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紀曉嵐的故事片段

關於紀曉嵐的故事片段

發布時間: 2020-11-28 15:03:10

1. 有關紀曉嵐的歷史故事

由於電視連續劇的熱播,紀曉嵐一夜間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因電視劇中「戲說」和創作的成分,這位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反倒成了一個謎團。為此,我們摘編了長篇紀實文學《我的先祖紀曉嵐》中的有關內容。此書作者柳溪,本名紀清?3,是一位老作家,也是紀曉嵐的六世女孫,從1939年上初中時她便開始搜集先祖的材料,本書的出版實現了她多年的夙願。
紀曉嵐名紀昀(1724———1805),曉嵐是其表字,今河北獻縣人,清代的大學者和文學家。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曾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並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有《紀文達公遺集》。另撰有《閱微草堂筆記》,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與《聊齋志異》齊名的筆記小說,不少研究者對其評價甚至還在「聊齋」之上。
我們所選的是紀昀與和

2. 關於紀曉嵐的故事。。

一、紀大煙袋

紀昀喜抽旱煙,文臣武將暗地裡叫他「紀大煙袋」,有次,乾隆急詔,紀昀來不及將煙熄滅,只好把煙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見聖上。

煙在靴子里燃燒起來,紀昀忍著痛,希望皇上快點結束,直到褲腳冒出煙來,皇上問他怎麼回事,紀昀答:「失火了!」皇上趕快讓他出去救火,紀昀才顛著一隻腳出去了。

以後有好長時間,紀昀不得不拄著拐棍。

二、學生罵先生

紀曉嵐幼時讀私塾,聰敏過人,過目成誦,強記不忘,有小神童美譽。其師石先生甚愛之,只因功課對他毫無壓力,他便偷閑喂家雀塞進牆洞里,再用磚頭把洞堵上。

石先生發現這個秘密,怪其不務正業,便偷偷將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後在堵洞口的磚上戲題一上聯:細羽家禽磚後死。

紀曉嵐下課又去喂家雀,見磚上對聯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為,便在旁邊續對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續聯大為惱火,手持教鞭責問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不慌不忙答辨說:

「我是按先生的上聯續對的下聯。請看,粗對細,毛對羽,野對家,獸對禽,石對磚,先對後,生對死。是不是這樣對,請先生指教」。

石先生無言對答,拂袖而去。不幾天紀昀去見石先生,石先生怒氣未消,面沉似水,穩坐太師椅,不迎不送。

紀曉嵐又出了怪招,從先生屋走而復返,又請教「鬮」字的念法和寫法。石先生並無介意,等紀昀走後才醒過味來。原來「鬮」即「門內龜」,是罵自己不出門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責,暗罵:

「豎生,歪才也」。

三、玩童評太守

有一天,紀昀與同伴數人在街道玩球,適太守大人官轎經過,他們的球偏巧投入轎內,一時間衙役厲聲呵斥,眾玩童驚逃四散,唯紀昀挺身攔轎索球。

太守喜其膽識過人,且憨態可掬,未加怪罪,並和顏悅色問其姓氏年齡,故意試一試他的才華說:「我有一聯,如果你能對上,就把球還你,否則就歸我。」紀昀點頭同意。太守出上聯:

「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紀昀不假思索地答道:

「太守二千石,獨公……」最後一個字遲遲不說。太守問他「何以不說出末一字?」他回答說:

「太守若將球還我,就是『廉』字;若不還,便是『貪』了。」太守見他聰明伶俐,對答如流,將來必能出人頭地,就把球還給了他。

四、翰林戲太監

一老太監在冬天看見紀曉嵐穿著皮衣,手執一把扇子(文人的習慣),感到十分好笑,遂說:「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

紀曉嵐聽老太監南方口音,對道:「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五、酒席的賭約

清朝名士紀曉嵐,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見前面有一家小店,店裡的老闆娘正忙著。紀曉嵐就和他的朋友打賭,「我會一句話讓老闆娘笑,再一句話讓老闆娘鬧」。

朋友們都不相信,就決定以一桌酒席為賭。只見紀曉嵐走向小店,向店門前的看門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闆娘看到之後「噗」地一聲就樂了。

這時,紀曉嵐轉過身又沖老闆娘叫了一聲「娘!」。頓時,老闆娘勃然大怒,直罵紀曉嵐。

於是,紀曉嵐贏得了一桌酒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紀昀

3. 紀曉嵐的故事

捧人無好詞,罵人非臟字。

紀曉嵐是清代直隸河間人,名昀,號石雲。乾隆年間進士,從編修,侍讀學士累遷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嘉慶10年(1805)年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從似蠡魚。

一次有俄國使臣傲慢的提出一上聯:我俄人,騎奇馬,張長弓,單戈成戰;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要求在七日內回復。
紀曉嵐當場回復一下聯:爾你人,襲龍衣。偽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當場說的那俄人啞口無言!垂首退去。

4. 紀曉嵐小時候的故事

這個據說是紀曉嵐氣老師施先生弄死了他的小鳥,而對來罵施先生的

施先生:細羽佳禽磚後死 (他把紀曉嵐的小鳥用磚頭擠死了)

紀曉嵐:粗毛野獸石先生

這個據說是紀曉嵐去馬家求婚時,馬小姐出的題目:

月中秋會佳期下彈琴誦古詩中不聞鍾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歸古廟中宰相運心機時到得桃源洞與仙人下盤棋

這是首藏頭露尾詩,起首的一個字是最後一個字的一部分,下一句的頭一個字是上一句末尾一個字的半邊。

八月中秋會佳期,

月下彈琴誦古詩。

寺中不聞鍾鼓便,

更深方知星頭移。

多少神仙歸古廟,

超中宰相運心機。

幾時到得桃源洞,

同與仙人下盤棋。
有一年冬天,紀曉嵐跟隨乾隆南巡至白龍寺,適逢寺僧鳴鍾。庄嚴古剎,鍾聲悠然,乾隆詩興大發,揮筆寫下"白龍寺內撞金鍾"七個大字。紀曉嵐見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從容揮筆對上下聯:"黃鶴樓中吹玉笛"。乾隆當即拍手稱贊:"佳對!"。

紀曉嵐熟讀詩書,記憶力很強,其師曾以杜甫《兵車行》中一句"新鬼煩冤舊鬼哭"出聯考他,他巧妙地運用李商隱《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對,天衣無縫,工整貼切,令其師不得不佩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乾隆16年夏季,乾隆帝見池中荷花初放,乾隆得句雲:"池中蓮藕,攥紅拳打誰?"。紀曉嵐看到池子左邊的蓖麻,便以問對句,答道:"岸上蓖麻,伸綠掌要啥?"。同樣以問句相對,天衣無縫,令乾隆稱奇。

紀曉嵐中取進士那年,見京城當鋪林立,隨口吟出一句上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但苦思不得下聯。後來他執令赴通州當主考官,見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數月的上聯便有了下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絕妙之極。

有一年秋,一個經常愚弄百姓的戲班到紀曉嵐家鄉演出,因該地很窮,生活很差,戲子們心中怨氣很大。於是,在一出戲中飾"主考官"的戲子便借戲諷刺該地的鄉民:"酸芥菜,臭黃瓜,入口眉愁眼眨;"熟料恰逢紀曉嵐回鄉看望父母,於是憤然回敬道:"毀梨園,敗戲德,開台腔亂調翻!"

紀曉嵐曾有一位脾氣不好的醫生朋友。某日紀曉嵐因小恙前去求診,這位醫生朋友對他說,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對出下聯,診費、葯費全免,紀曉嵐心想對聯之事能難倒我?便點頭應允。上聯為:"膏可吃,葯可吃,膏葯不可吃"。紀曉嵐便借其脾氣發揮,續了下聯:"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既觸其缺點,又促其改正,一語雙關,妙哉!

一知縣早聞知紀曉嵐才華橫溢,極善對句,想親自試之。某日恰遇紀曉嵐隨駕巡視至此縣,他便出了個刁鑽的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紀曉嵐思慮片刻,一時難以為對,環視四周,見有一鸚鵡,便從容對道:"鸚有雌雄都叫哥。"該知縣對紀曉嵐的才華暗暗稱奇。

5. 關於紀曉嵐的故事

水月寺魚游兔走
按照復對聯的平仄韻律,制龍虎應為下聯。
水月寺
對奇聯
文思敏捷顯才華
滄州城內原有一座水月寺,原建於唐代,清雍正初年重修之後,面貌煥然一新,風景清幽秀麗。
現在在滄州城內還有一條水月寺大街。
當年一位遊方僧人來此觀覽,在寺內一亭柱上題寫了一句上聯:「水月寺魚游兔走」,即飄然而去。
不料,就是這句看似普普通通的半副對聯,卻難住了一方的文人學子。
當時,紀曉嵐見到此聯,略一思索,下聯即脫口而出:「山海關虎躍龍飛」。
周圍的遊人紛紛聚攏過來,品評這副新對上的下聯,只見山中有虎,海中有龍,山、海、虎、龍遙相呼應,不僅對仗工整,無懈可擊,而且氣勢非凡,意境深遠,比之上聯更勝一籌,大家無不交口稱贊。
紀曉嵐的才名,也由此譽甲一方。

6. 關於紀昀的故事,一百字左右

紀曉嵐曾有一位脾氣不好的醫生朋友。某日紀曉嵐因小恙前去求診,這位醫生朋友對他說,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對出下聯,診費、葯費全免,紀曉嵐心想對聯之事能難倒我?便點頭應允。上聯為:"膏可吃,葯可吃,膏葯不可吃"。紀曉嵐便借其脾氣發揮,續了下聯:"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既觸其缺點,又促其改正,一語雙關,妙哉!

紀曉嵐中取進士那年,見京城當鋪林立,隨口吟出一句上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但苦思不得下聯。後來他執令赴通州當主考官,見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數月的上聯便有了下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絕妙之極。

7. 紀曉嵐與和珅的故事

一次,紀曉抄嵐升了官當了侍郎,襲和紳(官尚書)向紀曉嵐表示慶賀並請其吃飯,在吃飯時,和紳的下人牽來一隻狗,和紳就問紀曉嵐:「先生,你看這桌旁的東西是狼(侍郎)是狗呀?」紀曉嵐稍一思索便說:「這其實挺容易區分的,這狗的尾巴上豎,而狼的尾巴則下垂,所以上豎(尚書)為狗,下垂為狼!」和紳一時無語,面露羞愧之色。

8. 關於紀曉嵐的故事

水月寺魚游兔走

按照對聯的平仄韻律,龍虎應為下聯。

水月寺 對奇聯 文思敏捷顯才華
滄州城內原有一座水月寺,原建於唐代,清雍正初年重修之後,面貌煥然一新,風景清幽秀麗。
現在在滄州城內還有一條水月寺大街。
當年一位遊方僧人來此觀覽,在寺內一亭柱上題寫了一句上聯:「水月寺魚游兔走」,即飄然而去。
不料,就是這句看似普普通通的半副對聯,卻難住了一方的文人學子。
當時,紀曉嵐見到此聯,略一思索,下聯即脫口而出:「山海關虎躍龍飛」。
周圍的遊人紛紛聚攏過來,品評這副新對上的下聯,只見山中有虎,海中有龍,山、海、虎、龍遙相呼應,不僅對仗工整,無懈可擊,而且氣勢非凡,意境深遠,比之上聯更勝一籌,大家無不交口稱贊。
紀曉嵐的才名,也由此譽甲一方。

9. 關於紀曉嵐的故事

紀曉嵐幼時讀私塾,聰敏過人,過目成誦,強記不忘,有小神童美譽。其師石先生甚愛之,只因功課對他毫無壓力,他便偷閑喂家雀塞進牆洞里,再用磚頭把洞堵上,石先生發現這個秘密,怪其不務正業,便偷偷將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後在堵洞口的磚上戲題一上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紀曉嵐下課又去喂家雀,見磚上對聯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為,便在旁邊續對下聯: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續聯大為惱火,手持教鞭責問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不慌不忙答辨說:
「我是按先生的上聯續對的下聯。請看,粗對細,毛對羽,野對家,獸對禽,石對磚,先對後,生對死。是不是樣對,請先生指教。」
石先生無言對答,指袖而去。不幾天紀昀去見石先生,石先生怒氣未消,面沉似水,穩坐太師椅,不迎不送。紀曉嵐又出了怪招,從先生屋走而復返,又請教「鬮」 字的念法和寫法。石先生並無介意,等紀昀走後才醒過味來。原來「鬮」即「門內龜」,是罵自己不出門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責,暗罵:
「豎生,歪才也!」
有一天,紀昀與同伴數人在街道玩球,適太守大人官轎經過,他們的球偏巧投入轎內,一時間衙役厲聲呵斥,眾玩童驚逃四散,唯紀昀挺身攔轎索球。太守喜其膽識過人,且憨態可掬,未加怪罪,並和顏悅色問其姓氏年齡,故意試一試他的才華說:「我有一聯,若能續對下聯,就把球還給你。」紀曉嵐點頭同意。太守的一聯說:
「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紀曉嵐隨口對道:
「太守兩千石,獨公……」最後一字遲遲不說。太守訝然問道:「何以不說末字?」「太守大人如果把球還給我,就是。獨公廉,假如不還……」「不還怎樣?」「那便是……獨公貪啦!」太守見他聰明伶俐,對答如流,將來必能出人頭地,就把球還給了他。

10. 紀曉嵐幽默故事50字數

篇一:佛前釋笑

一天,紀曉嵐(清代大學者)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來到天王殿,但見殿內正中一尊大肚彌勒佛,坦胸露腹,正在看著他們憨笑。乾隆問:「此佛為何見朕笑?」

紀曉嵐從容答道:「此乃佛見佛笑。」

乾隆問:「此話怎講?」

紀曉嵐道:「聖上乃文殊菩薩轉世,當今之活佛,今朝又來佛殿禮佛,所以說是佛見佛笑。」

乾隆暗暗贊許,轉身欲走,忽見大肚彌勒佛正對紀曉嵐笑,回身又問:「那佛也看卿笑,又是為何?」

紀曉嵐說:「聖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乾隆稱贊紀曉嵐善辯。

篇二:紀曉嵐相親

紀曉嵐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並且才思敏捷詼諧幽默,有關大學士的段段傳聞軼事,在今天仍然大放異彩,紀大才子相親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一段。

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對年輕的紀曉嵐要求非常嚴格,對一向風流的紀曉嵐說,你考不中秀才就不給你娶妻。紀曉嵐暗樂,就考中秀才啊,好辦。紀曉嵐天資聰慧,稍微一努力,就在十七歲時考上了秀才,一時譽冠鄉里,紀容舒只得兌現諾言,消息一傳出去,來紀府提親的排起長隊,沒想到紀曉嵐一概不答應,紀容舒有些惱火,就質問紀曉嵐,你以為你是誰啊,剛考中這么一個秀才就目中無人了?這么多大家才女都配不上你這個小秀才了?紀曉嵐說,既然父親恩准我少年娶妻,就請尊重我的意願,犬子久聞東光馬永圖的二小姐馬月芳才貌超群,多少富賈子弟登門求婚都被馬小姐的試題給擋在了門外,我想到馬府去碰碰運氣。紀容舒捋了捋鬍子笑著說,原來你小子還挺有眼光啊,看上東光望族馬家二小姐了,有志氣!

紀容舒給紀曉嵐准備了幾馬車禮品,並派遣弟弟紀容勛帶紀曉嵐到東光馬家求婚。

紀曉嵐叔侄過了王莽河,遠遠地就看見一片青磚瓦舍甲第連雲,在夕陽照射下蔚為壯觀,一問向導,那就是東光馬府了。

馬永圖也早聽說過滄縣神童紀曉嵐,所以對紀曉嵐叔侄的到訪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及至見了紀曉嵐,發現這個紀曉嵐天庭飽滿,倜儻風流,心裡就許下了這樁婚事。那馬月芳小姐聽說紀大才子也來求婚,高興地心花怒放,高興了一陣子,馬小姐心想,這紀曉嵐是有真才實學呢,還是徒有虛名,我今天倒要領教一番。於是,馬月芳吩咐筆墨伺候,刷刷刷,幾下子就寫了上聯,吐露一下自己的心意: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讓紀曉嵐對下聯。紀曉嵐透過馬小姐的俊朗小楷,看到了她的卓然超群,也看到了她那顆已經搖動的芳心,於是紀曉嵐像曹子建做七步詩那樣來回踱了幾步,要過紙筆一揮而就: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紀曉嵐對的下聯不光工整,而且含蓄地表達了對馬小姐的愛慕,以及和馬小姐舉案齊眉白頭偕老的美好願望。

紀曉嵐一輪考試表現優秀,馬小姐芳心大悅,緊接著就拿出了把眾多求婚者難倒的撒手鐧——重排四十八字!

這四十八個字是,月半中秋會佳期下彈琴誦古詩中不聞鍾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歸古廟中宰相運心機時歸得桃源洞與神仙下盤棋。馬小姐要求紀曉嵐重新對四十八字進行斷句,能夠讀通順就算合格。紀曉嵐想四個字一句,可是第二句就讀不通了,五個字一句,不光讀不成句,還有剩餘文字,七個字一句,字數又不夠,紀曉嵐碰了幾次壁後,禁不住自責起來,像馬小姐這么有才的女孩,豈能出按習慣思維出牌的題目,這里邊一定暗含玄機,這樣改換了思維角度後,眼前一下子柳暗花明,原來馬小姐出的是一首藏頭露尾詩,起頭八月中秋的八字藏到了尾字的棋中,二到八句的第一個字是前一句末尾那個字的半邊。

於是,發現了新大陸的紀大才子朗聲念道:八月中秋會佳期,月下彈琴誦古詩,寺中不聞鍾鼓便,更深方知星斗移。多少神仙歸古廟,廟中宰相運心機。幾時歸得桃源洞,同與神仙下盤棋。

心機被破譯了的馬小姐再無話可說,高興地裊裊婷婷走出閨房,和紀曉嵐叔侄見禮,郎才女貌金玉良緣遂成美麗佳話。

篇三: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一天中午,六歲的紀曉嵐在自家院子里玩耍。

他父親走過來,讓他到學堂去叫哥哥回來吃午飯。

紀曉嵐答應了,一蹦一跳地來到學堂,推門進去一看,只見哥哥正低著頭、垂著手,站在先生的面前。

他大叫一聲:「哥哥,快回家吃午飯。」

哥哥稍微抬了抬頭,沒有說什麼,就又低下頭去了。

紀曉嵐見哥哥不動,跑上前去,想拉他回家。

先生阻攔道:「慢著,你哥哥正在挨罰呢!」

紀曉嵐睜大雙眼問:「為什麼?」

先生說:「我出了個上聯叫他對,他對不出來,所以挨罰。」

紀曉嵐眨眨眼睛:「啊!原來是這樣呀!先生,我替哥哥對上,行不?」

先生見紀曉嵐只是一個五六歲的小毛孩,笑了笑,就順口答應:「行,不過,對不上,可得連你也一齊罰。」

紀曉嵐說:「好,你出上聯吧!」

先生見他真的要對,就認真地想了想,說了上聯:「葦草編席席蓋葦」。

這時,天色已晚。田地里耕作的農民紛紛回家。一個農夫揚著鞭子趕著牛從門前經過。

紀曉嵐發現了這一情景,腦袋一歪,頭一抬,立即得了一個妙句,於是朗聲答道:「牛皮擰鞭鞭打牛」。

先生聽後,大吃一驚,連連點頭,嘴裡不斷說:「好!好!好!反應如此敏捷,真不愧是一位神童!」並揮手示意,讓他哥倆回家吃飯。

篇四: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那是一年初夏的一天傍晌,紀曉嵐從景城馮氏書鋪借書回來,要回崔爾庄去。待他走到景城東街口時,便被一群人擋住了去路。人群之中,聲嘶力竭的吵鬧之聲不絕於耳,紀曉嵐擠到人群裡面,看見兩個大漢正爭吵得面紅耳赤。這兩人一個三十歲上下,另一個四十多歲。他倆中間放著一隻簸籮。

那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赤裸著臂膀,滿口污言穢語,眼珠子快瞪出來了。那個四十多歲的人也不示弱,袖管高挽,兩手叉腰,罵罵咧咧,一張嘴唾沫星子四濺。看樣子,這倆人大有拼個你死我活的架式。

紀曉嵐眨巴著兩只烏黑的眼睛,東看西瞧地觀察起來。他從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明白了這兩人爭吵的原因:這三十來歲的漢子,是油坊里的掌櫃;那四十來歲的男人,是個麵坊掌櫃。他們的兩家作坊離得很近,常互相借用工具。前幾天,油坊里少了一隻簸籮,掌櫃就去麵坊里找。麵坊里的人說,他們沒有借。可是今天,油坊掌櫃到麵坊來閑坐,看到麵坊掌櫃手中拿著的簸籮,正是自己家的那隻,便欲拿回。

結果,都說是自己的,話不投機,各不相讓,兩個人便爭吵起來。鄉親們圍了很多,但誰也不清楚當中的細節,說不清簸籮到底是哪家的,只好看著著急,也想不出勸解的話來。

這時,紀曉嵐心生一計,竟然忘了自己還是個小孩子,卻象個大人似地上前勸解,說道:兩位為了一隻簸籮,吵鬧的不可開交,實在太不應該,其不有損兩家的和氣?快別吵啦,快別吵啦!油房掌櫃看著趕上來說話的小孩,是個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就對他說:少爺閃遠一些,這事兒不是你能管的。後站些!後站些!以免傷著少爺。

誰知紀曉嵐聽了這話,不但不後站,反而兩手叉在腰間,扯直嗓子高喊起來:豈有此理!你說是你的,他說是他的。我看你倆的話,都不足為憑。還是叫簸籮自己說話,說說誰是它的主人。眾人聽了,嘩然大笑起來。人群中有人認識這是崔爾庄紀府里的五公子,便亂哄哄地議論起來。誰也不肯上前阻攔他,覺得有好戲看啦。這兩位掌櫃聽著眾人的議論,也知道了這個小公子是誰,也對他奈何不得,只好由著他的性子來了。

紀曉嵐把書放下,從人群中的一個人手裡要過一把鐵鍬。人們不清楚他要干什麼,便都瞪大了眼不說話,看這小公子怎麼做。紀曉嵐把簸籮往地上一扣,用鍬把在簸籮底上敲打一陣,然後放下鐵鍬,又把簸籮輕輕挪開,彎腰在地上看來看去,接著伸兩個指頭在地上撿了幾下,好象他撿到了什麼細小的東西。然後,紀曉嵐直起腰來向眾人一笑,開口說道:這只簸籮說了話,油坊掌櫃是它的主人!麵坊掌櫃一聽,惱怒起來,臉膛憋得像豬肝一樣,指著紀曉嵐嚷道:公子你不可信口亂說,小人才是真正的主人。紀曉嵐張開一隻小手,另一手指著說道:你不要再爭了,這些芝麻粒就是證據。說著走到麵坊掌櫃面前,伸著手讓他看手中的芝麻粒,你說簸籮是你的,那麼你就經常用來盛面和五穀雜糧,可是剛才敲打幾下,卻掉下這么多芝麻粒,這只簸籮究竟是誰的,這不是不言自明了嗎?!麵坊掌櫃的不好再說什麼,臉上作紅作白地,扭轉身擠出人群走了。油坊掌櫃連聲稱謝,周圍的人也議論紛紛。

一場難解難分的爭吵,就這樣偃旗息鼓了。紀公子才十來歲就會審案的事,也馬上不翼而飛,在四鄉八里傳說開來。

篇五: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清代乾隆皇帝在他61歲那年,命著名才子紀昀(紀曉嵐)負責編纂《四庫全書》。此時正值盛夏之際,院內陣陣熱風吹來,像夾著一團團烈火,直熱得個個汗流浹背,揮扇不止。紀昀本來就是個大胖子,最怕炎熱夏天,雖不停地搖動著鵝毛大扇,仍然汗流滿面。他索性盤起發辮、脫掉上衣,袒胸露背坐在幾旁校閱書稿。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