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文章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文章

發布時間: 2020-11-30 02:57:13

1. 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故事內容為: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但是一直沒有意外之財,每天過著一 樣 的生活。

人生里總會有一點好運氣,終於,奇跡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從今往後,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樹根,等著下一個兔子來撞。

(1)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文章擴展閱讀

「守株待兔」出自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此故事用於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兔子的兩眼間距比較大,這是為了能更好地發現捕獵者。但因此它們看正前方的物體比較困難,缺乏雙眼視覺。加之奔跑速度較快,因此有時遇到正前方的障礙會來不及停下或者拐彎而撞上,造成「守株待兔」的現象出現。

「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劍」,都含有「不知變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觀努力,只是存在僥幸心理,想獲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劍」偏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了解情況變化,不知變通而採取錯誤方法。

2. 出自這個故事的成語是守株待兔,從短文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不要只想地吃兔子,要情勞的去幹活。

3.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春秋時代有位宋國的農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裡工作,一直到太陽下山才收拾農具准備回家。

有一天,農夫正在田裡辛苦的工作,突然卻遠遠跑來一隻兔子。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個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邊的大樹,這一撞,撞斷了兔子的頸部,兔子當場倒地死亡。

一旁的農夫看到之後,急忙跑上前將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後很開心的收拾農具准備回家把這只兔子煮來吃。農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

從此以後,他整天守在大樹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許多天過去了,他都沒等到撞死在大樹下的兔子,反而因為他不處理農田的事,因此田裡長滿了雜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蕪。

(3)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文章擴展閱讀:

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比喻原來的經驗;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死守教條。

【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揭示道理】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在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4. 三年級作文守株待兔讀後感

第一篇:守株待兔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故事作文,主要講訴的是在戰國時期有一個農夫,由於經常食不果腹,所以他每天都必須堅持到田地辛苦勞作。
有一天,當他正在專心工作的時候,突然從草叢里竄出一隻又大又肥的野兔出來。由於速度太快,它還沒來得及收力就已經撞死在田邊的樹樁上啦。
這時,農夫又驚又喜,天下還有這等好事。於是他將野兔帶回家,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他想,要是天天都有一隻兔子撞死在這,那我豈不是以後都不用勞動啦。於是,農夫從此就荒廢了自己的田地,每天就在那個樹樁旁邊等待著,等待著……
通過這篇文章,我了解到人不能夠企圖不勞而獲,只有自己腳踏實地,才能將日子好好過下去。

第二篇:守株待兔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故事講的是:宋國有一個農夫,每天都在田裡辛苦地勞動。一天,農夫在田裡幹活,突然,草叢中竄出一隻兔子,那隻兔子一頭撞在了田邊的大樹上,死了。農夫非常高興,他覺得自己太幸運了,如果天天有兔子送上門的話不是就比耕田的收獲更多了嗎?農夫越想越高興。從此以後,那個農夫不再耕田了,每天就坐在樹邊等撞死的兔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卻一隻兔子也沒有出現過。農夫的地因長時間沒有耕種變成了一片荒野,他也因此被宋國人恥笑。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這個農夫太笨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也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讀書,只有這樣才能打好基礎,實現自己的夢想。

第三篇:守株待兔讀後感
我今天讀了一則寓言故事,名叫《守株待兔》講的是:有一個農夫撿到了一隻撞死在樹上的兔子,從那天起,他什麼活也不幹了,天天守在樹旁,希望能再次撿到死兔子。結果兔子沒撿到,他反倒成了宋國人的笑料。
我覺得他很愚蠢,兔子撞樹只是偶然發生的事情,可他卻以為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於是,他竟然放棄了用自己汗水換來的莊稼,結果一無所獲。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收獲從勞動中得來。不要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獲,就放棄了勤勞的美德。
這則寓言讓我想起了我的同學小張。有一次。為了鋼琴考級,她認真練習,於是很順利地通過,她高興了,她就覺得鋼琴考級很簡單,見到誰就說:「鋼琴考級可簡單的,我早通過了」。從這以後,她就不專心練習,老師要求她彈一小時,可她只彈十五分鍾,到老師那裡檢查的時候,常常被老師批評,她還不以為然,認為不用練習也可以通過。就這樣,她一點也不認真,這次六級考試沒有通過。
同學們,可不能像我的同學和寓言里種田的人一樣,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獲,就放棄了勤勞的美德。

第四篇:守株待兔讀後感
在我的寓言書上,有許多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守株待兔》。故事講的是:宋國有個農夫,偶然在樹旁撿到了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於是,打這天起,他就天天守在樹樁旁,活兒也不幹了,希望還能撿到死兔子。兔子當然是撿不到了,他一無所獲,反而成了人們談論的笑料。
我覺得這個農夫很愚蠢,偶然不勞而獲地得到了兔子,卻還以為天天都會天上掉餡餅,真是可笑。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收獲從勞動中來。不要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獲,就放棄了勤勞的美德。
同時,這則寓言也讓我想起了關於我弟弟的一件事:又一次,要單元測驗了,弟弟每天都認真地復習,學習十分主動,上課時也專心聽見,不做小動作。測驗很快結束了,弟弟竟得了滿分。他為此十分得意,逢人就說。特別是遇見沒考好的同學,在他們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績。又要單元測驗了,弟弟不但不好好學習,還天天在家裡玩。上課時,東看看,西瞧瞧,一會兒摸摸這兒,一會兒摸摸那兒,十分不專心。最後得了倒數第一。弟弟很後悔,可已來不及了。
大家可不要像我弟弟和農夫一樣,只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獲,就放棄了勤勞的美德。

第五篇:守株待兔讀後感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說的是一個農夫貪圖小便宜,碰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之後,天天等待著下只兔子,最終使田地上的作物枯死,沒了收成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必然的規律,否則好事也會變壞事。其實,那個農夫能夠撿到一隻兔子已經非常幸運了,但他卻貪欲熏心,竟然開始「一心一意」地等兔子。讀到這兒,我不禁哈哈大笑,但在笑的同時我也在想,要是他不這么貪心,也不會禍害了過冬的糧食,讓自己的家人在冬天挨餓了。我記得一句諺語「貪小便宜吃大虧」,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或事。
這樣的事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經常可以遇到的。比如有些人在商場購物時為了享受打折推出的優惠,買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看是佔了便宜實則到最後也沒省多少錢。還有人花了幾百元辦一張理發卡,用了幾次不知道放哪了,結果反倒多花了錢。我記得有一次小考試我得了個滿分,就認為我天資聰敏,下次考試前我書都沒看幾下,拿到試卷一點都不會,只好亂寫一氣,成績就可想而知了。還有一次,我看到一隻比較貴的筆,說是買一送一,我覺得還不錯,所以不惜花「重金」買了下來,可這兩只筆的筆芯短的要命不說,還不愛下水,並且筆還經常掉珠,真是上當了。
中國的成語博大精深,在這里我除了告訴大家不要把偶然的事當成必然的規律和別貪小便宜外,也希望朋友們有時間多多鑽研中國的成語,從中得到為人處世的道理。
第一篇:讀了《守株待兔》的故事 雷雨書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說的是古代有一個農夫,種田非常辛苦,一次,他在田裡發現一隻飛奔的兔子撞在田裡的樹樁上死了。於是他白撿了一隻兔子。從此以後,他再也不願耕田了,整天守在樹樁邊等撞上來的兔子,結果再也沒撿到。
後來荒廢了自己的田地,連糧食也沒收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偶爾占點便宜,就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結果會害了自己。
第二篇:守株待兔的故事 李昊翀
有一個人在種田的時候發現一隻兔子撞死在了樹上,他想:「原來這個樹能撞死兔子」於是,他就每天在那個樹下守著,看有沒有兔子撞死。
他每天在那等,卻一個兔子也沒有,這時,他的糧食都枯萎了。

第三篇:守株待兔 許逸飛
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農夫在田裡幹活,累了在樹下休息,有隻兔子跑過來,撞到樹幹上撞死了,他高興的拿回家飽餐了一頓,從此以後他每天坐在樹下等兔子來,可是等了好久也沒等到……
農夫這才明白自己不勞動是不行的,他再也不偷懶了。
第四篇:守株待兔
這是一個講述農夫在一棵樹下等待別的兔子來撞樹的故事。
有個農夫在收割的時候,看到有隻小兔子撞到樹上了,農夫捉住它,想下回肯定還有。等了幾天,還是沒有等到,他一無所獲地回家了。
農夫想不付出努力,就想得到東西,他非常貪心!
如果他不等兔子,那麼莊稼就不會爛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不能想不勞而獲,也不能貪心!
第五篇:《守株待兔》有感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農民正在田裡耕作,忽然見一隻兔子驚慌的奔跑,一下子撞死在樹樁,這個農民沒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隻又大又肥的兔子,高興極了。
從此以後,這個人什麼也不幹了,每天守在樹樁旁邊,可是一天天一月月過去了,每天坐在樹樁旁的他再也不見一隻兔子撞死在樹樁上。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不勞而獲是不行的,天上不會掉餡餅的。
如不滿意,歡迎隨時追問。望君採納,O(∩_∩)O謝謝

5. 『守株待兔』是大家熟悉的一個寓言故事,請以『由守株待兔』為題寫一篇600字的作文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講的是:宋國的一個農夫本來很勤快,可當他白撿了一隻撞死的野兔後,從此,他想不勞而獲。後來,他不但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且他的田地也荒了。如果你有點忘記這個故事了,就聽我再講一遍吧!
「從前,在宋國有個農夫,他非常的勤快。有一天,當他正在辛勤的翻土時,突然,他看見有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夫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而且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農夫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裡快樂的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我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隻、第三隻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麼多便宜事啊。農夫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了。」

6. 從守株待兔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什麼。

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僥幸心理

7.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的意思。

名稱:守株待兔
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英文翻譯:Waiting for him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
釋義: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死守教條,墨守成規。
近義詞: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墨守成規、好逸惡勞等。

8.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的道理是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一、守株待兔成語典故來源:

出自《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二、守株待兔成語故事的解釋: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三、守株待兔成語故事的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主要批評了狹隘的個人經驗的思想方法。

(8)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文章擴展閱讀:

避免守株待兔的方法:

1、應該對一個方法清醒認識,清楚從數學概率論上講在整體期望值上是正是負,也就是說在全局上是對是錯而不能是單單從一兩次事件上進行對錯定論,以避免陷入守株待兔的陷阱或者它的另外一個極端的陷阱。

2、看問題與論證認識策略一定要從全局整體戰略出發去看,而不能僅僅從局部的表現就得出結論。一兩次的成功不代表整體戰局的成功,一兩次的失敗也不代表永遠失敗,我們在乎的是整體上的成敗而不是局部的偶爾的一兩次的成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守株待兔

9.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 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告訴我們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

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跡終於發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准備,守株待兔即可。

(9)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文章擴展閱讀:

「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韓非子》 是在韓非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

全書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輯而成,裡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韓非,除個別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該文主旨。

其學說的核心是以君主專制為基礎的法、術、勢結合思想,秉持進化論的歷史觀,主張極端的功利主義,認為人與人之間主要是利害關系而仁愛教化輔之,強調以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後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書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邏輯嚴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經整理之後又輯為各種寓言集,如《內外儲說》、《說林》、《喻老》、《十過》等即是。

著作中許多當時的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守株待兔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