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聽什麼過去的故事作文

聽什麼過去的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30 00:02:16

Ⅰ 聽什麼講那過去的事 作文 對話形式

過去的事文學 一年級 700字我躲在暗房裡,偷偷的流眼淚,我不敢出聲。外面,父母大聲的吵架,他們仍著東西,最後爸爸大叫一聲:「不跟你吵了,離婚,」「離就離,我收夠你了!」媽媽也生氣的說,「現在就離,筱筱跟你,我才不要她呢!苯的,什麼都不會!」爸爸說,「你不要,你不要我還不要呢!」媽媽也大叫,說完他們就走了。我從暗房裡爬出來,家裡沒有人了,我抱著「笛笛」來到電話前,撥通了奶奶的電話。「奶奶,沒人要筱筱了!爸爸,媽媽,都走了,他們不要筱筱了!」我對著聽筒哭了。「筱筱不哭,告訴奶奶他們為什麼不要筱筱?」奶奶問。「他們說筱筱苯,什麼都不會!」「不哭啊!奶奶要你,奶奶要筱筱!你等奶奶啊,奶奶就來,就來!你乖乖等奶奶啊!」「奶奶快來!」我放下聽筒,蜷縮在桌腳中,懷里抱著「笛笛」。過了一會兒,奶奶來了。「奶奶,奶奶……」我哭著跑過去。「奶奶在,筱筱乖,奶奶來了,奶奶帶你走!」奶奶的臉上流下了淚水。「我跟奶奶走!」奶奶抱起我走出了著個我生活了6年的房子。「奶奶,我們去哪裡?」我抬著頭問。「回奶奶家,那裡有好多小朋友,走吧!」奶奶慈祥的笑了。到了奶奶家,我看見奶奶的鄰居家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我害怕的躲在了奶奶身後,抱著「笛笛」,跟著奶奶進了家。晌午時,鄰居家的小男孩來到我家,「奶奶,媽媽讓我給你這個!」小男孩說著遞給奶奶一個盒子,「好,謝謝你俊兒!你在我家吃飯吧!先和筱筱玩一會兒!」奶奶笑著看了我一眼。他跑了過來,「你好!我叫程俊,你呢?」程俊把手伸了過來,「我叫林筱筱!」我說,但並沒有身手過去,他尷尬的伸回了手,「我們來玩吧!」他笑著把我從凳子上拉了起來,「奶奶我們去大院的梧桐樹下玩兒會兒,」程俊說,「好,一會兒回來啊!」奶奶笑了。歡迎看下集^_^

Ⅱ 作文:《聽_講那過去的事情》(倒敘)

人都有一個酸甜苦辣的成長過程,而我的成長卻充滿了快樂與童趣。記得小時候,我依稀在大自然中度過了朦朧歲月——那時候每個還很小,記憶在朦朧中逐漸消逝。如今回想起來別有一番回味! 記得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在爺爺奶奶的攙扶中蹣跚學步,那滑稽可愛的樣子常常惹得大人的一片笑聲.笑聲並沒有嚇倒我,似乎更加鼓勵我,我走得更歡了. 聽爸爸媽媽說,我是先學會走路後開口說話的. 當我呀呀學語的時候,我會把爸爸叫成 「大大」,常常逗得爸爸開懷大笑。爺爺家附近的小區公園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憶。我經常與我一樣大的孩子們在公園里盡情玩耍,當然淘氣的我肯定會製造很多「麻煩」來嚇唬爺爺奶奶的。 在美麗的公園里,有成片樹叢,我穿梭其間,追逐蟲蝶,每次都玩得滿頭大汗,直至留連往返。 在夏季的公園里...

Ⅲ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作文140字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

我的家鄉——泰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我為自己能出生在這里而驕傲。聽奶奶講,她上學的那個年代還沒有高考,平時,大家只能用樹枝在沙上寫字,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英語,每天都要走1公里路才能到學校,路也都是凹凸不平的稀泥路,一下雨,腳上都會沾很多泥巴,粗布鞋子也都濕淋淋地泡一整天。用的舊布來當書包包住書,拿在手上。晚上回家沒有紙,老師也不布置作業,奶奶一回家就做活掙錢養家。後來奶奶的同學沒錢上學,就靠居委會打補助,兩、三個孩子一起上的,就合用一本書。
我的媽媽是1974年出生的孩子,在那個年代,上學已經是比較正常的事了,就在1977年,當媽媽還在童年時代的時候,關閉了長達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門終於重新打開了。媽媽上學時,教學用具不過只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與一本教科書。媽媽那時上學也要外婆騎著三輪車到學校,學校也只不過是個小平房,課桌是用舊木頭做成的。現在看來,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種規模擴大了的例行公事的人才選拔方式,人們早已習以為常。
我可是趕上了新時代,首先是教育的越來越普及化。據網路上的不完全統計,到2007年9月1日,全國各個高校有495萬的畢業生完學校教育,即將走向社會;而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50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其次是教育工具的現代化、信息化。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與一本教材了,這些都是以前的教具;不象現在,是方便的電腦,只需滑鼠輕輕一點,資料應有盡有。從粉筆到多媒體,走進教室,我覺得教學有著前所未有的變化。
我想:在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只要大家攜手努力,我們的祖國、家鄉會飛得更高更快!

Ⅳ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作文 800字左右

你象山的吧,我也要,找到給我個

Ⅳ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 作文

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那月亮,就像此時媽媽臉上盪漾的微笑,純潔的無一絲瑕疵。晚風,它吹著吹著,從遠方的地平線上吹來了一陣陣悅耳的歌聲。那歌聲,如笛聲般,吹奏著一曲曲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著媽媽那沙啞的聲音,輕輕的說著那過去的事情……我們聽著,認真的聽著,媽媽用沙啞的聲音,輕輕的說著那過去的事情……媽媽說著說著,眼圈兒不覺的泛紅了。媽媽還在講著、講著,我們聽著、聽著,聽著那故事,那說不完的故事……
媽媽摟著我們,對我們說,「那時候呀,媽媽沒有土地。媽媽什麼都沒有。媽媽,只有這雙手,只有這雙手……」
我們靜靜的聆聽著,聆聽著——
「喂!說你呢!動作那麼慢!是吃飯長大的嗎?啊?不好好乾活全家人就要餓死!」地主手裡拿著一條長長的馬毛鞭子,它象徵著權威,同時也象徵的農民的痛苦。
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大地上,有一群人民,他們手裡拿著笨重的鋤頭,賣力的在田地里耕種著。此時此刻,那黝黑的人民早以忘記了什麼叫炎熱,也忘記了什麼叫疼痛,他們的心中,只有賣力耕種的思想。他們的汗水,流淌在地主火熱的田地里,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生活,為了糧食,拋棄了一切,甚至生命……
媽媽也在耕地,她付出的汗水,收獲的卻是野菜和谷糠。媽媽並沒有抱怨,只是更賣命的耕種著。她並不期待有著和地主富裕的生活,她只為吃上野菜和谷糠,只為了吃飽肚子……
冬天,白血皚皚,寒冷再一次在這個村莊的上空肆意的刮著。北風呼呼的吹著,小路上,全是萎縮在大樹邊的人們。他們似乎經歷慣了,臉上沒有冷到痛苦的表情,他們沒有表情,靜靜的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風雪,如狼一般嘶吼嚎叫。媽媽穿著破爛不堪的衣裳,她艱難的邁開步子,朝地主家走去。雪地上,是一個個腳印,它們印在了雪裡,也印在了我的心裡。媽媽要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大衣。終於,媽媽抵不住寒冷的侵襲,又冷又餓的跌倒在雪地上。媽媽滾燙的眼淚,流到了雪地上,融化了雪……
經過了多少的艱苦歲月,媽媽終於盼到了今天的好光景。媽媽的臉上,早以步滿了皺紋。媽媽頭上的青絲,早以被汗水,被歲月,被陽光照成白絲。
媽媽笑了。這時候的媽媽,顯得那麼年輕,如春日般的太陽,溫暖的照耀在每一寸生物上——
晚風,輕輕的。它恰似無痕,它悄悄的吹在媽媽的頭發上,那頭白發,在微風中,搖曳著。
媽媽望著我們,臉上是不盡的溫柔:「我還記得,那時候,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月亮,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從那薄紗似的雲霧中,探出頭來。
我們,靜靜的聽著,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Ⅵ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作文700字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作文700字]三十年前的今天,我們住的繁華都市還是農村鄉鎮,我們生活在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時代,而我卻對過去的是感起了興趣,總纏著媽媽給我講過去的故事,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作文700字。在媽媽的記憶里,那時是這樣的……
一間簡陋的房子里,掛著一個掉了色的黑板,一張老舊的講台桌下面擺著一個個石頭做的桌椅。沒有電扇,更沒有暖氣,甚至有的教室連窗子都沒有。冬天,學生們凍得瑟瑟發抖,教室里那小小的火盆怎能暖熱學生呢?;夏天,蚊子在耳邊飛鳴,熱氣騰騰的教室像蒸籠一樣,學生們熱得喘不過氣來;白天,大家要起早趕去學校,有些離得較遠的學生,每天要走上三五里路上學,四五單中就要出發晚上學校沒有燈,每個學生都要自帶一盞煤油燈,下了晚自習後,每個孩子的臉都被熏得黑黑的,初中一年級作文《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作文700字》。
那時候的學子們,為了學習每天都這樣循環往復,不分晝夜的努力學習。可回過頭看看今天吧,學生的學習條件好了,家住的也進了,可結果呢,學出的成績呢?父輩們所吃的苦太多了,為了不讓下一代重蹈覆轍,他們拼了命地為我們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現在的學校已從簡陋的小屋變為氣勢宏偉,設計精良的連體樓;以前的小火盆已變為了現代暖氣;以前的煤油燈現在變為明亮的燈管,每班少說七八個;以前的扇子早已進化成了電風扇和空調。每班均配有遠程教育設備……
父輩們為了給我們創造這個學習環境可謂付出了全部精力,但換來的是什麼呢?一個個不及格和更強的虛榮心么?!有多少孩子枉費了父母的期盼呢?!
過去的故事書寫了一個個傳奇,今日的發展奠定了嶄新的篇章,歷史的輝煌成就了一個個英雄人物,現代的科技成為了堅實的脊樑,莫忘昨日奮斗的艱辛,每個人都應該在夢想中展翅翱翔!初一:王子昂6708

Ⅶ 聽父母講過去的事作文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的蘿卜,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後,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於脫盡。寒風——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雲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么?

我生長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名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裡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後,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並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裡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一字來做他們的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說十九世紀的那位鄉土詩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1843——1918)罷,他用這—個「散步」做題目的文章尤其寫得多,而所寫的情形,卻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國江浙的山區地方來適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裡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裡,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丫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景緻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隻烏篷小船,茅屋裡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村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1934)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大冷的日子,將在1936年的2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是七八天的樣子。像這樣的冬天,鄉下人叫作旱冬,對於麥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卻要受到損傷;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這一種冬天,倒只會得到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閑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國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散步罷!

轉載,覺得寫得不錯~~ 自己摘點吧

Ⅷ 我聽---將過去的故事 作文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為了紀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為了學習和發揚王二小的革命精神,我給大家講幾個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生在苦難中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於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縣上庄村,他英勇犧牲是在1941年9月16日,犧牲時年僅13歲。

1939年9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幾個小夥伴正在山上放牛,忽聽遠處傳來槍炮聲。他們看到一些逃難的老百姓,推著小車,背著包袱,攙扶著老人,有的婦女還抱著孩子,由北向南走進了上庄。這是怎麼回事呢?

王二小把牛託付給鐵旦,和幾個小夥伴跑進了村子。只聽一個中年難民嚷道:「日本鬼子從張家口往這邊打來了,你們怎麼不跑啊?」

王二小一聽日本鬼子來了,急急忙忙跑回家裡。

王二小的家是什麼樣呢?

原來,他們家不是本村的人,因為窮只得住在庄北一個破奶奶廟里。奶奶菩薩早就拆掉了,屋裡只有一個破土炕和一張破桌子,幾口缸里有點兒雜糧。

二小慌慌張張跑進破廟,一進屋就說:「爹,娘!日本鬼子打過來了,快跑吧!」

二小爹有病,正躺在炕上呻吟著,娘說:「你爹病成這樣,往哪兒跑啊!」爹說:「還不快放牛去,丟了人家的牛,賠得起嗎?」

日本鬼子真的打到上庄來了。

這天,天剛蒙蒙亮,日本鬼子一個中隊開到了上庄村北頭,中隊長橋本拿望遠鏡朝村裡瞅了一會兒,就下令開槍開炮。村裡一下子像開了鍋,子彈、炮彈一起飛進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著起了火,哭聲四起。

二小爹正躺在炕上不住地呻吟,二小的哥哥王石頭和二小倆鑽到了破桌子底下。一顆炮彈打來落到破廟的房頂上,掀掉了大半個屋頂。房梁坍了下來,正好砸在二小爹身上,二小娘也被埋在了土裡。二小和哥哥從桌子底下爬出來一看,爹已經斷了氣,趕緊把娘從亂士石里救了出來。

二小爹被砸死了,全家人痛哭流涕。好心的鄰居齊存禮聽到王家的哭聲跑了過來,也難過他說:「別哭了!小日本真狠,不讓老百姓活了。」他知道二小家裡窮,又說:「俺家老爺子有一口棺材,先給你爹用吧!」

齊存禮和王石頭把棺材抬了過來,在奶奶廟後面挖了一個長方形的坑,把二小爹入殮,埋葬了。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二小的哥哥王石頭又被抓去修炮樓。

這天一大早,村長馮進財和日本鬼子中隊長橋本在村子裡抓勞工。村裡的人都恨馮進財,不叫他村長,叫他塌鼻子。塌鼻子村長把橋本領到奶奶廟前。

橋本拍了拍王石頭的肩膀,說:「你的。。。身體。。。好好的。。。修炮樓去!」說著,兩個日本鬼子就把王石頭捆了去。

塌鼻子村長讓兩個村丁把二小家的糧食又搶走了。還把二小家的一根木頭也搬上了車。王石頭被抓去修炮樓,每天背石頭,運木料,修路,砌牆,沒有吃的,累死累活地拼著

命干。

二小媽生著病,心裡惦著石頭:干那麼重的活,不吃東西哪成啊!可是,家裡沒有糧食,只得熬了一罐稀粥,罐口上扣了一個粗碗,裡面放了一點兒小蔥和鹹菜,讓二小給哥哥送去。二小提著粥罐,來到修炮樓的工地。四面拉著鐵絲網,20多個日本鬼子端著槍,手拿皮鞭。

二小找了半天,才看見哥哥和八、九個青年農民,每人背著一塊長方形的石頭,低著頭,彎著腰,一步一步艱難地向炮樓走去。他們汗流滿面,汗水濕透了衣衫。日本鬼子發現誰走得慢,就上去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一個日本鬼子朝王石頭肩上使勁抽了一鞭子。王石頭一個趔趄沒有站穩,石頭掉在了地上。鬼子小隊長又往石頭身上狠抽了十幾鞭子,還用腳踢他。王石頭用力從地上爬起來,心中怒火燃燒。心想:你這個小日本這么狠,今天也讓你看看中國人的厲害。說時遲,那時快,王石頭突然從地上搬起一塊大石頭,走到鬼子小隊長身後,猛地朝他的頭上砸去。鬼子小隊長倒在地上見閻王去了。

王石頭此時像一頭猛牛,大聲喊道:「鄉親們!咱們不給鬼子幹了,快跑啊!」

王二小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看見哥哥朝對面山上跑去,日本兵開槍打死了好幾個人。

日本兵把好多民工又抓了回來,繼續修炮樓,二小也被抓了去。日本鬼子對民工看管的更嚴了。

這一天晚上收了工,二小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他走到工地北頭靠鐵絲網的地方坐下來,把罐口上的粗碗拿下來,端起罐子喝玉米粥,就著小蔥和鹹菜。一天沒吃東西了,很快粥喝得差不多了,二小發現罐底還有7個鳥蛋。這是媽媽專門給他拿來的,媽媽一個也沒留。

二小吃了一個鳥蛋,真香啊!他忽然想起,家裡什麼吃的也沒有了,媽媽什麼也不吃,怎麼行呢?想到這兒,二小下決心要逃回家去看看媽媽。

二小一直沒有睡,他在仔細觀察著工地上的動靜。一彎明月升到了半空,繁星滿天。民工們勞累了一天,都東倒西歪地倚著石頭睡著了。十幾個日本鬼子和偽軍背著槍,打著手電筒在工地上巡邏,一個鬼子還牽著一條狼狗。

二小發現鬼子和偽軍巡邏有一定的路線,從工地的一頭到另一頭來回走,走一趟至少有五、六分鍾。這不是一個空擋嗎?

二小趁著鬼子和偽軍走遠了,用一根木棍把鐵絲網撐開,把身子縮成一條扁魚似的鑽了過去。

巡邏的鬼子發現有動靜,立刻打開手電筒,軍犬也奔了過來。敵人開槍了,軍犬狂叫著。二小仗著路熟,鑽過鐵絲網,接連翻了幾個跟斗,滾到了山坡下,抄小路跑回了奶奶廟。

屋裡漆黑,一點地動靜也沒有。二小摸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火柴,把小豆油燈點著

一看,他驚呆了。他看到娘一動不動地躺在炕上,雙眼緊閉著,用手一摸娘的頭和手,冰涼冰涼,不由得痛哭起來。娘是活活餓死的啊!

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媽媽又被活活餓死了。二小的心裡對日本鬼子充滿了仇恨。他默默地想,這深化大恨一定要報

奔向解放區

王二小從敵人修炮樓的工地上跑出來以後,鬼子到處抓他。二小在上庄呆不下去了,怎麼辦?

齊存禮叔叔說:「從咱們這兒往南一百多里地,是八路軍的鞏固區,你去找八路軍吧!」二小想到他娘剛去世,為難地說:「俺娘。。。。」話沒說完,齊存禮就說:「你娘的後事,俺幫你辦。」

齊叔叔的兒子鐵旦把一小袋貼餅子放在二小的手上,說:「二小哥,這點兒干糧,你路上吃吧!路遠,多小心。。。。。。」說著,眼淚流了下來。

王二小向娘磕了一個頭,走出了家門。

二小走在狼別溝里,天黑漆漆的,路上凈是大大小小的石頭,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在地。起風了,又下雨了。二小摔倒,又爬起來,他找來一根樹枝拄著。走著走著,二小聽到了狼的嚎叫聲,兩條惡狼緊緊地追著他。他想起爹的話,看見狼不能跑,你跑他就追,你蹲下來拿塊石頭,狼就不敢過來了。想到這兒,二小蹲下拾起兩塊石頭扔向了狼,狼果然跑掉了。

王二小在漆黑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地走著,忽然覺得肚子餓了。他掏出一個貼餅子,一邊走一邊吃著,肚子好受多了。這時候,日本鬼子的巡邏隊過來了。5輛摩托車,「轟隆隆」的響聲越來越大,車上還架著機槍,閃亮著車燈。二小趕緊躲到一個山洞裡。

山洞裡冷颼颼的,還滴著水,二小想睡也沒法睡,只好來回蹦達暖暖身子。天亮了,二小不敢在大路上走,等到天黑才繼續趕路。秋雨又下了起來,秋風一陣陣刮著,二小頂風冒雨,咬著嘴唇向前走。他心裡恨透了日本鬼子。

走著走著,他遠遠看見不遠處的一個山頭上亮著燈光,前邊有人家。他已經非常疲乏了,但是燈光又給了他希望。他奔著亮光,艱難地來到一座茅屋旁,輕輕地敲了幾下門。沒有動靜,二小耐心地站在門外。過了一會兒,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開開了門,吃驚地說:「哎喲,孩子,你咋弄成這個樣子?」

二小難過地說:「爺爺,我是上庄人,爹娘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抓去修炮樓也不知跑哪兒去了,鬼子還要抓俺,俺沒處。。。。。。」

老人趕緊把二小拉進屋,說:「快脫了衣服洗一洗吧!」

屋裡收拾得挺干凈,牆上掛著一支獵槍,還有兔皮、狼皮、狐皮。老人看樣子是一位獵人。

二小洗完澡,換上乾衣服,挺舒服。這時候,天快亮了,老人端來了熱粥、窩窩頭。吃完了飯,老人問二小:「孩子,你叫啥名字?要上哪兒去啊?」

二小說:「俺叫王二小。俺要去找八路軍,為俺爹娘報仇!」

老人說:「找八路軍,還有一百多里地哪!先睡一覺,天黑再走!」

王二小美美睡了一大覺,直到天黑。

二小要上路了,老人拿出一些窩頭、兔肉,讓二小路上吃。二小心裡感到暖融融的,說:「老爺爺,謝謝您了!」

老人笑了笑,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俺兒子也是八路軍。日後,你打鬼子立了功,俺老漢還要給你慶功呢!」

二小背上包袱,在夜色中上路了。

一路上刮著風,還下著雨,二小也看不清路,不知摔了多少跟頭,渾身是泥,兩腿無力.他感冒發燒了。一不小心踩著一塊石塊,摔倒在地上,再也沒力氣爬起來了。二小己經來到了狼牙口村的街上,都半夜了。

狼牙口村的農會主任高林山開完會回家,發現街邊躺著一個孩子,已經昏迷不醒了。他趕緊把孩子抱回家,讓妻子去熬了一碗薑糖水。高林山給二小脫下濕衣服,替他洗了身子,換上乾衣服。妻子端來了薑糖水,二小咕通通就喝了,瞪著眼睛問:「這是什麼地方啊?」高林山告訴二小:「這里是二區南馬庄鄉狼牙口村。你淋雨暈倒在街上,俺把你抱回來,可醒過來了。孩子,你叫啥名兒,從哪兒來啊?」

二小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淚也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二小才說:「俺家在六區上庄。鬼子打死俺爹,餓死俺娘,抓走俺哥,又要抓俺。。。。。。」二小難過得說不下去了。

高林山安慰二小說:「孩子,你別愁,這里是鞏固區,俺們農會會照顧你。你在上庄幹些啥營生啊?」

二小回答說:「俺給地主放牛。」

高林山說:「那好,俺家有牛,村裡還有六、七戶有牛,你就放牛吧。」

從此,二小就為這六、七戶人家放牛。輪流在各家吃飯睡覺。二小放牛挺認真,大家對他也挺好,還送他衣服、鞋襪。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