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幹人物的故事100字

關幹人物的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29 01:05:18

⑴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00字

1.齊桓公登門訪士

齊桓公召見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沒被允許見面。跟隨的人說:「有萬量馬車的國君,召見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沒被允許見面,也該停止了。」齊桓公說:「不是這樣的。讀書人輕視有權有錢的人,所以一定輕視他的國君;他的國君(如果)輕視其他國君,也輕視他的城民。即使稷輕視有權有錢的人,我又怎麼敢輕視其他國君呢?」

去了五次之後,終於允許見面。天下人知道後,都說:「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對待平民百姓,何況我們這些國君呢?」於是一同前往朝拜齊桓公,沒有不前往的。

2.陸贄論人才

人的才能和德行,從古代到現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備,如果任用長處然後補充缺點,那麼天下沒有不能被錄用的人,只看見短處就舍棄長處,那麼天下就沒有可以錄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愛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聖明的像伊尹、周公,賢德像墨翟、楊朱,求他們好壞,誰能避免被譏笑?

從前子貢問孔子:「一個鄉村的人都喜歡,那該怎麼辦?」孔子說:「不能肯定。」「一個鄉村的人都討厭,那該怎麼辦?」「不能肯定。不能因為鄉村的人喜歡就認為好,不喜歡就討厭他.」那是因為好人和壞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討厭君子也像好人討厭壞人,要認真調查清楚實情,聽君子的話那麼小人之道就會廢止,聽小人的話那麼君子之道就會消失。

3.甘戊出使

甘戊出使齊國,要渡過一條大河。船戶說:「河水那麼淺,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麼能做出使齊王高興的事呢?」

甘戊說:不是這樣的,你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老實謹慎地做事,輔助主人不戰而勝;騏驥、騄駬這樣的好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們放在家裡,讓它們去捕老鼠,還不如小貓;干將這樣鋒利的好劍,工匠用來伐木還不如斧頭的作用大。而現在在河中搖船,進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說那些國君,國王,你就不如我了。

4.仁宗啟用王安石

皇帝(宋仁宗)想啟用王安石,唐介說:「安石難以擔當大任。」皇帝說:「(他)文學方面不可信任嗎?經術方面不可信任嗎?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嗎?」唐介答:「安石好學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討論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經常變更。」

皇帝卻不這樣認為,最終(還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對(王安石)說:「別人都不了解你,認為只知道儒家經術,不清楚世務,」王安石答道:「儒家經術正是用來規劃處理世務。」皇帝說:「你認為現在應該先實施什麼政策?」王安石說:「要改變現在的風氣、禮節、習慣,公布新的法令,(這)正是現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並採納了(他的意見)。

5.何充反駁王敦

王含作廬江郡郡守的時候,貪污很厲害。王敦袒護他的哥哥,有意在與很多人說話時誇口說:「我的哥哥在廬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廬江郡的人都稱贊他。」當時何充擔任王敦的文書,也在座,就臉色嚴肅地說:「我何充就是廬江郡的人,我所聽到的與這種說法不同。」王敦一下子沒話可說了。在座的其他人都為何充擔心,很不安。而何充顯得態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樣。

⑵ 求關於抗日戰爭的英雄故事 100字左右

"狼牙山五壯士"

(2)關幹人物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侵華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的"掃盪",製造了田崗、東婁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案,妄圖以兇殘的"三光"政策,"蠶食"我抗日根據地。

1941年9月23日,日軍分三路向易縣進軍,妄圖包圍楊成武司令員指揮的晉察冀軍區一分區。24日,3500名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地區,將邱蔚團以及易縣、定興、徐水、滿城四個縣的游擊隊以及周圍人民群眾共2000多人圍住,形勢十分嚴峻。

邱蔚團長急速將此情報告楊成武司令員,為解救游擊隊員與當地百姓,楊成武司令員制定了"圍魏救趙"的作戰方案,命令3團、20團佯攻管頭、松山、甘河一帶日軍,促使日軍從狼牙山東北方向調兵增援,以便於被圍的游擊隊員與人民群眾從狼牙山東北方向突圍。

邱蔚團長根據此作戰方案將掩護部隊轉移的任務交給7連。午夜,邱蔚團長指揮部隊及當地群眾從盤陀路安全地轉移到了田崗、牛崗、松崗一帶。清晨,日偽軍誤以為邱蔚團已經被包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500多日偽軍兇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來。

7連戰士早就在敵人必經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偽軍丟下五十多具屍體慌忙地逃了回去。日軍指揮官深信邱蔚團已被圍住,命令部隊再次瘋狂地向狼牙山方向進攻。激戰中,7連戰士大部分犧牲,連長劉福山身負重傷,生命垂危。

為了讓大部隊及7連受傷的戰士能安全地轉移,指導員蔡展鵬命令馬寶玉這班留下堅守。為了拖住並吸引日偽軍,馬寶玉帶領葛振林、宋學義等5名戰士邊打邊向棋盤陀方向撤退,把日偽軍引向懸崖絕路。

當他們退到棋盤陀頂峰時子彈已經全部打光,他們就舉起石塊向日偽軍砸去。日偽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子彈了,蜂擁向山頂沖來,並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5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砸碎槍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縱身跳下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但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2]

班長馬寶玉等五名戰士的英雄壯舉迅速傳遍全軍全國,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1942年5月,晉察冀軍區舉行了"狼牙山五壯士"命名暨反掃盪勝利祝捷大會,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授予3名烈士"模範榮譽戰士"稱號,並追認胡德林、胡福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通令嘉獎葛振林、宋學義,並授予"勇敢頑強"獎章。

狼牙山五壯士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受到聶榮臻司令員的高度評價,他說:"他們身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人民軍隊的優秀品質,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1971年6月26日,宋學義在鄭州病逝,享年53歲,長眠於沁陽市烈士陵園[3]。2005年3月21日,在即將迎來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葛振林病逝於湖南衡陽,享年88歲。至此,狼牙山五壯士中最後一位在世者也永遠離開了人們。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縣西南部。狼牙山是晉察冀邊區東大門,因其峰巒狀似狼牙而得名,有5座36峰,遠遠望去,群峰突兀連綿、壁若刀劈斧鑿。它不僅在軍事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據地的武器裝備庫。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9月25日,日軍糾集三、四千人的兵力,進犯我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地區。當時在這一地區隱蔽著我們的許多幹部和三、四萬群眾。

由於我主力部隊轉移到敵後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軍只有一個連的兵力,這個連就是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七連經過一個多月的英勇奮戰,給了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決定將連隊主力和幹部群眾轉移到龍王廟,由這個連的六班擔任掩護。

六班的5名戰士,即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學義,為掩護連隊和群眾轉移,一邊打,一邊撤,把敵人引上狼牙山棋盤坨的懸崖絕壁。他們與敵人激烈戰斗,打退了敵人多次沖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子彈打光後,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

五壯士跳崖後,馬寶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一棵橫生的樹掛住,身體負傷,沒有犧牲。他倆蘇醒後,不顧劇痛堅持爬上山頭,經群眾幫助,又回到了連隊。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於2005年3月21日23時10分在湖南衡陽逝世,享年88歲。狼牙山五壯士,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⑶ 關於三國人物的故事(100字以上)急用!!!!!!!!!!!!!!!

單騎救主
曹將殺來,戰三回合,被趙雲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郃,戰十餘專回合,趙雲奪路而屬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阱。張郃挺槍來刺,忽然趙雲的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張郃嚇得一個勁後退。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雲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連殺50員曹將,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⑷ 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一: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二:鄧亞萍。 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三:歐陽修。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四:司馬光。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五: 李商隱。 李商隱年少有為,而且關心國家大事,目睹唐朝國運衰微,憂心如焚,在事業上更有遠大抱。 詩中寫一個富平少侯張放,13歲就承襲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驕奢豪侈,醉生夢死,不憂。 很明顯,寫作的目的是譏諷那些不謀國事的權貴的。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六:邱少雲。 邱少雲(1926~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 邱少雲犧牲後。 名人小故事100字篇七:馮如。

⑸ 講人物故事100字

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和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楊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鋼鐵戰士,是用特殊材料鑄成的共產黨員。渴了,抓一把雪吃,餓了,吞一口樹皮或棉絮。他以難以想像的毅力,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當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⑹ 請大家幫我找點關於古代清官的人物,及其主要事跡(100字左右)

翻翻二十四史,人們就會明白,有名有姓並且貨真價實的清官,不過幾十位。明末清初優秀的文學家、史學家張岱,在所著《夜航船》卷七「清廉類」中,扳著指頭數了很久,也不過找出40位清官。物以稀為貴,況人乎!這些清官的相關事跡,大部分都很感人。如北齊彭城王高攸自滄州召還,老百姓紛紛拿著食物歡送他,說:「您在滄州,只飲這里的水,從未嘗過百姓的飯菜,今天我們謹獻上粗茶淡飯。」高攸很感動,但也僅吃一口,不願佔百姓的便宜。又如隋朝趙軌在齊州做官,後入京,父老送別,說:「公清如水,請飲一杯水,以代替我們獻錢。」趙軌愉快地一飲而盡。上世紀80年代,有一出京劇《徐九經陞官記》,後拍成電影,轟動一時。徐九經是確有其人的。他在江南句容當縣令,任滿後調走,百姓戀戀不舍,說:「公幸訓我!」徐九經答道:「唯儉與勤及忍這三個大字。」他曾經在大堂上畫了一棵菜,上題「民不可有此色,土不可無此味。」徐九經走後,百姓將他畫的菜刻在石上,並寫下「儉、勤、忍」三字,稱為「徐公三字經」。這三個字,在中國政治史上實在是可圈可點的。不能甘於清貧淡泊,就當不了清官。

戰國時魏國的鄴令西門豹,「清克潔懿,秋毫之端無私利」,真是難得。他的治水投巫、破除「河伯娶婦」惡俗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批鱗直奪比干心,苦節還同孤竹清。龍隱海天雲萬里,鶴歸華表月三更。蕭條棺外無余物,冷落靈前有草根。說與旁人渾不信,山人親見淚如傾。」這是明代蘇州人朱良寫的歌頌海瑞的詩,與一般頌詩,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因為:萬曆十五年(1587)十月,74歲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於官舍後,他的同鄉蘇民懷檢點其遺物,只有竹籠一隻,內有俸金八兩,舊衣數件而已。時人王世貞以九字評之:「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朱良親睹海瑞如此簡朴的行囊,以及士大夫湊錢為海瑞買棺的情景,感慨萬分,惟恐後世人不相信有這等事,特地寫下這首吊海瑞詩,以期與山河作證,讓海瑞的兩袖清風長留人間。事實上,海瑞生前儉朴到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蓋著夫人的舊裙,以至有道學家攻擊他作「偽」,這無疑是對海瑞的污衊,這種人是無法理解海瑞的。

清官少的原因之一,是難過家庭關。清官張瑋曾經慨而言之:「為清官甚難!必妻子奴僕皆肯為清官,而後清官可為,不然則敗其守矣。」難得的是,張瑋家人都理解他、支持他。張瑋病死於京師後,其棺運抵毗陵(今常州),因無錢下葬,只能停於荒寺。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其妻患病,無錢抓葯,後竟飢寒而死,令人無限感慨!顯然,清官賴以生存的小環境至為重要,亦即妻兒、部下是否貪心。若老婆、孩子成天念叨好吃好喝、穿金戴銀,並與他人比較,說某某僅為七品小官,現已置下綢緞鋪、木材行;部下動輒說有權不用,過時作廢,過了這村,便無此店,趕緊能撈則撈,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網雖大,畢竟多漏。試想,在這樣的小環境下,為官欲冰清玉潔,又談何容易!張瑋說的「為清官甚難」,實在是肺腑之言。

惟其如此,明代清官江一麟夫婦相規的事跡,很值得稱道。江一麟是婺源人,在地方做官有廉聲,被調至京中任部郎。將北行,他取出俸銀十兩,令州民趙鍔修船。及登舟,見修理一新,問花了多少銀子?趙鍔說十兩。江一麟不信,認為十兩銀子不夠,便暗查各色工匠費,實際上花了二十多兩銀子。於是又取銀六兩,扇子三十把,墨二斤,折銀四兩多償還。趙鍔不肯收,但因江公堅持,只好收下。江夫人一向賢惠,謂公曰:「既知十兩,即當如數償之,而則以扇墨酬其勞可也,何必又用這些折銀?」江公不禁臉紅,趕緊又補了4兩銀子,趙鍔更加不敢收下。江公生氣地說:「乃使我不如一婦人耶?」清初作家龔煒對此評曰:「予以公之償鍔已足,夫人猶以為歉,公以夫人之語,而猶以不如婦人為嫌。其平日之善善相規,施德於民者盡哉!」筆者認為,這個評論是公允、深刻的,因感慨於此也寫過一首打油詩:妻賢淡泊在陋巷,居家嚴分公私賬;後院倘若有貪婆,清官肯定無指望!

正因為此,不甘沉淪於腐敗泥淖的清官,不得不挖空心思安撫子女。明代前期陝西山原人王恕,歷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吏部尚書等職,掌權50餘年,壽至93歲。他為人剛正清嚴,始終一致。他的兒子見他兩手空空,面露難色。王恕對他說:「你怕窮是不?咱家歷來有積蓄,不需要做官時像糧倉里的老鼠那樣。」他引其子到後宅,指一處說:「這里是藏金的地方,有一窖金。」指另一處說:「這里是藏銀的地方,有一窖銀。」他死後,其子去挖掘,「皆空窖也」。王恕為保持清廉品節,可謂煞費苦心。事實上,歷史上的著名清官,其妻、子無一不是甘於清貧者。

清官的精神風貌,還不止於清廉自守。他們不惜丟掉烏紗帽,毀了所謂錦綉前程,甚至不惜犧牲身家性命,與貪官污吏、豪強權貴抗爭;更有甚者,則敢於犯顏直諫,抨擊皇帝的誤國政策、荒唐行為,這又多麼需要無私無畏的勇氣啊!如宋代的包拯,在仁宗提拔張貴妃的叔叔張堯佐時,上殿直諫,「反復數百言,言吐憤疾」,濺了仁宗皇帝一臉唾沫星,直到皇帝將錯誤任命「罷之」為止。包拯如此剛正不阿,難怪當時京師吏民畏服,稱頌「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又如明代,隨著封建專制主義的不斷加強,皇帝被進一步神化,導致君臣隔閡,大臣見皇帝,竟以召對為可怪,一逢召對,便手足無措,只知道連呼萬歲,趕緊磕頭。而至明中葉後,某些大臣覲見時簡直如坐針氈,甚至嚇得當場昏死過去,大小便失禁。但是,偏有不怕死的清官,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批所謂龍(皇帝也)身上的逆鱗。海瑞罵了嘉靖皇帝後,備好棺木,訣別妻子,准備慷慨赴死,已為人們熟知;另如,天啟二年(1622)四月,御史帥眾在奏疏中竟然敢於說「內外朝萬歲呼聲聒耳,乃巫祝之忠」,這又需要何等的膽識!果然,皇帝閱疏後大怒,說「帥眾不許呼朕萬歲,無人臣禮!」幸虧首輔葉向高多方保護,帥眾才倖免於難。這種大無畏的氣概,是「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生動表現。封建社會的官吏,幾乎無官不貪,枉法者不可勝數。海瑞等人能不貪贓枉法,僅此一條,已堪稱出污泥而不染,足可流芳百世了。

現在,中國歷史已進入21世紀。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審視歷史上的清官,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當百姓手中無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時,才會在絕望中盼救星,呼喚青天大老爺能愛民如子。然而,最好的清官仍然是老爺,最好的百姓不過是兒子。什麼地方百姓大呼包青天之日,一定是他們已經被侮辱、被欺凌之時。清官是封建時代茫茫黑夜裡的昨夜星辰,他們絕不代表未來。在健全的民主、法制社會里,人們憑借民主和法律來保護自己,而無需乞靈於清官。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才是我們不懈的呼喚!

⑺ 關於革命烈士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1、黃繼光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戰斗中,兩位戰友陣亡,黃繼光身上也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機槍聲把他驚醒,他頑強地爬到槍口旁邊,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當場陣亡。

2、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動亂,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3、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4、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難走。但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5、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我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方。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

⑻ 有關英雄人物事跡資料100字左右

鄭成功,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明天啟四年農歷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千里濱。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認為是日本人)
1630年,鄭成功隨叔芝燕回國,住晉江安平鄭府。鄭芝龍延聘名師授業,1638年鄭成功入南安縣學為廩生,1644年鄭成功從家鄉來到南京,進入國子監太學,拜名儒錢謙益為師。其時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當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朝滅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後,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權覆滅,鄭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鄭芝龍等擁立為帝,建號隆武。帝對鄭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許,賜他與國同姓,易名「成功」,從此南明官方稱為「朱成功」,中外又稱為「國姓爺」。1646年8月,清軍進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於汀州罹難。10月中旬鄭芝龍降清,即後清軍進襲安平,鄭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

⑼ 關於毅力的名人事跡,要100字左右,3個,謝謝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3、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 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⑽ 關於勞動的故事100字

毛澤東教岸英掃廁所 1937年,毛澤東同志帶著兒子岸英在延安鳳凰山某地居住。當時岸英只有十四五歲。 在毛澤東住的院外有個小廁所。這里以前一直由警衛班的同志打掃,可是一連很多天廁所總是在戰士們去之前就被打掃干凈了。戰士們心中很是納悶兒。 一個大雪過後的清晨,戰士們很早就起來掃雪。當警衛班長准備去掃廁所附近的積雪時,發現廁所外的積雪早被打掃完了。「是誰打掃的呢?」大家估摸著,一時卻猜不出來。忽然,班長聽廁所里有人說話:「你到爐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來,往廁所里撒一撒。」多麼熟悉的聲音啊,班長立刻就聽出了這是毛澤東同志和小岸英的對話。 原來,毛澤東同志為了培養岸英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特意和岸英一起來打掃廁所。從這以後,警衛戰士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小男孩打掃廁所,很少間斷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