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夢想成就人生的名人故事
Ⅰ 名人"樹立理想,成就人生"的事例,要簡短,150字左右,要有知名度的哦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Ⅱ 誰能舉幾個因夢想成功的名人例子!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
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3、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 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4、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
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
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5、梵高的執著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著實非常人所能的。
Ⅲ 求關於名人努力奮斗而最終成功的事跡
1、陳景潤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自學了英語、德語,乃至俄語。
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陳景潤都要花上十幾個小時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證實哥德巴赫猜想時,光演算的草稿紙都裝了幾麻袋。
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高度評價了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並將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寫入書中,給其命名為陳氏定理。
(3)關於夢想成就人生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人們經常說的「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稱作名流(英文:Celebrity)。
日語中的名人,泛指各行各業中能力崇高而備受景仰的人物。川端康成的著名圍棋小說《名人》。
狹義上的名人,指知名人士;傑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顯要人物。
廣義上的名人,指一定范圍內有高知名度的人。這里的范圍是相對的,小到鄰里、單位部門,大到國家、世界,在其相對的范圍為眾人熟知的都可稱之為名人。
名人的事例對於經常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產生示範和帶動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名人
Ⅳ 10個名人人生的坎坷,最後取得成功的事例
1、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的故事
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猶豫地在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下:北京大學。然而雄心萬丈的他,高考的數學成績只得了1分。為了生計,他去應聘酒店服務生,因為長得「歪瓜裂棗」,被婉言拒絕。無奈只好去當搬運工,蹬板車。
大學畢業後,一次討債經歷讓他瘋狂地迷戀上了互聯網,創業初期,他背著包四處忽悠,經常被人罵作瘋子、騙子。他曾連續4次創業失敗,最為窘迫的時候銀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的馬雲一手扛住阿里巴巴的天下。
2、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故事
剛滿15歲的王健林從四川綿陽來到東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裝備,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練的總路程甚至長達上千公里。從軍18年已經成為團職幹部的他,卻遇上「百萬裁軍」。
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剛做商業地產的時候,因為不懂,3年之間打了222場官司。 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
3、華羅庚
我國著名大數學家華羅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於他的坎坷經歷。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但因家境不好,讀完初中後,便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18歲時患傷寒病,造成左腿殘疾。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
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等。
4、高爾基
他的父親是木匠。早年喪父,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開始獨立謀生,其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舊社會的底層度過的。
高爾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經歷在他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記述。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他在繁重勞動之餘,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了解成為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5、武則天
武則天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了她的眼界和才幹。
6、居里夫人
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居里夫人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製造以此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
7、李白
他自幼聰明但貪玩,在寺廟讀書,本是一頑劣之孩童。後因在途中偶遇一老婦在那磨一鐵棒,並在與之交談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鐵鋤磨成針」這個道理,並成為一個有名望的詩人。
8、林肯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撓,忍辱負重,副食美利堅民族向著恢復國家統一和解放黑奴的偉大目標穩步前進。在勝利之時,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終保持著謙虛質朴,寬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維護聯邦大業和民族國家的長遠利益為已任。最終他功成身亡,成為正義事業的偉大殉道者。
Ⅳ 有哪些因樹立遠大理想而成功的偉人的事例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革命導師馬克思: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受型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Ⅵ 10個名人人生的坎坷,最後取得成功的事例
1、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的故事
18歲的馬雲迎帶畢來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猶豫地在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下:北京大學。然而雄心萬丈的他,高考的數學成績只得了1分。為了生計,他去應聘酒店服務生,因為長得「歪瓜裂棗」,被婉言拒絕。無奈只好去當搬運工,蹬板車。
大學畢業後,一次討債經歷讓他瘋狂地迷戀上了互聯網,創業初期,他背著包四處忽悠,經常被人罵作瘋子、騙子。他曾連續4次創業失敗,最為窘迫的時候銀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的馬雲一手扛住畢槐阿里巴巴的天下。
2、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故事
剛滿15歲的王健林從四川綿陽來到東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裝備,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練的總路程甚至長達上千公里。從軍18年已經成為團職幹部的他,卻遇上「百萬裁軍」。
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剛做商業地產的時候,因為不懂,3年之間打了222場官司。 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
3、華羅庚
我國著名大數學家華羅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於他的坎坷經歷。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但因家境不好,讀完初中後,便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18歲時患傷寒病,造成左腿殘疾。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
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等。
4、高爾基
他的父親是木匠。早年喪父,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開始獨立謀生,手行友其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舊社會的底層度過的。
高爾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經歷在他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記述。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他在繁重勞動之餘,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了解成為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5、武則天
武則天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了她的眼界和才幹。
6、居里夫人
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居里夫人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製造以此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
7、李白
他自幼聰明但貪玩,在寺廟讀書,本是一頑劣之孩童。後因在途中偶遇一老婦在那磨一鐵棒,並在與之交談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鐵鋤磨成針」這個道理,並成為一個有名望的詩人。
8、林肯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撓,忍辱負重,副食美利堅民族向著恢復國家統一和解放黑奴的偉大目標穩步前進。在勝利之時,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終保持著謙虛質朴,寬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維護聯邦大業和民族國家的長遠利益為已任。最終他功成身亡,成為正義事業的偉大殉道者。
Ⅶ 關於名人實現理想的事例
1、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
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2、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3、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
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4、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5、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Ⅷ 明確目標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奧托·瓦拉郝的故事
奧托·瓦拉郝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就極富傳奇色彩。瓦拉郝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這樣的評語:「瓦拉郝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課瓦拉郝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是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不可造就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用的品質,建議他試學化學。
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郝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才生」。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2、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3、螢囊映雪
車胤(公元333-401),字武子,東晉時期南平郡離縣人(今臨澧縣柏枝鄉)。
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其囊螢夜讀 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鼓舞後輩,永世垂範。他功名仕途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先後曾任:中書侍郎、待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兩次進爵後,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候。職守功勛,頗極一時之盛。
4、對工作極端的負責的白求恩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裡看到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葯,發現葯瓶里裝的葯與葯瓶上標簽名稱不一致,也就是說,葯瓶里的葯不是應該用的葯,這怎麼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問題的。
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並說:「我們要對同志負責,以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白求恩心裡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你原諒我脾氣不好,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僅用高超的醫術救治傷員,他還主動提出,要辦一所模範醫院,親自編寫教材,親自製作醫療器械,親自為八路軍醫生上課,為八路軍培訓了大批的醫務人員。這也體現了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千方百計改進工作。
5、海倫·凱勒為夢想堅持不懈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
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Ⅸ 關於習慣成就人生名人事例
會議期間,有人向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教:「您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獲得最重要知識的?」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卻說:「我是在幼兒園」。提問者一下子愣住了,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哪些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科學家耐心地回答說:「我學會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用過的東西要擺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不說謊話、要誠實;做錯事了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誰也沒想到,在我們平時看來最平常的行為習慣,卻成就了這位科學家最輝煌的事業,這位獲獎者的一席話是多麼地耐人尋味啊!
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