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故事縮寫100字
❶ 負荊請罪的縮寫
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不服氣,他說他很厲害,也立了很多功,藺相如沒有能耐,就靠一張嘴還爬到他頭上來了。他要給藺相如個下不了台。藺相如聽了這句話就請病假不和廉頗見面。
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看到了廉頗,就叫車夫回去。其他人看不順眼了,就說藺相如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你們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更厲害?」他們說是秦王厲害。
藺相如說秦王他都不怕,他也不會怕廉頗。秦王不敢打我們就是因為有他和廉頗。他躲著廉頗是為了趙國。廉頗聽到了這句話就在藺相如門上負荊請罪。從此他們成為了好朋友,一起保衛趙國。
(1)負荊請罪故事縮寫100字擴展閱讀
相關人物——
廉頗
是戰國後期趙國的名將,傑出的軍事家。被趙惠文王封為上卿,屢次戰勝齊、魏等國,為趙國立了大功;長平之戰時,堅壁固守三年;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趙悼襄王時,廉頗不得志,投奔魏國;魏國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將;最後老死在楚國。
藺相如
公元前279年,他又隨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於秦,歸國後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❷ 關於負荊請罪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急! ! !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幹。就先封他為「大夫」,後封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么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么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么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❸ 廉頗負荊請罪縮寫為100字(帶上顧全大局 知錯能改 精忠報國 同心協力
藺相如當上大夫之後,廉頗甚為嫉妒,自認為自己為趙國出生入死、精忠報國,而藺相如只靠一張嘴就爬得比自己還高,於是想讓他難堪。有一天,藺相如顧全大局的一番話傳入廉頗耳里,使廉頗頓然醒悟,於是他知錯能改,到藺相如門前負荊請罪。後來,他倆成了好朋友並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❹ 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100)字
戰國時趙國的藺相如因為有功被趙王封為上卿,官職比老將廉頗還要大。廉頗很不服氣,就想給藺相如難堪。藺相如卻盡量避開廉頗,別人都以為他怕廉頗,可是藺相如卻說他連秦王都不怕,又怎幺會怕廉將軍!不過是因為他和廉頗都是趙國的棟梁。如果他們成了仇人的話,趙國就危險了。這話傳到廉頗耳里,非常慚愧,他便袒露上身,背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去認錯,兩人於是成為生死之交。
❺ 負荊請罪的縮寫(不超過150字)
廉頗嫉妒藺相如的職位,想讓藺相如下不了台。有一次,藺相如的一翻話使廉頗徹底醒悟。於是,廉頗到藺相如門前負荊請罪。後來,他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❻ 負荊請罪的故事 100字內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
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6)負荊請罪故事縮寫100字擴展閱讀:
廉頗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封為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
長平之戰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軍進攻。後為馬服子趙括所取代,致使長平之戰慘敗。九年後,擊退燕國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栗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拜為相國,封為信平君。
趙悼襄王即位後,鬱郁不得志,先後出奔魏國大梁,老死於楚地,入葬於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郝圩村),享年八十四歲。
❼ 負荊請罪縮寫
(⊙o⊙)…
100字 貌似有難度- -|||
聖冥寫了篇,不知LZ稀飯莫~~
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後,趙王任命不辱使命的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將軍廉頗恥於在藺相如之下,揚言要羞辱藺相如一番。藺相如知悉後,託病,不願跟廉頗相爭。藺相如出門時看見廉頗,就遠遠躲開他。
藺相如的門客看不過去,請求離開。藺相如說:「我不害怕秦王,難道就害怕廉將軍?秦國不敢侵犯趙國,只因有我們兩個人啊!我退讓只因以國家為先而私怨在後!」廉頗聽聞,光著上身,背負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說:「我乃卑賤之人,不知道將軍您的寬容啊!」
藺相如和廉頗於是成為同生共死的好友。
❽ 負荊請罪的故事100字
負荊來請罪的故事:
戰國時趙自國的藺相如因為有功被趙王封為上卿,官職比老將廉頗還要大.廉頗很不服氣,就想給藺相如難堪.藺相如卻盡量避開廉頗,別人都以為他怕廉頗,可是藺相如卻說他連秦王都不怕,又怎幺會怕廉將軍!不過是因為他和廉頗都是趙國的棟梁.如果他們成了仇人的話,趙國就危險了.這話傳到廉頗耳里,非常慚愧,他便袒露上身,背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去認錯,兩人於是成為生死之交
❾ 負荊請罪縮寫100字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9)負荊請罪故事縮寫100字擴展閱讀:
白話故事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勞苦功高,為趙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廉頗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藺相如,他命車夫把車駕到路中,絲毫不給藺相如空隙,藺相如卻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
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很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❿ 縮寫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有名的良將,他戰功赫赫,被拜為上卿,藺相如「完璧歸趙」有功,被封為上大夫不久,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提升為上卿,且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不服,揚言說:「我要是見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卻說:「我哪裡會怕廉將軍?不過,現在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這主要是因為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擊,那隻能對秦國有益。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丟一邊兒了!」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里,廉頗十分感動,便光著上身,背負荊杖,來到藺相如家請罪。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一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宏大量!」兩個人終於結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這個故事也稱之為「將相和」。後人利用這個故事,對主動向認錯、道歉,自情嚴厲責罰的人,就稱其為「負荊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