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作文
『壹』 汶川地震感人事跡作文
薛梟,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高二學生,17歲。
讓心震撼的瞬間:被困廢墟80個小時,被救出來後的第一句話是:「叔叔,我要喝可樂,要冰凍的。」這一句話,讓薛梟被喻為「逗樂了悲傷的中國」的人。22日,躺在川大華西醫院骨科病床上,薛梟床頭櫃上和病床下,擺放著很多瓶可樂,這都是記掛著他的人們送來的。他可以盡情喝可樂了,不過,他今後只能用左手喝可樂了。掙脫死神的魔爪後,他的右臂不得不被截肢……廢墟下:報名一瓶水歌聲還有手機游戲
5月12日14時08分,薛梟坐在4樓教室里上課。化學課,化學老師唐三喜(音)剛剛布置了幾道習題,教室里很安靜,班上45個同學都在埋頭做題。快下課了,薛梟只想著要趕緊把老師留的習題做完。
突然教室劇烈地晃動起來,講台上的唐老師最先反應過來,他大聲叫著:「地震了,大家不要慌。」但大家都很慌,薛梟和幾個同學趕緊往桌子下鑽,幾秒鍾的時間,整個教室垮塌了。薛梟只感覺腳下一空心裡一空,人直往下掉,轟轟幾聲巨響之後,四周突然變得異常安靜。
這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薛梟被埋在一片黑暗之中,耳邊傳來嗚咽的哭聲,哭聲讓他的心裡很慌亂。「我是龍銳(音),還有誰在?」一個聲音從頭頂傳來,「我是李春陽」「我是肖行(音)」……十幾個聲音陸續響起,熟悉的聲音讓薛梟鎮定下來,「我是薛梟!」在吼出這句話後,薛梟開始適應「新的環境」:右手被一塊預制板緊壓著,薛梟用左手去推那塊預制板,想把右手解放出來,沉重的預制板紋絲不動;而雙腿也被兩塊水泥板擠壓住,左腿稍微松動些,薛梟用力掙脫掉左腳的鞋,將左腿從水泥板的縫隙中抽了出來,這讓他稍微感覺舒適了些,他動了動右腿,除了疼痛之外,他的右腿無法動彈。最大的安慰和希望來自於頭頂的一條縫隙,那裡透出些微光,也讓他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氣。
在最初的慌亂過後,薛梟感覺口渴,彷彿上帝創世般神奇,不但有了光和空氣,水隨後就傳遞到了薛梟的手中。這瓶水不知是哪位同學在廢墟中刨出的一個塑料杯子,裡面有兌好的糖水。有同學說:「每個人都只喝一小口哈,還有很多同學要喝……」當杯子傳到薛梟的手上時,他只喝了一小口,杯子就空了。
頭上的微光漸漸消逝,黑夜來臨。為了讓大家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埋在廢墟里的同學們開始唱歌,定下的規矩是:一個人唱兩句後,下一個人接著唱。輪到薛梟時,他忘記了歌詞,接不上去,亂哼了幾聲,黑暗的廢墟里竟然響起斷斷續續的輕笑聲。第一個晚上,薛梟沒有睡覺,身邊的同學也讓他沒有一絲害怕,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出去。
光線再次從縫隙中透進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希望。5月13日一早,外面的腳步聲讓同學們精神為之一振,十餘個人在數了「1、2、3」後,一起大聲呼救:「這里有人,快來救我。」救援人員發現了他們,救援正式開始了。
就在外面救援人員緊張實施救援時,廢墟裡面的同學們用聊天互相鼓勵,說得最多的話題是出去後干什麼。有人說「出去我要先喝水」,有人說我要去買喜歡的東西。這些閑聊讓薛梟感覺就像是下課時分,同學們聚在一起的嘮嗑,他靜靜地聽著,沒有參與,只要能出去,干什麼都好。他喊了聲被埋在自己上面的同學龍銳,問龍銳的手機還在不在。他伸手讓龍銳將手機遞給他,在廢墟里,薛梟聚精會神地玩著游戲。手機上有四格電,他在消耗了一格電量後,把手機還給了龍銳。
5月13日的白天在期待中度過,薛梟不知道有沒有同學被救出去,他感到睏倦了。他對身邊的馬小鳳說,「我就睡兩分鍾,你記得叫醒我。」馬小鳳不同意,她使勁喊著薛梟的名字,不讓他睡,於是同學們都開始互相喊著名字,薛梟答應著,強撐著沒睡。然而,在這一次報名中,有兩個同學沒有了回應,薛梟心裡明白,他們可能永遠不會再「報名」了。薛梟有些難過,但他還沒有心慌,他覺得自己死不了,而就算死,還有那麼多同學陪在一起。
反倒是陸續有同學被救出去後,消息層層傳到薛梟的耳朵里時,薛梟心裡有些發慌了:「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呢?」一直沒有飢餓感的薛梟再次感到無可遏制的口渴感,嘴唇乾裂,他用舌頭一遍遍舔著嘴唇,卻好像連唾液都沒有了。
救援中:向遺體道歉可樂之約
5月14日,頭頂上挖出一條更大一點的縫隙後,一根管子伸進了廢墟裡面,那是救援人員遞進來的葡萄糖水,薛梟喝了很多,其實他更想喝礦泉水或者飲料,因為這糖水實在不合他的口味。薛梟埋在最下面,又不敢動用機器,怕引起危房垮塌,救援工作一度進展緩慢。
14日晚上,薛梟沒有支撐住,太累了,他睡著了。也不知睡了多久,他迷迷糊糊聽見同學李春陽在大聲叫喊他的名字,隨後,又有一根棍子使勁捅到了他的身上,這下把薛梟捅醒了。李春陽說:「你把我嚇死了,喊你半天都不說話,我以為你也不行了。」薛梟在黑暗中疲憊地笑了一下,只回了句:「我沒事。」
5月15日白天,又有同學被救了出去,下午6時過,救援通道打通後,他看見馬小鳳很輕松地被救援人員拉了出去,薛梟聽到馬小鳳沖著他大聲喊了句:「堅持到底。」廢墟里,薛梟在激動中期待自己獲救的一刻。
救援人員開始接近薛梟,清理薛梟周邊的雜物。由於有餘震,救援人員不時退了出去,薛梟感覺不到餘震,只是在救援人員再次進來時,他有點心慌地問:「叔叔,你們不會不救我了吧?」
「不會的,我們肯定救你出去。」
「那你們能不能搞快點把我弄出去?我要來不起了。」
救援過程中,這句話他翻來覆去問了好幾遍。
於是救援人員反問他:「出來後你想干什麼?」
「我想喝可樂,最好是冰的,太渴了。」
「好,你出來我給你買。」
「那你想要啥?我也給你買。」
「我給你買可樂,你出來後給我買根雪糕吧。」
「沒問題。」可樂、雪糕,成了薛梟和救援叔叔之間的一個約定。
救援仍在進行。氣溫很高,埋在廢墟里的薛梟覺得非常悶熱,他的短袖外面還穿了件外套,由於不能動彈,他無法脫掉外套讓自己涼快一點。極度的悶熱讓他焦躁不安,而在左腿的晃動中,他感覺到前方不遠處有堆軟綿綿的東西,很涼,挨著很舒服,好像是死者的遺體。他考慮了一下,將腳放在了遺體上,一陣冰涼的感覺從腳底傳來,他在黑暗中獨自喃喃念叨:「對不起,對不起。」
當晚7時許,壓在薛梟身上的預制板終於被移開,薛梟被拉出了廢墟。抬上擔架後,薛梟沒有忘記那個約定,他說:「叔叔,我要喝可樂,要冰凍的。」一聽這話,抬擔架的消防人員樂了。薛梟不知道外面正有電視直播,而他的這句話通過鏡頭,傳遍了被悲傷籠罩的整個中國。
被救出薛梟不知道他的這句話,通過鏡頭,傳遍了被悲傷籠罩的整個中國
醫院里:截肢自己的決定
16日他被轉到了華西醫院。由於右手臂傷情嚴重,同時感染了氣性壞疽,必須截肢。當時薛梟的家人還沒有趕到醫院,愛好打籃球的薛梟自己做了決定:同意截肢,並用左手在手術書上按下了手印。目前,薛梟已無生命危險,他托記者轉告所有關心他的人,「很感謝大家,我肯定會好起來,我還要考大學「。
[背景]
德陽漢旺鎮東汽中學在此次大地震中部分教學樓坍塌,共計造成240多名師生遇難。薛梟是從廢墟中被救出來的最後幾名學生之一。在東汽中學參與救援的包括來自廣東邊防六、七支隊,深圳邊防支隊,深圳武警醫院和中國國家地震災害救援隊的救援人員。
[對話]
記者:被埋時和知道有同學遇難時,你怕嗎?
薛梟:不怕,因為很多同學在,就算要死,也有很多人陪你一起死。
記者:為什麼一救出來就要喝可樂?
薛梟:那是叔叔救我時為鼓勵我給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本來就渴。
記者:你知道救援你的叔叔是誰嗎?
薛梟:不知道,但我很希望能和他們見面,兌現可樂和雪糕的約定。
記者:網上盛傳你不幸身亡,怎麼看待這事?
薛梟:我一點都不在乎這樣的傳言,他們其實也是關心我,只是可能搞錯了情況。我活下來了,沒什麼比這更幸運的事。
記者:現在截肢了,對未來有想法嗎?
薛梟:我會試著用左手干很多事情,我數學很好,曾想過當科學家,不知道還行不行。我還特別喜歡打籃球,只怕今後打不成了。
記者:能夠面對地震帶來的一切嗎?
薛梟:還好吧,我覺得這事並沒有給我帶來壓力,也沒留下什麼陰影,我現在只想繼續把書念完,以後能幹什麼就干什麼吧。
『貳』 2008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2008汶川地震一個關於母親的感人故事。
最偉大是母愛—「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回一定要記住答我愛你」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
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
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
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 。
『叄』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事跡)
1、四川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坍塌,師生傷亡嚴重。二年級語文老師湯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後選擇令人感佩和動容。這是一名20出頭的年輕教師,家裡的孩子剛剛六七個月大。
地震發生時,他所教的班級位於一樓,完全可以逃脫,但他卻選擇留下來救護孩子。湯老師最後的姿勢定格在這樣的畫面上——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個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軀護住的孩子們幸運地活了下來,他卻在瓦礫中犧牲。
2、5月12日下午,崇州懷遠中學教學樓發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該校700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英語老師吳忠紅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學生。
地震襲來,吳老師引著學生從樓梯口疏散,聽到有學生還沒下來時,他義無返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
3、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
「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拓展資料:
1、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里氏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1]。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2、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參考資料:網路-5.12汶川地震
『肆』 在汶川大地震中令我感動的一件事作文
地震中的感動
感動有許多種,對一件事情的感動,對一句話的感動,對一個微笑的感動……我就被今年的一件大事所感動。
2008年5月12日,發生了以四川汶川為中心的8.0級地震。汶川是四川省的一個寧靜的小鎮,背靠青城山,西鄰都江堰和成都,然而,在14:28分,這里往日的平靜,卻被這突如其來的地震所打破。
三天後,解放軍戰士進入了這個小鎮。他們發現了汶川中心小學,學校已被水泥板死死的壓住,他們只好用吊車把水泥板吊起來。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雖然幾個戰士聽見了撤退命令但是仍然不顧個人的安危,轉頭又要往廢墟里鑽去,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鑽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孩子,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隻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那個戰士已經泣不成聲。
看到這里,我的淚水已經情不自禁的留了下來。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無私無畏的戰士們,他們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在大雨傾盆下,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多麼感人的事跡,多麼無私的舉動,他們放棄休息,為受災的人們抬起一塊塊沉重的水泥板,給災區人民帶來了生的希望;多麼感人的行動,多麼無私的奉獻,他們體現了中華兒女堅強不屈,甘於奉獻的精神,他們用愛拯救了受災群眾。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不必在烈日炎炎中搶救群眾,不必在洪水中搶救傷員,也不必在廢墟中艱難挺進。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我們在學習上不也需要有這種拼搏、頑強的精神嗎?學習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要學會有恆心,有毅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
他們的形象將深深地印在受災人民的心中,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英雄子弟兵的這種捨生忘死,救死扶傷的精神使山河為之哭泣,大地為之動容,他們的這種精神也讓我深
『伍』 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1、汶川縣映秀鎮小學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大震中,張老師的妻子、同是該校老師的鄧霞和他們不滿3歲的兒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2、德陽市東汽中學遇難教師譚千秋:用雙臂守護4個學生
地 震發生時,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在地震發生的 一瞬間,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5月14日,張關蓉在擦拭丈夫譚千秋的遺 體,她怎麼也沒想到,人們傳說的救下四個學生的英雄竟然是她心愛的老公。
3、通江縣永安壩村小學新婚教師苟曉超——「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孩子!」
苟 曉超老師生於1984年9月,200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於重慶西南大學計算機專業,2007年8月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公考成教師,放棄了留在縣城工作的機會,而來到該村小任教。因優異的工作業績和高尚的思想品 格,今年4月,被學校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 5月2日剛舉行了婚禮……
當災難來臨時,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小學教師苟曉超例行在教學樓巡察。當來到三樓他所帶的教學班時,58個孩子正甜甜地酣睡。他輕輕地轉過身,正准備巡察下一個班級時,突然,一陣地動山搖,整棟教學樓劇烈地顫抖搖晃,門窗玻璃噼哩啪啦……
「不好,地震!」苟老師腦海中出現了這個可怕的念頭。
「快 跑,教學樓要垮了!」出自本能,他大聲吼叫學生趕快逃 生。同時,他大聲通知在二樓和一樓巡察的各位老師。酣睡中的孩子被突然驚醒,還迷迷糊糊,不知所措。「快跑,危險,快,快……」他一邊大聲呼吼,一邊迅速 抱起兩名孩子直往樓下沖去,清醒的十餘名孩子緊隨而下。到了樓下,連一口氣都來不及喘,他返身沖向三樓,此時,150餘名孩子正從樓道向下涌來,他奮力來 到三樓,又抱起兩名學生向樓下沖……
他 再一次沖到三樓抱起兩名孩子向樓下跑,剛到達一樓地面的最 後一級樓梯時,頂樓轟然坍塌,磚塊、混凝土、門窗玻璃劈頭蓋面向他們襲來。就在那一瞬,一塊重約一噸的磚塊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本能地將兩個孩子 「藏」在懷中,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擋住從天而降的磚塊……他的雙腿被無情地砸斷,胸部、頭部也受到了重創,頓時撲倒在血泊之中。
「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孩子!」飛速趕來的老師和群眾在搬他身上的磚塊和混凝土時,他斷斷續續地說著,並艱難地用手指向頂樓,「上……上面……還……還有……」
下午4時20分 ,當他被轉往縣城醫院搶救的途中,因傷勢過重不幸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兩個孩子安然無恙,但苟曉超卻永遠地走了。
「我們全村人都說苟老師年輕,書教得好,對學生負責任,人又和氣,像這樣的老師不多見,這么大的禍怎麼出在他身上喲……」一位老大娘淚流滿面地說。13日一早,當記者趕赴現場時,坍塌的教學樓前已布置了長長警戒線,一些學生仍在失聲痛哭。
『陸』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哪些感人的事跡
1、遊人互救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遊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千米處。「快往公路邊的平壩跑……」導游劉曉容和餘九冬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後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勢在必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餘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終於見到了救援者。
2、善良教師
袁文婷,四川什邡市人,汶川大地震發生時,袁文婷所在的什邡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的校舍遭到嚴重破壞,樓房瞬間坍塌。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們的傷亡,她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用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後一次沖進去後,教學樓轟然倒塌,她的青春永遠定格在26歲。
3、敬禮娃娃
汶川地震發生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搶險救災畫面感動著全國人民。這其中,有一張令許多人心靈受到沖擊的照片:2008年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災區一片四周仍在冒煙的廢墟上,一個左臂受傷的幼童躺在一塊小木板做的臨時擔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著他的解放軍戰士敬禮。
4、最美女警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過程中,蔣敏同志11名親人不幸遇難。她強忍悲痛,堅守工作崗位,日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積極投身搶救受傷群眾、安置災民生活等工作中,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災區社會治安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5、班長林浩
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並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
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半的小林浩沒有驚慌地逃離,而是再次鑽到廢墟里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
『柒』 關於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事例,要具體點,就像寫作文一樣350字左右,急需
兄弟倆背斷腿母親逃生
地震發生後,北川漢子王正興和弟弟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們背著母親走了13個小時,輪換了上千次,終於把左腿受傷的母親背出險境。
地震發生時,王正興的母親正在為孩子們削水果。突然,房子劇烈搖晃,玻璃紛紛爆裂,母親大聲吼道「地震了,快跑」,全家人拚命跑出家門。15分鍾後,王正興突然聽到母親的呼叫,找到後發現老人左腿已骨折,鮮血如注。弟媳立刻找來一張布把母親傷口緊緊綁住後,他二話不說背起母親就往外跑。
「丟下我吧,你們快跑,你們一定要活下去。」母親在王正興的耳邊說道。王正興瘋了一般地搖頭拒絕了。就這樣,他和弟弟每走一段就輪換一次,背著母親一步一步地艱難前行。
13日凌晨3點,前後輾轉7公里,兄弟倆終於把母親背回了縣政府廣場,兩人才稍微放下心來。至此,兄弟倆已花了整整13個小時。13日清晨,救援部隊把母廣瓊送到綿陽404醫院救治。
被埋男子遺囑:我欠王老大3000元
5月16日下午6時半,離地震發生整整100個小時。虛弱得已近昏迷的劉德雲被救援官兵抬出來時,看到了自己的女兒。隨即,他的目光指向自己的左手腕。女兒撲上去,發現父親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寫著一句話:「我欠王老大3000元。」
經過324醫院野戰醫療隊的緊急搶救,劉德雲第二天就清醒過來。他告訴女兒:「如果出不來,手腕上那句話就是留給你的遺囑。」
劉德雲是什邡市漢旺鎮人,工廠職工。地震發生時,他和一起玩牌的另外3人都被埋在了廢墟下。不知道過了多久,劉德雲有些絕望了。此時,他用還能活動的右手掏出隨身攜帶的圓珠筆,在左手腕上寫下了「遺囑」——他不想欠著賬離開。
劉德雲說,寫下這句話後,他安心了許多。
『捌』 汶川地震中母愛感人事跡作文
抗震救災感人故事 感人事跡文章
女警察蔣敏 直面天災的抉擇,悲傷留給自己
「媽媽,我想你!」
「瑞瑞乖,等你快快長大點,媽媽把你帶到彭州讀書。」
「哈!……」
這是地震前夕,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民警蔣敏和她遠在北川縣,朝思暮想的兩歲小寶貝的最後一次電話聯系。
蔣敏的丈夫在成都工作,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瑞瑞,由於夫妻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孩子,瑞瑞只好隨外婆住在北川。
堅強的蔣敏也有抹眼淚的時刻,她曾對同事說:近3個月沒有回過北川老家,親生女兒竟然認不出媽媽,自己想要抱她,女兒卻掙扎著邊哭邊往外婆懷里鑽。
對於年輕的蔣敏來說,女兒的疏遠是對內心巨大的沖擊,但這不是最讓她心痛的,她心靈深處最愧疚的莫過於父母,這是一筆永遠也還不清的親情賬:父母從小養育自己和弟弟,現在自己和弟弟工作都在他鄉遠離父母,不能讓父母享受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父母之上,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需要照顧,父母臉上那一道道皺紋是磨出來的,是累出來,更是對遠離北川的子女牽掛、操心出來的。
蔣敏常說,等自己條件好些,一定把父母、爺爺奶奶、女兒一起接到身邊,好好享受闔家團圓的滋味,這是她最大的心願。
有句話講,最不能等的是孝順,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哀,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最殘酷的現實推到了這個孝順的女兒面前。
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8.0級強烈大地震發生。
沒有更多的猶豫,全局民警緊急集結,按照市局緊急情況處理預案的安排投入搶險救災。蔣敏也是民警中堅力量的一員,在地震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拋卻個人安危,投入抗震救災的滾滾洪流。
19時10分,出門巡邏回來待命的蔣敏再次撥動那串再熟悉不過的電話號碼,電話通了!然而,始終是令人揪心的忙音。
天漸漸黑下來,一如人們心頭那越來越濃厚的災難陰影。不知是誰的收音機聲音在耳邊沉重地回盪:北川老縣城被塌方山體全部掩埋,目前,確定死亡人數大約三千餘人……
氣氛變得緊張,蔣敏按捺不住內心的牽掛,繼續撥打北川縣家裡親人的電話,周圍很嘈雜,但氣氛卻死寂。
20時30分,電話依然忙音。
收音機里的關於地震引發的飛沙走石、斷橋毀屋的新聞也顯得越發沉重。
天空開始下雨,悲情籠罩著整座漆黑的城市。
蔣敏的丈夫從成都趕來了,見到彼此平安,焦急的心情總算得以片刻的舒緩。
此時,大批的民警再次集結,上街面巡邏。
民警開始依次報數。誰也沒有聽出喊出響亮「43」的蔣敏有何異樣。
然而,畢竟沒有誰能阻擋住天災的肆虐。13日凌晨6時許,一個電話讓蔣敏淚如雨下。電話里蔣敏的舅舅哽咽地說,她的爺爺、奶奶、母親、女兒……除了蔣敏的舅舅,她在北川的全部家人近十口幾乎已經確認死亡。蔣敏悲痛欲絕。
然而,災情嚴重,警力極端緊張。蔣敏讓丈夫回老家營救轉移親人,自己卻留在了崗位上。
14日,15日,16日,直到此時此刻……同事們看到已經脫了形的蔣敏,青黃色的臉,走路打飄的樣子,心裡發酸。但她依然像別的民警一樣,出門搶救傷員、上街維護秩序……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這是一個失去了幼女未來得及好好疼愛的年輕母親,一個失去了父母未能盡孝的女兒,她在大難來臨之後,為了更多的母親和孩子,為了更多的父母兄弟,忍住巨大傷痛,不憚艱險困苦,恪盡職守,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擔起更多人的苦難。
她叫蔣敏。她還有另一個沉甸甸的名字,叫作人民警察。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4天。4天來,發生在災區的一個個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斷撞擊著我們的胸膛。在大災難突然降臨的那一刻,愛,迸發出了最動人的力量――親人之間,生死相依;朋友之間,相互激勵;陌生人也挽起手臂。這些故事,讓我們落淚,也讓我們堅強。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們,只要我們咬牙挺住,只要我們不放棄、不拋棄,希望,就在前方。
去世前,她給孩子留下簡訊
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准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4個小時,他用雙手刨出同學
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崇州市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後,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我哭著對他說,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
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後,小孝廉終於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面對巨大的災難,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時,也在用勇氣和堅毅,傳遞著生的信心。
山上山下,他們相互牽掛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遊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公里處。「快往公路邊的平壩跑……」導游劉曉容和餘九冬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後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勢在必行。入夜,幾十人相互扶持著擠在一座小山頂的小塊平地上,兩位導游和駕駛員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牽掛。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餘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終於見到了救援者。
【最新情況】5月16日中午,《健康時報》記者趙安平給編輯部發回簡訊:「北川中學廢墟中還有微弱的求救聲傳出。目前,現場有幾百名救援人員在清理廢墟,搜救仍在全力進行,他們不會放棄哪怕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