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我和家人的故事作文
① 我和我親人的故事作文300多字
我的爺爺
我有一個好爺爺,瞧,坐在椅子上抽煙的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高高的個子,稍微有點駝背,還非常瘦呢!繚亂的頭發,憂郁的雙眼就知道爺爺又在煩了。爺爺的皺紋多的根本數不盡了……
爺爺前幾年因腸胃不好而入院做手術了。看著爺爺的臉,看著爺爺的身體,爺爺不停地撫摸著我和表弟的頭,我不知道為什麼哭了。爺爺還很堅強地對我們說:「我健康得很,放心我沒事。」就這樣爺爺的身體漸漸好起來了。可好景不長呀,爺爺又生病了,當時我已知道這個消息真像晴天霹靂。
記得那寒風刺骨的冬天,我突然發燒了。爺爺不管三七二十一有衣服緊緊包著我,硬著頭皮跑去醫院,我還記得那天的風像針似的扎進爺爺的身體,而爺爺卻把我抱得緊緊的,爺爺剎那間就像勇敢的戰士那樣沖向敵人……到了醫院,著急的爺爺把握交給可醫生他才鬆了一口氣。晚上,爺爺還花很長時間哄我睡覺,而爺爺就熬夜……
我的爺爺您真好呀!你在生活上處處關心我,給我溫暖的愛,我也會深深的愛著您的我的好爺爺。
② 我和家人的故事作文
我和家人的故事--第一篇
「日往則月來,月來則日往,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往則暑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時光如梭,催人前進,而我已在不知不覺中18歲了。
18歲,獨立的年齡,在這一年,我將不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成人了。
18年時間很長也很短。它長,因為它讓我忘記了太多;它短,則因為在18年之中,我已長大成人,而父母卻已兩鬢斑白。
18年的時間令我改變了很多,我不再是那個整天愛和姐姐打鬧,哭哭啼啼的笨小孩。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秘密。而和家人的相處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著。
18年前,我只是一隻躲在大樹地下的小鳥。18年後,我要飛翔,我要有能力去保護我愛的人。
那年,母親生病了,半夜被送去醫院,我很著急,很想多關心關心她,可是因為我即將要期末考試,母親便將所有的事情都瞞著我,不讓父親告訴我。她只希望我能考好,可我卻希望能夠多陪她一會兒。每天看著父親徘徊在家與醫院之間,我很著急,可我不論怎麼問,得到的答案都只是「你媽沒事,過幾天都好了。」
終於在考前,我說服了父親帶我一同去醫院。到了醫院,看著母親她那日漸消瘦的臉,我鼻子酸了,有點心疼。可某種意識提醒我:「不行!絕對不可以在媽媽面前哭,這會令她難過傷心的!」於是我只能問東問西,來分散我的注意力,可母親卻認為我貪玩,讓我早點回家去復習。我聽了很傷心,因為媽媽並不知曉我這么做的真正原因。
和母親之間總覺得有一道很深的鴻溝,無法逾越,我們只能在彼岸對望。和母親有著相同性格的我,更是將這道鴻溝拉大了些。
這18年中,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在無時無刻地改變著我。漸漸的,我開始不樂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分享,不管想什麼,幾乎都不會告訴別人,只是因為有時候怕別人不理解我,更害怕因此而讓別人徒增煩惱。書上說:如果我有一顆快樂草,我會把它給你,因為我希望你快樂;如果我有兩顆,我將給你一顆我一顆,這樣就都快樂;如果我有三顆快樂草,我會給你兩顆我一顆,因為我希望你比我更快樂!所以我只希望我帶給別人的只是快樂,而不是煩惱。
18年來,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和他同時喜歡上了看那些戰爭題材的影視劇,譬如《亮劍》。每次看時,我倆總會在旁邊議論一番,而在這之中也教會我很多道理。
父親和我都很討厭一位鄰居,因為她老愛占人家的小便宜,而且還很自負,每次看到她都會忍不住在心裡咒罵幾句,而父親卻很寬容,只要她不過分,也就不去計較了。
很多時候父親都是很謙和的,沒有太多的話語,卻能深深地影響著我。可是遺憾的是,我沒有學到他謙和的性格。跟父親在一起,我總覺得是跟一位老朋友,沒有代溝,更沒有摻入那不同時代的雜質。有的只是快樂、理解和關心……
18年來,父親總像一道曙光指引我前進,在他的引導下,我愛上了數學,在他的影響下,愛上了靜謐的田園的生活,在他的幫助下,一次一次跨越障礙,向前邁進。
18 年的光陰,無法衡量它的長短。回顧過去,似乎和家長的故事太少。平靜的像大海,可一旦找出話端,便會如開閘的潮水般傾瀉而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不知道下一個18年後,我會怎樣看待自己的家人,但我相信,18年的時間能改變太多事情,能發生太多的故事。也許在那時,我在家庭中可以能真正成為一棵參天大樹,來保護我的家人,來編寫我們的故事。
作者:我-夜夜熙丶
(超跑 網通)
③ 初中生作文《我和家人的故事》
我和家人的故事
我的家很簡單,只有我和爸爸媽媽。他們老了,顯得孤單寂寞。但有我在身邊,寂靜的屋子有了生氣。
每當下班回家,飯桌上,我就成了他們的廣播員。學校里哪個老師買新衣服了,燙新頭型了,哪家有什麼新鮮菜譜了,學校開會時又說些什麼了,學生在課堂中表現怎樣了、、、、、、東家長,西家短,都是生活中的煩瑣小事,卻又是他們在家足不出戶,難以知道的。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有時評論幾句,說說自己的觀點。整個飯桌變成了一個大會議室,儼然在開家庭會議。飯菜香,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飄盪。他們的生活簡單,而因我不停止的報到,變得又豐富又有趣。
媽媽愛玩撲克,每當她吃完晚飯出去玩時,爸爸都會說:「又來神了」。而我則會說::「她願意玩就玩唄,還能總在家呆著」。爸爸聽我這么一說,氣也消了,看起了電視。媽媽打撲克回來,我都會問:「誰贏了」。媽媽如數家珍:「你大舅媽輸十五個苞米粒,劉榮媳婦贏兩個,老婁家贏十個,我贏三個。」每次輸贏不同。在苞米粒的來回周轉中,他們玩得認認真真,毫不含糊。彷彿贏了房子輸了地。一絲一毫都分得清清楚楚。
媽媽在玩撲克中,彷彿年輕了許多。
和媽媽閑聊中,總忘不了提醒她:「早點吃飯,好玩去」。媽媽有了我的支持,玩得更歡了。
爸爸愛聽廣播,每當有什麼大事,他都要講給我聽,和我共商國家大事。彷彿他成了憂國憂民的國家總統,我成了他的書記員。他從不和媽媽說這些,媽媽只關心她的一日三餐,柴米油鹽。有時還要說爸爸:「聽那有啥用,你能說了算啊!」而我則幫爸爸說:「咋沒用,有點啥事,知道政策誰也騙不了。」在新聞方面,我和爸爸結成統一戰線,我們是知音。
每當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廣播打開,爸爸不起床就開聽,我是邊做飯邊敞門聽,有時油煙跑了一屋。媽媽稱我們是廣播迷。
我知道,老人一輩子養成的習慣,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他們按照自己的習慣生活著,很順當,很快樂。而我,在他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穿梭,讓他們彼此有更多的樂趣。老人,是需要哄著開心的。所以,我和他們的故事總是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故事多多,快樂多多。
④ 我和親人的故事(寫一篇作文)
他剛進初中那年,母親抱回哇哇大哭的她,她哭是因為餓,尚不知失去雙親之痛。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他異常欣喜。他讀高中時,牽了她小小的手,送她進幼兒園,她總是在他鬆手的剎那,用力扯下他來,踮起小腳,柔軟的小嘴在他頰上,親一下,再親一下,旋即轉身,跑向她的教室,他總擔心她摔跤,跟在身後喊:小妹,慢一點!她快樂的應答著,卻不轉身,裙裾上的蝴蝶結在奔跑中,展翅欲飛。高中畢業,他考進本地學府,她正好7歲。醫生說,7歲,是做心臟手術的最佳年齡。他請假,和媽媽一同照顧她,他看到父親簽字的手在顫抖,心便緊了又緊,卻買了她喜歡的卡通畫冊,一字一行,惟妙惟肖的讀給她聽。術後她醒來,費力的叫一聲「哥」,聲音飄渺如雲煙,惹得他跑出病房,抱著醫院的水杉樹,如孩童般大哭。他大學畢業,很多次機會可以去更大的城市,找更適合他的職位,可是他始終不肯。母親催促,他只是沉默,急了才說:我走了,小妹會死掉!母親罵他亂講話,卻不再逼他去外地。初夏,菱角新上市,她便吵著要他買來吃,他不肯,怕硬硬的菱角磕破她的手或唇,她便假裝嗚嗚哭泣,卻透過指縫看他的反應,他明知,也不揭穿,依了她,買下兩斤菱角,一個一個用菜刀攔腰切斷,再一個一個擠出粉白的米來,她只顧撿了丟進嘴裡,急得他連聲喊:慢一點哎,小祖宗!她得意的笑,撿一個大粒的,扔進他的嘴裡。她高中,身體更虛弱,成績總是不及人家,他索性換了一份清閑的工作,薪水少了很多,卻可以每日下班回家輔導她,她哭,他哄,她笑,他亦笑:「小妹,你幾時才長大?」她進大學,他已近而立,依舊單身。她開始帶男孩子回家,開心甜蜜的模樣。母親催他結婚,他只好談下一個女友,她見了,很禮貌的叫他女友為姐姐,彼此牽手去那個叫阿呀呀的小店買女孩子的紅妝。翌年開春,他在女友的要求下去北京發展,擔心著她,她輕松笑曰:老哥你怎麼那麼羅嗦,什麼事,爸媽和男朋友替我罩著啦!秋天,沒有任何預言與鋪墊,她心臟病突發,他匆忙趕回,已再也不能聽到她叫他哥。她曾帶回家來的那個男孩子叫住他:我從來就不是她的男朋友,她只說哥不是親生勝親生,為她犧牲太多,要給他正常的生活。他細心替她收拾卧室,宛如她同往日一樣放學就要回來,卻在梳妝台上,碰到他送她的不倒翁,劇烈的搖晃中,他看到底部刻有細如蚊蠅的兩行小字: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痴君不知。那是她的字體,大概是在他去北京後刻上去的吧?他抱著不倒翁,跌坐在地,心痛如裂。他一直在等她長大,卻不知道,水逝流年裡,她已然懂得,世間有一種愛,叫成全……ps(這是別人的故事)作參考應該可以的吧
⑤ 我和家人的故事作文一百字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
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之間發生過許多許多讓我回憶的事。有高興的事,有傷
心的事……
可是有一個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有一天 我放學回家就打開電視,精彩的電視節目正在上映,媽媽就在那裡喊「關掉電視機,去寫作業!」沒有如雷似的吆喝的語氣,卻有如雷似的吆喝的力量。我不自覺但知趣地乖乖關掉電視機,去寫作業了。一邊發牢騷一邊抱怨:「哪來這么多作業,煩死人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電視節目不是不可以看,但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我聽了後,想想也對,於是我就去寫作業了, 寫著寫著,突然有一道題目難住了我,
爸爸說:「是哪道題?」於是我就把那道我不會做的題指給爸爸看,爸爸在思考那道題,可
是,我卻在看小說, 嘴裡還在不停地說著。爸爸問我:「老師有沒有跟你們講這道題怎麼做?」
我說:「講了。」爸爸說:「既然老師講了,你怎麼不會做呢?"我說:「我忘記了答案。」 爸爸
非常生氣。把我手中的小說書給扔在地上了,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 寫字的時候看什麼小說
呢.
這時媽媽走過來跟我說努力學習,好好學習,長知識,長文化.長大了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媽媽的話雖然很短, 深深的烙在我的心裡, 我無法用語言去回答,只有用行動去證明,用心去表達!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犯同樣的錯誤了…………..
正好沒過幾天就是三八婦女節,我就用壓歲錢給媽媽買了康乃馨,祝福媽媽節日快樂,我一定會記住你們說的話,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正如一篇小說里說的爸爸是春天的山,媽媽是春天的雨,爸爸媽媽是孩子最絢爛的春天...........
小學作文爸爸的生日
爸爸的生日到了,送給爸爸什麼禮物呢?我苦思冥想著。
我有一個好爸爸,他雖然有些時候有點急躁,但是我能感覺到他很愛我和媽媽。比如當我們拿東西時,爸爸都把最輕的給我和媽媽,自己拿重的;有時爸爸出差,人在外,心卻每天都在牽掛我們,給我們經常發信息、打電話;當家裡有一些稀奇好吃的東西時,他都會說:「我不想吃,你吃吧!」其實我知道爸爸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捨得吃。
想到這,我有了靈感,我要給爸爸畫一幅畫。我首先把一張紙一分為二,在前半部分畫一棵大樹,這棵大樹代表爸爸,在樹的下面畫一個小朋友代表我自己,然後再旁邊寫道:在我小時候,爸爸像一棵大樹,為我撐起一片天空,為我遮風擋雨。在另一部分也畫一顆大樹,不過這棵大樹不再代表爸爸,而是我,在樹下畫一位老人,代表爸爸,我在旁邊寫道:長大後我就像一棵大樹,為年邁的爸爸遮風擋雨。我的禮物做好了,我把它送給了爸爸。
爸爸拿著這幅畫看了一遍又一遍,激動的說:「兒子長大了,懂事了!」爸爸,我真心祝您生日快樂,健康幸福!
⑥ 我和親人的故事的作文
活出真性情就是美 當農民懷著無限憧憬蜂擁前往城市掘金,城市人因貪戀溫柔富貴鄉苦苦留守都市時,卻有這么一群執著於理想的人,憑著對藝術的真誠,遠離商業繁榮、慾望澎湃的城市,到窮鄉僻壤玩起藝術。《農家小院的畫家們》展示了一個處於城市與鄉村邊緣的藝術家群體的生活狀態。 這里的藝術家們形形色色:有的因下海經商而飛黃騰達,遂重拾畫筆,在農家買下高宅大院,真正過一回只為藝術的生活;有的除藝術外,身無長物,實在窮得不行就回城賣上一兩幅媚俗的畫,換得財米錢後,又回到農家對著藝術品沉思。更多的人為藝術流浪四方後,抱著種種復雜的心態來此,既是結束過去,也是新生活的開始。 藝術創造真的要在這種偏離正常生活狀態的情況下才得以實現嗎?這樣的發問讓藝術家們的行為顯得有點可疑,雖然畫家村中不乏功成利就之人,更多的人則是為藝術一生漂泊,為理想踉蹌前行。 然而,從另一個層面,此類現象也引發了對個體價值和生活意義的思考。什麼是自己需要的生活,怎樣證明人生的價值。對此,藝術家們顯得很坦然,農家作畫,只為一個樂。隨心所欲地畫畫,偶爾接接單,生活、藝術兩不誤。 拋開藝術價值的創造方式不談,就藝術家們對理想的執著和對物質的超脫,我更多抱以欣賞的態度,畢竟在藝術處境日益凄涼的社會,能毅然抽身離去,為理想奮然前行,精神可嘉。相比之下,一些為金錢背棄理想,在茫茫都市中碌碌無為,苦苦掙扎的人,似乎渺小可悲。 曾有一位資深老記,借遊走四方,探詢世間鮮為人知的生活狀態,並用文字記下寄情於景的感觸頓悟,讀後讓人感慨連連。世界之大,總有一種生活狀態是超乎常人所知,對此,我們應本著多元和寬容的態度,無論怎樣的人生,只要活出了真性情,就是真,就是美
⑦ 我和親人的故事作文
剛出生沒有多復久,大概是制5個月吧,媽媽就離開了我,到蘇州那邊去做生意了。我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直到我到讀書。他們供我吃供我住,辛辛苦苦的拉拔我長大。
有一年夏天,我可能才9歲。那是一個貪玩的年齡。我和姐姐就到我家附近的公園去玩。那是一個不大的公園,但是那裡有童年的記憶。我和姐姐一有空就跑到公園去尋找樂趣。每次去公園的時候,我們都要穿過那條車輛並不多的鄉間小路。我跟在姐姐的身後屁股後面,突然一輛拖拉機開過來從我的身上壓過去。爺爺奶奶急忙把我帶到醫院去,醫生說:「只有拍片了,這樣是看不出來的。」經一拍片,結果是腳踝骨折。我報上石膏在家裡休息了兩個月。結果,從那以後我的腳就留下了後遺症,只要跑步或走太長時間的路,腳就會很痛。
開學了,同學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去上學了,而我卻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的腳還沒有完全。每次放假回家,爺爺就買很多好吃的東西等我。我寫完作業,爺爺為我揉揉腿,就這樣日復一日,我的腿完全好了,可以像以前一樣自由活動了。我喜歡爺爺那雙慈愛的眼睛,那裡充滿了對我的愛。
有家人的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人人都有和家人的故事。和家人在一起很真實,很溫馨。我愛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