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老人的故事的作文800字作文
㈠ 當兵時的父親作文600字
在我心中,中國夢是由十三億個小的夢想匯聚而成的。而我的夢想不是成為一個億萬富豪,為國家經濟做出貢獻。也不是成為一個世界冠軍,為國家體育事業爭光添彩。更不是成為一個國家領導人,帶領國家富強。是一個能為自己的國家奉獻出一切的軍人,保衛國家的領土。
我從小到大都喜歡當兵的人。因為,我一直覺得他們勇不可擋,天不怕,地不怕。記得我小時候得到過一支玩具qiāng,我不讓任何人碰它,連睡覺時,只有抱著它我才能睡得著。
每當我看與部隊有關的小說時,我都會有這樣一種反應:他們站軍姿時,我也站軍姿;他們傷心時,我也傷心;他們流血時,我會為他們流淚彷彿完全融入了這個部隊。
每天晚上,我都會憧憬同一件事:10年後,我已穿上了軍服,握著qiāng,時刻准備著,為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所沖鋒上陷陣。我們穿過森林,跳過小溪,守衛著祖國的邊關;我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剿滅了一個又一個罪犯的老巢;我們
我夢想著,我憧憬著,我盼望著一次,媽媽問我:你當兵是不是為了當軍官,想做一個有錢、有權的人呢?我回答:不是,我才不是當軍官,我只當一個在危難時刻為祖國挺身而出的好兵!
成功=汗水+淚水+失敗。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當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兵,做一個為國家赴湯蹈火的好軍人。我堅信,國家有了我這樣的新一代軍人,一定可以平平安安,讓哪些窺視我們領士的國家望而卻步。
㈡ 身邊敬老故事的作文700-800
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㈢ 聽老人講關於抗戰故事的800字作文
了。王二小,海娃,王璞……一位位為抗戰而犧牲的小英雄,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其中我最喜歡的抗戰小英雄是海娃。
《雞毛信》的主要內容是:小小年紀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囑咐他:「你可千萬別弄丟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揮部,一定要親自交給那裡的張連長。」海娃堅定地說:「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順利地完成任務!」於是他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這時候海娃馬上想到雞毛信:「呀!那可怎麼辦呀?」他心亂如麻,把信一會兒藏在石縫里,一會兒藏在褲袋裡,最後,他靈機一動,撕下布條把雞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用力地趕著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見了,說:「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驚膽戰地說:「什麼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沒辦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這時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雞毛信的那隻羊可怎麼辦呀!」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馬上轉身,跟著主人拚命地逃命。但海娃無論怎麼跑最後還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個亂七八糟的草房過夜。海娃又冷又餓,筋疲力盡,多想睡一會兒,可是他想:「過了今晚,可就沒有機會再逃跑了。」於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逃了出去,但是沒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來。最後,當海娃把雞毛信送到的時候,他再也堅持不住了,昏了過去。
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回顧以前革命烈士的事跡,領會他們的精神,再接再厲,為我們新時代的生活增添一份樂趣,
㈣ 現代參軍老爺爺英雄事跡的作文200字
我爺爺已經逝世近四年了,我爺爺當過兵。聽爺爺說,在他少年的時侯,也是我們國家最黑暗的時刻,外有日本鬼子侵略,內有國民黨反動派橫行,還要遭受地主惡霸的欺凌壓迫,老百姓們真的是過著牛馬不如的日子。聽爺爺說,他在青年時便被日本鬼子抓去做壯丁給他們挑運從老百姓那搶來的食物。每天走一百多里的山路,沒得吃,累,稍走慢了就被鬼子用刺刀背狠狠敲打後背……一天晚上,爺爺和同伴冒死逃回家,見到整個村子也是生靈塗炭,就商量著一起去參加了新四軍。聽爺爺說,他所屬的那支隊伍是陳毅領導的華東第三野戰軍,這支隊伍為中國革命立下過赫赫戰功,解放上海就有他的份。聽爺爺說,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爺爺參加了志願軍抗美援朝。因為朝鮮氣候惡劣,氣溫有時低達零下三十多度,志願軍的武器又落後,所以,戰爭打得異常艱苦,傷亡慘重。但是,抗美援朝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援朝結束,爺爺退伍做了農民,過起了平凡的生活。日子慢慢過去,爺爺也漸漸老去,但爺爺當兵的傳統依舊。嫉惡如仇,為他人抱不平;克勤克儉,也教育我們省吃儉用;有愛心,曾發動村裡為一患白血病的小孩捐款。如今,爺爺雖然故去,但他的英勇事跡、偉大精神,時時激勵著我。永遠懷念您!我的爺爺!
㈤ 兵的故事感想800字作文
我和父親在客廳看電視,閃爍著的熒屏正播放著救援人員搶險救災的事情,主持人不斷地頌揚著那些軍人的不畏困苦,堅持救助的好品德。我們倆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默不作聲。
我並不喜歡這種壓抑的氣氛,開口打破了這片寂靜。「爸爸年輕時也是軍人吧?」我隨口問著,其實這個我早就知道,但還是忍不住確認了一下。父親搖晃了一會兒,微微地點了點頭。我鬆了一口氣,接著問:「那應該也參加過這種救災活動吧?都是軍人。」我猜測著,用試探的目光瞧著父親。他總算是來了精神,頭微微抬起了點兒,腰板也不自覺地挺起來了,兩只無神的眼睛泛了光,如墨一般濃重的眉把他的臉襯得嚴峻極了,全身都散發著一種熱血,那是軍人的氣息。
父親眼角的餘光瞥了我一眼,算是回應;然後就盯著電視看著那些比他更有力量的新一代軍人,自顧自地說了起來:「參加過,當然參加過,」他自豪地說,「當時每天做的就是這些事,我當了五年兵,比我那批戰友多幹了兩年,就是因為家裡窮,我打算在部隊里升個官,提個職的,好出去謀生;什麼事我都做得很認真,也結識了一批好兄弟,跟我同甘共苦,日子也過得挺樂呵。那時候部隊里都是窮人,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些事業當中去,任勞任怨,軍隊紀律也很嚴明,因此也有很多地區的救災要執行。你一定不知道吧?那時候其實也有記者,攝像機設備這些東西,只不過沒有現在規模那麼龐大,也沒有那麼先進。」父親頓了頓,點了支煙,火星燒著煙頭,熏起了一團煙霧,把父親的臉遮住了,不過我透過那些縫隙還是能模模糊糊的看清他的神情,那是一種沉浸的,陶醉於回憶的表情。
「有一次救災活動,記者來到營地采訪。嗯……就像電視上這樣問問軍人們的感想,」父親又深吸了一口煙,接著說,「然後我就被采訪到了,當時攝像頭就對著我,那個記者就問我『為什麼這樣干』,你一定會認為我多幸運,能上電視。不過我當時真沒多想,那個記者也采訪了其他戰友,我們幾乎都回答了同一句話: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的心猛地怔了一下,然後就瞧見父親又盯著電視看起來了。我頓時明白了作為一個軍人的心情,那種全身心的將青春與熱情都奉獻給人民的品格是值得人敬佩的,銘記於心中的。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又將這句話默念了一遍。這些軍人們用最朴實的語言,最寬厚的肩膀,詮釋了他們最神聖的靈魂。
㈥ 作文:我身邊老人的故事 800字
趙楠婕 |發布時間:2014-09-12 19:21:23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值得敬佩的老人,有清潔工,教師,醫生等等。
但我最敬佩的只是一個撿破爛的老爺爺。記得有一次,我與我的三個同學去公園玩,玩完以後發現我的公交車卡不見了。我們匆忙地找的時候,一位慈祥的老爺爺,問我們是不是丟東西了,我們說:爺爺,你有沒有撿到一張公交車卡?爺爺說他沒有撿到,我們失望的走了……
第二天,老爺爺找到我們的學校,把他所撿到的一張公交車卡,給了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感到無比的驕傲,那是因為:我為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有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而感到驕傲、自豪。後面幾次看到那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時,我心裡想:如果我爺爺也是那樣和藹可親的人,該多好啊,同時,我也想讓這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做我的爺爺。嘻嘻。
我們身邊有著很多這樣的老人,請大家一定要尊重他們哦!
㈦ 一位老兵的故事作文100字
1941年正是冀南地區斗爭最艱苦的時期,自然災害造成糧食顆粒無收,當時也正是日寇大掃盪時期。日軍炸毀了河堤,並在水面散布霍亂病菌,導致根據地疫病流行。戰爭、災荒和疫病使窮苦百姓在水深火熱中掙扎著。
何東印全家生活在與河北省雞澤縣城隔河約1公里處的王三塔村,家中還有父母、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窮苦人家沒有存糧,遇上荒年根本吃不上飯,只得以草根樹皮之類果腹。盤踞在雞澤縣城的日軍時常出動對根據地進行燒殺搶掠。「看見日本鬼子過河,我們就要逃跑,日本人來了要抓雞、抓豬、抓牛,還要抓壯丁,抓年輕女的,抓到了就用繩子捆成一串串地帶走。被抓到的差不多都沒有回來了。」13歲的何東印與家人餓著肚子東躲西藏,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
「日本人殘忍,他們不是人……」講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何東印渾身顫抖得有些說不出話來。日軍鐵蹄踐踏之處,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日軍殘害百姓的手段極為毒辣,殺人方式除集體槍殺外,還採用活埋、火燒、刀砍……
「反正在家裡也餓、沒有活路,我就跟著游擊隊跑出去了。」1941年11月,雞澤縣游擊大隊剛好駐扎在這個村,村裡的許多年輕人都跟著游擊隊走了。由於年齡幼小,加上營養不良,何東印身材瘦弱得連槍都扛不動。游擊隊就將他送回了家。「在家裡沒過兩個月,我又去了,隊里就留了我。」這個懵懂的少年,從此走上了危險重重的遙遠征途
㈧ 一個老人的故事作文
管自行車的老人
我們弄堂里管自行車的老奶奶,年紀總有六七十歲了.她滿頭銀發,天天橫挎著個包,身穿褪了色的藍色工作服,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車人收費.每當看到她這么做時,我總是想:哼,這么老,還來「扒分」,真是愛錢如命!可是,有一件事使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到公園去玩,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出弄堂,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我沒有帶雨傘,只好到弄堂口的過街樓下去躲雨.剛沖到樓下,看見一個身影手裡拿著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車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車的老奶奶嗎?只見她迎著風,冒著雨,什麼都不顧,竭盡全力拿著遮雨布往車上蓋.雨布蓋了一塊又一塊.此時,目睹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同時,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紀這么大了,冒雨遮車子,正想著,刮來一陣狂風,好冷啊!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呀,不好,老奶奶剛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風颳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蓋,誰知,風好像故意和她作對似的,呼呼地吹著,剛這好的雨布又被颳走了!老奶奶想了個好辦法,她蹣跚著來到一個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幾塊大磚頭,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壓好.這下風再顯神通也無法掀走雨布啦!
風怒吼,雨滂沱,這時,老奶奶全身上下都濕透了,活像一隻從水裡撈出來的「落湯雞」,而她卻不當一回事似的,只是用手捋了一把淋濕了的頭發,甩了一把雨水,微微地一笑.
不一會兒,人們紛紛來取車了.當他們看到乾乾的座墊時,都吃驚地張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滾圓的,而當他們看到老奶奶那被淋濕了的身子時,一切都明白了……
看著,看著,頓時一股尊敬之情在我胸中油然升起,我終於明白了:老奶奶不是為了「扒分」,而是為了發揮余熱,為大家服務,多為群眾做貢獻呢!
現在,每當我碰到這個老奶奶,總是充滿尊敬地叫一聲:「奶奶好」!
可以適當加上外貌描寫知道上一搜就有
下一篇我覺得比較好
我經常聽叔叔、阿姨們議論,個體商販愛騙人,他們把土豆包上土當松花蛋,給雞肚子充水賣給人,賣一斤香蕉只給七兩.我對個體戶沒有好感,我也從來不去買他們的東西.但是,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對他們的印象,讓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個寒冬的下午,我上體育課時,忽然覺得腳下漏風,低頭一看,原來棉鞋開了口,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冬天就要過去了,買新鞋又不上算,還是補一補吧!」可我家附近沒有補鞋店,我只好穿上球鞋,和爸爸一起去找我們學校附近一位補鞋的老人.
這時,太陽快要從西邊落下去了,寒冷的西北風颳起了地上的沙土,人們頂著寒風,急忙忙地走著.那補鞋的老人已經收拾好了補鞋箱,准備回家.爸爸見此情景,急忙走上去說:「老大爺,你能給這孩子補補鞋嗎?他上體育課時鞋線開了.」老人望著怒吼的狂風,猶豫了一下,但又看我穿著破球鞋,就說:「好吧!」
老人重新打開補鞋箱,坐在凳子上,拿起我的鞋,看了看,就補了起來.我仔細地端詳這位老人,他花白的頭發,古銅的臉色,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額頭上布滿了皺紋.由於長年補鞋,他那雙手上結滿了厚厚的繭子,他一手拿著鞋錐,一手拿著線,一針一針地縫著.天氣太冷了,他不時停下來,用嘴對著手哈哈氣.不一會兒,裂口縫住了,可他並沒有停手,又一個個地把那快要開線的地方拉開,重新縫上,並自言自語地說:「孩子穿的鞋不結實不行.」說著又仔仔細細縫補起來.可我心裡卻在想:「哼,你還不是為了多收我的錢嗎?」
鞋補好了,老人的手也凍僵了.爸爸輕聲問他:「要多少錢哪?」他伸出右手那兩個貼膠布的手指,頭也不抬地說:「兩毛.」我愕然了.爸爸一邊掏錢,一邊問他一天能賺多少啊,他說:「哎,什麼錢不錢的,還不是為大家圖個方便!」老人的話像是一把小錘一下一下敲在我的心上……
㈨ 關於姥爺當兵的作文
和男友分手沒有多久,在天等的爺爺和奶奶就來到了南寧。「爺爺患的是心力衰竭,人老了,有些病痛原本很平常,可爺爺的病卻因為沒能及時治療而變得比較嚴重。」爺爺一到南寧便住了院,小何也不得不放下感情的事情開始幫忙照顧爺爺。
「由於心力衰竭嚴重,爺爺的各個器官都開始衰竭了,但是爺爺的意志很堅強,非常配合治療。我們每次去看他,他不管多疲勞,都堅持輕聲叫完我們的名字。」爺爺只要稍微有點精神,便喜歡拉著小何的手,跟她講年輕時候的事情,「他老是喜歡說,當年和奶奶兩個人在天等,不管生活多苦多難都沒有放棄過,兩個人不離不棄地一起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小何不知道爺爺是不是感覺到自己可能大限將至,所以那麼喜歡回憶往事,她只知道每次聽爺爺講過去講奶奶的時候,就能從爺爺的表情裡面看到深深的眷戀,那是一種超乎生死的感情。「那種表情是對自己愛人的一種留戀和不舍啊!」
就是爺爺的這種表情打動了小何,她開始思考「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等字眼的深刻含義。「我越是和爺爺奶奶相處,越是覺得自己以前幼稚,和男友的3年不是沒有感情,我知道他確實對我好,我也是愛他的,而我竟然因為不能同甘共苦而離開他……」
奶奶的說法
爺爺在住院期間,除了給小何講過去的事情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句話也不說地拉著奶奶的手。小何總是覺得這樣的畫面是最浪漫和溫馨的,兩個頭發花白的老人,一個躺在病床上,一個默默坐在床邊,互相也不言語,僅僅只是握住彼此的手。
「奶奶也70歲了,但每天堅持給爺爺送飯,一天也沒有間斷過。爺爺每次看見奶奶來,就顯得特別有精神,我知道那是爺爺不忍心讓奶奶看到他痛苦的樣子。」
「我曾問過奶奶,有沒有後悔跟了爺爺一輩子吃了差不多一輩子的苦。奶奶說:『和他一起吃苦都是甜的,哪對夫妻沒有經歷過患難呢!那些不能經歷患難的早就散夥了。』」奶奶的話很朴實,卻也有著長輩們經歷世事後的哲理和感慨。是啊!哪對夫妻沒有共同面對過困難呢!經歷不了挫折的,早就「紅本換綠本」了。
全新的想法
4月14日,爺爺的病情開始惡化,陷入昏迷,肝臟及腎臟全部衰竭,什麼葯物都不管用了。小何第一次體會到了「力不從心」,感覺到和生命比較起來,自己顯得多麼渺小。
4月16日,爺爺走了。「爺爺走了,我們很悲傷,但是我知道生活還要繼續。爺爺給我留下很多寶貴的財富,對於感情我有了很多全新的想法,我想爺爺要是能知道,他一定會為我高興的,我祝願爺爺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