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勵志向上的中國故事

勵志向上的中國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8 04:01:25

⑴ 為了中國崛起名人勵志的故事

吉鴻昌18報名參軍,從此開始了他一輩子的戎馬生涯。35歲那年,被提拔為國民軍第22路軍的總指揮。當時正值北伐戰爭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虎視眈眈 可是國民黨借口「攘外必先安內」,拚命剿殺共產黨.不料蔣介石得到密報,很快解除了吉鴻昌的兵權,以「考察」的名義將他驅逐到國外。 在吉鴻昌出國前夕,9.18事變發生,他聽到這一消息「發指眥裂」,聲淚俱下地說:「國難當頭,凡有良心的軍人都應該誓死救國!」堅決要求留在國內,與日本帝國主義血戰到底。但蔣介石無動於衷,依然逼令他出國。滿懷悲憤的吉鴻昌無奈,只好在上海下榻的旅館牆上,留下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一明自己的心志。 在美國受盡了民族歧視,有人告訴他,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禮遇。吉鴻昌怒不可遏,說:「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製胸卡,上面用英文寫著:「我是中國人!」而且隨時隨處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國人的人,用中華民族的自尊向美國的種族歧視挑戰。

⑵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一個人成功他有成千上萬的經驗而失敗可就那麼幾種,為什麼世上就有20%的人是富人,還有80%的人是窮人,就是因為成功與失敗之間有一步之約那就是信念,說到信念一個人無論是富裕還是平窮,還是有無學歷,那都是在於信念,如果一個人想成功沒有有信念,無論在各行各業那都會是失敗的,即使你有了一點點成就,那有能代表著什麼呢,什麼是成功,那是你能達到現在生活水平有錢有閑的生活那就叫成功,我們怎樣去成功呢,想要成功的人必須避開失敗的道路,通向成功的未來。

說起信念,你會聯想到什麼?也許你會想到長征路上的紅軍將士,雪山和草地都不能擊垮他們的堅忍與樂觀;也許你會想到《老人與海》中那艘孤零零的小船,在船上與鯊魚展開殊死搏鬥的老人是那樣的滿是尊嚴;也許還會想到KTV里點唱率較高的那首《隱形的翅膀》,「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信念是堅定的認知,心理學認為,信念是一種需要,它是激勵人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原則去行動.去實現目標的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比如「我一定會創業成功」。這個解釋可能還會讓你把信念和想法.願望.念頭等近義詞混為一談,其實,信念與他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堅定性.不可動搖.是認識.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統一。打個比方,「我想創業」或者「我要創業」那麼這僅僅是個念頭或者願望,是信念的最初形式。只要當它們有了強大的力量支撐,轉化為「我一定會創業成功」的時候,信念才算真正產生。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信念會有如此大的作用。

⑶ 中國名人勵志故事有哪些

  1. 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3.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舍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4. 中國的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搞棉花試驗,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6年浩劫人家不讓他搞試驗他就在自己家裡偷偷搞。終於,培育出棉花新品種,為祖國的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5. 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⑷ 中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

很多啊,像是蒲松齡撰 自勉聯(另外吳恭亨(清)《對聯話》記載,此聯為回抗清名將金答正希所作:鄧文賓(清)《醒睡錄》記載,此聯為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一人一個理,不過我還是相信是蒲松齡老先生做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幅對聯裡面就提到了兩個古代勵志典型:上聯是說項羽,下聯是說勾踐。

還有東晉人王獻之學寫字,用光了十八口大缸的水,後來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書法家,與父齊名,並稱「二王」。

其他人像是姜子牙、司馬遷、歐陽修等等,他們的經歷很多都可以當做勵志典型。

⑸ 勵志中國的故事

1、大愛至善 唐山13位農民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最大的62歲,最小的19歲,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農民。
【事跡】
2008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13位農民除夕租了輛中巴車,頂風冒雪到郴州救災。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他們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願者之一。他們與解放軍、武 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倖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他們的義舉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勇為」。

【事跡】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3、死的光榮 武文斌
【事跡】
一個戰士倒在了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上萬民眾為他哭別。所有參加弔唁的人都與武文斌素昧平生,他們只聽說:一位解放軍戰士在抗震救災中活活累死了!僅這一句話,已經讓人們淚流滿面。
6月17日晚,濟南軍區士官學員武文斌和戰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後,累得癱倒在泥水地里。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這是一個普通的解放軍戰士對老百姓的承諾,更是對共和國的承諾。
4、中流砥柱 經大忠

【事跡】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受災最嚴重。地震發生時,北川縣縣長經大忠正在開會,他果斷地組織與會人員疏散,並用最快速度將縣城裡的8000多倖存群眾集中在安全區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開以後,經大忠成為北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始終戰斗在第一線,3天3夜沒有合眼,而他家中的6個親人全部遇難。他沒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只有一馬當先的身體力行。
5、男兒榜樣 李隆
【事跡】
在四川抗震救災戰斗中,擔任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的李隆和戰友們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在廢墟下先後挖出57名群眾,其中5人生還,包括被困104個小時的李青松和被困124個小時的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跡。
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隊伍後,他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斗317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760餘人,為保衛人民群眾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6、這就是愛 韓惠民
【事跡】
34年前,一場飛來橫禍,把韓惠民和初戀情人吳月瑛分開,吳月瑛癱瘓了。
照顧吳月瑛3年多後,韓惠民認識了徐敏芳,而他答應交友的前提是,對方必須同意與他一起照顧吳月瑛。當徐敏芳了解到韓惠民堅持多年不談戀愛只是為了照顧過去的情人,她被韓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動。1980年,韓惠民與徐敏芳結為伉儷,從此,守護在吳月瑛身邊的又多了一個人。
韓惠民和徐敏芳告訴吳月瑛:「我們一定會守護你,照顧你到老!」吳月瑛被深深地感動了,她流下的不再是悲傷的淚水,而是幸福的淚水,更堅定地活下去的淚水……
一段相知帶來一個漢子34年的照顧,一聲承諾變成一對夫婦共同的看護,一個特殊的傳奇連起兩個普通的家庭。

7、大寫尊嚴 金晶
【事跡】
當幾名x獨分子試圖從她手中搶走火炬、干擾聖火傳遞時,坐在輪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懼,用雙手緊緊抱著火炬,臉上流露出驕傲的神情。她被威脅、被毆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終沒有被搶走。金晶用她那殘弱的身軀捍衛了奧運精神,觸動了所有人的心弦。

【事跡】
開幕式是北京奧運會呈獻給世界的「第一印象」,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努力,奧運開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闡述了中華文明的演進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國文化打動了世界。
總導演張藝謀說,電影做了20多年,從來沒有這種感受。這種機會一生只有一次,當你有幸從事了這樣一個偉大的工作,這是你一生的財富,值了,值了!
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個知道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語言介紹中華民族驕傲的團隊,金牌授給他們,現在還不晚。

9、點燃生命 吉吉
【事跡】
2008年5月8日上午9時17分,中國登山隊19名隊員成功登上珠峰之巔並進行了奧運火炬接力,首次實現了奧運聖火在世界之巔的傳遞。中國兌現了7年前的諾言,書寫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奇跡!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國人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請記住造就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逾百年歷史上一道奇觀的5名英雄和他們所在的珠峰火炬隊:第一棒火炬手吉吉,西藏登山隊運動員;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國登山隊隊長;第三棒火炬手尼瑪次仁,西藏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黃春貴,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西藏自治區登山學校學生。
10、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員
【事跡】
去年9月25日晚,搭載著3名宇航員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3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在7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務,9月27日16時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他在太空邁出第一步,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
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嫦娥一號」研發團隊,他們無一例外地成為當年「感動中國」評選的入圍者,「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的當選,更是眾望所歸。飛天的渴望在中華民族的脈搏里流淌了數千年,如今「神七」發射的圓滿成功,再一次復活了一個古老民族關於「飛天夢」的記憶和影像。3名航天英雄用近乎完美的方式舉步量天,將一個古老的人類巡天願景變成了現實。「神七」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繼北京奧運會後,「神七」在中國民眾心中激起了新一輪民族自豪感。

⑹ 求關於中國現代勵志的故事

有關勵志的講師我以前崇拜一位叫陳安之的,聽他的課很激動,不知道你是做什麼行業的,我介意你看一些大師級的講座,劉一秒了,趙強了,曾仕強了。。看你什麼行業了

⑺ 有哪些中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1.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

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

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2.勾踐卧薪嘗膽。

勾踐23歲就繼承王位,剛繼位不久就打敗了強大的吳國,可謂是志得意滿,但此時的勾踐當然還算上「成」。因為強大的吳國正在發奮血恥,一場滅頂之災隨即就降臨到了這位年輕的君王和他的國家。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勾踐乘吳國爭霸中原國內空虛加上國內天災大敗吳國。勾踐二十四年(47歲),吳都被圍三年後城破,夫差自殺。吳亡。隨後,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並遷都琅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有志者,事競成,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3.聞一多。

一次,聞一多先生寫了一篇聲討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通電,其文辭強烈,如刀如槍。聞先生寫完後就讓他的學生季鎮准拿去請西南聯大中文系的一位青年教師和他的一位朋友簽名。

這兩位曾受教於聞一多先生,他們看了電文,有些猶豫。簽名吧,要擔很大風險;不簽吧,老師的面子又不好駁。想來想去最後簽了個假名。聞先生知道後,深為不滿,厲聲說道:"要是怕死就不要簽名,要簽就簽真名,我們不要假名。"這二位受聞一多先生光明坦盪釣襟懷和無所畏懼的斗爭勇氣所感動,終於簽了真名。

4.「看誰是蠢材」。

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期間,有一次在留學生的聚會上,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方留學生站起來挑釁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一向溫和的徐悲鴻抑制不住憤怒,走到這個傲慢無禮的洋學生面前,大聲說:「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好,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你敢嗎?」

1924年,徐悲鴻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那個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5.慷慨赴國難,誓死表忠心。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黃海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一直沖殺在前。後在日艦圍攻下,「致遠」艦多處受傷,船身傾斜。

鄧世昌對全艦官兵道:「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是即所以報國也!」他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第一游擊艦隊旗艦「吉野」號,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倭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拚命逃竄,並向「致遠」艦連連發射魚雷,「致遠」艦躲過一條泡沫飛濺的魚雷後,不幸被另一枚魚雷所擊中而沉沒。

鄧世昌墜落海中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

他養的愛犬「太陽」亦游至其旁,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沉沒於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⑻ 求:中國歷史的勵志的故事。急!急!!急!!!

中國名人勵志小故事集《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囊螢照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張三豐創太極》 張三豐,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豐到底怎麼創造的太極拳嗎?本片要說的,正是這個故事。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比西方的麻醉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皇甫謐浪子回頭》 皇甫謐,魏、晉年間人,是西晉著名的學者和醫學家。皇甫謐小的時候玩劣異常,被村子裡的人稱為小霸王,一次,他將同窗受氣包家的棗樹的樹皮鏟掉,使得棗樹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嬸嬸的教育下,皇甫謐終於浪子回頭,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 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裡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信配劍從軍,投身項梁的西楚軍。項梁戰死後,繼隨項羽,但未受項羽重用,只是充當一名執戟衛士。他多次向項羽獻策,均不被採納。於是他憤然逃出楚營,投奔漢王劉邦。劉邦初始也沒把他當將才使用,只任命他為治粟都尉。韓信見劉邦不肯重用,決意離漢營而去。丞相蕭何素知韓信之才,聞訊即刻騎馬月夜苦追,將他勸回,由此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後來,劉邦在蕭何的屢次勸說下,親自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確信韓信為稀世之才,遂舉行儀式,拜為大將。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韓信派人修復劉邦進入漢中時燒毀的棧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卻率軍悄悄沿南鄭故道東出陳倉,大敗章邯軍,一舉拿下了關中地區,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韓信引兵出函谷關,將兵鋒逼至洛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邛等項羽所屬的封國,先後歸降。然後便與齊趙聯合共謀擊楚,四月,大軍就已進至楚都彭城。攻勢之凌厲,令人贊嘆。未想劉邦進入彭城後就把防務丟在一邊,遍搜寶貨美人。正在與齊軍鏖戰的項羽聽說彭城失守,急率三萬精騎星夜趕回,一戰將劉邦擊敗。韓信聞訊即刻趕來收集潰敗的部隊,和劉邦在洛陽地區會師,又成功地進行了阻擊戰,在京縣、索亭之間把楚軍打得大敗,使項羽西進的兵鋒頓挫。戰線最後在滎陽穩定了下來。 劉邦兵敗彭城,齊、趙、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領兵攻魏。魏王豹陳重兵於黃河東岸的蒲坂,韓信針對魏軍部署,將大量船隻集中在蒲坂對面的臨晉,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用木框架綁扎瓦罐做成臨時渡河器才,從上游夏陽渡河奇襲安邑,突然出現在魏軍背後,大破魏軍,俘獲魏王豹。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韓信又引兵東向閼與,活捉代相夏說,收復了代郡。這時,劉邦卻命韓信急調其力主至滎陽加強該地守備,故韓信只帶了萬余部隊東下井陘攻趙。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占據有利地形,准備與韓信決戰。韓信先以兩千輕騎,乘夜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側後方埋伏。天明後親率主力前出到河邊背水列陣,誘使趙軍出營攻擊。漢軍背河而戰,無路可退,人人拚死作戰。預先伏下的兩千輕騎乘機攻入趙軍空營,遍插漢軍紅旗,趙軍見狀,軍心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大破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統帥陳余,生擒趙王歇。接著,韓信用「上兵伐謀」辦法降服了燕。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韓信又用重兵急襲的辦法攻破了齊都臨淄。楚將龍且急領二十萬人馬來援,與敗退的齊軍會師於高密,然後與漢軍隔淮水對峙。韓信秘密派人用一萬多個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後派部分軍隊渡過淮水,在側後攻擊楚軍,繼而佯裝潰敗。龍且誤以為漢軍膽怯,率主力渡淮水追擊。韓信命部屬掘開上游堤壩,將楚軍沖成兩段,漢軍運用半渡而擊的辦法,把已渡水的楚軍全殲,龍且被殺。未渡水的齊楚聯軍不戰自潰。韓信趁勢揮軍追殲逃敵,俘虜齊王田廣,全部平定了齊地。 韓信攻佔齊地後,項羽恐慌萬分,連忙派人去游說韓信,以三分天下為條件,希望韓信反漢聯楚,被韓信所拒絕。韓信的謀士蒯通勸他:「將軍難道沒有聽說過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的道理嗎?……將軍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挾難賞的大功,歸楚,楚不信;歸漢,漢王震恐。若不自立為王,何處是你的歸宿呢?」韓信聽了連連擺手道:「請不要再說了,漢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車給我乘,把他的衣給我穿,把他的飯給我吃。古人說過:乘人家的車,要替人分擔憂患;穿人家的衣,也應替人分擔憂患;吃人家的飯,就應該為人家賣命。我怎麼能見利忘義呢?」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建議。可是齊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韓信已遣使修書請求劉邦立他為假齊王(代理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困在滎陽,自顧不暇,看罷來書後勃然大怒,本不想應允。後來,聽取了張良和陳平的意見後,又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是真王,當假王干什麼!」於是,立韓信為齊王,並征調他的部隊攻楚。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劉邦以韓信為主將,統一指揮各路大軍。項羽指揮十萬楚軍,從正面向漢軍陣地猛攻。韓信採用典型的側翼攻擊戰法,令漢軍中軍稍稍後退,避開楚軍銳氣,而將兩翼展開,實行側擊,然後再令中軍推進,一下子完成了合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終使楚軍喪失鬥志,被漢軍一舉聚殲於亥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於烏江邊。歷時五年的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韓信以項羽帳下執戟衛士的低微身份,幾年內登壇拜將,屢建奇勛,終至成為左右楚漢戰爭的一方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來贊譽這位叱吒風雲的軍事人物。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他曾著有《韓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經失傳。韓信的軍事才能令劉邦極度不安,故在項羽敗亡後,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軟禁於劉邦身邊。一天,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答「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之軍。」劉邦又問:「那末你呢?」韓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 韓信的絕世軍功和才華終於招來了殺身之禍,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呂後和蕭何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鍾室,以謀反罪名殺之。一代名將,死非其所,實堪哀傷。

⑼ 中國的歷史中的經典勵志故事

═══════
★ 釣 竿 ★
═══════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
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
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
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
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
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
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
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
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試想
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
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
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
像職員看老闆,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我覺得這篇雖不是什麼名人故事,但是我相信在很多名人身上都有發生過.

⑽ 中國古典的感人勵志的故事

岳飛小時候沒錢買紙筆,他母親用柳枝在沙土上教他寫字,後來成了文武全才的一代名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