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美好與善良的故事

美好與善良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8 17:09:31

⑴ 善良的美好的是哪個民族,有什麼故事

第一大傳說:《牛郎copy織女》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第二大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
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裝到杭州游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郁悶而過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⑵ 關於善良的魅力的故事

摩訶男居士來禮見佛陀,對佛陀說:「世尊!現在我們這個城市,人口眾多而繁華,我每天在這里進進出出,身旁常有橫沖直撞的人和車。我常常想,要是哪天被這些車或者人撞死,而死前又倉皇失措的忘記了念佛,這樣不好的死法,下一輩子會淪落到哪一道?出生到什麼地方去?」佛陀說:「摩訶男,一棵樹從幼苗時就傾向東方生長,繼續長大時,還是一直朝東方傾斜生長。以後如果有人砍倒這棵樹,那麼,這棵樹會朝哪個方向倒下呢?」摩訶男說:「世尊,那當然是朝東方倒下嘍。」佛陀說:「摩訶男,你也一樣。你長久以來,眾善奉行,憶念佛國。那麼死後即使身體被火化了,或被丟棄在墳場間,都化為塵末了,但心靈經長期熏陶,所建立起堅固的信仰、戒行、聞思、布施、智慧,這一切善的能量,會引領心識升華,到於安樂美好之處。」摘自《雜阿含經》。但願眾生速得往生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

⑶ 富有善良、美好感情的民間故事

王母娘娘的傳說
《牛郎織女》牛郎、織女,原本是天上、人間,天各一方的天仙和凡人,織女偷偷下到凡間玩時,被憨厚、勤勞的牛郎所感動,兩人成了夫妻,成就了一段美好的愛情童話。而當王母娘娘知道後,因為織女違反了天庭的律法:」禁止天仙擅自與凡人婚配「。在天兵天將把織女押回天庭的路上,牛郎緊追不舍,眼看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為保天條尊嚴,拔出頭上的神簪,憑空一劃,便劃出了一道無邊無際的天河,把織女和牛郎拆開。後來,兩人情比金堅,感動了王母娘娘,使她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法外施恩,下法旨讓二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天上一天人間十年),在鵲橋上相會一次,算是法理之外的人情,給這一對艱辛的戀人有了個期望,也給了凡間的人類對美麗愛情的一絲嚮往與追求的動力。
精衛填海是民間經典傳說故事
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到太陽落下;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復生,也只有獨自神傷嗟嘆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迴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干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復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你為什麼這么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宏偉的志向,受到人們的尊敬。晉代詩人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熱烈贊揚精衛小鳥敢於向大海抗爭的悲壯戰斗精神。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

第一大傳說:《牛郎織女》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第二大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
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裝到杭州游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郁悶而過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第三大傳說:《孟姜女哭長城》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秦始皇正徵發八十萬民工修築萬里長城。官府到處抓人去當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築長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蘇州有個書生叫范杞梁,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處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園(孟姜女不是姓孟,應是姓姜,所以本句應寫成「逃到了姜家花園」。),無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來。兩位老人很喜歡范杞梁,就把孟姜女許配給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長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淚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歸來。半年過去了,范杞梁一點消息也沒有。這時已是深秋季節,北風四起,蘆花泛白,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遠在北方修長城,一定十分寒冷,就親手縫制了寒衣,啟程上路,要到萬里長城去尋找范杞梁。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吃了多少苦,才來到了長城腳下。誰知修長城的民工告訴她,范杞梁已經死了,屍骨被填進了城牆里。聽到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覺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來後,她傷心地痛哭起來,只哭得天愁地慘,日月無光。不知哭了多久,忽聽得天搖地動般地一聲巨響,長城崩塌了幾十里,露出了數不清的屍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屍骨上,她心裡暗暗禱告:如果是丈夫的屍骨,血就會滲進骨頭,如果不是,血就會流向四方。終於,孟姜女用這種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屍骨。她抱著這堆白骨,又傷心地痛哭起來。
第四大傳說:《白蛇傳》
據明末《警世通言》記載,宋代時,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貞,與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遇書生許仙,白蛇逐生慾念,欲與書生纏綿,乃嫁與他。後經歷諸多是非,許仙乃知白素貞、小青具是異類,並受白蛇威脅,驚恐難安,便求法海禪師救度。於是白蛇被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許仙看破紅塵情願出家,禮拜禪師為師,就雷峰塔披剃為僧。修行數年,一夕坐化去了。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臨去世時,亦有詩八句,留以警世,詩曰:
祖師度我出紅塵,鐵樹開花始見春。
化化輪回重化化,生生轉變再生生。
欲知有色還無色,須識無形卻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⑷ 關於善良的小故事

白頭偕老的秘密 / 紅西子 聽多了「兩個好人未必能在一起」之類的話語,總是好奇:這是為什麼呢?看多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差異,而導致婚變的故事和解析,似乎也理解。但是,想了又想,我卻要否定這樣的說法。我的理由是:兩個足夠善良的人,能相濡以沫終老。 這個理由或許會被乍聽的人訕笑:"啥叫足夠善良?嘿嘿...」我想我能理解此問話,我會回答:足夠善良,就是捨不得周圍的人傷心。 一個人,只要他/她善良到希望所有的人都高興,不管嫁娶了什麼樣的人,都不會讓對方過得差到哪兒去。假設對方也是這么一個心底柔軟的人,他們不論人生觀有什麼差異,都會竭盡自己所能,讓日子和美。談中國走向談不攏,那可以談柴米油鹽;談家訓家教說不到一塊兒,他們會主動讓出自己的部分權利;......——咱們仔細觀察,真的有不少這樣的家庭。 我認識一個高級教授家庭。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妻子是一名普通護士。他每周會有固定的半天,和太太一起大掃除,抬沙發、清死角、擦窗戶,沒事時也在太太身邊轉悠遞手,直到太太打掃好了衛生去做飯,他才去看書。每次差不多兩小時。我看到的情景是:他們話語不多、配合默契。當太太被孩子氣哭時,教授總會適時出頭,開始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不時瞟一眼在身邊擦淚的太太,滿眼不舍和憐愛,其後才是對孩子不乖的怒氣。——我想強調的是,這不是特例,周圍的模範伉儷很多。對了,林超雄教授也是,他對伉儷李老師充滿了尊重。 夫妻雙方,只要兩個人足夠善良,日子沒有過不下去的,只會重新譜寫特定的主旋律,然後越過越和諧。不過,有些動不動要離婚的,並非不善良,而是自我意識有些強,大都把對方是否遷就當作愛不愛自己的證明。然而,愛情不是證明出來的,美好姻緣更不是求證得到的。如果誰能日復一日地漠視到對傷心的表情視而不見,只能說,這個人比較自私,離「足夠的善良」太遠了。

⑸ 求關於善良的事例

1.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牽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想都沒想,脫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直發抖,又把自己的貼身襯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們早飯沒吃,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便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雷鋒說:「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啊!

2.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3.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4.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5.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⑹ 關於善良的小故事

愛是一種愛和被愛著的感覺,一種心靈的默契,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一種無須回報而心甘情願的付出,一

為愛人的幸
福努力去打造

片天空,
一種渴望得到關懷、尊重、理解與包容,一種相依為命和善待彼此的過


一種

動(



)、
心跳(相
見時)
、心痛(離別與傷害時)的感覺
愛一個人、要
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認錯
也要改
錯、要體貼也要體涼、要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
!!
幸福不會時時等著你,愛你的和你愛的人不是隨時可以出現,請你學會珍惜。
當一個深愛著你的人為你而改變,那是因為他愛你,當你遇到一個人,他為你收起他的頑固脾氣;也因為他愛你,他把你的興趣也變成是他的興趣時,,……還是因為他愛你.
喜歡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無悔的付出
,都認為是值得的,只要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其實我們的身邊都有一些這樣的人,只是(你.我.他)還沒發現,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的在你身邊守護你,不讓你有一絲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
如果你發現
身邊有這樣的人的話,請你好好珍惜……。
請你記住!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
總是最懂你的。
這世界
上,
每個
人都有個
想要尋找的人,一但錯過了,
就在也不會回來。
如果愛上,就不要輕易說放

。鬧別扭了,可能你後悔一陣子;但是你放棄了,可能使你後悔一輩子。經歷過愛
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經不起考驗的愛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經的起考驗的愛情才是完美的.........

⑺ 有關於描寫人心善良,美好的故事有哪些

轉帖]一個關於善良的故事

想起一個故事。

忘了是發生哪個國家了,可能是日本,是關於一個高僧的,這個高僧的名字呢,我也忘記了。說古時候有個老和尚住在一個村子邊上,每天自己挑水澆園種菜,生性淡泊,與世無爭,很得村民的尊重。村子發生了一件事,一個還未出嫁的女孩子懷孕了,這在封建保守的村民那裡當然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紛紛責罵她,逼問她孩子的父親是誰。當然,事情至此還跟這位高僧沒任何關系,不過等到那女孩子受不住眾人的責難開口的時候就跟他有關系了,而且是天大的干係,因為那個女孩子說孩子是他的。女孩子這句話在村民心中的威力絕不差於數百年後的那兩顆原子彈,令他們目瞪口呆,也讓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大家的焦點轉移到了這位老和尚身上:誰能想到看上去道貌岸然的他竟然是如此人面獸心呢?村民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和侮辱,紛紛把鄙夷的目光和憤怒的吐沫星子丟向他,當然同時丟去的可能還有破菜幫子爛菜葉什麼的,後來,當然那個女孩子(應該叫女人了)把孩子生下來後,村民們乾脆把孩子也丟給了他。就這樣,這個老和尚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他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生生翻了個底兒朝天,轉眼由受人尊重的高僧變成了一堆人人所不恥的臭狗屎。可是他仍舊神態平和,行卧如常,照樣念經種菜,從未做過任何解釋。孩子到他手裡之後,他真就像對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悉心照料,這更加深了村民對事情的相信和對他的鄙視。一個老人要想拉扯一個嬰兒,其艱難可想而知,可是沒有人同情他,也沒有人幫助他,因為大家都認為這是他自作自受。直到有一天,那個女孩子和她的戀人——村子裡的一個輕年人再也受不了良心的懲罰,雙雙跪倒在老人的面前,請他原諒。村民此時才如夢方醒,明白冤枉了好人。可是老人卻沒有平冤昭雪的激動,而是微笑地扶起他們,並替他們向村民求情,請大家成全他們,使得有情人終成眷屬。經此一事,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老和尚是多麼了不起,也就更加尊重他了。可是老和尚卻仍舊一切如常,每天只是念經、種菜。

我無法形容看到這個故事時內心的震動。也許有人會有說,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好人有好報,只要真心行善,早晚會感動所有人。我覺得,這未免把人心看得過於簡單了,應該說,那對年輕人最終的良心發現不過是一種意外,恐怕連那個老和尚都不曾想到,他是准備帶著罵名去見佛祖的。那麼,他是圖什麼呢?

人活在世上,總得圖點什麼,或名或利,或財或權,或精神或物質,這樣才有點奔頭,有點意思。有人嘴上淡泊名利,可一遇見好處就像螞蟥見了血,叮上之後你撕都撕不下來;有人真心行善,不求任何物質回報,可還希圖個好名聲。所謂積德行善,即使不現報於當世,也求好運在來生,或留陰功於子孫,總之會帶有一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功利目的,說到底還是一種自私,不過是一種很偉大的自私。當然,佛家講「四大皆空」,可古往今來,又有誰真正做得到呢?這世上到底有沒有純粹的不含任何功利的善呢?這個老和尚用他無聲的行動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面對這個故事,我除了感動,還有點心寒。而最讓我感到寒心的還不是那對年輕人,因為他們的舉動雖然令人生氣,可畢竟多少有點出於無奈,而是那些村民們翻雲覆雨般的人心更讓人覺得可怕。即使孩子真是老和尚的,難道就能抹殺他以前的所有的善嗎?做了一世的好人,連犯一次錯的權利都沒有了嗎?所以我忍不住進一步聯想,如果這個老和尚在收養孩子的過程愛上了孩子的母親,在真相大白的時候村民又會怎麼對待他呢?

幸而實際上這樣的假設並沒有發生,那麼我們也就別再追問下去自討苦吃了,讓我們那脆弱的心在這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局中沉醉吧。

⑻ 收集關於善良的小故事

故事1
有一個富有的老人,他喜歡無所保留地施捨幫助窮人,他積累了很多福德以至於震動了上天,天神怕他的福德超過了自己,就下界去到了老人身邊說:「大爺呀,你知不知道你施捨窮人是要下地獄受折磨的嗎?趕緊停下吧!不信你看看!」說完就示現了地獄的恐怖景象,並問了地獄中受苦的眾生:「你們為什麼下了地獄?」天神和他們串通好了,所以地獄眾生都信誓旦旦地說:「我們是因為總做好事下地獄的!」老大爺卻說:「我為大家做好事,我很快樂!下地獄就下吧,看著這么多人受了我的幫助,我很滿足!」天神聽了很慚愧,說明了真實意圖並讓老人積累更多福德好升天界做天王。
如果明知道你行善後並不會好心有好報,你會堅持嗎?如果會的話,第一條你是做到了。
故事2
公交車上,一個小女孩給一個老大爺讓座,老大爺和他的女兒很尷尬,老大爺的女兒使勁給老大爺使眼色,可老大爺還是說了聲謝謝坐下了。過了會,小女孩高高興興地下車了,可她沒有注意到老大爺一直咬緊牙關。老大爺和他的女兒下車後,女兒抱怨道:「爸,你明知道自己屁股受傷了為什麼還要坐下呀!」老大爺說:「我不想讓善良的人失望。」
如果你身邊的人對你的善舉適得其反,你會怎樣做?
故事3
有個年輕人信佛了,天天尋師求道但不務正業,讓關心他的母親傷透了心,可年輕人置若罔聞。一天,他聽說某某山上有名僧,就不遠千里求法去了。高僧見了他,說:「若你碰到有穿鞋穿反的人,加以供養,必能成就!」年輕人聽了後高興地走了。他苦苦尋找,可毫無線索,當他心灰意冷地回家時,他的母親見到遊子歸來時立馬迎接,連穿鞋都不顧正反了。年輕人恍然大悟。
你是如何對待身邊默默關心你的人的?好好想想。

故事4
有一個村子,村中有條路是那個地區來來往往車隊行駛的必經之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們也開始了設路障後打劫車隊的勾當,打劫後村民一鬨而散,所以政府也毫無辦法。一天一個年輕司機載著很多白色的化學葯品路過,他自然也被搶了。村民們沒有文化看不懂化學葯品的名稱,認為那是麵粉。當年輕司機知道村民的意圖後,說:「那些東西給你們我認了,可這東西千萬別吃!吃了會中毒的!」村民們不信,後來年輕人急了,給村民們磕了頭,求他們東西可以給他們,可千萬別吃。村民們猶豫了,他們把那東西餵了雞,雞一會就死了。村民們很慚愧,放了年輕人並還了所有的化學葯品。從此,他們再也沒做過打劫的勾當。
對待對你有惡意的人,你能保持你的善良嗎?
故事5
大冬天也不能阻擋人們讀書的熱情,在浮躁的都市裡實屬不易。圖書館看書的人很多,圖書館內有暖氣,外邊的積雪很多,看書的人們來來往往,鞋底帶進圖書館很多雪,這可苦壞了清潔工,她來來回回地拖地,累得氣喘吁吁,可穿戴得體的讀者們沉浸在書的樂趣中無暇顧及。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換水工來換水了,她看見了正在休息的清潔工,他們對視了一眼,換水工沒進來,清潔工鬆了口氣。過了會,換水工進來了,當清潔工拿著拖布准備清掃時,她看見換水工的腳上綁了兩個塑料袋,她的眼睛濕潤了。
你對於在你身邊默默奉獻的人是什麼態度?或者說你注意過他們嗎?
故事6
美國的一個小鎮上一個年輕人殉情自殺了,這在信仰天主教的居民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們認為自殺是有罪的,從此那個家庭不會有好的名聲,也不會有好男孩青睞這個家庭的女孩,或者好女孩青睞這個家庭的男孩。過了會警察來了,他們走訪現場,詢問死者家人後得知這個年輕人把他心儀女孩送給他的項鏈當了定情信物,死者生前隨時帶著。沒多一會,警長大聲宣布:「這是他殺!不是自殺!死者隨時帶著的項鏈沒了,兇手一定是為財殺人的,後將死者偽裝為自殺!」大家都說有道理,鎮上的人們也開始紛紛安慰這個家庭。但他們沒人注意到警長兜里那個自殺年輕人的項鏈。

⑼ 有關善良的故事

1、雷鋒捐錢從不吝嗇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

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2、郎朗:讓音樂與慈善結合

鋼琴家郎朗有著許多耀眼的頭銜,不過他特別珍惜這兩個:

2004年5月20日,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2005年10月9日,華盛頓舉辦「中國文化年」期間,郎朗應布希總統邀請,在白宮舉辦專場獨奏會。布希總統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稱號。

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拉米在宣布這項任命時說:「郎朗是兒童基金會最年輕的親善大使。邀請郎朗擔任親善大使,是因為他具有與聽眾做心靈交流的獨特能力,並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增加古典音樂的青少年聽眾。」

郎朗對於慈善的頭銜深深感激:「音樂就像一種語言,世界的語言,它將人們彼此相連,也連接著彼此心靈的感應。我認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為他們演奏音樂,用音樂打開他們的耳朵和心靈。」

3、欣賞是一種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

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4、荀巨伯看友

荀巨伯從遠方來探望朋友的病情,恰逢外族敵寇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對荀巨伯說:「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可以離開了!」荀巨伯說:「我從遠方來探望你,你卻讓我離開,毀棄道義而苟且偷生,這難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為嗎?」

敵寇已經到了,對荀巨伯說:「大軍到了,整個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麼樣的男子,竟敢獨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說:「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棄他,我寧願用我的性命來換取朋友的性命。」敵寇聽了說:「我們這些不懂道義的人,卻侵入了這個有道義的地方。」於是就撤軍而回了,整個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5、叢飛的故事

叢飛(1969.10.29~2006.04.20)原名張崇,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的農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

叢飛在他37歲的短暫人生中,進行了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他資助了多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他是深圳著名歌手,家裡卻一貧如洗。他只有一個女兒,卻是178名貧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時間里,參加了400多場義演,捐贈錢物近300萬元。後來,他身患晚期胃癌,卻連醫葯費都負擔不起。

「我叫叢飛,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藝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深圳義工。能對社會有所奉獻,能對他人有所幫助,我感到很快樂。」無論走到哪裡,也無論站在哪個舞台上,叢飛都會使用這段同樣的開場白。叢飛被評為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