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三百字
A. 民間故事,三百字左右
藏族的沐浴節有這樣的傳說形成
每到夏末秋初的晚上,拉薩東南地上空,新出現一顆十分明亮的星星。這時,藏族人民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傳說那顆星星只出現七個晚上。為什麼人們把星星出現的七個夜晚定為沐浴節呢?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出了一個很有名的醫生,他的名字叫宇托.雲旦貢布。他的醫術十分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治。因此藏王赤松德贊請他去做御醫,專管給藏王和妃子們治病。但是,宇托進宮以後,心中仍舊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經常借外出采葯的功夫,給百姓治病。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許多牧民卧床不起,有的被奪去了生命。這時,宇托奔跑在遼闊的草原上,為一家家患病的牧民治病。他從雪山和老林里采來各種葯物,誰吃了病就會好起來。不知有多少瀕臨死亡的病人,恢復了健康。草原上到處傳誦著宇托醫生的名字,人們稱他為葯王。 不幸的是宇托醫生去世了。他去世以後,草原上又遭到了可怕的瘟疫,比前一次更嚴重,許多人死了。生命垂危地牧民只好跪在地上,向蒼天祈禱,希望天國保佑。 說來也巧,一天,一個被病魔折磨得九死一生的婦女,突然做了一個夢,夢中宇托醫生對她說:「明天晚上,當東南天空出現一顆明亮的星星的時候,你可以下到吉曲河裡去洗澡,洗澡以後病就會好起來。」果然,這個婦女在吉曲河中洗澡以後,疾病立刻消除了。一個又黃又瘦的病人,在洗澡以後變成了一個紅光滿面的健康人。 這件新鮮事傳開以後,所有的病人都來到河中洗澡。凡是洗澡的病人,都消除了疾病,恢復了健康。 人們說,這顆奇特的星星就是宇托醫生變的。宇托醫生在天國看到草原人民又遭受瘟疫襲擊,他又不能來到人間來給人民治病,於是把自己化作一顆星星,借星光把河水變成葯水,讓人們在河水中洗澡以去處疾病。因為天帝只給宇托七天時間,這顆星星也就只出現七天。 從此,藏族人民就把這七天定為沐浴節,各地的牧民們,每年這個時間,都到附近的河水裡洗澡。據說洗澡以後,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
土家族的過趕年
過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節日,從內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節日都要隆重,持續時間也最長。土家族過年比漢族過年要早一天,即月大過臘月二十九,月小過臘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將這種比漢族提前一天的過年方式叫做過趕年。過趕年的緣由在現在的湘、鄂、渝、黔邊界一帶流行著多種說法,其中最重要而最廣泛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抗擊異族說。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頻繁時期,土家族人過年前探得敵人要乘過年時來偷襲,而在土家族地區認為,如果一個人連年都沒過,那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來年會不利順。為了打擊來犯之敵,也讓大家過上一個團圓年,頭領也就讓大家提前一天過了年,以便有充足的精力來痛擊來犯之敵。提前過年後的第二天,敵人果然來了,敵人不知道土家人已作好了充分准備,在鬥志旺盛的土家人的痛擊下,來犯之敵被打得落花流水,土家人在抗擊來犯之敵的戰斗中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因為這個勝利的取得是源於提前過年作了准備,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從此之後也就提前一天過年,並一代代沿襲下來,成為了土家族人的一種過年習俗。另一種是抗擊倭寇說。傳說在明嘉靖年間,倭寇(日本)入侵中國,土家人正熱熱鬧鬧地准備著過年的一切事宜,突然朝廷給土司王下了一道聖旨,調集土家族士兵趕赴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根據行程計算要按時到達指定的地點,也就無法過年了,為了讓這些馬上就要出發的官兵也過上一個年,土司王決定提前過年。待官兵們與家人團年後,土司王帶著這些官兵即刻奔赴了抗倭前線,按時趕到了指定的地點參加了抗倭戰斗,並一舉大敗倭寇,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征戰勝利,同時也為表達廣大民眾對抗倭將士的深切懷念,每逢過年土家族人都要提前一天,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土家族人的一種過年習俗。
B. 關於感動中國的故事三百字。
教師譚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後的使命
——為了四個學生,他張開了雙臂
「昨天晚上內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容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她的丈夫、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用自己的雙臂保住了4名學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說,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慟哭失聲……
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中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記下了這一切。
C. 童話故事,三百字
不願開花的鬱金香
在一個花園里,種著許多花兒,她們整天有說有笑、無憂無慮。沒有任何煩惱。
但只有一株鬱金香例外,她老是對著干,這不,春天裡,花兒們想開花,鬱金香雖然長成了花蕾,她卻百般不情願,大叫著;"我不開花!我不開花!"隔壁的大波斯菊花叢的一株大波斯菊說:「小妹妹,別干傻事了。花朵是畢竟要開的,你看你都長出花蕾了,多漂亮,就趕快盛開吧!這樣能繁衍你的後代啊!」可鬱金香拒絕了:「我——不——開——花!!」留下的是大波斯菊的嘆氣聲。
轉眼,夏天到了。花兒們大部分都盛開了,引來了蝴蝶和蜻蜓們。可鬱金香就是不願意開花。她想:「這些花,花枝招展的好刺眼!我就不開花!」這時,蜻蜓被她吸引住了,問她:「鬱金香,你為什麼不開花呢?」
鬱金香哼了一聲,沒理他,蜻蜓見鬱金香生氣了,怕把她激怒了,就連忙飛走了。
這天花兒們都嘻嘻哈哈的:」今天被蝴蝶贊揚了,說我的花美,爽死了!「鬱金香並不參與討論。正巧,蝴蝶來了,她看見那株不開花的鬱金香,就急忙開導她:」鬱金香,你怎麼不開花呢?不開花哪來的後代啊?現在是盛夏時節,還有機會開花,到了秋天就來不及了,花期雖然短暫,但花能綻放一生的美麗啊!快快開花吧,你開的花也一定很美!「
鬱金香老虎發威了:」什麼?!要我開花?不行!「蝴蝶姐姐一聽,嘆了口氣,飛走了:」她真的沒救了。「
時間飛逝,秋天來了,秋風婆婆掃過花園,花兒們把種子交給秋風婆婆,讓她把種子播撒到遠處,這時,她們注意到了鬱金香:只見她已經枯萎了,幾片枯萎的花瓣正在隨風飄動。
D. 三百字哲理故事
關於缺陷的哲理故事——
每個人都有缺陷
美國作家霍桑寫過一部小說《胎記》。它講了一位科學家,娶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姑娘尼娜,可是他卻仍然感到不足,因為妻子美麗的下巴上有一抹淡紫色的胎記,這成了妻子惟一的缺陷。於是他下決心研製一種葯物,以去掉妻子臉上那塊胎記。最後他成功了,當他美麗的妻子喝下這葯時,隨著那抹淡紫色的消失,尼娜最後一絲氣息也消失在真空中。這位科學家終於使自己的妻子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然而她也永遠不存在於世上。
世界上並不存在霍桑作品中那位科學家想像得十全十美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著本身的「胎記」,都有著它的缺點,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待。
E. 童話故事,三百字。
《小貓釣魚記 》 暑假的一天,小貓咪咪獨自在家悶得發慌,就決定去河邊釣釣魚,透透氣兒。 咪咪拿著魚竿,提著水桶,帶著魚餌興高采烈地來到河邊,開始一心一意地釣魚。不一會兒,水桶里就裝滿了大大小小的魚。咪咪一邊繼續釣魚,一邊想:魚兒們在水裡游來游去,多快活呀!天氣這么熱,釣魚實在太累,我不如到河裡去玩一玩,順便抓幾條魚上來!心動不如行動!說干就干,咪咪立刻丟下手中的魚竿,脫下衣服,「撲通」一聲,縱身跳入河中。唉呀,不得了了!小貓咪咪這才發現自己不是像魚一樣的游泳高手,而是一隻「旱鴨子」,急得死命掙扎,剛想張嘴喊救命,水已無情地灌入它嘴中。 幾分鍾過去,咪咪反被「魚」釣走了,河邊只孤伶伶地剩下了咪咪心愛的魚具。
《驕傲的烏龜 》 在一片美麗的大深林里有一隻殼非常硬的小烏龜它很驕傲。 有一天它說:「我的殼硬得不得了,不管誰站在上面都都沒問題的,不信來站一下,我是決對不會覺得重的!於是小兔站在它的背上去了,可是小烏龜一點也不覺得重,接著,小狗。小貓,小松鼠„„都上去了,小烏龜也不覺得重。這時大象伯伯來了,它問小狗是怎麼回事,與是小狗就一五一十的對大象伯伯說了。大象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對小烏龜說:「那你肯定馱不了我」!小烏龜不信偏要試一試,小動物們都勸小烏龜不要去馱大象,小猴子說:「你肯定是想找死,你馱不了大象的。可小烏龜非常自信,偏要大象踩上去試試。大象一隻腳剛剛踩在小烏龜身上的時候,自不量力的小烏龜就這樣被大象踩死了。 驕傲的烏龜死了,其他動物們從烏龜的死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自不量力,不能驕傲自大。
F. 幽默故事三百字
1、哲學的責任
一次,美國哲學家科恩在上完哲學導論課後,一名女生向他抱怨:「聽完您的課,覺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個孔,又沒有提供替代品來填補,我真有點無所適從了。」
「小姐,」科恩嚴肅地說,「你該記得,大力神赫爾克里斯干過許多差事,他清洗了奧吉亞斯王3000年未打掃的牛廄,難道非得再用什麼把它填滿嗎?」
2、並非來聽佈道
德國哲學家和神學家施萊艾爾馬赫的神職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有人問他:「您的佈道吸引了社會各個階層,不僅有大學生,還有婦女和各級官員,您能告訴我您是怎麼做到的嗎?」
施萊艾爾馬赫說:「這很簡單,學生們來是為了聽我講道,女人們來是為了看學生,而官員們來則是為了看女人。」
3、忘記自己名字的大師
20世紀30年代,一次金岳霖給陶孟和打電話,陶家的保姆問:「您是哪位?」金岳霖竟然一時忘了自己的名字,只好說:「不管它,請陶先生說話就行了。」保姆卻說:「不行。」金岳霖再三請求,對方仍說不行。金岳霖沒轍,只好求教於自己的車夫,車夫也說不知道。金岳霖說:「你沒有聽見人說過?」車夫答:「只聽見人家叫金博士。」這個「金」字終於提醒了金岳霖。比金岳霖更有名的一例是,抗戰期間,潘梓年在重慶的一個簽名場合也把自己的名字忘了,旁邊的人提醒他說姓潘,潘梓年卻問:「阿里個潘呀?
G. 家故事三百字最好的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一位女孩在異國結婚時,他父親從國內寄來一封信,結婚當日,司儀當眾把全文朗誦出來,據在現場的朋友說,那是他們見過的最安靜的一次婚宴場合,在場的學生無不為他父母的摯愛而感動,這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親愛的女兒:
爸媽聽到你要結婚喜訊,真為你高興,遠隔千里,我們不能參加你的婚禮,不能在婚禮上獻上我們的家長致辭,這是我們內心的一點遺憾。但你是我們的女兒,相信你能理解爸媽的一份感受。那天放下電話,我和你媽沉默了良久——我們的孩子怎麼一下子就長大了?後來,你媽對著鏡子淡淡地說:你看,我的白頭發又多了,女兒也該結婚了。我數著你媽的白發,那些白發竟像許多往事,一件一件浮上心頭。你媽提醒我:還是給女兒寫一封信吧!就算是我們送你的一份新婚禮物。
女兒,我們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女兒,我們不奢求太多,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踏上婚姻之路、走向人生之旅後,能滿懷感恩,一路平安!在這里,給你一個我們的生活體會,先要告訴你: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千真萬確,這句話是真理,是至理,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包括我們家)用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非,多少對錯,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梳理出來的一個最後結論。當夫婦之間開始據理力爭時,家裡便開始布上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只能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面的一個「理」,落得負心無情.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那麼,何為「家」,家是什麼地方?
女兒,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也像許多夫妻那樣,為一點小事爭鬧不休。那一年為了你小叔的調動問題,我和你媽大吵了一場,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步。只是在那個時代我們還缺乏勇氣。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戰友在他孩子的婚禮上說:希望你白頭偕老,相愛永遠時,「愛」這簡短的字,像春雷響在我心裡。是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該是講愛的地方。愛一時很容易,愛一生一世卻不容易,這裡面有許多妙處需要我們去總結和體會。
其次我們要告訴你:婚姻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往裡面放東西,才能取回你要的東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很多人結婚時,對婚姻有許多期盼,期盼從中可以得到富貴,藉慰,愛情,寧靜,快樂,健康,其實婚姻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空盒子。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去給,去愛,彼此侍奉,彼此贊賞,日後,那個空盒子才會日漸豐富起來。
空盒子最先該放的應該是「思念」,思念是一種使我們刻骨銘心的東西。它是兩個人有了肯定,有了情感,然後進而關懷,進而疼愛的一種情緒。「思念」是疲憊時通向家裡的一條小路,是寒冷冬夜裡的一股暖意,是匆忙推開家門後撲面而來家飯香....空盒子里還要放進「藝術」,婚姻生活中的藝術。在婚姻生活中,需要講藝術的地方無處不在,生氣有藝術、吵架也有藝術。
有一對夫婦含辛茹苦養育了五個孩子,其中之艱難,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一天,夫妻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吵起來,越吵越厲害,眼看不可收拾了,妻子突然說:等一下,我要去看看孩子了。這句話,就是吵架的藝術。婚姻的盒子里,除了放「思念」和「藝術」外,還有許多東西,都可以放進去,這有待於你們自己去填補。寫到這里想到一位作家說過的一句話——你們生養兒女,教育他,你們的責任已盡,而你們給他最好的禮物,是一對翅膀。
女兒,這封信,就是爸媽送給你的結婚禮物,我們希望你帶著我們的祝福,快樂的飛翔!
愛一個人 … …
要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
要認錯,也要改錯;要體貼,也要體諒 ;
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而不是縱容;
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問,而不是質問;
是傾訴,而不是控訴;是難忘,而不是遺忘;
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為對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諸多要求;
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費;可以隨時牽手,但不要隨便分手
人生的路上我們都會遇到很多過客,只是這個過客能陪你做多久的問題罷了,能陪你一輩子的過客叫老公,陪你半輩子的叫父母,偶然想起的是朋友,兩人對飲的是知己.
H. 抗日英雄故事三百字作文
抗日英雄的愛國故事
【張自忠】
他是帶領大刀隊夜襲長城喜峰口的英雄,也為「臨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戰功,最後在日軍的圍殲下,戰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戰死報國的地方。
九一八事變後,中、日兩國實際已處於戰爭狀態之中,先有東北義勇軍馬佔山奮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滬之戰,復有長城各口之戰,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戰。在這幾場序幕戰中,戰果最突出、最輝煌的,首推長城喜峰口大捷。這是自九一八以來,日軍所遭遇到最嚴重的打擊,敵人自己也承認,是侵華以來所遭遇到的最大失敗和恥辱。當時二十九軍第三十三師,在師長張自忠率領的千人大刀敢死隊,以急行軍兼程趕赴前線,用大刀、手榴彈為武器,於月黑風高之夜,乘敵不備,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一個大隊,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驚中外。張自忠獲中央頒授青天白日勛章,於是抗日英雄的威名,傳遍全國,婦孺皆知。
張自忠將軍山東臨清人,生於一八九一年,喜峰口一役後,中日塘沽停戰協定簽字,先後出任察哈爾省主席和天津市長。
一直以來,日本人都想拉攏張自忠,七七事變後,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與敵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央軍前來增援。後來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張自忠眼見大事已去,繼續留在北平已無必要,乃設計脫險。他騎自行車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國輪船經青島轉赴濟南。張自忠到了青島,再改乘火車去濟南。一路上,他身陷險境,更承受著千夫所指的屈辱,因為從北平淪陷起,全國輿論集中火力攻擊他,認為他是華北頭號漢奸,報紙上都稱他為「張逆自忠」。
張自忠後來抵達南京,獲中央還以清白。蔣委員長接見他時,說:「等你身體康復,我命令你重回部隊,讓你再有機會報效國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長官、同僚及部下。」張自忠深受感動。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任命張自忠為五十九軍軍長,返回部隊那天,他對部眾宣示:「今天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戰死的地方。」全體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聲。
五十九軍組成不久,戰事延至徐州外圍,日軍側面進攻臨沂,張自忠受命揮兵前進增援,轉眼間將敵軍精銳部隊擊退,日軍倉惶後撤時,張自忠繼續追迫,殲滅殘敵,造成抗戰史上有名的「臨沂大捷」。經此一役,張自忠名震中外,再也沒有人說他是漢奸了。當時中央明令嘉獎,同年十月就升為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軍進攻鄂西,進犯隨縣、棗陽,張自忠再次親自率領兩軍團渡海迎戰,大破日軍,擊斃擊傷敵軍超過一萬三千人,再為抗戰史上寫下了「鄂北大捷」。次年五月,日軍又集結重兵再犯襄樊。張自忠指揮部隊渡河迎戰,當時敵眾我寡,但張自忠不顧一切冒險出擊,立下遺囑後即揮軍渡河,雙方無論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十分懸殊,但他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奮勇進攻。兩軍晝夜激戰九天,敵人傷亡慘重,不明白這支中國部隊何以這樣難打。後來知道我方的領軍是張自忠,立即增援反撲,誓要追剿張自忠以復前仇。
最後張自忠率部被圍於南瓜店的十里長山,敵人以飛機大炮配合轟擊,彈如雨下。五月十六日,張自忠衛士傷亡殆盡,自己身中六彈,屢次爬起沖殺,左右部屬請他突圍逃生,張自忠堅持不允,到了彌留時向左右衛士說道:「我今天戰死,自問對國家對領袖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一代陸軍戰神終於戰死南瓜店。
日本人十分敬佩張自忠的英雄氣魄,在他戰死後,把遺體裝殮好埋葬起來,墳上還插著木牌,上面寫著:「華軍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官張自忠被皇軍擊斃之墓」。遺體下葬時,日本官兵集合起來向張自忠行致敬禮。不久,中國援軍趕到,重新開棺以上將禮服重殮。
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委員長特親臨迎靈致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褒獎。
張自忠殉國時,年僅五十歲,他的夫人李敏慧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閻海文】
閻海文寧死不屈的「支那空軍勇士」
一個駕機作戰被擊落跳傘的中國空軍,用配槍的最後一顆子彈拒絕俘降,用自己的熱血和正氣,征服了他的敵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睛空萬里。淞滬會戰硝煙彌漫,激戰正酣。
天上,戰機穿梭往來,煞是忙亂,一朵朵彈花象盛開的的木棉,布滿天空。突然,一架中國戰機被密集的地面高炮擊中,拖著黑煙,向西墜去。這時,一個黑點彈出了燃燒的機身,轉眼,化作一朵潔白的傘花。
降落傘輕柔地飄落空中,閻海文拔出手槍,警惕地四下搜索著。幾分鍾前,當他把成噸的炸彈准確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時,日軍虹橋一帶密集的高炮擊中了他的座機。對此,他早有準備,本來他就是強行闖入敵火網的,當他看到地面上日軍目標處升起的煙塵火海時,他覺得夠本了,只是在心裡有點兒為他的座機惋惜。
傘花還在飄盪著,突然,一陣逆風吹過,吹得他睜不開眼。不好,他心裡一驚,這么飄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敵陣地。他心裡急速地考慮著,
I. 溫暖小故事三百字
溫暖
今天放學後,竟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我又沒帶傘,眼看雨越下越大,我著急的直跺腳。就在這時我的好朋友李辰欣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我們兩一起走吧。」我說:「真是太好了,走吧。」在路上我們有說有笑,走了一會兒,她的媽媽來接她了,我看了看她,她竟然把傘讓給我,她說,她和她在她媽媽的雨衣里就行了。我頓時覺得一絲絲溫暖流進我心裡。我打著這把傘回到了家。想起了她說的話,心裡好溫暖。
第二天早晨回到班級,我把傘還給了她。她還問我有沒有感冒,有沒有淋濕什麼的,她還蠻關心我的,我的心裡不知怎麼的又一次的感受到了溫暖。
原來溫暖……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