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感人的故事400字以上
㈠ 寫關於感動的故事作文400字以上
一個擁抱,一聲問候,一杯熱水……猶如一池泉水,甜甜的,暖暖的,注入了你的心田,滋潤著你那顆或許已乾涸的心靈,你的心會微微顫動,那是一種神奇的泉水,它叫做「感動」。
還依稀記得那一年的冬天,大雪紛紛,路上的行人裹著厚厚棉襖。路上有一個人手裡抱著一個袋子,急急忙忙的往醫院跑——那就是我的媽媽。那次我得了肺炎,要在醫院住一個多星期,爸爸每天就是給我送飯,可身體一向虛弱的媽媽卻倔強的說她來。那段時間,爸爸請了假,就是為了每天在醫院里陪我。媽媽為了給我送飯,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那天……
怎麼會?抽血!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下子把我擊倒了。要知道,從小到大,我天不怕,地不怕,可我最怕的就是那細細的針頭,每每看到後的本能反應就是一個字——逃!那些日子,每天都要吊水,我強忍著堅持了下來,可是抽血會很痛吧,以前每次媽媽抽完血,靜脈那兒都會淤青一片,有些恐怖。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也會像媽媽那樣,心裡恐懼萬分,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是「心有靈犀」的,他們一直安慰我,告訴我「抽個血而已,不會痛的。」媽媽還承諾會過來陪我的,可是我的心還是平靜不下來。
第二天很早,大概是五點,護士緩緩道出了那個噩耗,剛平復下的心又一次隨之綳緊了,我著急地朝門口張望,為什麼媽媽還沒來?媽媽不是跟我承諾過的嗎?為什麼?護士姐姐看出了我的緊張,邊安慰我邊將血抽完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才匆匆趕到,她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兩只凍僵的手抱著還溫熱的飯盒,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但蒼白的臉上還是掛著一絲微笑:「護士什麼時候來啊?」我抱怨著:「為什麼你不早點來?我都抽完血了!你不是答應過我的嗎?」我翻過身去,背對著媽媽,心中有一絲不快。臉色蒼白的媽媽看了看我,沉默了會兒,欲言又止,不一會兒忙不迭的給我賠不是。那段時間,我很少跟媽媽講話,媽媽什麼也沒說,直到那天……
睡夢中迷迷糊糊的我朦朦朧朧地聽見了爸爸媽媽的對話,「你腿沒事了吧?還在發燒嗎?」「好多了,沒事了……」爸爸長嘆了口氣,媽媽似乎知道爸爸想要問什麼似的,搖了搖頭,緩緩的開口:「這是我的錯。我答應過她要陪她抽血的,但是我遲到了。不管怎麼樣,都是我不好,她怪我也是應該的……」我不敢再繼續聽下去,我翻了個身,蒙著被子,眼眶濕潤了,潸然落淚,兩行晶瑩的淚珠還是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原來媽媽那天發著高燒,還在路上摔了一跤,回想起那天媽媽來時蹣跚的步伐,臉色蒼白,喘著粗氣……我居然沒發現,我的自私蒙蔽了雙眼,為自己的無知,為自己的自私……抽泣著,在心中默默的說:對不起,媽媽!
窗外的雪飄飄灑灑,映著夕陽,如同一個金色的夢,窗外寒風呼嘯,我的心卻暖暖的……感動來源於平凡,感動來源於我的生活,我會珍惜每一次的感動,珍惜每一次的動心。
㈡ 家鄉名人事跡的作文400字
愛國將領-楊虎城
楊虎城,(1893----1949)陝西蒲城縣孫鎮甘北村人,幼名長久,鄉人稱楊大娃,亦曾自稱呼塵.
楊虎城出身貧寒,父親楊懷福是一位農村木匠.1908年5月被仇家陷害致死,一家生活幾近絕境.辛亥革命爆發楊參加革命隊伍,反抗清政府的統治,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樹起護旗幟號召討伐北洋軍閥楊辛參加了陝西省的於石任、井勿幕為首的靖國軍.1925年3月 孫中山逝世陝西僅有楊虎城一人送輓聯 並於5月1日在耀縣舉行孫中山追悼會 ,會上慷慨陳詞:"革命的旗幟永遠不會倒!"
1926年吳佩孚任劉鎮華為甘剿匪總司令.劉鎮華帶領10萬大軍向潼關出發,兵臨西安城下,所到之處廬舍盡毀.5月15日西安被圍,楊虎城部為配合全國革命的形勢發展,推戴李虎臣為總司令自任副司令誓死守衛西安.守城自4月6日始戰況慘烈僅守城軍民餓死超過5萬人,但終於以北伐戰爭的節節勝利、吳佩孚的頻頻失敗於11月23 日止.歷時8個月.
----解圍後所以軍民遺骨.埋葬於城內新辟的革命公園楊將軍主持萬革命大公祭,他所輓聯:"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滿三素,怨滿三秦".表達了他內心的情感和痛苦.
----1930年部隊進駐陝西後, 除任17路軍總指揮,西安妥靖公署等軍職外,兼任陝西政府主席.他任職期間重視教育,曾聘請大批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擔任要職,並選派思想進步的青年出國留
學.在故鄉蒲城,楊興辦了中山中學和勿幕圖書館,表現了他的遠見卓識.
1931年9 月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悍然入侵中過而蔣界石卻不顧民族安危
鼓吹"攮外凶必先安內" 的政策 遭到了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 1933年3 月 楊虎城將軍在河北當
面見蔣界石 請求抗戰 遭到蔣訓罵.眼看民族就要滅亡大好河山淪於敵人的手而蔣界石卻於19
36年12 月24 日親自來陝西令楊虎城與張學良圍剿紅軍,張楊二人即使哭諫都無濟於事,深感民
族危亡在即,雖然有兵諫逼蔣抗日.逆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於12月12日凌晨發動了西安事變 蔣
世石在臨潼驪山一石縫中被搜山的士兵發現........
---- 西安事變成功以後,張楊二人深明大義邀請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共商相關事亦,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築成了全國人民一致抗日的鋼鐵長城.
----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後,蔣界石背信棄義囚禁了張學良 逼楊出國考察,楊將軍在國外亦不顧個人安危,宣傳抗日的救國思想,並於1937年11月毅然回國抗日.抵達香港時,即被特務控制 .從此被反動派囚禁. 1949年春,國民黨反動派發起的內戰連連失敗.蔣介石宣告下野.李宗仁以代總統的身份接受中共和談條件,下令重慶市長楊森釋放楊虎城.而楊森卻通知了毛仁鳳去浙江江溪口請示幕後主使蔣界石!遭蔣嚴詞拒絕.
----1945 年8月間,蔣逃台灣後,又撤返重慶親自支持西南特區的大破壞,並指使毛仁鳳殘忍的殺害了楊虎城將軍和夫人謝保貞及兒子楊拯中、秘書宋綺雲夫婦和兩個尚不滿10的孩子.......
㈢ 寫一件你感動的故事作文400字左右
一個擁抱,一聲問候,一杯熱水……猶如一池泉水,甜甜的,暖暖的,注入了你的心田,滋潤著你那顆或許已乾涸的心靈,你的心會微微顫動,那是一種神奇的泉水,它叫做「感動」。 還依稀記得那一年的冬天,大雪紛紛,路上的行人裹著厚厚棉襖。路上有一個人手裡抱著一個袋子,急急忙忙的往醫院跑——那就是我的媽媽。那次我得了肺炎,要在醫院住一個多星期,爸爸每天就是給我送飯,可身體一向虛弱的媽媽卻倔強的說她來。那段時間,爸爸請了假,就是為了每天在醫院里陪我。媽媽為了給我送飯,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那天…… 怎麼會?抽血!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下子把我擊倒了。要知道,從小到大,我天不怕,地不怕,可我最怕的就是那細細的針頭,每每看到後的本能反應就是一個字——逃!那些日子,每天都要吊水,我強忍著堅持了下來,可是抽血會很痛吧,以前每次媽媽抽完血,靜脈那兒都會淤青一片,有些恐怖。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也會像媽媽那樣,心裡恐懼萬分,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是「心有靈犀」的,他們一直安慰我,告訴我「抽個血而已,不會痛的。」媽媽還承諾會過來陪我的,可是我的心還是平靜不下來。 第二天很早,大概是五點,護士緩緩道出了那個噩耗,剛平復下的心又一次隨之綳緊了,我著急地朝門口張望,為什麼媽媽還沒來?媽媽不是跟我承諾過的嗎?為什麼?護士姐姐看出了我的緊張,邊安慰我邊將血抽完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才匆匆趕到,她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兩只凍僵的手抱著還溫熱的飯盒,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但蒼白的臉上還是掛著一絲微笑:「護士什麼時候來啊?」我抱怨著:「為什麼你不早點來?我都抽完血了!你不是答應過我的嗎?」我翻過身去,背對著媽媽,心中有一絲不快。臉色蒼白的媽媽看了看我,沉默了會兒,欲言又止,不一會兒忙不迭的給我賠不是。那段時間,我很少跟媽媽講話,媽媽什麼也沒說,直到那天…… 睡夢中迷迷糊糊的我朦朦朧朧地聽見了爸爸媽媽的對話,「你腿沒事了吧?還在發燒嗎?」「好多了,沒事了……」爸爸長嘆了口氣,媽媽似乎知道爸爸想要問什麼似的,搖了搖頭,緩緩的開口:「這是我的錯。我答應過她要陪她抽血的,但是我遲到了。不管怎麼樣,都是我不好,她怪我也是應該的……」我不敢再繼續聽下去,我翻了個身,蒙著被子,眼眶濕潤了,潸然落淚,兩行晶瑩的淚珠還是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原來媽媽那天發著高燒,還在路上摔了一跤,回想起那天媽媽來時蹣跚的步伐,臉色蒼白,喘著粗氣……我居然沒發現,我的自私蒙蔽了雙眼,為自己的無知,為自己的自私……抽泣著,在心中默默的說:對不起,媽媽! 窗外的雪飄飄灑灑,映著夕陽,如同一個金色的夢,窗外寒風呼嘯,我的心卻暖暖的……感動來源於平凡,感動來源於我的生活,我會珍惜每一次的感動,珍惜每一次的動心。
㈣ 感動家鄉的故事
那是一隻很高級的網球拍,王子牌,是在許多年前,我初戀時的女友送的。
那是在我認識她第二年我的生日那天,她揮著這黑黝黝閃著誘人金屬光澤的球拍笑著對我說:「送給你的,鍛煉鍛煉吧,看你虛的!去年剛認識我時,騎單車帶我上山大氣都不喘一口,可現在平平的馬路上都喊著載不動我,虛的!」
說心裡話,我並不喜歡打網球,我是那種寧可多睡一分鍾也不願意早起一會兒進行什麼早鍛煉的那種人。至於她說的騎車載人問題,我倒並不認為是自己「虛」的緣故,大概我「騎單車帶她上山大氣都不喘一口」的那陣子,正是我「激情荷爾蒙」分泌最多的時候,這東西的確有點像違規運動員服用的興奮劑!
後來,她出了交通意外,就在我們決定要結婚的前夕。
在為她送葬那天,我把這只從來沒有用過的網球牌一直拿在手上,兩個手拿著,一隻手握著拍柄,另一隻手從下面托著拍網,當時的感覺好奇怪,我一直沒有盯著那骨灰盒看,我彷彿只是在抱著我的愛人為其他的什麼人送葬,送完後,我還要抱著她步入我們的結婚禮堂哪!
我當時真的是那樣想的,我只是覺得她怎麼突然變得那麼輕,那麼輕,全然不似我騎單車帶她上街時那種沉甸甸的感覺!哦!看我抱著你走在隊列中步履輕盈的樣子,你該不會再笑我「虛」了吧?我甚至對那黑色的骨灰盒報以微笑,全然無視一些詫異的目光偶爾掃盪我的全身。
從那時起,每年到我生日那天,我都會躲出家門,謝絕一切人、一切禮物、一切聚會,只是一個人,背著那隻網球拍騎單車沿郊外盤山小路蜿蜒而上,沖阿、沖阿,兩只腳拚命地交替蹬著車子,一邊騎,一邊扭頭對她說:怎麼樣?速度夠快吧?不會再說我虛了吧?一直沖到最頂峰,我把車子一扔,就抱著她坐在地上大口地喘氣,喘一會兒平靜了,便拂弄著她的網,她的柄,彷彿摩挲著她的長發,握著她的手,就這樣,陪她整整坐一天...
今天,是我一生中的第35個生日,我那結婚已經三年的妻子送給我一張古典吉他名曲的光碟。禮物擺在桌上,妻子已經獨自睡去。她一直弄不明白我為什麼每到生日這天就會出去打一整天的網球,而在平時卻根本不會去碰那個總是掛在我書房牆上的拍子。
而我,也從來沒有給她解釋過,她一直以為我是真的去玩了一天的網球。打開音響,放入那張晶瑩如鏡的光碟,把音量調到我剛好能夠聽見的最小的程度,然後熄掉燈,倒在柔軟的沙發里,點燃一支香煙,我閉上眼睛。
音樂響起來了,第一首曲子便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泰爾雷加的代表作《阿爾汗布拉宮的回憶》。全是細細的輪指,如泣如訴,流淌和飄搖。和著旋律,靜靜地,我回想起生活中所有曾經令自己感動的事,回想起那張模糊遙遠而又親切微笑的面容。回想著那遙遠初戀的矜持和期待,真心的付出和歡喜,細細密密地織滿今夜青藍的天空。回想著,那突然就揮手而去的身影,指間遺落的流沙,流著淚水在風里的奔跑,以及多年前,曾與她黃昏攜手唱過的歌謠。
如果,今夜,在此時,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打著一把傘,對我說:送我回去,可以嗎?我會送她回去,而且只送她回去,什麼也不說,只為了讓她知道,今夜,她不寂寞。
這世界其實是有著真心的付出,以及純朴的愛情,以及平實的生活的,對此,我應該無求無憾。於是,我突然決定,今後我的生日將只屬於我現在的妻子,我將開始真的打網球,就用那隻王子球拍,在每天的早晨!我就這么做了,就這么決定了,在我35歲的生日之夜,握著那隻掛了10年的球拍,獨自一人在午夜聽《阿爾汗布拉宮的回憶》的時候...
㈤ 一個感人的故事,400字左右
男孩和女孩初戀的時候,男孩為女孩折了一千隻紙鶴,掛在女孩的房間里。男孩對女孩說,這一千隻紙鶴,代表我一千份心意。那時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著戀愛的甜蜜和幸福。 後來女孩漸漸疏遠了男孩。女孩結婚了,去了法國,去了無數次出現在她夢中的巴黎。女孩和男孩分手的時候,對男孩說,我們都必須正視現實,婚姻對女人來說是第二次投胎,我必須抓牢一切機會,你太窮,我難以想像我們結合在一起的日子……男孩在女孩去了法國後,賣過報紙,干過臨時工,做過小買賣,每一項工作他都努力去做。 許多年過去了,在朋友們的幫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家公司。他有錢了,可是他心裡還是念念不忘女孩。 有一天下著雨,男孩從他的黑色奧迪車里看到一對老人在前面慢慢地走。男孩認出那是女孩的父母,於是男孩決定跟著他們。他要讓他們看看自己不但擁有了小車,還擁有了別墅和公司,讓他們知道他不是窮光蛋,他是年輕的老闆。男孩一路開慢車跟著他們。雨不停地下著,盡管這對老人打著傘,但還是被斜雨淋濕了。到了目的地,男孩呆了,這是一處公墓。他看到了女孩,墓碑的瓷像中女孩正對著他甜甜地笑。而小小的墓旁,細細的鐵絲上掛著一串串的紙鶴,在細雨中顯得如此生動。 女孩的父母告訴男孩,女孩沒有去巴黎,女孩患的是癌症,女孩去了天堂。女孩希望男孩能出人頭地,能有一個溫暖的家,所以女孩才做出這樣的舉動。她說她了解男孩,認為他一定會成功的。女孩說: 如果有一天男孩到墓地看她,請無論如何帶上幾只紙鶴。男孩跪下去,跪在女孩的墓前,淚流滿面。清明節的雨不知道停,把男孩淋了個透。男孩想起了許多年前女孩純真的笑臉,男孩看的心就開始一滴滴往下淌血。 這對老人走出墓地的時候,看到男孩站在不遠處,奧迪的車門已經為老人打開。汽車音響里傳出了哀怨的歌聲,「我的心,不後悔,反反復復都是為了你,千紙鶴,千份情,在風里飛……」
一個女生看了會哭,男生看了無語的故事:有那麼一對情侶.女孩很漂亮,非常善解人意,偶爾時不時出些壞點子耍耍男孩.男孩很聰明,也很懂事,最主要的一點.幽默感很強.總能在2個人相處中找到可以逗女孩發笑的方式.女孩很喜歡男孩這種樂天派的心情. 他們一直相處不錯,女孩對男孩的感覺,淡淡的,說男孩象自己的親人. 男孩對女孩愛甚深,非常非常在乎她.所以每當吵架的時候,男孩都會說是自己不好,自己的錯.即使有時候真的不怪他的時候,他也這么說.他不想讓女孩生氣. 就這樣過了5年,男孩仍然非常愛女孩,象當初一樣. 有一個周末,女孩出門辦事,男孩本來打算去找女孩,但是一聽說她有事,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在家裡呆了一天,他沒有聯系女孩,他覺得女孩一直在忙,自己不好去打擾他. 誰知女孩在忙的時候,還想著男孩,可是一天沒有接到男孩的消息,她很生氣.晚上發了條信息給男孩,話說得很重.甚至提到了分手.當時是晚上12點. 男孩心急如焚,打女孩手機,連續打了3次,都給掛斷了.打家裡電話沒人接,猜想是女孩把電話線拔了.男孩抓起衣服就出門了,他要去女孩家.當時是12點25. 女孩在12點40的時候又接到了男孩的電話,從手機打來的,她又給掛斷了. 一夜無話.男孩沒有再給女孩打電話. 第2天,女孩接到男孩母親的電話,電話那邊聲淚俱下.男孩昨晚出了車禍.警方說是車速過快導致剎車不急,撞到了一輛壞在半路的大貨車.救護車到的時候,人已經不行了. 女孩心痛到哭不出來,可是再後悔也沒有用了.她只能從點滴的回憶中來懷念男孩帶給她的歡樂和幸福. 女孩強忍悲痛來到了事故車停車場,她想看看男孩呆過的最後的地方.車已經撞得完全不成樣子.方向盤上,儀表盤上,還沾有男孩的血跡. 男孩的母親把男孩當時身上的遺物給了女孩,錢包,手錶,還有那部沾滿了男孩鮮血的手機.女孩翻開錢包,裡面有她的照片,血漬浸透了大半張. 當女孩拿起男孩的手錶的時候,赫然發現,手錶的指針停在12點35分 女孩瞬間明白了,男孩在出事後還用最後一絲力氣給她打電話,而她自己卻因為還在堵氣沒有接.男孩再也沒有力氣去撥第2遍電話了,他帶著對女孩的無限眷戀和內疚走了. 女孩永遠不知道,男孩想和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女孩也明白,不會再有人會比這個男孩,更愛她了!
㈥ 家鄉中感人的故事作文
中秋節是個家人團聚的日子。這一天,全家都從遠近不同的地方聚到了外婆家。我們一邊品嘗著香甜美味的月餅和水果,一邊欣賞著那鑲嵌在黑漆盤里的月亮和星星。總是這樣平靜柔和也讓人受不了。於是,外婆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感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中秋節前後,不過是發生在戰場上,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在戰場上拼搏的兒子總是讓家中的老母親放心不下,這不快到中秋節了,兒子也不知能否回家探望。正巧,兒子的一封家書給母親帶來了多少關懷和溫暖。母親坐在炕頭,臉上洋溢著滿足而又安詳的笑容。信中除了對母親的問候外還向母親敘說了一件事:在一次戰斗中,兒子的一位戰友被炸斷了一隻手和一條腿,他懇求母親能讓他的這位戰友來他家長住養傷。母親考慮後,在給兒子的回信中說道:母親老了,家境也不好,實在無力奉養。
幾天後傳來了消息,說那個手和腿被炸斷的戰士自殺了。老母親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心裡過意不去,便決定去把兒子戰友的屍體安葬了。母親來到了部隊,見到了兒子的上司,才知道那個被炸斷手和腿的戰士居然就是自己的兒子。上司說他也看過那封信,也體諒母親的心情。母親痛哭了起來一個勁地說自己錯了,應該支持孩子的想法。而兒子的上司卻不這么看,他說:「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兒子的錯。第一他欺騙了你,他不該用另一個戰士代替自己。第二還是他的錯,他不該自殺,因為如果你知道是你的兒子受了傷,即使家境再不好,做母親的都不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的。」母親與兒子見面了,不過是兒子的屍體。母親緊緊地抱著兒子,彷彿兒子還活著。她給他唱他最愛聽的歌,講著他最愛聽的故事,久久不願離去……那天正好也是中秋節。
故事講完了,大家都默默不做聲,很回味。外婆的總結只有一句:天下的母親沒有不愛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孩子與家境無關。
㈦ 家中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機響了,話筒里是個稚嫩的小女孩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憑直覺,我知道又是個打錯的電話,因為我沒有女兒,只有個6歲的獨生子。這年頭發生此類事情也實在是不足為奇。我沒好氣的說了聲:「打錯了!」便掛斷了電話。 接下來幾天里,這個電話竟時不時地打過來,攪得我心煩,有時態度粗暴的回絕,有時乾脆不接。 那天,這個電話又一次次打來,與往常不同的是,在我始終未接的情況下,那邊一直在堅持不懈的撥打著。我終於耐住性子開始接聽,還是那個女孩有氣無力的聲音:「爸爸,你快回來吧,我好想你啊!媽媽說這個電話沒打錯,是你的手機號碼,爸爸我好疼啊!媽媽說你工作忙,天天都是她一個人在照顧我,都累壞了,爸爸我知道你很辛苦,如果來不了,你就在電話里再親妞妞一次好嗎?」孩子天真的要求不容我拒絕,我對著話筒響響地吻了幾下,就聽到孩子那邊斷斷續續的聲音:「謝謝……爸爸,我好……高興,好……幸福……」 就在我逐漸對這個打錯的電話發生興趣時,接電話的不是女孩而是一個低沉的女聲:「對不起,先生,這段日子一定給您添了不少麻煩,實在對不起!我本想處理完事情就給您打電話道歉的。這孩子的命很苦,生下來就得了骨癌,她爸爸不久前又……被一場車禍奪去了生命,我實在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她,每天的化療,時時的疼痛,已經把孩子折磨得夠可憐的了。當疼痛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時候,她嘴裡總是呼喊著以前經常鼓勵她要堅強的爸爸,我實在不忍心看孩子這樣,那天就隨便編了個手機號碼……」 「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我迫不及待地追問。 「妞妞已經走了,您當時一定是在電話里吻了她,因為她是微笑著走的,臨走時小手裡還緊緊攥著那個能聽到『爸爸』聲音的手機……」 不知什麼時候,我的眼前已模糊一片……
㈧ 家鄉的感人故事
在成都新光華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護的帳篷,裡面住著46個產婦和嬰兒。一個中年女性醫務人員,從下午地震開始就忙著搭帳篷、安置病員,直到晚上10點還沒有回家,記者問:「你有孩子嗎?」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說:「有,在學校,地震到現在還不知道孩子的情況怎麼樣。」她終於忍不住掉下了眼淚。記者問她叫什麼名字?孩子叫什麼名字?在哪個學校?她搖搖頭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淚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面對殘酷的災難,誰不牽掛自己家人的安危?誰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這位白衣天使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大愛。對她自己的孩子來說,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但她卻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將要出生的孩子最偉大的母親,她的大愛感天動地。 動人的故事匯成河,流淌在中華兒女的心窩。這些感動,延續著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堅定著災區人民的信心,激勵著救災將士的鬥志;這些感動,是我們共渡難關的共鳴,是我們重建家園的心聲。因為有了這些感動,我們更加有力;因為有了這些感動,我們的心貼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