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紀昌學箭的故事150字

紀昌學箭的故事15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8 08:24:19

㈠ 紀昌學箭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凡事精益求精才能copy取得最好成績,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學習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無味。 還表現了紀昌虛心聽取師傅的教誨,勇於吃苦,善於學習的精神。 當老師的,一定要教學有方,善於指導,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學生的,一定要謹尊師教,善於學習,勇於吃苦,不怕枯燥,練好基本功,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 本文闡述了無論學什麼技術都沒有捷徑可走,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術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實實、鍥而不舍的進行訓練的道理;同時說明只要有恆心,有毅力,踏踏實實、精益求精就能到達光輝的頂點。1、目標明確
2、持之以恆
只要堅持就會成功

㈡ 紀昌學箭故事閘明的道理是什麼

紀昌學箭的道理:

一、基本功最重要。
無論是訓練射箭或學習其他知識、本領,都要首先練好基本功。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單靠投機取巧,將一事無成。要練就高超的技藝,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從打基礎開始。

二、循序漸進。
學習任何技能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甚至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未學會走路,先學跑,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

三、堅持,堅持,再堅持。
學藝貴於恆。不能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否則會半途而廢。

㈢ 紀昌學箭解釋 謝謝,。。。。。。

【翻譯】
甘蠅是古代擅長射箭的人。拉上滿弓還未發射,鳥獸便都趴下了。有個弟子飛衛,向甘蠅學習射箭,技藝又超過其師傅。
紀昌,又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不眨眼睛,然後才能談及射箭。」
紀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織布機下,眼睛注視著梭子(練習不眨眼睛)。二年後,即使用錐尖刺(紀昌的)眼皮,他也不會眨眼。
他把這件事)告訴飛衛,飛衛說:「功夫還不到家,其次練習視力後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顯著,然後再來告訴我。」
紀昌用氂牛毛系著虱子懸掛在窗戶上,從南面來練習看。十天過後,(虱子在紀昌眼中)漸漸變大;三年之後,感覺像車輪般大了。看周圍其餘東西,都像山丘般大。於是就用燕國牛角裝飾的弓,北方蓬桿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卻沒斷。
(把這件事)告訴飛衛。飛衛高興地跳高拍胸說:「你掌握技巧了。」

【啟示】
閱讀這個故事後,我們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到它與快速閱讀相通的若幹道理,並在受到啟發和思考中領悟速讀的真諦:
【基本功最重要】
首先故事告訴我們學習速讀要練什麼?射箭和速讀都是要訓練人眼睛的視力,讓自己的眼睛真正練到「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的地步。其實「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這兩個成語既是射箭對視力的要求,同時也是速讀訓練對眼睛的要求。學習射箭必須先要訓練眼力,同樣學習速讀當然也先要練習眼力,這是因為人的眼力(視力)的好壞是射箭和速讀的共同基礎條件,沒有基礎的條件,你要想學習以眼睛為條件的技能都是不可能的。如眼睛的視力基礎打牢了,真正做到「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狀況時,你無論是學習訓練射箭或速讀,其質量與效果也就有保證了。因此任何學員在開始練習速讀時首先要明確最重要的是練習與視力相關的「視點」和「視幅」科目,把自己閱讀時的「視點」和「視幅」練到「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裡就大得像車輪一般的時候,他再用眼睛看別的東酉,面前就像出現了一座小山一樣。」
【循序漸進的提高】
其次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任何技能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甚至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紀昌為學射箭,為練眼力不間斷地堅持了兩年時間不眨眼睛看著妻子在織布機上織著布;隨後為了進一步提高眼力又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個虱子,掛在窗戶上,每天朝南目不轉睛地望著練著,當練過了3 年之後,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裡就大得像車輪一般了;最後才開始練習射箭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事實上學習任何技能無不是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速讀同樣如此。我們只有先把自己的視力練習到「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水平時,才能夠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讀和記憶能力。
【堅持,堅持,再堅持】
其三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任何東西人自身好的毅力和意志品質最重要,這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紀昌為訓練自己超人的視力,前後五年時間都在訓練眼力,多麼枯燥乏味的訓練和多麼漫長的時間呀,但他都堅持下來了,最終取得了成功。學習速讀和其他項目一樣也是如此,許多時候並不是人們不能掌握訓練的技巧和方法,而最難在對這些技巧和方法的熟練運用,實現它往往需要的是日復一日的訓練,年復一年的堅持才行。不少人最終沒有達到目標或獲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他們走了一半路,就停止了,沒有堅持下去。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練就高超的技藝,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從打基礎開始。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這個道理。紀昌的百發百中就是苦練得來的,只要苦練,什麼奇跡般的技藝都能創造出來。古今中外的速讀記憶高手無不如此。如《莊子·徐無鬼》里記載的運斤成風的石匠也是苦練得來的,據說一個人的鼻子尖上落了一層薄薄的石灰泥,他能夠猛烈地掄起斧子把它削掉;斧子動如風,鼻尖上的泥削凈而鼻子卻一點不傷。這真是奇跡般的技巧,這種技巧就是從苦練中得來的。藝術上的創造也是一樣,只要能像紀昌那樣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去下一番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對學習射箭如此,不管練習什麼同樣如此!

㈣ 與<紀昌學箭>寓意相同的寓言故事

《扁鵲治病》、《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等。

㈤ 和《學弈》道理一樣的故事有什麼

《紀昌學箭 》

㈥ 舉幾個拔苗助長的教育的例子(除了魏永康)

李白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紀昌學箭的故事。
孟母三遷的故事。
程門立雪的故事。
啊呀,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下子記不起那麼多來。
你可以打開一個瀏覽器,輸入《漢典》,輸入《揠苗助長》。
(第一個字念牙)。
於是就會出現許許多多相近的詞語和典故。
此不贅述。

㈦ 紀昌學箭的故事用波浪線畫出文中含關聯詞的句子並用這組關聯詞寫一個句

甘蠅是古代一個善復於制射箭的人,拉開弓獸就倒下,鳥就落下,百發百中。甘蠅的一個弟子名叫飛衛,向甘蠅學習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領卻超過了他的師傅--甘蠅。 紀昌又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我們再談射箭。」紀昌回到家裡,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視著織布機上提綜的踏腳板,練習不眨眼睛。練二年之後,即使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紀昌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還不行,你還要學會視物才行。要練到看小物體像看大東西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看得很明顯,然後再來告訴我。」紀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隻虱子,懸掛在窗口,朝南面遠遠的看著它,十天之後看虱子漸漸大了;三年之後,虱子在他眼裡有車輪那麼大。轉過頭來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

㈧ 修改病句.讀了紀昌學箭的故事後,很受啟發.

病因:缺少主語、標點符號錯誤
故,應改為:讀了《紀昌學箭》的故事後,我很受啟發。
(註:加上適當的主語即可)

㈨ 故事二則講述了扁鵲治病和紀昌學箭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什麼的扁鵲和什麼的紀昌

扁鵲治病和紀昌學箭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防患於未然的扁鵲和苦練成功的紀昌

㈩ 紀昌學箭 益智故事 兒童故事 寓言故事 成語故事

紀昌學箭
古時候,有個年輕人,名叫紀昌。他想拜著名的射箭手飛衛為師,學習射箭。專飛衛對他屬說:「你先回去練習不眨眼睛的功夫再來跟我學射箭吧!」紀昌聽了飛衛的話,回到家裡,練習不眨眼睛的功夫。他天天在妻子的織布機前看梭子來回運動。一晃兩年過去了,紀昌來到飛衛面前說:「用針尖在我眼前晃動我都不眨一下眼睛。」飛衛說:「僅僅不眨眼睛還不行,你回去繼續練習,把小東西看成大東西,然後再來我這里學習射箭吧!你只要下苦功,一定會成功的。」紀昌聽了飛衛的話,回到家裡用牛毛系一個小昆蟲,整天不停地看著。一晃四年過去了,他已經能把昆蟲看成車輪一樣大了。於是他拿來弓箭,搭弓射箭,一箭正中小昆蟲,牛毛絲毫未斷。紀昌又來到飛衛那裡,向他講述了自己練習眼睛的過程。飛衛高興地對他說:「你已經掌握射箭的基本功夫,我可以教你射箭了。」紀昌跟著老師刻苦學習射箭,兩年後,他已經學有所成,不論遠近,只要弓箭能射到的地方,他都能射中。後來,紀昌離開老師,參軍入伍。他參加很多次戰斗,由於箭法神奇,多次立功,因此,他的故事被後人廣為傳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