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棵糖果的故事讀後感
葉聖陶做小復學教員時,有制一次在校園內行走,無意間看到一個男孩舉起一塊大磚頭,正想向另一個男孩砸過去。葉聖陶趕緊上前制止了他,並請舉磚頭的孩子到辦公室去一下。當葉聖陶來到辦公室時發現該生已站在那裡等他,葉聖陶溫和地遞過去一塊糖果,並說:「你來的比我准時,這說明你很守時,獎勵你的。」之後又拿出第二顆糖果說:「你能聽從我的訓斥把磚頭放下,這是你對我的尊重,為了這一點,我獎勵你第二塊糖果。」學生半信半疑地拿了過去。這時葉聖陶又拿出了第三塊糖果說:「聽其他學生說,你要打的那人欺侮女人,所以你才動手教訓他,從小就有正義感,這是獎勵你的第三塊糖。」當葉聖陶拿出第四顆糖時,該生已經淚流滿面,有悔改之意。葉聖陶接著說:「你已經知道武力不能解決問題,看到自己錯了,因此我把最後一顆也給你,獎勵你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望採納
㈡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以教師角度寫一篇800字議論文
在對陶行知先生言行的簡單了解中 ,我明白了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價值品質。對待學生的基本價值品質:人格平等;無條件信任;真誠的希望;發自內心的愛;始終如一的公正;對錯誤和歧見的寬容;對學生進步的耐心等待;對學生處境的同情和理解;對獨特個性的尊重和健康個性的引導。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長時,一天,在校園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磚頭砸另一個同學。陶行知及時制止同時令這個學生去自己的辦公室。
在外了解情況後他回到辦公室,發現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顆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准時,比我先到了。」接著又掏出第二顆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說明你很尊重我。」該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
這時那名男生已經已經泣不成聲了:「校長,我錯了。不管怎麼說,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
陶校長這時掏出第四顆糖:「你已經認錯,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獎勵感化教育,輕而易舉的功破了學生的心理,圓滿的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想要教育一個人首先要樹立平等的心態,寬容的胸懷,對事不對人,設喻服其心。凌駕他人對立斥責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教育孩子更是如此,逆反心理就是這樣累積而成的。所以,教育學生或者孩子時不應用訓斥、苛責、打罵等傷人自尊的方式,而應平心靜氣,換位思考,旁敲側擊,對比設喻,導化對方心理。很多時候,微笑比嚴酷更有力量,賞識比批評更具激勵。
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潛移。
㈢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往往能從學生的一件小事中發現問題,真是難能可貴。給學生的第一塊糖說的是學生守時,第二塊糖說的是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第三塊糖說的是學生有正義感,第三塊糖說的是學生知錯就改。
陶行知沒有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委婉的指出學生的錯誤,他處理多麼妥當啊。俗語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知道作為學生從小就應磨練自己的品格,但做事應講究方法,而不應把好事做成壞事,老師發現更應及時引導,把他們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陶行知教育孩子既講方法還有分寸,處理的恰到好處,多麼值得我們教師學習呀。
故事如下:
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男生驚疑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男生更驚疑了。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3)四棵糖果的故事讀後感擴展閱讀
陶行知的主要貢獻: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線,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
創新在這里指革除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創立與社會、歷史進步相符的「新」。創新還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掙脫教條的束縛,從僵化習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的含義。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新,也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他針對舊教育把培養「人上人」作為目標的現象,指出新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人」。
早在他創辦南京安徽公學時就為這所學校提出三個教育目標:研究學問,要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環境,要有審美的意境;處世應變,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陶行知
㈣ 四顆糖果 閱讀理解
我不應該用大人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校長也說了我並不是完全錯了。我應該改正自己的錯誤。但是我也得堅持自己正確的地方。守時,聽取勸告,有正義感,知錯能改,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同
㈤ 陶行知四顆糖的故事反應了教師要具備怎樣的品質
在對陶行知copy先生言行的簡單了解中 ,我明白了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價值品質。對待學生的基本價值品質:人格平等;無條件信任;真誠的希望;發自內心的愛;始終如一的公正;對錯誤和歧見的寬容;對學生進步的耐心等待;對學生處境的同情和理解;對獨特個性的尊重和健康個性的引導。
望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