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鳥類的小故事300字
Ⅰ 鳥兒與人類之間的感人小故事
人、動物和其他生物都是自然之子,人不可能離開動物而生存。如果鳥類滅絕了,人也會走上絕路。
最早的鳥類大約出現在2.2億年前。鳥類可能是由侏羅紀近鳥類演化而來。 最早的鳥類表現出與恐龍中的恐爪龍類明顯的相似性。鳥類在白堊紀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到新生代開始,已與現代鳥類的結構無明顯差別。可以推測,大約在2億年前,舊大陸的一支古爬行類動物進化成鳥類,隨著鳥類逐漸繁盛而擴展到新大陸。它們的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體溫恆定,胸肌發達,腦比較發達,有氣囊可以進行雙重呼吸,沒有膀胱和直腸而不能儲存糞便(可以減少身體重量)。這些身體特徵都很適應飛翔。
今天已知的鳥類有9775種,其中約4000種是候鳥,比哺乳動物種類幾乎要多一倍。鳥類雖然種類繁多,但不同鳥類之間的差異卻遠比哺 乳動物要小。在這9775種鳥類中已有1212種滅絕,占所有鳥類的約1/8,此外,還有179種鳥類面臨嚴重威脅,344種面臨高度滅絕危機,另外688種鳥類目前已非常罕見。其中,渡渡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里,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徹底滅絕。
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大量揮霍以及對生物棲息地的不斷破壞,人類身邊的自然世界正在惡化和消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1/8的鳥類和1/4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魚類、貝類和甲殼綱動物瀕臨滅絕的數量達2/3,並且,2/3的海龜和陸龜可能在20年內消失。
鳥類瀕臨滅絕的原因中,棲息地破壞和改變佔60%,人類捕殺佔29%,其次是外來物種競爭、國際貿易、污染等。不過,伴隨著鳥類的消失,人類也會付出代價。因為,每消失一種鳥類,意味著大量的植物和動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魚類。例如,每兩種鳥類滅絕,必然有一種哺乳動物隨之消亡。失去了這些為數眾多的生物資源,人類的生存將變得拮據。
即便是利用鳥類來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也需要保護鳥兒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今天,雞、鴨、鵝、鴿子、鵪鶉等,主要是為人類提供蛋白質。但是,這些家禽都是由野禽馴化而來,家雞的祖先是原雞,家鴨的祖先是綠頭鴨,家鵝的祖先是大雁。因此,今天可利用野鳥來不斷改良家禽的品種。而且,由於野雞具有體型大、生長快、抗病力強等特點,是一個十分豐富的基因庫,可用以對家禽的雜交育種。同時,馴化野雞可以擴大家禽的品種。今天,人們開始飼養大鴇、天鵝、褐馬雞等,將來又可能成為家禽的新品種,因此,保護野禽就是在保護人類。
鳥兒與人類的共生關系也正如人與人體內的微生物群落的關系。每個人的體內有100萬億個小生命(微生物),這就形成了人與微生物共存的關系。如果我們尊重它們、愛護它們、呵護它們,它們也會反過來愛護、尊重和呵護我們,並對我們的機體負責,在穩定的生態平衡中,人們會不得病或少得病。人與包括鳥類在內的其他動物和植物是一個共生體,如果人類保護包括鳥類在內的其他動物和植物,人類也就在為自己鋪就永續生存之道。
Ⅱ 愛護鳥類的動人故事(越短越好)
1、暑假的一天,小明和小剛出去玩。突然,從樹上掉下來一隻小鳥。小明捧著受傷的小鳥,往上一看,原來是樹上的鳥巢破了。樹太高了,夠不著,怎麼才能幫助小鳥把巢修好呢?
聰明的小明和小剛想出了好辦法,小明讓小剛坐在自己的肩膀上,把小鳥放回了巢里,並用樹枝將鳥巢重新修好,才走了。小鳥的爸爸回來了,看到安然無恙的小鳥很高興,他們追著小明和小剛鳴叫著,好象在說:「謝謝你們!」
2、1991年2月,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的一位居民,在山中將一隻被獵槍子彈擊傷的貓頭鷹雌鳥抱回家中,並且進行了20多天的醫治,使它恢復了健康。然而,這只貓頭鷹卻像一隻被馴化了的家禽,不肯離開鍾家,攆都攆不走。
這位居民只好到離家很遠的一個山林中將其放飛。誰知沒過幾天,這只雌鳥就又飛進了鍾家,而且還帶來了一隻雄鳥。不久,這對「夫妻」便開始築巢產卵,孵化出了7隻雛鳥。從此以後,每年春天,這對貓頭鷹都要來到這里繁殖後代,到第六年時,已經先後成功地孵化出33隻雛鳥。
3、1996年5月1日,一隻被頑童擊傷左翅的貓頭鷹被江蘇省東台市廉貽供銷社一位女會計救護,3個月後放飛。沒想到同年10月4日,離開62天的這只貓頭鷹卻突然飛了回來,直落到女會計的左臂上,並且安靜而乖巧地讓其撫摸其痊癒的左翅。
當時正值女會計的兒子結婚,有近百名賓客目睹了這一人鳥奇緣。從此以後,這只貓頭鷹便經常飛到她家,特別是1997年 1月6日,因意外跌傷而致右手腕骨折的女會計在家休養,這只貓頭鷹又及時到來,並且落在她受傷的右臂上,用堅硬的喙殼輕輕地吻撫著她的傷處,整整停留了10分鍾才依戀不舍地飛走。
拓展資料:
保護鳥類的措施:
1、首先,施工前做好保護鳥類的宣傳活動。樹立各種保護鳥類的宣傳牌,鳥類的一般習性及如何保護好鳥類的措施,提高市民對鳥類保護的意識,自覺保護鳥類的活動,抵制不利於鳥類保護的行為,發動鳥類保護志願者和愛好者積極參與到鳥類保護工作中來。
2、其次,在於施工時間的確定上。大部分鳥類的繁殖時間在春天,容易受到刺激,施工的聲音及頻繁的活動會嚴重影響到其繁殖,所以在擴建時間的選擇上應該在春天鳥類的繁殖期過後開始。還有,一般鳥類的習性是白天活動,晚間歸巢棲息,所以施工應該在白天進行,傍晚前停工,以免施工時的聲音驚嚇到大鳥類。
3、再次,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鴿子麻雀在白天活動十分活潑,頻繁採食飲水,其取水地點大部分會在人工湖及附近其他水源。擴建工程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期間更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對於水質的保護,不能亂排放,應該建個污水管道連通到最近的下水道排污,對於固體垃圾之類的,應該定時統一收集處理。
4、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鴿子麻雀在白天活動十分活潑,頻繁採食飲水,其取水地點大部分會在人工湖及附近其他水源。擴建工程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期間更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對於水質的保護,不能亂排放,應該建個污水管道連通到最近的下水道排污,對於固體垃圾之類的,應該定時統一收集處理。
Ⅲ 都有哪些與鳥類有關的傳說故事和鳥類名稱
鳥類的名稱我知道的就是丹頂鶴、朱䴉、信天翁、企鵝、金雕、海鸚、雪鴞、寒鴉、大鴇、鴯鶓、金鴴、響蜜(向導鳥)、鴕鳥、孔雀、紅腹角雉、褐馬雞、秋沙鴨、綠頭鴨、翠鳥。
Ⅳ 都有哪些與鳥類有關的傳說故事
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天女娃到董浩遊玩嘻戲,溺水身亡,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百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叼著石頭,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的叫聲,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Ⅳ 鳥的小故事有哪些
風和鳥的故事
----------------------------------------------------------------
風問鳥:「為何給自己取個鳥名當?」
鳥笑答:「跟我到關渡走一趟就告訴你,跟不跟?這算勾引。」
風也笑答:「這算見面的邀約呀?好笨的方法。」
鳥說:「笨,卻有效啊!」
風笑笑,說:「去就去呀,who怕who啊?你有老婆我也有老公呀!」
「看誰勾引誰。」 風抓狹地笑。鳥也陪著笑,有些不自然地。
當然,風是看不見的。在網路上誰也看不到誰的笑容。只有一個個由電子束
打成的,類似:)或:-)之類的笑臉。有人可以變出更多,但鳥只會這兩種,這是
他跟我說的。鳥是位男孩,風則是一個女孩的id,至少鳥認為他是女孩的。跟
我說故事的時候,風跟鳥已經見過面了,所以他可以肯定的如此說。
風從來不知道鳥長得什麽樣子,鳥也不知道風的尊容如何。只是兩人在網路
上彼此的破讀久了,彷佛熟識已久,好像早就很熟而無話不談的朋友。只是,
倆人未曾見過面。
鳥在往關渡的公路局客運後座想著往事。四月初的春陽耀眼,飛快地自窗外
掃射進來,移動的光影給人一種時光快速遞嬗的錯覺。景色忽忽而過,安全島
上一樹樹熱鬧的嚇人的杜鵑放肆地開著,為大地披上了春裝。車過士林,他想
起小時對士林的印象,是一畦畦荷田,現在卻像夢般消失不見。滄海會變桑
田。鳥想起目前相信或認定千年不變的種種,是不是也會時移事往,崩塌消
失?思及至此,心中有份滄桑。
鳥想起了跟風結識的經過。
Ⅵ 三年級動物童話故事作文鳥類二百字
兔媽媽有三個孩子,它們分別叫:紅眼睛、長耳朵、短尾巴。
有一天,兔媽媽要去森林裡采蘑菇,准備迎接新年,還要去百貨商場給三隻小兔買新年禮物。臨走前,她對三隻小兔說:「孩子們,你們在家一定要關好門,等媽媽回來了才能開門,知道了嗎?」「知道了。」小兔們齊聲回答。
兔媽媽出門了。小兔們關好門,玩起了游戲。「玩什麼呢?」紅眼睛問。「玩抓人好嗎?」「好,好。」短尾巴和長耳朵贊同道。
「一二三,開始。」「快快跑,快快跑」紅眼睛開心地叫道。「啊!它快要追上來了。」長耳朵尖叫道。
這時,小灰狼路過小白兔們的家,聽到了他們的歡聲笑語,走上前敲了敲門問道:「小兔們,我能進來和你們一起做游戲嗎?」「你是誰?」小兔子們問。「我是小灰狼,我想和你們一起做游戲。我沒有惡意的。」紅眼睛說:「好吧,我們相信你。」說著,短尾巴打開門,把小灰狼帶了進來。大家又玩起了游戲。
過了一會兒,兔媽媽回來了。兔媽媽說:「孩子們,我回來啦,看看我給你們帶了些什麼。」「媽媽,媽媽,小灰狼來我們家做客,讓他和我們一起過年吧!」「好的。」媽媽笑著點點頭。
「孩子們,我給你們帶了一些禮物。」說完,兔媽媽把禮物一份一份地發給小兔們。小兔們高興極了。長耳朵得到的是一個氣球,短尾巴得到的是一輛小汽車,紅眼睛得到的是一輛小火車。可是,小灰狼兩手空空。所以大家都把自己的禮物送給小灰狼。小灰狼連聲說:「謝謝,太謝謝你們了,我從來沒有得到過這么多禮物。」
Ⅶ 請簡述一個和鳥類有關的故事
從前有一隻大鳥,它共一個身體共一雙翅膀共一雙爪子,但是它卻有兩個頭。這兩個頭各有思想、各懷鬼胎。每次吃東西的時候,飛到了樹上吃水果,
兩個就拚命的吃。結果吃的時候,你多吃一顆,我就啄你。左邊的這個鳥頭啄它右邊,右邊的攻擊左邊,互相攻擊。
這兩頭鳥心裡就這樣想,我趕快跟它分開,要不然的話,我沒得吃,都是它吃的。可是兩個,一個往東飛,一個往西飛。嗚,掉到地上來了,飛不起來。因為它共一
個身體共一雙翅膀,可是思想、看法完全不一樣。一飛,飛不起來,要各自活動,活動不起來。
後來東邊的這個鳥頭比較聰明,西邊的這個鳥頭這個比較笨,東邊的這個鳥頭覺得我很聰明,就告訴另一個頭說:「我帶你去一個長滿水果的一棵樹,那很好吃,好
不好?」西邊的鳥頭說:「好啊」。結果它就兩個共一個身體就飛到一棵長滿了水果的樹。
東邊的這個鳥頭就說了:「哎呀,這個很好吃,你吃吃看。」西邊的這個鳥頭就吃了,「滿好吃的」。東邊的這個鳥頭不敢吃。它就內心裏面想:哼、哼、哼,等一
下我毒死你。結果那個水果是有毒的,西邊的鳥頭一直吃,吃了以後毒性發作了,死掉了。死掉以後因為共一個身體啊,所以從樹上掉下來了。害死了西邊的鳥頭,
就是害死了東邊的鳥頭,就害死自己。
Ⅷ 關於鳥類的故事
雁雀爭鳴
麻雀最有人情味——很久以前,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有
麻雀,而它們的祖先可能屬於一千萬到兩千萬年前在非洲熱帶出現的那一群
雀。
麻雀的婚期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婚後一年中可孵出一到四窩小麻雀。
和其他的小鳥不同,麻雀的配偶是終身的,而且這種從嘴到尾尖還不到15
厘米的麻雀,也許是鳥類中最有人情味的,它喜歡與人類為伴,寧願住有人
住的房子,卻不願住空屋。
麻雀最聰明——據說麻雀的學習和記憶,竟和較高級的脊椎動物像老鼠
及猴子一樣快。
麻雀的壽命——麻雀必須有窠巢庇護才可過冬,要是沒有棲息處和食
物,在零度的氣溫下只能活15 個小時。麻雀的壽命是比較短的。八隻剛能飛
的雛雀中,只有一隻能活到可以傳代。紀錄中最老的麻雀只活過了11 年。
麻雀的功過——多少世紀以來,一提起益鳥,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起貓
頭鷹、啄木鳥、燕子、杜鵑、大山雀和喜鵲等等。可是,對於我國城鄉為數
眾多的麻雀來說,大家都認為是害鳥,因為它們會啄翻少許種下的新豌豆、
拔起秧苗和咬斷剛結的幼果,還要吃些糧食。但它們主要的食物還是來源於
害蟲和雜草籽。據資料統計,一隻麻雀每天能捕捉三四十條農作物的害蟲,
龐大的麻雀「隊伍」,每天捕捉的害蟲數量,更是大得驚人,在繁殖期間,
麻雀要捕捉蚱蜢、毛蟲等來哺育幼雀。麻雀的功過對比大致是:在城市的麻
雀可能利害相等,在農村的麻雀則害處可能略多於利。我國解放初期的50
年代也曾大張旗鼓地捕捉麻雀,由於當時對麻雀的功過認識不足,現在則需
把麻雀作為益鳥來加以保護。
麻雀紀念碑——大凡紀念碑,多是紀念名人的豐功偉績的。可是,美國
波士頓居然聳立著一座麻雀紀念碑!波士頓人為什麼要給麻雀立碑呢?這是
因為,在公元1860 年以前,美國是沒有麻雀的,當時波士頓地區毛蟲猖撅,
使莊稼連年欠收,釀成災荒。當地的人們專門從歐洲引進麻雀來對付毛蟲,
從此,毛蟲得到了控制,才使當地居民免於飢餓。因此,波士頓人為了紀念
麻雀的功績,特立碑紀念。
雁群救羅馬——某些鳥類通過馴養,可以成為人的警衛員。在歷史上,
動物警衛員有著光輝的業績。在古羅馬,克爾特大軍曾偃旗息鼓夜襲羅馬要
塞,守衛者沉睡在城堡上,幸雁群驚啼,使守衛員驚醒迎戰。所以有了:「雁
群拯救了羅馬」的說法。
大雁看守倉庫——今天,蘇格蘭人利用大雁高度敏銳的聽覺和天賦的警
惕性,派大雁看守丹巴頓市威士忌工廠50 英畝范圍內的威士忌保管場。這些
大雁忠於職守,一絲不苟,只要一有生人出現,便振翅撲天,嘎嘎大叫,猶
如向人高喊:「抓賊呀!」美國一些企業,也用大雁來看守倉庫。
野雁紀念碑——加拿大人非常喜歡野雁,在貫通加拿大東西海岸公路的
一個地方,人們特為野雁建立了一座紀念碑,碑頂上還聳立著一隻美麗的野
雁,讓來往車輛中的人都能觀賞到野雁的英姿。
忠於職守的斑頭雁——在我國青海省青海湖的鳥島上,聚居著10 萬只
鳥。其中有一種斑頭雁,對「愛情」十分「忠貞」,若其配偶不幸夭折,另
一方成了「單身」,便終身一輩子甘當集體的「警衛員」,為大家站崗放哨,
並十分忠於職守。等到大家的幼鳥出世,便主動擔負起小斑頭雁的「保姆」,
在「孩子」的父母外出覓食、散步時幫助照管。但一時注意不到,淘氣的小
斑頭雁,有的跑到了別處。一會兒,「孩子」的父母回來,找不到自己的「孩
子」,便怒氣沖沖地跑到「保姆」身邊,連啄帶咬地進行懲罰。這個可憐的
「單身保姆」卻「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是用腳撓撓面頰,好象是
在擦眼淚似的,然後用嘴整理一下羽毛,再重振精神繼續當「保姆」,給大
家站崗。
孔雀翩飛
世界上只有兩種孔雀,一種叫印度孔雀(又叫普通孔雀),分布在斯里
蘭卡和印度;另一種叫綠孔雀,生活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印尼爪哇、緬甸、
馬亞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地。在自然界中是沒有白孔雀及其他雜色孔雀的,
白孔雀是人們從野生的印度孔雀培育出來的一個品種。其他各色的孔雀都是
人們有意識地培育和飼養出來的。
通常,人們都知道孔雀艷麗無比,但對它們的生活卻知之甚少,不久前,
我國的一個生物考察組深入西雙版納的腹地,窺視了密林中的珍禽綠孔雀,
揭示了它們生活中的一些奧秘。
有趣的作息時間——生活在西雙版納的綠孔雀,有著准確的生物鍾。它
們多半在早晨6 點左右「起床」,下樹活動。下樹後先要「梳妝打扮」一番,
修飾羽毛,振動翅膀,然後用鳥語「嗨—喔—嗨」互相通知,前往覓食之處。
待飽餐之後,它們常單獨或成群結隊到溪邊去飲水,並在溪邊沙灘上嬉水浴
沙,用泥沙來摩擦皮膚和羽毛。傍晚7 時,它們開始返回棲息地,8 時後便
在棲宿的大樹周圍伸長脖子四處察看,見無敵情,方才「嗨—喔—嗨」地連
叫幾聲,躍飛在同一棵樹上,有時也分散在附近的大樹上過夜。綠孔雀是十
分謹慎的,上樹後,它們還不斷伸長脖子四處探望,側耳細聽,如見敵情或
聽到響聲,便展翅另覓新居,直到9 時後它們才安靜下來,將頭藏在翼下入
睡。
有趣的活動規律——夏天的中午十分炎熱,此時孔雀常隱藏在灌木叢中
休息,待下午稍為涼爽時,才開始活動。行走時雄鳥在前,昂首闊步,雌鳥
跟在後面,充當後衛,雛鳥夾在中間,泰然自若。雌鳥一邊跟著「丈夫」,
一邊又唯恐「幼兒」丟失,於是便不斷發出「咯、咯、咯」低微的聯絡叫聲,
以此相互聯系。它們時或縱隊時或橫隊前進,平時大多是5 至10 只,三五成
群,邊走邊東張西望,警惕周圍的動靜,生怕遭到凶禽猛獸的襲擊。
幼雛初生不久,羽翼未豐,不能上樹。一旦受驚,它們便躲到母鳥的翅
膀下面。在此期間,母鳥很少上樹過夜,多在草叢間陪著「幼兒」。
孔雀開屏——春天來了,孔雀便開始求偶。這時,羽毛中的色素細胞會
相互配合成一種「婚裝色」,因此,羽毛特別綺麗,呈翠藍綠色,下背閃著
反光的紫銅色,頭頂直立一簇冠羽。在密林中,人們常見數只雄鳥圍在雌鳥
周圍,並把美麗的尾羽展開成扇狀,每枚尾羽頂端,都有寶藍色的圓斑(又
叫眼斑)。這時,那尾羽不斷抖動,相互摩擦而發出「沙沙」聲,好象在向
雌孔雀致意「求愛」,這便是有名的「孔雀開屏」。在交配季節,雄孔雀一
天至少開屏四五次,每次達10~15 分鍾之久。
雄孔雀常常為爭得雌孔雀的歡心而發生混戰。搏鬥時,掉下來的羽毛飄
飛在空中,在陽光的輝映下,宛如彩煙騰空,繁花散落。結果,得勝者便被
雌孔雀定為「意中人」,斗敗者怯懦而退,只得另尋配偶。
美麗的羽毛——孔雀之所以會開屏,是因為它們受到環境與季節變化的
影響,體內激素促使色素細胞相互配合,為孔雀的羽衣「合成了」鮮艷的「婚
裝色」。色素細胞賦於孔雀羽毛特有的光彩,它含有一種顆粒狀和棒狀的黑
色素以及溶液狀態的脂色素。黑色素使羽毛呈黑色、褐色和灰色,脂色素則
使羽毛呈紅、黃和綠色。各種原色素又不同程度地互相摻合而結合成各種深
淺明暗的色調,如黑色素與黃色素結合成不同的綠色,黑色素與紅色素結合
成不同的紅色等等。此外,羽毛還能順著光源和欣賞者的不同角度反射或折
射出五光十色。
孔雀羽毛不僅美麗,而且非常輕盈,又是堅韌耐用的外套,能保護皮膚
不受侵蝕。它還是一個『空氣調節器」,在寒冷的氣溫下,羽毛便鬆散開來,
以減少體熱散失,而在天氣溫暖的時候,則把羽毛放平以便散熱。
孔雀的羽毛是人們的裝飾品。在國外市場上,孔雀羽毛是羽毛中的上品。
我國清朝品級較高的大臣在紅頂子帽的後部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著,這
種翎子只有經朝廷恩准後才能佩插。在清代300 多年的歷史里,能夠得到這
種特殊賞賜的,不過寥寥三四人而已,所以是一種代表極高榮耀的裝飾品。
孔雀的象徵與忌諱——英國人和法國人視孔雀為禍鳥、淫鳥,甚至連孔
雀開屏也被視為自我吹噓。但在東南亞國家卻把孔雀視為美麗的象徵。印度
還把它定為國鳥。
千里傳書是信鴿
鴿飛千里的秘密——信鴿神奇的飛行本領,數百年來曾引起人們極大的
興趣。目前研究的結果表明,鴿子具有遠比古人所能想像的更為非凡的能力。
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鴿子能感覺到氣壓和地球磁場
的輕微變化,能見人所不能見到的光波,能聽數百英里外的低頻聲。生物學
家還發現,鴿子有類似天體「雷達」或生物鍾的東西,因此即使在大白天,
它也能准確地測定月亮變化著的位置,並且以此導航。
當一群鴿子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起飛時,最初幾乎都不能朝正確的方向回
家。生物學家經過幾年的仔細觀察,認為鴿子開始起飛時的方向錯誤,能在
一至二天內逐漸改變到不偏離正確航線的25 度。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鴿子的頭部有一塊很小的組織,具有很強的磁性,
他們認為這是鴿子天生的磁場探測器。此外,地震發生前數星期,鴿子就能
預測到。
鴿子依靠它完美的導航系統,能在任何氣候和光線變化的條件下找到歸
家的航向。
鴿子認路的新見解——多年來人們對於鴿子是怎樣認路曾經嘗試給以解
釋,但眾說紛壇。已如前述,有人認為鴿子頭內含有磁鐵,鴿子認路是靠磁
場定位;或者認為鴿子身上有「月球雷達」,能感知月球運轉時引力場的磁
變化。
鴿子頭內含有磁場也好,身上有「月球雷達」也好,雖能自成一說,但
總覺有些玄妙。根據長期對鴿子及其生活習性的觀察,發現鴿子能認路主要
是眼睛的作用。
鴿子眼球上有個金黃色的周邊線,瞳孔內有一顆金黃色的粒子,它象閃
閃發光的衛星,又象貓眼的子午定向針。當鴿子飛行時,這顆小小的粒子象
閃電般追尋著鴿子的去向,很可能起著一種定向、跟蹤、掃描的作用。試看:
鴿子不動,粒子不動;鴿子飛移,粒子跟蹤,它彷彿象電動掃描機的指示信
息一樣迅速地轉動,准確無誤地畫出曲線,即跟蹤歸路圖,這極可能是鴿子
認路的主要原因。為了印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我在1973 年和1979 年曾
重復進行過兩種實驗。第一種實驗是通過手術把鴿子的眼睛摘除;第二種實
驗是用多層黑布做一特製的頭套,把鴿子腦袋裝進去,只露出嘴巴,然後放
它們起飛,實驗結果,沒有一隻鴿子再能返回原來的巢穴。
心臟出血鴿——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和波利略群島上,有一種被生物學家
看作世界奇鳥之一的鴿子。它身長12 英寸,胸前的白色羽毛中有一塊紅色的
羽毛,這塊羽毛能經常變換顏色。另外,這塊變色羽毛又正好長在心臟的部
位,給人以一種傷口流血的感覺,所以,人們叫它「心臟出血鴿」。
鴿子傳送化驗樣品——利用鴿子傳遞信件和情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
史。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鴿子送信已逐漸被淘汰。
目前,英國的一家醫院,利用鴿子給化驗室運送血液和尿液等樣品,收
到良好效果。這家醫院選用了12 對信鴿,迄今已運送了100 多例樣品,無一
例發生差錯。一般情況,利用汽車運送化驗樣品,每5 公里路程需要25 分鍾,
每周需要30 英鎊運費。利用鴿子運送化驗樣品,每5 公里路程只需5 分鍾,
每周有一個半英鎊的開銷就夠了,信鴿這種快捷、廉價的服務已引起許多國
家的注意,不久將會被世界各國廣為採用。
超級雷達——在茫茫無際的海洋里,要搜尋遇難墜海的飛行員,是一件
十分艱難的事。但經過訓練的鴿子,在飛越目標上空時,發現目標准確率卻
能達到96%,而人僅為35%。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服現役的三隻鴿子,在直升
飛機上發現目標後,會啄動信號開關。在雷達技術已經發達的今天,鴿子的
眼睛,竟是一架「超級雷達」。不僅如此,在紐西蘭的一家集成電路廠的成
品檢驗車間里,有兩只銀灰色的鴿子監視在傳送帶旁,准確地揀出次品,甚
至發現印刷線路板上的虛焊點。鴿子的視神經是由上百萬根視神經纖維組
成,視網膜能完成多種復雜功能,如發現定向運動,鑒定顏色強度、掃描等。
科學家正在模似鴿眼的結構和功能,製成國防線上的警戒雷達。
鴿子的視域——鴿子的眼睛非常敏銳。美國夏威夷海軍海洋研究中心對
鴿子發現海上目標的能力進行了測試,發現其精確度高達96%;而在同樣條
件下,飛行員的視覺能力,其精確度僅約為35%。為什麼鴿子發現海上目標
的能力要比人類強得多呢?這是因為人眼搜尋目標時,其聚焦點僅占整個視
域的2.5 度,而為了搜索寬范圍內的目標,就必須轉動眼球來逐次調整焦點。
但是,當在離水面150 米的高度以145 公里/小時的速度作巡邏飛行時,就無
法看清楚海面上各點的情況,以至很可能遺漏重要的目標。然而,鴿子卻能
輕而易舉地勝任這項工作,因為它的視域聚焦范圍有70~80 度之寬,能將距
離610 米遠處的海上目標清晰地盡收眼底。
野鴿群造成的災害——日本首都管轄范圍內,有一個小小的縣城附近火
車站。有一次,在鐵路附近發生了一場火災,熊熊烈火燒毀了鄰近的一家街
道工廠,損失達一億幾千萬日元。這家工廠位於穿過鐵路的高壓線鐵橋下面,
無疑這是造成街道工廠災難的火源。於是這家工廠向防衛廳提出起訴,要鐵
路局賠償一切損失。經反復調查核實,發現鐵橋一頭的上端有幾團金屬絲,
仔細一瞧,這不是人為放置的,而是一種鳥窩,並證實這些鳥窩是野鴿子的
窩。令人吃驚的是,鴿子窩的材料全部由這種金屬構成,它的成分主要是錳
銅絲。鳥類築窩的材料,一般是細樹枝和泥草,但鐵橋附近缺乏樹枝,野鴿
子很可能靈機一動,利用了被人們拋棄在地的錳銅絲作為代用材料,因為它
既輕又柔軟,容易彎曲,是很理想的築巢材料。一般認為這種金屬絲的電阻
低,可以耐相當高壓的電流,但防衛廳用這種錳銅絲做了實驗,證明只要通
上1,500 伏的直流電就會引起短路,從而導致起火,火團正是由此而生,解
決了鐵路和工廠兩家的糾紛。至此,這場奇特的官司才宣告結束,街道工廠
只好自認晦氣。
1982 年初,一大群野鴿突然侵入蘇聯黑海的一個民用機場,機場人員頓
時慌亂起來。在這度假勝地蘇聯奇城的機場上,落滿了數以萬計的白鴿,人
們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將它們趕走。
這些白鴿原本在高加索山脈南麓過冬,由於惡劣的天氣變化,使它們無
法得到充飢的橡樹子和木堅果,於是被迫離開該地。當飛經黑海時,它們發
現奇城阿迪拉機場附近有一巨大的花椰菜農場,便落了下來。
機場職員們先是施放信號火箭,五顏六色的焰火並沒有使野鴿驚慌,於
是又齊放空炮彈,弄得機場劈劈啪啪。白鴿飛了起來,但並不離去,只是在
機場上空亂飛,遮天蔽日,機場官員當即將機場封閉。
飛越大西洋的鴿子——不久以前,在加拿大東部那佛斯科的亞半島,發
現了從英國起飛、橫渡大西洋來到這里的一隻鴿子。鴿子不是候鳥,但它具
有如此出色的長距離飛行能力,使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進而對這一新聞表
示懷疑。為此,英國航海家庇登撰文於《新科學家》雜志,作了如下的解答。
作為空氣動力學的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大氣中的氣溫差異會造成空氣團
(風)的移動。這種空氣團在大海中移動時,如遇到障礙物(海浪、海輪、
海島等),就會上升形成一股強大的氣流,海鳥之所以經常在海輪上空盤旋
不已,正是巧妙地利用這股上升氣流托住自己的身體,以減少能量的消耗。
大海中也經常可以看到鴿群巧妙地利用這一性能翱翔天際。在大海中掠空飛
翔的鴿群,為了休息補食,也可能索性停留在海輪上,這一情景對於任何航
海者都是屢見不鮮的。
當然,鴿子能順利地飛越大西洋來到加拿大,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因為如此長距離的飛行,它必須戰勝飢餓、疲勞和天敵的追捕。
鴿子數數——有人做了這么個實驗,每次給鴿子六粒穀物,一粒一粒地
給,而第七粒總是放在盤子里。一會兒鴿子學會數六粒穀物,當給它第七粒
時,它會拒絕啄起,這就是鴿子數數。
鴿子報警——一群群鴿子在芬蘭大森林上空盤旋著,響著動聽的鴿哨。
它們不是在游戲玩樂,而是在執行特殊的報警任務。原來,它們是訓練有素
的守林鴿,每群「負責」巡視著方圓100 公里的林區。如果遇到火警,它們
就馬上飛回地面,猛搖頭,向主人示意。
鴿子看幻燈——科學家們教鴿子看幻燈片,看到有人時便啄一下鍵,啄
對了便獎給食物,然後讓它們看一些未看過的幻燈片,上面有時有人,有時
只有物體,但不管幻燈上有一個人或幾個人,也不管長得什麼樣子,凡是有
人的畫面它便啄一下鍵,一共看了1200 張幻燈片沒有出現差錯,很明顯,它
們對「人」的概念是明確的。
鴿子紀念碑——1942 年,法國有一艘船在海上遇難,一切對外通訊全部
中斷,船上的人生命危在旦夕。這時幸虧有一隻鴿子把營救信號傳送出去,
才使人們死裡逃生。人們為了感謝這只鴿子的救命之恩,事後在巴黎為這只
鴿子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同年,在英國,政府為紀念一隻鴿子將一艘英國潛水艇遇難的消息傳遞
出去,使船和人得救,建造了一座青銅紀念碑。
最後是下載地址,推薦用下載器連接,注意殺毒。
Ⅸ 鳥類的故事
長期以來,人類的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鳥類的生存環境,成為它們生存的最大威脅。面對地球自然環境的變遷、氣候的千變萬化,鳥類為了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不得不改變了自己體形、特性以及生存方式。
太平洋上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因遠離其他大陸而被人們稱為「地理上最孤獨的國度」,它就是紐西蘭。紐西蘭沒有毒蛇,更沒有豺狼虎豹等食肉猛獸。長期生活在這種沒有威脅的環境裏,一些動物的逃生能力發生蛻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奇異鳥」。這種塊頭跟雞差不多大小的鳥,沒有尾巴也沒有翅膀,更不會飛。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奇異鳥」身上還留有翅膀蛻化的殘留痕跡,但已經很難通過肉眼觀察出來了。藉此,科學家們推斷,「奇異鳥」也曾經擁有過有力的雙翅。
但,由於紐西蘭這片土地上擁有豐富的食物來源,以及缺少天敵。作為捕食和遇到危險時求生的手段——奇異鳥的飛行功能就慢慢退化了。然而這種退化,也成了奇異鳥致命的弱點。
雖然紐西蘭人非常珍視奇異鳥,將它當作紐西蘭的標志之一,但按照奇異鳥現在平均每兩小時一隻的死亡率,野生的奇異鳥將在三十年後滅跡。
奇異鳥或許是個略顯極端的例子,但是人類直接、或者通過環境間接對鳥類生存狀況的影響,確實是深遠而長久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般來講,鳥類對氣候的變化比人類更為敏感。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利用,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鳥類習性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據法國一些鳥類學家觀察,近年來,一些候鳥像家燕,已經不再向南遷徙。而往常途經法國前往西班牙過冬的斯堪的納維亞灰鶴也開始對法國「戀戀不舍」,不再南飛。另外,不少「報春」的鳥兒更是從12月底就開始鳴叫。這些都是氣候變暖造成的。
氣候變暖對鳥類的影響不僅是改變其習性這麼簡單。國際鳥類生活組織專家說,氣候變暖,將使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北擴,占據大片凍原,導致大批在凍原生活的候鳥喪失了棲息地,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由於沙漠的擴大,一些小型鳴禽目候鳥被迫向非洲腹地遷徙,但由於路程太長,不少小型候鳥累死在遷徙途中,目前,這些鳥的數量已經明顯減少。專家指出,氣候變暖將使10%的鳥類在未來100年裏滅絕
2006年8月15日 正在德國漢堡舉行的第24屆國際鳥類學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警告說,由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已有更多鳥類瀕臨滅絕。
大會秘書長弗朗茨認為,「鳥類滅絕的速度非常驚人」。據專家統計,全球約1萬種鳥類中,大約2000種鳥類的生存面臨危機。僅2005年,175種鳥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
專家表示,造成這一後果的主要原因是農業開墾,另外還包括旅遊開發、森林砍伐等。專家還強調,在亞洲、北美以及熱帶雨林地區,鳥類滅絕的形勢尤為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