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趣的數學故事日記200字

有趣的數學故事日記2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30 15:51:20

Ⅰ 200字以上的數學小故事

印象中曾聽過一個故抄事:高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老師看到了很生氣的訓斥高斯,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下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當然資質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化難為簡,卻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的。

Ⅱ 數學家的故事200字

3.華羅庚
出生在一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借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於成為一代數學宗師.
少年時期的華羅庚就特別愛好數學,但數學成績並不突出.19歲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驚動了當時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從此在熊慶來先生的引導下,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晚年為了國家經濟建設,把純粹數學推廣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中,為祖國建設事業奮斗終生!
華爺爺悉心栽培年輕一代,讓青年數學家茁壯成兒使他們脫穎而出,工作之餘還不忘給青多年朋友寫一些科普讀物.下面就是華羅庚爺爺曾經介紹給同學們的一個有趣的數學游戲:
有位老師,想辨別他的3個學生誰更聰明.他採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備好3頂白帽子,2頂黑帽子,讓他們看到,然後,叫他們閉上眼睛,分別給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頂帽子,最後,叫他們睜開眼,看著別人的帽子,說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
3個學生互相看了看,都躊躇了一會,並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聰明的小讀者,想想看,他們是怎麼知道帽子顏色的呢?「
為了解決上面的伺題,我們先考慮「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因為,黑帽只有1頂,我戴了,對方立刻會說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躊躇了一會,可見我戴的是白帽.
這樣,「3人2頂黑帽,3頂白帽」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假設我戴的是黑帽子,則他們2人就變成「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他們可以立刻回答出來,但他們都躊躇了一會,這就說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經過同樣的思考,於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這里。同學們可能會拍手稱妙吧.後來,華爺爺還將原來的問題復雜化,「n個人,n-1頂黑帽子,若干(不少於n)頂白帽子」的問題怎樣解決呢?運用同樣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並告誡我們:復雜的問題要善於「退」,足夠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學好數學的一個訣竊.

Ⅲ 數學日記200字

今天上午在做第七周數學練習卷,嘿嘿,有趣。
動筆之前我要求外公看好時間,老師規定70分鍾完成,我行不行呀。
計算題我「唰唰唰」做好,概念題有一道我猶豫不決了:數學課本封面約54(),——括弧里要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填寫「平方厘米」肯定太小了,我立刻填寫了「平方分米」。可是,書本封面有這么大嗎?外公想想也不對,沒有這么巨大的數學課本哦,怎麼辦?我說:「等老師星期一批下來再說吧。」外公拿筆在5同4之間畫了一個點,變成了「5。4平方分米」,可我還是說:「等老師星期一批下來再說吧。」
還有一題:一根繩子對折四次,每小段是這根繩子的幾分之幾?我剛去拿好繩子對折了一下,外公就說了:「對折一次是二分之一,兩次是四分之一,三次呢?四次呢?」一下子明白了,我脫口說:「三次是八分之一,四次是十六分之一。」再有一題:一盒蛋糕還剩6塊,是原來的四分之三,這盒蛋糕原來有多少塊?
開頭我愣住了,後來想想就做出來了,再想想自己的小腦袋還是不夠聰明啊!不過這張卷子是60分鍾之內完成了。

Ⅳ 數學趣味故事 200字以下(4篇),謝謝!!!!

1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2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Ⅳ 數學日記200字

有趣的數學題可以鍛煉小朋友的大腦,下面為大家分享了三年級小學數學日記,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許多同學怕上奧數課,因為一道道難纏的奧數題會搞得人頭昏腦脹。而我對它卻「情有獨鍾」,覺得「風景這邊獨好」。平時的課堂老師單調重復得比較多,讓人乏味。每次奧賽課卻給我帶來新鮮感,讓我學到許多課內無法學到的知識,許多平時難以解決的思考題,在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課,又讓我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老師教我們用「雞兔同籠」法解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寫的:
3頭牛和8隻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頭牛和23隻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頭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數是一隻羊的3倍,那一隻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
老師問:「這道題誰會解答?」我舉手了,但老師沒發現,自己講解了:「其實這道題蠻簡單的。我們由3頭牛和8隻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頭牛和8×3隻羊一天可吃……」老師的解答步驟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老師講完後,我說:「老師,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決問題。」老師說:「那你說一說你的解法。」我說:「條件里說一頭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數的3倍,我把牛轉化成羊來算後,3頭羊就轉化成3×3隻羊,一共有9+8=17隻羊,用3頭牛和8隻羊一天吃草的總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隻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老師笑著說:「對,安婷的解題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這道題上使解答很簡便,大家以後要向她學習這種不斷求新的學習態度,不要只滿足於一種解法。」誇得我心裡美滋滋的。
我學習,我快樂,這里的「風景」真奇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吧!

Ⅵ 有趣的數學小故事200字數

陳景潤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Ⅶ 安靜的數學課日記200字

今天上午第一節是數學課.這節課和平常不一樣,特別有意思,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班的同學們都來到電教館.我的心怦怦地跳得非常快——十分激動呀!由於,我要走上講台朗讀自己編的「數學童謠」呢!
上課的鈴聲響了,老師在講台上問我們:「同學們,你們都預備好了吧」「預備好了!」同學們齊聲回答,響亮的聲音,看出了大家的預備一定很充分.老師微笑地點點頭,說:「那麼,我們這一節自編『數學童謠』課,現在就開始吧!」
同學們按照順序上講台,有的講述自己編的「數學故事」,有的朗誦自己編的「數學童謠」,有的敘說自己寫的「數學日記」……小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課堂里一次次地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很快就要輪到我了,我全身都有點兒發抖了.然而,當我邁開大步走上講台時,我反而不緊張了.於是,我就大聲地朗讀了我精心編寫的「數學童謠」:
數學算式真不少,
加減乘除須用好;
基礎知識要記牢,
很多題目解決了.
朗讀完了我在同學們鼓勵的掌聲中走下講台,心中一陣輕松.……同學們的故事、童謠、日記等,都離不開「數學」,內容豐富多彩,非常有趣.這節特別的「數學課」讓我得到了很多知識,真是太好了,我希看老師多上一些這樣的「課」,讓我們學起來更有愛好!

Ⅷ 找一篇200字左右的數學故事

今天睡到9點鍾,揉揉眼睛、伸伸懶腰,准備起床。洗漱完畢,上街買菜。不過這個菜場不是那種很大的菜市場,是我外婆家農村裡的那種小菜攤。所有準備都做好了,媽媽給了我20元錢,坐上外婆的「座機」三輪車。出發了,很快就到了那個市場,這時外婆跟我說了,今天就買些蔬菜吧!這下我納悶了,「為什麼就買蔬菜呀,外婆?」外婆回答說:葷菜家裡有很多呢。好!開始買菜,逛了一圈,買了一把芹菜,多少錢一斤不知道,只知道一把花了5塊8毛錢。拎著芹菜,又逛了一圈,腦袋空空的,還是不知道買什麼菜。奇怪了,昨晚睡覺前已經想好今天要買什麼的,怎麼一覺醒來就全忘了呢?不甘心,再逛一圈,終於有所收獲,我看到了我愛吃的菠菜,馬上又稱了一把,花了6塊3毛錢。看看手中的菜,不夠吃呀,反正還有點錢,怎麼辦?再逛逛吧,看到了四季豆,就決定買四季豆吧,我就用力的抓了幾把裝進袋裡,老闆稱了一下說6快9毛吧,再放一點滿7塊。好的,付了7 塊我看了一下手中的錢,啊!只剩下9毛了,現在的蔬菜這么貴呀!才買了3樣20塊就沒了。總算可以回家交差了。

Ⅸ 小學生數學日記200字

數學日記——分數的初步認識
(一)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Ⅹ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205字6篇

一題多解源城區雅居樂小學 四(2)班崔悠悠 指導老師:李歡歡從小,我對數學很感興趣,長大了發現原來數學這么有趣,一道題竟然有多重解題方法。今天就由我跟大家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課堂吧!一天,媽媽拿出道數學題來考驗我。說:「這道題要是你能用兩種方法計算,並答案正確,我就給你獎勵一份神秘的禮物。」想到能得到一份神秘的禮物,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挑戰。這道題的題目是:一共有96隻鴿子,現在有4個鴿籠,一個鴿籠有2層,平均每個鴿籠每層有多少只鴿子?我先讀題,理解題意,然後深思:一共有96隻鴿子,有4個鴿籠,先算每個鴿籠有多少只鴿子,也就是96÷4=24(只),再算平均每個鴿籠每層有多少只鴿子,也就是24÷2=12(只),所以這個題目的答案應該就是平均每個鴿籠每層有12隻鴿子; 咦,我想想後發現還真的有第2種方法:我這次可以先算鴿籠一共有多少層,也就是4×2=8(層),再算平均每個鴿籠每層有多少只鴿子,也就是96÷8=12(只),所以這種方法計算出的答案也是平均每個鴿籠每層有12隻鴿子;通過思考和計算,我求出平均每個鴿籠每層有12隻鴿子。我興高采烈的把我的思路和計算的答案都告訴媽媽,媽媽表揚和肯定了我的認真,並承諾今天晚上我將收到神秘的禮物,我可期待了。原來,只要自己反復的思索,我們就能想出多種解題方法。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方法,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