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羞恥的故事
『壹』 急求關於「恥辱」的名人名言 或古詩詞等褒的貶的都可以!!!
2、先義來而後利者榮源,先榮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荀子
3、讓別人來稱贊比自己稱贊好。——[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4、承認貧困並不是可恥的。相反,不為改變貧困而努力才是確實可恥的。 ——修昔底德
5、只因忘寵辱,到此不傷神。——惠嚴
6、誰追悔而不知道羞恥,他就得永遠追悔。——[德]席勒《唐·卡洛斯》
7、人有羞恥心——就會更聰明。——[蘇]葉夫圖申科《來吧,毛頭小夥子們 !》
8、性清者榮,性濁者辱。——左芬
9、心出是非外,跡辭榮辱中。——許渾
10、貧莫貧於不聞道,賤莫賤於不知恥。——李西漚:《葯言剩稿》
11、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義者榮。——賈誼:《新語·本行》
『貳』 受到恥辱,然後崛起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從小跛足,體質虛弱。他剛進小學時,常常受同學欺侮。
一次,他在球場旁站著看別人打球。一個叫印司的頑皮同學故意拉他上場。
拜倫一再推託,印司仍不放過他,而且還找來個竹籃子,強迫拜倫將一隻腳放進去,「穿」著這只籃子一瘸一拐地繞場一周。
在場的同學笑得前仰後合。拜倫內心痛苦極了。事後,他想了很久:印司如此放肆地欺侮我,就是因為我軟弱無力。我為什麼不可以強壯起來呢?
從此,他開始刻苦鍛煉身體,每天都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打球、游泳、拳擊、擊劍等各種運動。不久,學校舉行運動會,他報了拳擊和游泳兩個項目。
『叄』 諷刺人賤、不知羞恥、道德淪喪的古詩詞,名人名言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不夠再聯系我吧
『肆』 與「知恥」「自尊」「恥辱」「虛榮」相關的名人故事或新聞
最有明的應該是蘇軾的故事
蘇東坡少年時讀了一些書,因為聰慧,常得到師長贊揚。頗為自負地在自己房前貼了一幅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後一白發老嫗持一深奧古書拜訪蘇軾,蘇軾不識書中的字,老嫗藉此婉轉批評了蘇軾,於是蘇軾把對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從此傳為佳談。
『伍』 恥辱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對可恥的行為的追悔是對生命的拯救。〔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只有出自衷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英〕洛克:《教育漫話》
兒童無論受過什麼懲罰之後,若是羞於做錯了事情的心理不比懼怕痛苦的心情來得重,那是沒有么好處的。〔英〕洛克:《教育漫話》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恥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野獸並不知羞恥,只是到了人類階段,大自然中才出現了羞恥。〔保加利亞〕留里科夫:《情愛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中〕孟軻:《孟子?盡心上》
民之性,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中〕《商君書?算地》
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真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中〕荀況:《荀子?不苟篇》
病莫大於不聞過,辱莫大於不知恥。〔中〕王通:《文中子》
至於不害羞的人或全不害羞的人,則可叫做無恥。〔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冒失地去干預別人的事而忽略了自己的事,是可恥的。〔古希臘〕蘇格拉底:《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沒有什麼行為比顛倒黑白更無恥的了。〔古羅馬〕西塞羅:《論公職》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中〕《論語?憲問》
恥不信,不恥不見信。〔中〕荀況:《荀子?非十二子》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中〕荀況:《荀子?榮辱》
見侮而不鬥,辱也。〔中〕《公孫龍子?跡府》
無德而望其福者約,無功而受其祿者辱。〔中〕《戰國策?齊策》
獨貴獨富,君子恥之。〔中〕《孔於家語?弟子行》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中〕魏徵:《群書治要?韓子大體》
無道而得富貴,其為可恥。〔中〕程顥、程頤:《二程粹言?論道》
有真德而無其位,君子安之,有其位而無其功,君子恥之。〔中〕胡宏:《鬍子知言》
學易而好難,行易而力難,恥易而知難。〔中〕王夫之:《俟解》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中〕顧炎武:《日知錄》
以忠義勸人,而以苟且自全,則魂魄猶有餘羞。〔中〕梁啟超:《致蔡松坡第三書》
屈服在權威的面前,是一種恥辱。〔中〕張聞天:《科路倫科評傳》
羞恥心在我們最年幼的時候發揮最強烈的作用。〔英〕塞繆爾?約翰生:《關於莎士比亞的筆記》
敬畏也好,羞恥也好,都是由於和高於自己的人物發生聯系而引起的感情。〔日〕唐木順三:《敬畏的感情》
人生的榮辱,不過像風雨中的燈盞,明滅無常。〔中〕蘇雲學:《闖過刑場的科學家》
做了一件可恥的事的人,應該首先對自己覺得慚愧。〔古希臘〕蘇格拉底:《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我從不驚異於人們的邪惡,卻常常驚異於他們的無恥。〔英〕斯威夫特:《雜感》
人以言媚人者,但欲人之悅己,而不知人之輕己,人以言自誇者,但欲人之羨己,而不知人之笑己。輕而且笑,辱莫甚焉。〔中〕李惺:《西漚外集?葯言》
羞恥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印度〕泰戈爾:《戈拉》
恥辱地活著不如光榮地死去。〔波斯〕薩迪:《薔薇園》
一個人不論怎麼傲慢,只要具有高尚的心靈,便會在一些小地方流露出自然的羞慚表情來。〔日〕佐藤春夫:《更生記》
『陸』 諷刺人賤、不知羞恥、道德淪喪的古詩詞,名人名言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推薦你去看杜甫的三吏三別
『柒』 令人感到羞恥的名人故事。急急急急!!!!!
王志和
清朝康熙年間,一個名叫王致和的人,在北京前門外延壽街開了一家豆腐坊。一年夏天,王致和因要給兒子娶媳婦,急等著用錢,就讓全家人拚命地多做豆腐。說也不巧,做得最多的那天,來買的人卻最少。大熱的天,眼看著豆腐就要變餿。王致和非常心疼,急得汗珠直滾。常言道:「急中生智」。當汗珠流到嘴裡,一股咸絲絲的味兒,忽然使他想到了鹽。他懷著僥幸心理,端出鹽罐,往所有的豆腐上都撒了一些鹽,為了減除餿味,還撒上一些花椒粉之類,然後把它們放入後堂。
過了幾天,店堂里飄逸著一股異樣的氣味,全家人都很奇怪。還是王致和機靈,他一下子想到發霉的豆腐,趕快到後堂一看:呀,白白的豆腐全變成一塊塊青方!他信手拿起一塊,放到嘴裡一嘗:嚇,我做了一輩子豆腐,還從來沒有嘗過這樣美的味道!王致和喜出望外,立刻發動老婆孩子,把全部青方搬出店外擺攤叫賣。攤頭還掛起了幌子,上書:「臭中有奇香的青方」。
市人從未見過這種豆腐,有的出於好奇之心,買幾塊回去;有的嘗過之後,雖感臭氣不雅,但覺味道尚佳。結果一傳十,十傳百,不到一上午,幾屜臭豆腐售賣一空。
消息傳進皇宮,勾起慈禧太後的饞蟲來。一日,她半夜用膳,忽然要吃小窩頭就臭豆腐,立即遣人到王致和豆腐店買青方。自那以後,王致和的臭豆腐名氣大振,買賣也越發興隆了。
後來,許多豆腐店效法王致和,都做起臭豆腐來,但生意終不及王致和豆腐店。於是,也紛紛打起「王致和」的字型大小,以假冒真,為的是擴大銷路多賺錢。以前北京到處都是「王致和豆腐店」,就是這樣形成的。
感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要敢於嘗試,敢於創新就一定會推陳出新,闖出一片新天地,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