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民人的故事魯迅

民人的故事魯迅

發布時間: 2020-11-30 11:35:22

⑴ 魯迅人生的故事

建議看《朝花夕拾》你面全是魯迅的人生故事
給你一個魯迅在日本的學習故事
仙台在本州東北部,宮城縣首府,臨太平洋仙台灣。1889年設市,1905年魯迅在仙台讀書時,仙台市有10萬人口。當時市區還遺留著樹木蔥郁的武士宅第,又沒有工廠的煤煙,因此,被稱為綠樹成蔭的城市。魯迅初到仙台,正如他在《藤野先生》中所說,是「住在監獄旁邊一個客店裡」,離仙台醫專約有10分鍾的路程。魯迅住的客店圍有矮矮的扁柏籬笆,是木板屋頂的兩層樓房,樓上是公寓和旅店,魯迅就住在樓上。樓下一部分租給別人「包辦囚人的飯食」。魯迅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此地頗冷,晌午較溫,其風景尚佳,而下宿則大劣。……人嘩於前,日射於後。日日食我者,則例為魚耳。」大約在1904年11月,魯迅又「搬到別一家」,《藤野先生》一文中講:是受一位先生好意的勸告。據《魯迅在仙台的記錄》一書引用魯迅的班級代表鈴木逸太推測,這位先生很可能就是藤野先生。第一,藤野先生是魯迅這個班級的副級主任,管理學生的生活及學習。藤野1937年2月25日寫給魯迅當年同班生小林茂雄的回信中曾談到他對魯迅的照顧:「與同學之交際,公寓生活之處理……等,皆盡可能設法為之提供了方便。」第二,在新公寓里,有幾個仙台醫專學生與魯迅同住,其中有兩個都是藤野先生作保證人,可以看出,藤野和公寓的經營者宮川信哉有聯系。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裡不相宜,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魯迅所以在這里只提一位先生,而不提藤野之名,從全文布局看,是為了更好地突出藤野先生,如果這里提到藤野之名,下邊那一段對藤野先生的描寫,給人的印象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鮮明突出。兩個「幾次三番」,寫出了藤野先生對魯迅生活的殷切關懷。

仙台醫專1904年規定,採用三學期制(一年裡有三學期)。1906年9月以後採用兩學期制,魯迅在仙台醫專讀書期間,正是學校採用三學期制的時候。

1904年9月12日,魯迅入仙台醫專學習。敷波重次郎是魯迅這個年級的年級長,即班主任。第一學年敷波教解剖學理論,第一學期每周五節,第二三學期每周各四節。另一位教解剖學理論的是藤野,第一學年第三學期中每周授課四節。魯迅在《藤野先生》中說,「解剖學是兩個教授分任的」,指的就是敷波重次郎和藤野嚴九郎。

一年級的重點是基礎課和理論課,第一二學期的基礎課化學、物理學、獨逸學、倫理學、體操等,佔全課程的三分之二。解剖學理論,每周有八至九小時,佔有很大比重。

《藤野先生》提到:「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作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這件事在《吶喊·自序》中也提到。

這里提到的電影,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幻燈,日本的魯迅研究者,把這一事件稱為幻燈事件。

日俄戰爭爆發後,各地興起觀看戰爭幻燈的風氣。當時當地報紙經常報導仙台市及宮城縣所屬各地舉辦幻燈會的事,當時學校放映幻燈,受到文部省的獎勵。

中川教授給魯迅這一年級講細菌學,從1906年1月開始,其時日俄戰爭已經結束。據魯迅同班同學鈴木談:「幻燈的解說由中川教授親自進行,也許有中國人被日本軍殺死的場面,學生大體卻是靜靜地看著。後來才聽說這件事成了周樹人退學的理由,當時周樹人卻沒有說過這件事。」

⑵ 關於魯迅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寬容的故事

魯迅家裡有兩個保姆,不知何故,發生了幾次口角。魯迅受不了整天的吵鬧,竟病倒了,晚上經常失眠。隔壁的俞芳小姑娘問道:「大先生,你為什麼不喝止她們?」

魯迅微笑著說:「她們鬧口角是因為彼此心裡都有氣,雖然可以暫時壓下去,但心裡那股「氣」是壓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與其三個人或兩個人失眠,那麼還不如讓我一個人失眠算了。

2、演講

名流免不了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

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過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3、做客

有一次,魯迅的侄女在魯迅家作客,吃晚飯時,她問道:「你和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那麼一點不像。「哪一點不像?」魯迅問道。「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

侄女說。「你不知道,」魯迅笑了笑,「小時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樣的,只是後來才變扁變平了的。」「那是為什麼呢?」侄女不解地問。「那是到了後來,我住的環境比較黑暗,到處碰壁,所以把鼻子都碰矮了!」魯迅說。

4、風趣

廣州的一些進步青年創辦了南中國文學社,希望魯迅為創刊號撰稿。魯迅說:「文章還是你們自己先寫的好,我以後再寫,免得有人說魯迅來到廣州找青年來為自己捧場了。」「我們都是窮學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銷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文學社青年說。「要刊物銷路好很容易,」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你們可以寫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5、辣椒驅寒

魯迅很喜歡吃糕餅糖果等甜食。有一回,人家送了柿餅給他,他喜歡得不行,藏起來自己偷偷享用,捨不得給別人吃!只有在女士來做客時,才「大方」地拿出來,因為女士們胃口小,只能吃個一兩片而已!

他還能吃辣椒。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有一次他期末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發給他一枚金質獎章,魯迅沒有把獎章作為自我炫耀的標牌,卻懂得實惠,跑到鼓樓街把它賣了,買一大串紅辣椒回來。

每讀書至夜深人靜、天寒人困之時,就摘下一隻辣椒來,分成幾截,放進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噓唏不已。只覺周身發暖,睡意頓消,於是捧書再讀。

⑶ 關於名人刻苦學習的例子魯迅

魯迅一生時時早,事事早,沖鋒陷陣奮鬥了一生,從此再也沒有遲到過。

⑷ 魯迅的幾個短小的名人故事

1、有一年,魯迅離家在蘇州讀書,到了冬天,外面下雪,天氣異常寒冷,可魯迅還想繼續讀書,可實在太冷,沒有辦法。這時,他想到了古人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第二天,魯迅想到辣椒驅寒,茶葉提神,就賣掉了上學期學校頒發的金質獎章,去買了茶葉和紅辣椒。

到了晚上,魯迅在屋裡生起了煤火,燒了熱水,泡上茶。困了就喝茶,冷了就吃個辣椒,就這樣一直讀書到深夜。如此的艱苦閱讀,魯迅終於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國家外派留學生資格。這一段艱苦讀書的歷程,為魯迅日後的偉大成就打下堅實基礎。

2、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

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3、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

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4、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

5、有一次,小魯迅和夥伴們看完社戲,大家一起搖著小船,唱著歌兒回家。已經深夜了,周圍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大家又累又餓,不知道是誰出了個主意:現在正是羅漢豆成熟的季節,船上又有柴火,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著吃。大家聽了紛紛贊成,小魯迅也高興著答應了。

大夥立刻把船靠到岸邊。岸上的田地里,烏油油的,到處都是結結實實的羅漢豆。一個小夥伴喊著:「阿發,這邊是你們家的,這邊是六一公公家,我們偷哪一邊的呢?」大家也都跳上岸,小魯迅也緊跟著跳了上去。阿發一邊跳,一邊說:「讓我來看看吧!」

他一摸豆莢,大聲得叫著:「偷我們家的吧,我們家的豆都可大著呢!」於是,大家馬上紛紛出發,在阿發家的豆田裡,每人摘了一大捧。回頭到六一公公家的豆田裡,每人又偷摘了一大捧。回到船上,年齡大的去生火了,小魯迅和年齡比較小的小夥伴就在一起剝豆。

沒過一會,豆就煮熟了,哇,一陣陣豆香直往鼻子里鑽,真香啊!小魯迅和大夥搶著把豆吃完了,擦擦嘴巴,摸摸飽飽的肚子,搖著小船繼續回家!

⑸ 魯迅幫助別人的故事

有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發院去理發。理發師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臟,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發。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裡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

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發了。理發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發,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魯迅笑著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發,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

理發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

還有

在三味書屋讀書的那個年齡段,魯迅還跟隨母親到鄉下外婆家小住。魯迅的外婆家,是在紹興鄉下,叫安橋村。這個村莊離海不遠,極為偏僻。有條小河從村中流淌而過,把全村分為南北兩半。當時全村大約有三十戶人家,大半姓魯,靠種田和打魚為生的佔多數,有很少一部分人經營副業——做酒,並開一家很小的商店。魯迅是在春天掃墓後,隨母親前去的。就是在這里,魯迅見識了許多更新鮮的風景和玩法兒,看到聽到了「社戲」。很幸運,魯迅能有這樣新奇廣闊的天地。

因為魯迅從城裡來,算是遠客和貴客,所以村裡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許,減少了日常勞作的份量,盡情地陪著迅哥兒玩耍。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邊釣蝦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樂事卻是看社戲了。有一回,他們去鄰村趙庄看戲,魯迅日後是這樣回憶的:「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隻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待到母親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兩人一枝,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庄前進了。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背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正是對船頭的一叢松林,..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庄就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糊在遠外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

魯迅13歲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獄,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

魯迅這次來到舅父家中,景況和從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勞動者和他們的孩子們卻到處都是一樣,他們依然是那麼熱烈,那麼殷勤,前來接待從遠道來避難的小客人。鄉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滿了河面,河兩岸是青青的麥田,田埂上長著綠油油的羅漢豆。白天,大人們都到河裡和田間工作去了,魯迅就和孩子們一同玩耍,或是釣魚,或是剝著羅漢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這一帶的農民主要的副業就是捕魚。深夜,魚兒都游出來了,吃食的吃食,游動的游動,捕魚的人也在這時出動。二更以後,蝦子也開始出來了。捉蝦的人就劃著小船,帶著海兜去撈蝦。天亮後,他們才吃一點冷飯團,到鎮上去賣魚蝦,賣完了魚蝦才回來睡覺。但凡有一點閑時間,他們也不歇下來,而是籌劃著演戲,在做戲時一顯他們出色的本領。

在當時紹興一帶農村裡,演戲的日子,簡直多到數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燈頭戲」;三月里,有「東岳大帝」生日,至遲不過二十八日就要演戲;五月十六日「王爺(土地)菩薩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爺爺生日」,都要演戲。七月十六日,「劉猛將軍」的生日,農民們說他是「劉備的兒子」,因為到田間捉蝦蜢跌死的,更要演戲。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還要演出不少的戲。演戲和他們的生活好像是分不開的。其實,他們演戲的目的倒不盡是為了給菩薩看的,不過是藉此以表示自己的願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穀豐收,安居樂業的和平生活;——雖然,現實的生活並不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農民們總在迎神賽會這個屬於自己的狂歡和示威的節日里顯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隊伍接連排成好幾里路長,人群像滾滾的浪潮,席捲過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在隊伍的上空招展著紅的,綠的,黃的,以及各種顏色的旗幡。在這支浩浩盪盪的隊伍里,人人都像生龍活虎一般:有耍獅子的,有玩龍船的,有踩高蹺的,有的抬著抬閂閣,有的敲著鑼鼓,有的扛著荷花銃,轟,轟,對著天空放它幾響的。

最壯觀、最輝煌的要算是目連戲了。或許藉此來紀念那些在歷史上曾經被封建統治階級稱為「叛賊」的英靈,和近代的參加太平天國武裝革命斗爭中犧牲了的英雄們,以及其他的一些死於非命的橫死者吧,在皇甫庄,戲台就搭在村子裡一塊叫做「火燒場」的地方。這里據說就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之後反動地主階級殘殺農民的屠場。這戲從頭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 起殤」是在太陽落盡的時候舉行,台上吹起悲壯的喇叭,薄暮中,十幾匹馬,放在台下,一個演戲的人扮做鬼王,手執鋼叉,此外還需要十幾名鬼卒,普通的孩子們都可以應募。他們爬上台去,說明志願,臉上塗沫幾筆彩色,手拿鋼叉,待人聚齊,就一擁上馬,疾馳到野外那些無主的孤墳上,然後拔叉馳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聲,將鋼叉一擲,釘在台板上,責任這才完結,洗臉下台。舉行了這一種儀式,就意味著那些孤魂厲鬼,已經跟著鬼王和鬼卒,前來一同看戲了。「起殤」儀式進去之後,戲文就接著開場,徐徐進行。一到「跳吊」時候,人們立刻緊張起來。台上吹起凄涼的喇叭,台中央橫樑上放下一團布。看客們都屏住氣,台上忽然闖出一個不穿衣褲,只有一條犢鼻褌,臉上塗了幾筆粉墨的男人,這叫做「男吊」。他一登台,徑奔懸布,像蜘蛛死守著蛛絲,又好像在結網,在這上面鑽,掛。這之後,是「跳女吊」。台上又吹起凄涼的喇叭,不一會兒,門幕一掀,女吊——一個比別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強的鬼魂出場了。大紅衫子,黑色長背心,長發蓬鬆,頸掛兩條紙錠,低頭,垂手,彎彎曲曲的走了一個全台,內行人說,這是走了一個「心」字。然後,她將披著的頭發向後一抖,人們這才看清她的面孔:石灰一樣白的圓臉,漆黑的濃眉,烏黑的眼眶,猩紅的嘴唇。她兩肩微聳,四顧,傾聽,似驚,似喜,似怒,終於發出悲哀的聲音,慢慢地唱道,「奴本是楊家女,呵呀,苦呀,天哪!.. 「這之後的下文講她做童養媳時備受虐待,終於只有投環自盡了。唱完,就聽到遠處的哭聲,也是一個女人,在含冤悲泣,准備自殺。她驚喜萬分,要去「討替代」了,卻不斷突然跳出「男吊」來,主張應該他去討,由爭論而至動武,「女吊」當然敵不過他,幸而台上另有一個神——王靈官在這時出現了,一鞭打退「男吊」,放「女吊」獨自去活動。魯迅的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幕,其他的場面當然也不少。從幼年時一直到後來,他記憶尤深。魯迅認為:這個復仇性最強的「女吊」,這個最美麗的最堅強的靈魂,也就是被壓迫者的復仇意志的化身。

鄉村大自然的景色、與閏土等「野孩子」的生活,以及民間文藝和繪圖的書,引起了魯迅極大的興趣與愛好,這些興趣與愛好,看似平行,實則互相聯系,都影響著他的生活與性格,以後日漸發展,都服務於他那偉大的理想。日後從事文學,表現農村的貧困,深刻揭發社會的矛盾,以及研究漢畫、造像,提倡木刻,都與此相關。至於批評的眼力,也在童年開始萌芽。而從家族得來的那種公正、剛強,持之以恆的精神,在他後來與逆境戰斗時,又得到了發展。以上所敘述的魯迅童年生活這一段,在魯迅的一生中,也可以說是較為幸福的吧。這使他日後回憶起來,往往起一種美的感覺,一種嚮往的心情,並常從此獲得創作的靈感。

可是,從13歲起,魯迅更開始和社會有了接觸,要親自嘗受人世的辛酸了。

⑹ 魯迅的名人簡介、名人故事、名言。

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故事:幫助青年

魯迅在廣州時,一個青年受他的感化,隨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後,魯迅熱情的留他在自己景雲里的寓所住,後來那人又讓魯迅給他在上海找個工作。魯迅很為難的情況下找到郁達夫說實在沒辦法,須請一家書店報館名義上請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魯迅自己拿出,由達夫轉交給書店報館作為月薪發給他。魯迅對青年的提攜幫助程度可見一斑。

名言:

1、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 魯迅

2、時間,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 魯迅

3、教育植根於愛。 —— 魯迅

4、時間對於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用經濟學的眼光看是一種財富。 —— 魯迅

5、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魯迅

6、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 魯迅

7、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 —— 魯迅

8、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和事業。 —— 魯迅

9、學習專看文學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輕重,後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 —— 魯迅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