明書都來不及看,就把電視搬到桌上,把電源迅速接上,然後不停地調這個鈕那個鈕。媽媽家當年住的是四合院,院里的鄰居聽說媽媽家買電視了,都興奮得過來看熱鬧。這是只見電視只有聲音,沒有圖像,這可急壞了姥爺。「有說明書嗎?看看說明呀!」站在一旁的鄰居說到,姥爺這才恍然大悟,由於自己太興奮了,都忘了看說明書了。於是姥爺找出說明書,一點一點按說明書去調電視,「出影兒了,出影兒了!」大家歡呼雀躍。這個說:「這真像個小電影」,那個說:「這播音員長得真漂亮。」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熱鬧。
聽媽媽說,她家買完電視後不久,就打倒了「四人幫」。一天晚上電視里轉播白天大家上街遊行,慶祝打倒「四人幫」的錄像,到媽媽家看電視的人更多了,屋裡坐不下,姥爺便想了個辦法,把電視放在屋裡窗戶前面,讓大家在院子里看,由於電視開的時間比較長,機身發熱,影響圖像,姥爺便安排我媽媽站在電視機旁給電視扇扇子,媽媽只好從窗戶的玻璃里看電視。這次看電視媽媽雖然辛苦,但心裡還是很高興。
我聽著媽媽講她和電視的故事,雖然很難想像他們當時看電視的那種郡迫情形,但我感到,我今天能坐在這里,吃著東西看著電視簡直就是享受,我應該知足,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⑶ 有關月亮的小作文100字,要用到打比方,列數字的寫法
思路:文章寫作需要生動有趣,才能引起更大的閱讀興趣,對打比方,列數字的運用,就能夠極大地提高文章的表達效果。在寫作時要有意識地對這些修辭進行運用,文章看起來會更加文采斐然。
《月亮》夜,剛剛暗下來,深霧層層彌漫,渲染出一個平靜祥和的夜,白霧在輕柔日光和路燈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樹葉「簌簌」作響,彷彿在彈奏著一首委婉的曲子,那跳動的音符彷彿是從朦朧的月色躍出來的,令人陶醉。
皎潔的月光引起了我無限遐想:在古代,月亮是一種情思,能勾起文人墨客的心,看著月亮,心中便湧起了對故鄉的.思念,他們寫下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看著月亮,他們感悟到了世間的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現在,月亮已成為世人的一種目標,一種去征服、去探索的目標。在此,我為自己的祖國感到無比地自豪:2007年10月24日18時50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用後,於2009便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三號」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月球軟著落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球表形貌與地質構造等科學探測。
夜色已深。清亮的月光一瀉千里,灑在廣袤的平原上。大片的田野和縱橫其中的樹木,被如銀的月光照得清清楚楚。遠處的一兩處燈光被車拉得很長很長,好像車上的哪個調皮小孩拿粉筆畫了一道長長的白線一樣。
迎著月光,人們的一天結束了,它充滿了希望。
⑷ 一件新鮮事 字數100字左右給加五十分
你見過老奶奶學拼音嗎?奇怪吧!可我的奶奶就在學拼音。
有一次我剛放學,見桌子上多了一盒「拼音卡」,便疑惑的問奶奶:「奶奶,這拼音卡是怎麼回事?不是給我用的吧?我都五年級了,不用這個啦!」「去去去,」奶奶輕輕的打了我一下,「誰給你買呀?我自己用不可以嗎?」我聽了,捧腹大笑起來:「啊?您都……還用拼音卡?」奶奶的神情變了:「怎麼不行,就許你學英語,不許我學拼音?」這時,我止住了笑,認真的看著奶奶:「你真的要學?」奶奶點了點頭:「是呀!還要請你當老師呢!」「ok!這活我愛干!」 從此,奶奶經常問我,這個拼音怎麼讀,那個拼音怎麼念,我也很耐心的給奶奶講,但奶奶學拼音的用意我卻從不知曉。
終於,一天,奶奶打開微機,讓我打開了我的郵箱,對我說:「把我打好的這封信發給你哥哥。」並說:「過去,咱們要到郵局去發信,發信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現在的信息技術、電子網路發展迅速,發個電子郵件,幾秒鍾就能到達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奶奶學習拼音就是想學會打字,給遠在各地的親人們發電子郵件!」哦,怪不得奶奶要學拼音呢,原來是想學打字,發電子郵件啊!奶奶發出了她生平第一封電子郵件,看著奶奶一臉成就感的樣子,我真為她高興。
這件事情表面上是一件新鮮事,但實際上卻蘊含著意味深長的哲理: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趕上社會不斷進步的步伐。
新鮮事一件接著一件,猶如潮湧。
最近,你說奇怪不奇怪,80幾歲的鄰居王奶奶也想學著年輕人一樣,在電腦上打字、玩游戲、QQ上聊天。她拜孫子為師。回想以前她在家裡燒飯、洗衣服、幹家務活,花去了她不少時間,覺得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太少,活得太無聊了,孫子在電腦上那一張張有趣的圖片吸引了王奶奶,她決定學電腦,可是要學電腦不是件容易事,要學會拼音才是最基本的,可是對年歲大的人來說,簡直是難上加難,不由得回想到以前舊社會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讀書啊!王奶奶熱淚盈眶。 說學就學,星期六早上天氣悶熱,沒有一絲風,孫子拿著拼音字母耐心的教王奶奶,讀「a、o、e」……房間里傳來了王奶奶生澀的讀音,大熱天,王奶奶還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認真的說著、寫著。在孫子的指導下,王奶奶的拼音有了很大的進步,26個拼音字母王奶奶基本掌握了,下一步孫子讓王奶奶在電腦上學打字,孫子手把手的教王奶奶,剛開始,王奶奶拼字很困難,每拼一個字母都看了又看,找了有找,寒一滴滴往下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王奶奶不氣柰,在電腦上認真的找著、打著。每當遇到難的地方,她也不放過,直到弄懂為止。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王奶奶還是堅持不懈的打著、練著,工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能熟練的操動鍵盤,快速地打字,現在她可神氣了,能向年輕人一樣在網上游戲、聊天。
我覺得,王奶奶也挺能跟著感覺走的,現在這個社會新鮮事還真不少,許多新鮮事還等著你去發現。
告訴你一件新鮮事,冬天也會開荷花。這時,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荷花不都是夏天開的嗎?冬天怎麼會有荷花。嘻嘻!別急,讓我慢慢道來。
那是去年冬天。有一天晚上,我吃過晚飯,見天色還早,便和媽媽一起去散步。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當來到一個水池邊時,我驚奇地發現水池裡竟有一些粉紅色的荷花。只見荷花的花瓣已合攏,只有碧綠的荷葉還躺在水面上,它們亭亭玉立,煞是好看。
「媽媽,」我指著荷花好奇地問:「冬天怎麼會有荷花呢?荷花不都是夏天才有嗎?」
「不對,荷花冬天也有開放的,只不過冬天開的是讓人觀賞的。夏天開的那種是有果實的,可以結藕,供人食用。」媽媽打斷我的話說。
「哦!我明白了。」我高興地說。
聽了我的敘述,你應該不會對題目有疑問了吧。事實就是這樣,冬天也會開荷花。
每個人生日,過生日時,要麼吃蛋糕,要麼買衣服,玩具.但過生日時,大人和小孩打架,也許還是頭一次吧!
那天早上,我家有許多人來給我過生日,他們都很高興.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這群小毛孩正在商量著一個戰斗計劃.什麼?戰斗計劃?!對呀!你想,大人們一天對我們多嚴格,多麼凶.今天,反正是我的生日,大家聚在一起一塊向他們挑戰一下,看看誰最厲害.噓~~別出聲,我們准備在晚上吃完火鍋以後,把豆子拿回來當武器……經過一番周密的計劃和考驗,我們有了4名戰斗員,1名指揮,3名搶豆子的人,1名又搶又打的人.我嘛...當然就是又打又搶的人啦.不知是誰說漏了嘴,大人們知道後,沒有一點害怕,還同意了!就這樣,今晚,一場大人和小孩之間的激烈戰爭將拉開序幕.
晚上,我們各自找了一個單人沙發做」擋豆」吧!我向大家說:戰斗開始!沒 等我反應過來,對方的幾顆豆子向我射老,我連忙一讓,不好,又來了一顆,我急忙跑走,我東跑西搖,累的氣喘吁吁,根本沒有還擊.哎喲,痛!我被幾顆黃豆擊中了,救生員急忙給我揉了起來,我的小腦筋轉開了,我拿張報紙把頭包著,豆子就打不到了,然後再還擊,對!就這樣!我換上新裝備,打!打!打!大人們也不甘示弱,拿出秘密武器朝我方攻擊,我們也胸有成竹的打呀!喊呀!大人們可能是被我們的威武嚇到了,一點點的向後退,後退……最後終於舉起了白旗,「我們勝利了!」我們高興的手舞足蹈,興高采烈。
過後,我們心裡都想:戰斗計劃成功了,大人們再也不敢無緣無故的欺負我們了,不會再以大欺小了,呵呵,大家笑的真開心!
⑸ 感人事跡的作文
姨媽
其實,對我的姨媽――我母親的姐姐,我從來都沒有叫過「姨媽」,而一直是按我老家的方言習慣叫「娘娘」。
我九歲那年,父親去世了。當時,正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奪取全面勝利」的1967年,我所生活的樂山城武鬥正烈,可謂「兵荒馬亂」。學校早已不上課,媽媽便叫我到仁壽縣鄉下的姨媽那裡去。但媽媽不能去,因為她要在學校參加「革命」,而媽媽不能去,妹妹也就不能去,因為妹妹還小,一刻也不能離開媽媽。
於是,我便背上行囊一個人登上了去仁壽的汽車。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
具體細節記不清了,反正經過了曲折但還算安全的行程,我來到了姨媽家。姨媽家在一個山坡上,山坡下面是一條河,河邊是一個小鎮,叫羅泉鎮。第一次走進姨媽的家,我以為姨媽正在搬家呢!因為她的家裡幾乎什麼都沒有,木板床上是一張破席子,席子上面是一床黑黑的破棉絮,裹成卷兒。除此之外,還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有幾個很臟的有缺口的碗。對了,我想起來了,桌子上還有一個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再看四面的土牆,到處是寬寬的裂縫。有一條裂縫寬得我的手可以伸進去然後又伸到外邊!她的廚房是和豬圈合在一起的,中間用木柵欄隔了一下,裡面是豬圈,外邊便是廚房。
姨媽多數時候是在廚房裡幹活:煮豬食、煮飯、打掃豬圈……每當姨媽在廚房裡時,我便坐在灶前幫她拉風箱(姨媽家當時是燒煙煤)――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拉風箱挺好玩;另一方面是因為每當這時,姨媽便給我講許多故事。隨著我拉風箱的手有節奏地推拉,爐膛里的火苗呼呼地往上竄,映紅了姨媽的臉。姨媽一邊十分利索地干著活兒,一邊給我講著故事。在我的記憶里,那個廚房或者說豬圈是最溫馨的地方。
姨媽其實是沒有多少文化的,最多是小時候讀過幾年小學。但當時在我的心目中,姨媽是最有學問的人,因為她的肚子里有講不完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是民間傳說,主題無非是贊美善良呀智慧呀之類。比如,哥哥懶惰,弟弟勤快,可哥哥老是整弟弟,但最後哥哥不得好死,而弟弟終於得到幸福,等等。我還記得有一個故事是說,一個獵人去打熊,冷不防被一頭熊抓住了,熊抓著獵人的手臂狂笑起來,笑得頭往後仰,而聰明的獵人早有準備,因為他的手臂上套著竹筒,熊抓著的是手臂上的竹筒,所以,獵人趁熊大笑之際,悄悄地將手臂從竹筒里退出來,然後再用槍打死了正在狂笑的熊。
姨媽很苦。她曾生過四個孩子,但死了一個。現在三個孩子中,兩個男孩都是弱智,只有女兒聰明。我這個表姐比我大八歲,當時我去時她已經是個大姑娘了。我的印象中,她一雙大眼睛很明亮,臉蛋白皙而圓潤,非常漂亮。但表姐每天都很忙,早晨很早便出去幹活了,因為她要和姨媽一起支撐著這個家。
姨媽的丈夫,也就是我姨父很多年前就沒了――我說的是「沒了」而不是「死了」。其實准確地說,是失蹤了。那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姨媽一家和當時絕大多數中國農民一樣,連樹皮野菜也找不到來填肚子了。於是,姨父便決定去找在城裡工作的弟弟討點救濟――他弟弟我叫「三叔」,當時在樂山五通橋鹽廠開貨車。從仁壽羅泉鎮到五通橋好幾百公里路,姨父背著一個背兜(裡面裝著不多的一些紅薯,以備路上果腹)告別了一家人就出發了。姨媽帶著幾個孩子站在山坡上望著丈夫的背影漸漸遠去,心中雖然為丈夫擔心,但更多的是希望,因為如果丈夫回來,一定會帶回一些吃的――這是全家人的希望啊!
然而,姨父一去便沒有了任何消息――直到今天!
等呀等,姨媽卻老等不回丈夫。姨父是沿著公路步行前往五通橋的,算時間應該早已到達三叔家。姨媽急了,便寫信給三叔。三叔回信說,他哥哥根本沒有到他那兒去!後來,三叔開著車沿著五通橋到羅泉鎮的公路來回反復找了幾趟,仍然沒有姨父的任何蹤跡。在開車找的過程中,三叔常常下車問公路邊的人家,看沒有看見一個背背兜的中年男子路過。有的說見過,有的說沒見過。總之,還是沒有確切的結果。那年頭,飢餓到極點的行人在路上走著走著便倒下,永遠也起不來了。這種情況太多了!於是,當姨媽和幾個孩子還滿懷希望盼著姨父帶著吃的回來時,姨父已經不知在什麼地方餓死在路上了!(雖然這已經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雖然我從沒有見過姨父,但寫到這里,我的眼淚已經忍不住奪眶而出!)
關於姨父的往事,都是後來姨媽講給我聽的。講的時候,她的臉上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悲傷――我想,姨媽的心已經被苦難磨出了老繭,但講到最後,她總是不住嘆氣:「唉,我還一直等著他帶吃的回來呢!」
姨媽一家的生活可真是苦呀!每頓吃的都是玉米糊糊。姨媽的小兒子比我大一兩歲,我叫他「四哥」,雖然他是弱智,卻有著正常人對基本生存的渴求。我不止一次聽四哥對我說:「我喜歡天天過年!」我問他為啥,他說:「過年我就可以吃白米干飯了!」平時我在家裡生活也不算優裕,也盼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肉;但比起四哥因為「可以吃白米干飯」而盼過年,我還太奢侈了!
但就在這樣苦的情況下,姨媽仍然盡量讓我吃好一些。我不知道她是怎樣弄到的一點點米,我只知道她常常(也不是每天每頓)在我的玉米糊糊里加上那麼一些米。於是,我吃的就成了玉米糊糊稀飯,而他們仍然吃玉米糊糊!為此,四哥常常羨慕地要我分點有米的玉米糊糊給他,我便分點給他,可姨媽堅決不允許我這樣做,並且還罵四哥「不懂事」,四哥便大哭……
雖然姨媽能設法讓我不時吃到有米的玉米糊糊,卻實在沒有辦法讓我吃上肉。本來我也習慣不吃肉的日子了――我在家也不常吃肉,那時候城裡每人每月只有二兩肉供應!然而有一天晚上,姨媽悄悄對我說:「鎮西,明天我帶你去走人戶!」所謂「走人戶」就是去親戚或朋友家作客。她還叮囑我不要讓表哥表姐知道,她只帶我一個人去。但第二天早晨出發時,四哥追了出來,硬要和我們一起去。結果,姨媽又把四哥罵了一頓,然後牽著我的手便下山了。走了很遠,我還聽見四哥的哭聲;回過頭望,四哥還在山坡上用手背抹眼淚。
姨媽牽著我的手,一路上又給我講故事,這樣爬山過河走了很久很久,終於走到了那家人的院子里。原來那家的主人是姨媽的干親,那天是他的生日,大概是大壽,便要請客。姨媽帶我去,正是想藉此讓我能吃一頓肉。開飯前,姨媽專門悄悄對我說:「一會兒吃飯時,你千萬不要講禮,只管拈肉就是了!記住,千萬不要講禮呀!」所謂「講禮」就是「客氣」的意思,姨媽是怕我拘束,所以要我「不要講禮」「只管拈肉」。可吃飯時我還是很拘束,不好意思拈菜。於是,姨媽便不停地給我拈肉,而她自己卻沒有怎麼吃肉。
長大後,我經常想起姨媽為了讓我吃上肉而帶我走人戶的事。唉,想起就心酸!
姨媽去山下鎮上賣小菜時便帶上我去玩。有一次,姨媽又帶我去鎮上了,走在鎮前那條小河的橋上時,姨媽對我說:「小心呀!這河雖不寬,但掉下去就沒命了。這河裡經常淹死人的。」但那一次,我趁姨媽在賣菜時沒注意我,便偷偷地到河裡游泳去了。我身上脫得精光,在清清的小河裡非常愜意地游著玩著――其實那時我只會狗刨式,但足以讓我快樂無比了。不知在水裡泡了多久,我突然聽到姨媽焦急的呼喊聲:「鎮西,你怎麼下河了!快上來!快上來!」朝岸上一看,姨媽正在橋頭站著,兩只手不停地在空中舞動,彷彿在抓著什麼。那時我真不懂事,我對姨媽說:「不上來,我還想玩!」姨媽便說:「你上來,我給你買好吃的!」我說:「我不要好吃的!」姨媽說:「那我給你買書!」姨媽知道我愛看書。我一聽說姨媽要給我買書,便說:「我要《智取威虎山》!」我很早就想要一本《智取威虎山》的連環畫了。姨媽說:「好,我一定給你買!你快上來!」可我說:「我上來你馬上給我買!」姨媽說:「我馬上買馬上買!你快上來吧!」果真,我上岸穿好衣服後,姨媽馬上帶我到鎮上書店,用剛賣小菜換的錢給我買了一本《智取威虎山》。
唉,寫到這里我很難受:當時我怎麼就那麼不懂事,那麼不講道理呢!
那時姨媽一家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靠賣自留地上的小菜,但自留地里的小菜其實是換不了多少錢的,連買基本的油鹽都不夠。於是,姨媽便暗暗地在家裡的空水缸里培育豆芽,等豆芽又大又胖了便拿去賣。每次發豆芽的過程中,姨媽和表姐表哥他們都要一次次地把水缸蓋掀開,看豆芽生長的情況,那眼裡真是滿含希望!為什麼姨媽要暗暗地在家裡的水缸里發豆芽呢?因為在當時,發豆芽去賣是「違法」的。姨媽不止一次對我說:「記住,不要把娘娘在家裡發豆芽的事拿出去說,說了娘娘就要被生產隊批鬥,說我走資本主義道路。」豆芽漸漸發胖了,該上市了,但姨媽絕對不敢就近挑到山下鎮上賣的,而只能在天亮前出發,用夜色作掩護偷偷摸摸地挑到幾十里路以外的集鎮上去賣――這就是當時中國一個普通農民的生存狀態!
那次離開姨媽家的頭天夜裡,姨媽送給我一雙她為我做的新布鞋――小時候,我穿的布鞋都是姨媽為我做的。我當時已經在床上睡下了,姨媽走過來說:「我又給你做了一雙鞋子,明天你就穿著新鞋上路。」說著她把新鞋放在床前,然後把我的舊鞋拿去扔了。可是,第二天起來,我實在捨不得穿新鞋,於是,便把鞋裝在行包里,而打赤腳走路。(很多年以後,姨媽還對我說:「你從小就特別節儉,那年我為你做了一雙新鞋,你寧願光腳板走路也捨不得穿!」)那天我和姨媽走得很早,半夜我們就出發了。之所以要走那麼早,是因為姨媽趁送我的機會順便挑一擔豆芽去三十多里路以外的龍結鎮賣。
我至今記得那是一個月色清朗的下半夜,我和姨媽沿著公路向龍結鎮走去。姨媽挑著滿滿一擔豆芽走在前面,我背著行包赤著腳走在後面。公路是碎石鋪成的,赤腳走在上面有點疼。姨媽見我我走不快,便說:「還是把鞋穿上吧!」可我說:「不!路上這么多石頭,會把鞋底扎壞的!」姨媽說:「扎你腳就不疼了嗎?」我說:「那你給我講故事吧,我聽故事就不知道腳疼了。」於是,姨媽真的給我講故事了。公路上沒有其他人,只有我和姨媽;整個世界彷彿也沒有了其他任何人,只有我和姨媽。天上,如水的月光柔和地瀉下來,瀉在大地上,瀉在公路上,瀉在我和姨媽的身上。
寫到這里,我好像都還能感受到三十多年前那溫柔的月光……
天亮了,我們終於走到了龍結鎮。本來姨媽要先送我到車站,但我執意要陪姨媽賣豆芽。那天是趕集,人很多,所以姨媽的豆芽很快便賣完了。姨媽便送我去乘車,在去車站的路上。姨媽把我拉到街邊僻靜處,硬塞給我兩元錢――那錢是熱的,因為是姨媽剛從最貼身的內衣里掏出來的。我不要,可姨媽以少有的硬朗口氣對我說:「你一定要收下!這是我給你買書的錢!」她還叫我把錢揣好,不要讓小偷偷去了。直到她看著我把兩元錢揣進裡面衣服的口袋裡了,才放心地牽著我的手繼續往車站趕路。
到了車站,姨媽為我買了車票,送我上車。我叫姨媽回去了,姨媽說:「好,你以後一定要來看娘娘呀!」我看著姨媽挑著空擔子走出了車站,心裡想:她剛賣了豆芽,有了錢了,可以坐車回去了吧?這么想著,我突然看見姨媽又回來了,她用手提著衣襟,衣襟里鼓鼓的。她在窗口仰著臉對我說:「鎮西,我給你買了一些花生。給你,路上吃。」說著便從衣襟里將花生一把一把地掏給我。那花生是剛出土的,泥都還沒有洗凈,可剝開殼後將花生放在嘴裡,滿嘴香甜,花生汁直順著嘴角流!我對姨媽說:「娘娘,你也坐車回去吧!」姨媽說:「不,坐車太貴,我還是走路回去!」這時,汽車的發動機響了,車要開了。窗外姨媽仰著的臉上已經淌滿了淚水,她一邊擦著淚一邊說:「鎮西,你以後可一定要回來看娘娘呀!」我終於也哭了,淚眼朦朧中,車開動了……
回到樂山後,我經常給姨媽寫信。每次姨媽都給我回信――讀著姨媽那滿是錯別字的信,我感覺非常親切。有一次姨媽給我寫信說,表姐遠嫁到新疆了。我很驚訝:表姐怎麼嫁那麼遠!我覺得表姐不應該嫁那麼遠,因為兩個表哥是弱智,如果表姐在家,還可以幫姨媽乾乾地里的活。這下姨媽可更苦了!後來長大了我才知道,其實,漂亮的表姐在當地本來不乏追求者的,但姨媽打定主意不讓表姐繼續在這窮地方苦一輩子,所以聽一媒人說男方在新疆有工作,盡管連面都沒有見過,姨媽便叫表姐去新疆了――只求能有一口飯吃!
表姐一走,姨媽帶著兩個弱智兒子,生活自然更加艱難。最後實在過不下去了,姨媽決定改嫁。可以想像,在落後的農村,寡婦改嫁需要多大的勇氣呀!要知道,當時姨媽年已半百!但為了生活――不,是為了活著,姨媽經人介紹帶著兩個兒子改嫁到了簡陽縣。據說簡陽比羅泉鎮好,因為那裡產棉花。我聽說姨媽搬家到了簡陽的事後,心裡暗暗為姨媽祝福,願姨媽生活好起來。
初中畢業那年我和媽媽一起去簡陽農村看了姨媽,現在的姨媽果真比原來過得好一些。所謂「好一些」,就是能有稀飯吃。姨媽所在簡陽農村一年到頭都吃稀飯,「簡陽稀飯」因此聞名。我記得那次我去姨媽家,姨媽怕我吃不慣稀飯,還專門為我蒸干飯。不過,比起羅泉鎮,這里的農活更繁重,因為種棉花,地里的事更多。但姨媽覺得只要有吃的,累一些有什麼關系!特別讓姨媽高興的是,她對現在的丈夫――姨媽要我叫他「二叔」――很滿意:身體健壯,為人忠厚,尤其是待姨媽的兩個弱智兒子很好。二叔以前沒有結過婚,因此便把姨媽的兩個兒子當作自己親生的孩子。那年,表姐也從新疆回來看她母親了,還帶著表姐夫一起回來的。看著姨媽和表姐生活都比過去好了,我真為她們高興!
後來我讀高中,然後下鄉,不久又上大學,我去看姨媽的時候便越來越少了。大概是大學二年級結束後吧,我在假期去看過姨媽,我感到姨媽已經明顯地老了,她對我說:「我現在幹活沒力氣了,但還得干呀!不然二叔一個人怎麼忙得過來?」她說種棉花非常辛苦,特別是棉花綻蕾後必須馬上摘下來,不然一下雨就糟了。「有一次,棉花剛綻蕾就來了一場大雨。雨停後,我和二叔把棉花摘回家,一個一個地捶開,那麼多的棉花,我一直捶到深夜,眼睛都睜不開了,可還得捶呀!」我至今記得姨媽對我說這話時那滿臉的愁容。
再後來我參加工作了,更沒有多少時間去看姨媽了。但我一直和姨媽通著信,姨媽也一直關心著我。姨媽的來信漸漸多了許多嘆息,她說她現在最愁的就是她死後兩個弱智兒子怎麼辦。於是,她托表姐到成都孤兒院認養了一個女嬰。她的想法是,把這女嬰帶大,以後好為兩個兒子送終。於是,年近70的姨媽開始當起了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著孩子。大概是1992年的時候,我請姨媽到成都來玩過一次,那次她和二叔是帶著那女孩子一起來的。女孩子已經4歲,姨媽對她特別疼愛,每走一步都把她的手牽著。可我心裡想:這女孩長大了,知道了自己身世,能照顧姨媽的兩個弱智兒子嗎?但我不敢把我的擔心告訴姨媽,怕毀滅了她唯一的希望。
就在姨媽從我這里走了的第二年(也就是1993年),有一天,我正在學校辦公室批改學生作文,門突然被推開,進來一個面容憔悴的農村老大娘,我問她:「你找誰?」她說:「我找李鎮西。」我很疑惑:「我就是呀!」她一把拉住我的手:「我是你表姐呀!」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一來因為我不相信不過四十來歲的表姐為何如此蒼老,二來她遠在新疆怎麼突然來找我呢?後來她說一句話更讓我感到晴天霹靂:「娘娘死了!」我頓時覺得天旋地轉:「真的?誰說的?」她說:「家裡來電報給我說的,我接到電報後立即動身,坐了幾天幾夜火車趕回來的。我馬上就要坐車到簡陽,我想你可能還不知道,因此我想無論如何應該來給你說一聲。」表姐說完就要走,她想當天便趕到簡陽。我趕緊掏出身上所有的錢給她,並把她送到上了車。看著她乘車離去後,我覺得我正在做一場噩夢。
果然是一場惡夢。第二天,表姐便打電話來告訴我,姨媽並沒有死,而且身體還不錯;是大表哥與姨媽吵架,一氣之下,便託人給新疆表姐發電報,說姨媽死了,要表姐趕快回來。直到表姐見到姨媽,姨媽都還不知道她的大兒子發了這么一個電報!不管怎麼樣,姨媽沒有死,我和表姐都感到非常慶幸。
這一晃又是近十年過去了,我再沒有去看過姨媽。姨媽因為身體的原因,來信也漸漸少了;而習慣了電腦寫作的我,也早就懶得動筆寫信了。我只是有時從母親的口中了解到,姨媽的身體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一隻眼睛已經瞎了,耳朵也不靈了,但還在地里幹活。其實,我多次動過去看姨媽的念頭,但每次都因為沒有成行,而所謂「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非就是一個「忙」:忙教學,忙讀書,忙開會,忙寫作,忙講學……可是,仔細想起來,這都不應該是不去看姨媽的理由,因為看姨媽也應該是我「忙」的一個內容呀!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不應該忘記的愛,是姨媽對我的愛和我對姨媽的愛!為此我感到內疚進而自責。於是,在上個星期天,我找一位朋友幫忙開車,我和愛人、女兒一起前往簡陽鄉下姨媽家。
我剛走進姨媽的村子,就禁不住一陣激動。那熟悉的田埂、水塘、竹林,一下子把我帶回了童年。姨媽家的房子一點都沒有變,但門卻緊鎖著。一些人圍上來問我找誰,我說找我姨媽,一位婦女認出我來:「你是鎮西?哎呀,都長這么大了!」原來她是姨媽隔壁鄰居,她說她還記得我當年來玩的情景。我便問她姨媽怎麼不在家。她說:「可能是看病去了。」我問:「我娘娘身體不好?」她說:「你娘娘身體就是很不好,走路都走不穩當。你想嘛,她那麼大年紀了,還那麼勞累!不過,現在好點了,因為你表姐從新疆回來了!」
正說著,我聽有人在遠處喊我:「鎮西,你來了?」我一看,原來是二叔聞訊從地里回來了。二叔顯得格外蒼老,背佝僂著。我連忙問他我娘娘現在在什麼地方,他說:「你表姐帶她去鎮上看病去了。你們在屋裡坐一會兒吧!等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的。」我又問:「是走路去的?」二叔回答:「是的。不過你放心,有你表姐牽著她,沒有問題的。」我想,從姨媽家到鎮上畢竟還是有六七里路,因此便對二叔說:「走,我們坐車去鎮上接姨媽!」於是,朋友又開車載著我們前往鎮上。
那天恰逢趕集,鎮上人頭攢動。我和二叔一邊走一邊仔細在人群中張望。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姨媽了,我心裡特別激動。我對二叔說:「一會兒見到娘娘,你先不要說我來了。讓娘娘猜猜我是誰。」正說著,二叔指著遠處當街一個診所:「你娘娘在那裡。」
我幾步走過去進了診所,看到姨媽趴在桌子上,一位醫生模樣的人正在給他說著什麼。我來到姨媽的右側,俯下身子用雙手輕輕地撫摸著她的肩,用盡可能柔和的聲音對她說:「你,還認得我嗎?」姨媽側過身子仰望著我,迷惑地搖搖頭。我問:「真的不認識?」姨媽仍然滿含歉意地搖頭:「我記不得了。」我大聲對她說:「娘娘,我是鎮西呀!」姨媽的臉上終於舒展出笑容:「是鎮西?是鎮西呀!哎呀,鎮西你來看我了?」她的聲音不大,但充滿了喜悅。旁邊一間屋子的表姐聽見我們的聲音,趕過來抓住我的手:「真是鎮西呀!你怎麼事先不說一聲呢!簡直沒有想到你要來。」我看錶姐,比起那年急急回來「奔喪」的憔悴樣子,她現在可年輕多了。過一會兒,四哥也來了,四十多歲的他,牙齒卻掉得差不多了,鬍子很長,儼然是個老頭了。
正在給表姐說話時,我突然看到姨媽在用手往衣兜使勁掏什麼,我馬上意識到她是在掏葯費,便問醫生:「多少錢?」醫生回答:「45元。」我趕緊掏出錢給了醫生,同時對還在吃力掏著的姨媽說:「別掏了,我已經給你付了!」姨媽好像沒有聽清我的話,她還在吃力地掏,我大聲說:「我已經付了錢了!」姨媽好像還是沒有聽懂我的話,但她的手已經停下,獃獃地看著我,又想了一會兒,她好像明白了,便說:「哎呀,鎮西,咋個能,能讓你出錢呢!」我說:「娘娘,這是我應該的。」但我心裡難受,因為從剛才姨媽木訥的反應中,我感到姨媽老了。
仔細一看姨媽,姨媽真的老了!對她說話,她的反應有些遲鈍,她跟我說話也沒有精神。她的眼睛渾濁而黯淡,而且時時好像都含著淚水。我扶著她走的時候,感到她步履蹣跚,好像隨時都要往前仆倒。但是,看到我,她顯然很高興。不住地說:「鎮西,你想得到哇!鎮西,你一直還記著娘娘,你對娘娘太好了!」
我扶姨媽上了車,二叔、表姐、四哥也上了車。在回村的路上,姨媽精神好多了,反應也快些了,她不住地說:「沒想到,沒想到,鎮西你說來就來了!」我說:「我應該來看你,早就該來看你了!我小時候,姨媽對我那麼好!」聽說我現在還在蘇州大學讀書,她說:「鎮西呀,我曉得你從小就愛看書,但書是讀不完的,一定要注意身體呀!身體才是最要緊的!」我說:「娘娘還給我買過書呢!小時候我去羅泉,你給我買過一本《智取威虎山》的書呢!」姨媽說:「我記不得了。」這時,四哥突然接嘴:「我記得,我記得!楊子榮!嘿嘿,楊子榮!」我忍不住笑了:「四哥記性很好!對,就是楊子榮!」姨媽也笑了。
回到村裡,姨媽見到我愛人和女兒,說:「小萬一點都沒有老!喲,晴雁長這么高了!」我們走進姨媽的屋子裡,姨媽馬上吩咐表姐和二叔:「快,弄飯給鎮西他們吃!他們一定餓了。」
姨媽坐在屋子裡有靠背的椅子上,顯得很累。我問姨媽現在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姨媽說:「我就是頭昏得很。前些天我在地里扯厚皮菜,扯著扯著就倒在地里昏過去了。先到村子裡找先生看,說是高血壓;後來到鎮上去看,醫生又說是心臟病。前幾天,我到區衛生院去檢查,醫生說是貧血。」表姐在旁邊說:「現在確定了,就是貧血病。」我愛人拿出一些錢,塞到姨媽的手上說:「娘娘,貧血病就是因為身體營養不夠。這錢,你拿去買些營養品補補身子吧!」姨媽很感動的樣子,直說:「不用,不用。唉,鎮西小萬你們就是想得倒呀!」我心裡說:娘娘,我現在給你的這些錢比起當年您送給我的兩元錢,算得了什麼?簡直微不足道!
我看外面陽光很好,便扶姨媽走出屋子,讓她坐在屋檐下,我也搬來一個小木凳坐在她身邊,和她聊天。姨媽沒有精神,話不多,我就給她擺龍門陣。她靜靜地聽,不時微微笑一笑。我對姨媽說:「現在表姐回來了,您就不用操心家裡的事了!」她說:「就是,她的兒女也參加工作了,她在新疆也沒有什麼操心的了,這次回來就是專門照顧我的。」我說:「姨媽操勞了一輩子,現在該歇歇了!」她說:「我就是命苦呀,有什麼辦法!這就是命呀!」我又說:「明年您不是滿八十歲嗎?到時候我一定來為你祝壽!」姨媽說:「你一定要來呀!」她馬上又嘆了口氣:「唉,不知我活得到明年不!」 我說:「有表姐的照顧,你的身體一定會好起來的!再活20年都沒問題!」我又給姨媽講起她帶我走人戶、給我買花生等往事,她笑了:「鎮西的記性真好!」我握住姨媽的手說:「我永遠都忘不了娘娘的!」這時,春天的陽光正灑在姨媽的笑臉上,我突然覺得,姨媽其實並不老。
下午,我們要離去了。姨媽說:「你們在這兒住一夜吧!」我說:「小萬明天要上班,晴雁明天要上學呢!」姨媽便不再挽留我們。她的手往衣兜里不停地掏著什麼,我愛人大概意識到姨媽要干什麼,牽著晴雁的手便快步往前走。可姨媽這時突然表現出特別的敏銳和精神,她向前小跑著想追晴雁,捏著一張百元大鈔的手伸向晴雁,嘴裡還說著:「晴雁第一次來,這是姨婆的心意……」可她哪裡跑得過晴雁?眼看她踉踉蹌蹌就要摔倒,我趕緊將姨媽扶住,並叫晴雁不要跑了。姨媽終於將錢塞到了晴雁手裡,慈祥地說:「好好學習呀!」
那一刻,我的心緒一下子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凌晨,那條印著我和姨媽足跡的公路,那張帶著姨媽體溫的兩元錢,那把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花生……
⑹ 感恩母親作文100字
同學們,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樂!!!!
⑺ 真實的感動人的故事
朋友家有一隻貓咪,金黃的皮毛,見了人總是怯怯的,一雙大眼睛閃爍著拘謹與不安。我隨手拿起一隻玩具熊逗它,它沒有表現出一隻三個月大貓咪應有的頑皮與好奇,似乎弄清了我沒有敵意後才漸漸投入游戲中來。
朋友把它從地上抱起,向我講起了它離奇的身世。
小區附近有一隻野貓,朋友曾好幾次見到它在陰暗的角落裡出沒。野貓也有愛情,愛情的結晶是七隻貓仔。野貓媽媽無力撫養這么多後代,它自己過的也是飢一頓飽一頓 的生活。小貓斷奶之後,它把小貓銜起來,放到小區住戶的門口,然後在暗處躲起來等待,一直等到這戶人家發現了小貓。
即使小貓被高高興興地抱進家裡,野貓媽媽也並不立即離去,它要在外面多耽一會兒,直到確認小貓已被這個家庭收納,才回窩里去銜下一隻。聽說有幾戶抱回小貓的是小孩子,不到五分鍾後小貓就被家裡的大人扔了出來,這時野貓媽媽會銜起它到另外一家去碰運氣。
最後有隻小黑貓始終無人接納,也許它顏色不夠吉祥,也許是小區的寵物已趨飽和,總之是野貓媽媽自己撫養了它。
朋友點點懷里貓咪的鼻子說:「還記得你媽媽嗎?你媽媽不要你了。你想媽媽不?」貓咪「喵嗚」地叫了一聲作為回答。
朋友說,這只小貓自從抱回來就再也沒有出過家門一步,它對大門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大概是曾被別人家扔出來過吧。如果朋友偶爾把它抱到門口附近的區域,它會發出凄慘的叫聲並極力掙脫,它怕極了被再次遺棄。也因此,它從小就乖得出奇,未經人指導就知道在地漏處大小便,也不象一般的小貓,把沙發和床單作為自己習武的場地而抓得四處開線。它與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與默契,體現出貓類少有的對人的依戀。朋友早晨七點出門上班,它每天早上六點准時把主人舔醒,為此朋友從來不用上鬧表。每天下班時,小貓都會趴在陽台上瞭望,期待主人身影的出現。
朋友講完了小貓的故事,我陷入良久的沉思。
野貓從來都為人所憎惡,它們在夜色中出沒,身上沾滿污穢,猶如撒旦的使徒。我曾耳聞目睹許多人類迫害野貓的事件,其中不乏令人發指的殘忍。反過來,在野貓眼中,人類也當是它們的頭號天敵,你很難接近一隻野貓五米之內,它們聞到人聲會立即遠遁。
那為什麼野貓媽媽甘冒大險,將自己的親生骨肉交到人類手裡呢?
我想,這只野貓媽媽一定是家貓出身,它也曾享受過家庭的溫暖,主人的愛憐,它了解人類,深知幼小的貓咪對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強烈的誘惑。
它也未必是撫養不了這窩小貓,更合理的解釋是它不願小貓一生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它知道,小貓在人家裡,會吃著美味的貓糧,躺在寬敞的陽台上享受陽光。真是用心良苦啊!誰能說母愛的光輝只在人類中閃耀呢?
野貓的後代也終於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每一隻小貓都健康地成長起來,沒有一絲的野性,其聰明乖巧還越過了尋常家貓。但願它們不要遭受野貓媽媽的不幸,被主人遺棄而流落街頭,也但願我們城市各個角落的野貓一族會終於消失,因為它們始終渴望的,依然是人類的愛。
⑻ 你打算做一個怎樣的人 100字 作文
在歲月我們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從事這相同或不同的職業,在這些職業中,老師無疑是最神聖的職業了。
老師是神聖的,他們如甘甜的雨露滋潤著一棵課小樹茁壯的成長;滋潤著乾燥的大地;滋潤著花草;同時也在滋潤著你我乾渴的心靈。讓他們滋潤的「萬物」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他們用自己多病的身體堅持著他們的使命,同樣這個使命也許會讓他們置入萬丈深淵,讓他們也許都無法挽回但是他們還是堅持著完成自己的使命。當上課的鈴聲響起時,也就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從一上課就開始用他們熟悉不過的話語向我們這些所謂的「祖國的花朵」講授這浩瀚的知識,讓我們可以在知識中遨遊不停地前行走向成功。當祖國的花朵開花時,你們是多麼地高興啊!高興你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但是你們在這時候已經倒下了,身邊在也沒有花朵了,就這樣你們用自己的病體撐起明天的太陽;用肩膀扛起明天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書寫新的樂章。我們,我們只是在遠方默默的想起我們相處在一起的時光,回憶,回憶夢一般的課堂;夢見,夢見你那在一盞舊台燈下為我們鋪墊著希望。你用你那脆弱的肩膀扛起我們理想的殿堂。我們不斷前行,是因為有您的辛勞。
也許您並非儀表堂堂,也許您並非高大威猛,也許您並非多才多藝,也許……這,許許多多的也許我們並不在乎。就像有首歌的歌詞中唱的那樣「也許全世界都可以放棄,但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老師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職業了,老師的一切知識可以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的學生們,他們的抱負思想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花朵們,在他們的腦海中老師是最偉大的,最高尚的,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包括生命。
老師您的肩膀也該歇歇了,讓我們來替您分擔您肩膀上的負擔吧!我們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幫助您分擔肩膀上的苦痛。也許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您那辛勤的勞動換來的祖國花朵的開放並不是徒勞,他們用自己的肩膀來幫助您分擔,您的桃李天下的學子都會幫助您分擔肩膀的負擔,同您一起走向美麗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