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英雄的故事讀後感400字左右
❶ 讀一個你喜歡的歷史人物的傳記,寫一篇讀後感。400字左右
我 看 康 熙
━━━讀《康熙王朝》有感
千古帝王━━聖祖康熙於1722年龍馭歸天!
掩卷《康熙王朝》,令我思緒萬千。歷史過去了近三百年,那時的一切都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成為過眼煙雲,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是久遠的。康熙的豐功偉績值得後人敬仰。他八歲登基,當時正是清朝初年,百廢待舉。可憐的順治皇帝要美人不愛江山而寧願出家,給八歲的康熙留下一個爛攤子。勝勇的康熙十五歲擒鰲拜,十九歲平三藩,三十二歲收復台灣,三次御駕親臨西征蒙古,一生中,大大小小,親臨戰陣七十餘次,終於使國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百業興旺的局面。記得毛主席曾評價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及成吉思汗」,他們都是一代開國明君,也都做出過開天闢地的大事,但與康熙比起來,我總覺得後者無論文治武功,都堪稱前無古人!
康熙一生奉行「以孝治天下」。此舉是我們今天可以借鑒的。臣子的父母去世,都得回家丁憂,守孝三年方可再回朝復職。就連他自己也不例外:孝庄皇太後仙逝,康熙非要守孝三年不可,只因當時政局動盪不安,才聽從了張廷玉之言,以日代月,以27天頂了三年的服孝期。我們今天所提出的「以德治國」的思想不正與康熙之舉不謀而合嗎!當然不是也讓國家領導幹部回家丁憂三年,但古人就講究「仁義禮智信」,我們的「德」與康熙的「孝」沒有本質的區別。我國有五千年文明史,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大量關於君子志士的活生生的事例,也正因為有如此堅實的基礎,我們今天才敢理直氣壯的站在聯合國舞台上倡導「和平」,我們的人民也都必恭必敬的信奉「以德治國」的信條。其實,大至國家,小到我們學校,道理一樣的。今天我們提出了「德育生活化」,就是把道德教育溶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去,讓學生耳濡目染的接受現實的教育,它比起我們課堂上的說教的功效是事半功倍的。我們生活的社會有法律制約,老百姓的生活中還有一個「道德法庭」在暗中制約著我們的生活,而這個「道德法庭」更能保障我們的生活,更能使我們向更遠的目標邁進!
康熙王朝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成就,我覺得這與他獨到的用人機制密不可分。首先,康熙大膽起用新人而不需通過什麼科舉考試,就像今天一些用人單位看重水平而不只看文憑一樣。書中的周培公就是這樣。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只因科舉中人為因素而名落孫山。是康熙微服私訪時偶遇才得以被重用。也正因為有了周培公,康熙才得以順利平三藩;也正因為有了周培公,才使康熙在後來的親征葛爾丹戰役中沒被索額圖陷害致死。由此看來,國家興盛,人才第一。其實一個單位又何嘗不是這樣。我校近幾年人員流動頗大,又加上競爭機制的啟動,中間似乎出現斷層,這個時候,我們既要向前人學習經驗,總結教訓,又要充分用好年輕教師,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熱情高漲的他們是很希望在工作浪潮中搏擊一番的,做錯了有何妨!磨磨稜角就會成為明天的「周培公」。重用年輕人是為了長治久安,「用人不疑、知人善任」,相信他們的能力,相信他們都能把工作做好,只是時間問題。其次,是善於利用人的優勢而心存其缺陷。如索額圖,身為國丈又身居宰相一職,還是太子的外公,二人之下萬人之上,老謀深算,處事圓滑。他利用職務之便貪贓受賄,還企圖弒君篡位,可見其居心叵測。這些康熙都在心裡記著帳,之所以不動他,是因為國家畢竟還要發展,暫時內還要靠他們。直到索額圖年邁,又一批新生力量成熟起來後才終生軟禁了他。其實我想:這並不是「卸磨殺驢」,利用索額圖是為了國家大發展,監禁他是善惡終相報,更是給後人看看,這樣有過巨大貢獻的人尤且如此,後人該如何做官呢?不更是為了國家繁榮昌盛嗎!取人之長而避人之短是門學問,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一點讓人敬佩,就是康熙以德服人,恩威並重。其實這一點與前面的「以孝治天下」有聯系。康熙皇帝善於利用人才,善於發現其長處,更可貴一點還在於康熙能讓這個人終生為他效命,忠心耿耿,以死相報。周培公是個例子,為大清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只因是漢人,最終並沒獲得相應獎勵,而被安置到冰天雪地的遼東,環境的不適而病入膏肓,即使這樣仍不忘大清社稷,臨死還為平叛葛爾丹定下長遠計劃。從中可看出周培公對康熙的感情,也就不難看出康熙對臣子的情誼之深。周培公死的當晚,康熙又為其徹夜守靈。利用魏東亭更是例子。擒鰲拜忠心可嘉;守海關一心為國,一生為了康熙無半點個人私心,但康熙卻時不時給他點顏色瞧瞧,賞罰分明。在康熙決定繼承人的安排上,他將生與死兩道密旨集於隆科多一人身上,才使眾皇子的奪權之爭以雍正的即位而結束,不至於骨肉相殘。
斗轉星移,彈指一揮間,這些都已成為過眼煙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有這些功過是非自有它當時的歷史背景因素,也自有後人來評價。天下一統乃一人之天下,生死榮辱只是一句話而已,乾綱獨斷。即使有「大清律」,那裡邊的絕大部分也是那一個人認定的,也是因為那一個人在特定時候而可以臨時改變的。我們今天的社會是法制社會,不可能某一人說了算,我們學習康熙,就是吸收他利於我們發展的成功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求在我們工作中得以應用,在前人的基礎上建立更輝煌的業績!
康熙王朝只能說前無古人,但肯定是後有來者!
❷ 誰能寫一篇關於讀英雄事跡的讀後感作文:不少於400字。
讀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篇文章,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劉胡蘭是多麼偉大啊,小小年紀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3歲啊,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候啊,她卻在軍營里到處忙活,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現在正直13歲,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的是清閑、舒適的日子,我們怎麼能跟劉胡蘭比呢?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從此,她開始逐步了解「人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道理,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兒童團。
有一回,八路軍把敵人的一個團給包圍了,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想到前線去幫忙,隊里的首長奉勸她們說:「前線正在打仗,很危險,還是不要去的好。」劉胡蘭她們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她們毅然要求到前線上去支援:「那些戰士們為了國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不怕,我們也不怕!」首長說服不了她,只得讓她們去幫忙。在戰場上,她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幫戰士們運送炸彈,表現的一點也不比那些戰士們遜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軍回營。那時,她才13歲。
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就發動群眾與日本主義者斗爭,她經過重重的困難,在1946年6月時終於正式被中央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候補人員。那時,她才14歲。
1947年1月12日那天,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面對敵人的威脅,她臨威不懼的對敵人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看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樣子,把劉胡蘭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當場鍘死。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永遠的占據著她的心,所以她才能從容的躺在側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堅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轉戰陝北途中,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毛澤東述說了這件令人悲憤的事。悲就悲在劉胡蘭這么小的年紀就英勇的犧牲了,憤就憤在國民黨反動派連這么小的小孩都要殘殺,實在是可惡!毛主席聽完後,悲傷的問:「她是共產黨員嗎?」「是啊,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共產黨員啊!」任弼時動情的說。毛主席觸景生情,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是啊,劉胡蘭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把她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革命,貢獻給了人民,貢獻給了正義!我們為中國有個這樣的英雄豪傑而感到高興,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她的品格將永遠撒撥在那些正義人士的身上,她短暫而又悲哀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偉大頌歌!
❸ 有關歷史人物評價的讀後感400字以上
宋江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排名第一的宋江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人物,談起他,有人滔滔不絕,有人議論紛紛;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壞蛋……
在我眼中的宋江有好也有壞,在受招安前是鼎鼎大名的英雄,受招安時,顯得比較窩囊,明明可以打下宋國,殺死以高俅為首的六大惡人。可他還是接受了招安,高俅是何等的奸詐,會讓宋江及宋江的一百零八個弟兄與他共存嗎?宋江在接到高俅的命令,就去攻遼,攻方臘,害死了七十二個弟兄。回到朝廷還不是被高俅用加毒的御酒害死了。
宋江在梁山事業上發展的功績是不可否認的,他積極發展工業和農業,為梁山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兵器,從而促使各個戰役的勝利。另一方面,他以意氣為重,結識了後來的一百零八將,當中也有許多坎坎苛苛,比如在結識燕順時,險些喪命,幸虧天命有緣,收攏了以燕順為首的三名大將;三打祝家莊,可謂不打不相識,不僅又得到了幾員大將,還幫王英找了一個好夫人。
宋江也很倒霉,救了與花容一起做清風太守的人的夫人,卻被那婦人誣陷,被那婦人的丈夫,也就是太守追殺,關進了牢房,幸虧花容等人前來救出他,否則他就又完了,剛遭一劫,又來一劫,宋江差點小命又喪在李俊的手裡,幸好其慧眼識英雄,加入了宋江的陣營。
看著宋江攻佔了一個又一個的城,高俅不免開始擔心起來,擔心宋江攻佔京城後地位不保,急忙分析宋江個人的弱點,了解到宋江很早就想接受招安,於是就上書皇上,要求前去招安,皇帝已經十分懦弱,急忙派高俅去招安。
宋江聽到這個消息,不顧兄弟們的反對,毅然同意了高俅要求招安的建議,宋江本是朝廷的小官,對反對朝廷不是很願意,如今朝廷願意來招安,他認為,何樂而不為呢?高俅鬆了口氣,卻又想加害與宋江和他的一百零八個弟兄,便派宋江和他的弟兄們去打遼,卻不盡高俅意,宋江等人無一傷亡。他不死心,又讓宋江去攻方臘,這下好了,一百零八個弟兄死傷七十二員,宋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這下,他對做官就不在意了,想辭官隱居,卻被高俅趕盡殺絕,用御酒毒死了。
吳用與花容得知後,就在宋江墳前雙雙上吊.這下又夭折了三人,宋江自己也死了。梁山就在宋江手中滅亡了,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❹ 抗日英雄王二小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認真地閱抄讀了《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是個放牛郎,在一次日本鬼子掃盪時,為了保護鄉親們,他不顧個人安危,把日本鬼子引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最後八路軍把所有的鬼子消滅了,而英雄王二小卻被鬼子殘酷地殺害了。 讀完後,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王二小機智勇敢,在貌似強大、兇狠的敵人面前臨危不懼,沉著應對;他為了防止日本鬼子危脅到鄉親們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設計引鬼子進入了八路軍的包圍圈,最後光榮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我要學習英雄王二小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堅決不當逃兵,努力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我還要學習英雄王二小犧牲自我、保護他人的無私精神,熱愛我們的班集體,維護我們班級的榮譽,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會永遠都一帆風順,我們會在挫折中慢慢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更要加倍珍惜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和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❺ 關於英雄故事然後寫一篇讀後感(400字)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所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1.今天,我讀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觸
2.翻開書,...幾個字印入的的眼簾,不禁讓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開頭,在引出內容
結尾一般是:1.這片文章是我深受啟發...
❻ 革命英雄故事的觀後感400字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0年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曾當過兒童團團長和民兵,被評為民兵模範。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作戰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在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的情況下,為了戰斗的勝利,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範團員」稱號。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❼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文400字
小時候,我經常聽爺爺奶奶講劉胡蘭姐姐抗日的英雄事跡。每次開講時,我總會默默地落下眼淚,她太堅強了!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經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了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劉胡蘭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不幸犧牲在敵人的大刀下。這時,她還未滿十五周歲。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專稿,報道劉胡蘭的英雄事跡。劉胡蘭的名字在華北大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久,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1957年1月12日,在劉胡蘭烈士遇害十周年時,毛澤東主席又重新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以緬懷這位女英雄!
她,才十四歲啊!和我們一樣是個小姑娘,卻為保衛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她犧牲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但是她死得值得,死得有意義,死得光榮、偉大,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她們這樣的人,我們的祖國才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劉胡蘭的偉大事跡,讓千百萬人無不為之傾倒,為之贊嘆,毛澤東主席為她所題寫的八個大字,讓我們永記於心,我們還曾為劉胡蘭編寫了一首兒歌:劉胡蘭,十五歲,參加革命游擊隊,不畏強敵雖犧牲,卻為祖國創新路。毛主席為她題了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姐姐,你在美麗的天堂聽到我們的心聲了嗎?你是最堅強的,是最偉大的共產黨員,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這種十分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都應該為國效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xx小學的一員,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我想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能向劉胡蘭姐姐一樣成為一名英雄,但是只要我們為祖國做貢獻了,為社區獻愛心了,為保護祖國盡力了、效力了,我們就是人才,就是棟梁,就是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❽ 求關於英雄烈士的書以及讀後感、或英雄烈士的故事。400字左右
王二小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黃繼光:
攻打上甘嶺的戰斗是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主力部隊是我們45師的134團和135團。黃繼光當時是135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 他被抽到營部當通信員。六連的戰斗任務是依次收復六號、五號、四號和零號陣地。拿下了前面的三個陣地後,六連的90多人只剩下十來個人了。19日凌晨,連長萬福來把剩餘的戰士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零號陣地的幾個地堡實施爆破。結果,三個爆破組輪番上陣,全部傷亡殆盡。
正在這時,黃繼光、吳三羊和肖登良沖了上去。他們三個人交替掩護爆破,很快炸掉了三個小地堡,只剩下最後一個大地堡了。這時,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也重傷後奄奄一息。指導員在敵照明彈的光亮上看見只剩黃繼光一個人帶著傷在運動時,連忙爬過來用機槍掩護黃繼光。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後奮力投出一顆手雷。不料這個大地堡很堅固,手雷爆炸後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敵人的機槍依然瘋狂噴吐著火舌。這時,黃繼光的身體向機槍射孔果斷移動,用身體堵住了那條熾烈的火舌……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於河北省懷來縣的貧苦農民家庭。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據說,在沖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抱起炸葯包,准備進行爆破。沖至橋下後,發現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葯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葯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於盡。董存瑞的行為,使得他成了中國共產黨宣傳的著名戰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劉胡蘭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1947年1月12日 ,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毛主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邱少雲
邱少雲,四川銅梁。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次年10月12日朝鮮三九一高地反擊戰打響之前,隨部隊潛伏在敵山腳下草叢中,等待配合大部隊進攻。不料埋伏點山草被敵燃燒彈擊中起火,為了不暴露部隊埋伏點,忍受烈火燒身,卧地不動,直到犧牲。
❾ 抗日英雄故事的讀後感 要300字到400字。
我閱讀了《紅岩》這本書,它帶領我重溫了解放戰爭走向全面勝利的輝煌路程。
文中的主人公——江姐,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夏,她經組織安排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於歌樂山電台嵐埡,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江姐面對國民黨的酷刑,堅貞不屈,誓死不肯透露共產黨的秘密,她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面對江姐,國民黨只能給她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她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和江姐大無畏的精神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岩之後,我懂得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勇敢去走,越是艱巨的任務我們越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岩》中新中國成立時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血染紅岩,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烈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❿ 英雄故事讀後感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謝逸順
我讀了《狼牙山五壯士》,覺得五壯士很勇敢。
他們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和軍區機關轉移的更遠一些,更安全一些,堅守到了太陽落山,直到子彈打光。本來他們可以早點走的,不用犧牲,可為了更多戰士的安全,他們留到了最後。為了不成為日本鬼子的俘虜,跳下了懸崖,連日本鬼子都佩服他們的頑強。
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勇敢和頑強斗爭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小蘿卜頭」的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沈睿怡
小蘿卜頭——宋振中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他是中國革命年齡最小的烈士,從小跟隨母親在監獄中長大,非常懂事,經常體貼照顧媽媽。在艱苦的環境中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尊敬老師。同時他還利用自己人小,不被特務注意,幫助獄中同志放哨、傳遞信息。
今天我們有這樣良好的環境更應刻苦學習、尊敬師長,珍惜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
讀「劉英俊」的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王倚天
英雄劉英俊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部隊炮連的一名小戰士.在一次訓練中為了不讓受驚的炮車的馬沖向人群,他用自己的身體阻擋馬車,更為了六個嚇呆在馬車前方的兒童而奮不顧身的踢倒馬車,最後自己被壓在車下由於傷勢過重而光榮犧牲了。
我讀了這個故事非常非常感動。我覺得他是那麼勇敢那麼偉大。他用自己年輕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們都要好好學習他舍己為人勇敢的精神,他永遠是我們的好榜樣!
讀<<小蘿卜頭>>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錢奕欣
今天,我讀了<<小蘿卜頭>>這個故事.故事主要講述了中國革命年齡最小的烈士宋振中在獄中生活的故事.他八個月的時候就和父母一起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了監獄.小蘿卜頭從小就很懂事,在獄中學習非常刻苦,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秘密工作.在反動派潰逃之前,特務們殺害了小蘿卜頭。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要向小蘿卜頭一樣刻苦學習,將來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劉胡蘭》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彭思曼
今天,我讀了革命英雄劉胡蘭的故事,她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從小就接受黨的教育,參加了革命,十四歲就入黨了。1947年,敵人突然攻擊他們的村莊,劉胡蘭鎮靜地站在敵人面前說:「只要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決不投降」,犧牲的時候只有15歲。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要學習她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要不怕困難,堅強一點。
還要學習她為別人著想,不考慮自己安危的精神,對待同學、朋友要真誠,不能自私。
我還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好本領,長大當個有出息的人,為祖國爭光!
讀「黃繼光」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凌毅誠
我今天和爸爸一起看了朝鮮戰爭中英雄黃繼光的故事。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敵人地堡。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黃繼光以自己的生命保證了任務的完成,他的勇敢無畏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我們要向他學習,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要不畏艱難,勇敢的面對遇到的任何困難。要認真學習,掌握真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小英雄王璞」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衛芷歆
周六晚上,我在網上看了小英雄王璞的故事。他年紀和我差不多大,卻擔任兒童團團長。他幫大人們站崗放哨,查路條,辦事認真、細致,絕不放過一個可疑分子。他和小夥伴山虎、二興等學做地雷。雖然和大人們做的不太一樣,但威力也很大,把三個壞蛋(一個鬼子、翻譯官和漢奸)炸成了大花臉。他也很能幹,晚上獨自一人把一個八路軍護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後來由於內部叛徒的告密,鬼子來到了他們藏身的山溝里,逼他們說出八路軍的去向、藏的槍支彈葯和糧食。但王璞和媽媽以及118名鄉親寧願抗日死,也不願當忘國奴,最後都慘死在鬼子的屠刀下。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由像王璞一樣千千萬萬的革命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小朋友們要珍惜,努力學習,掌握真本領以後建設強大的祖國,不受外國的欺凌。
讀《小兵張嘎》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金劼言
小兵張嘎這個故事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小男孩張嘎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的故事。
張嘎子的機智、勇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嘎子與我們年齡相仿,但他面對敵人,卻一點也不害怕他的那種的為了新中國,為了革命勝利,頑強的斗爭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看了故事,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努力讀書,長大了也要保衛自己的國家!
讀《英雄的兒童團長--李愛民》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張辰韻
我看了《英雄的兒童團長--李愛民》,我知道了李愛民是一個佃農家的孩子,1930年生於山西武鄉縣白家莊。抗日戰爭後任本村兒童團長,積極為抗戰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據點附近搶收莊稼.返迴路上,與日本鬼子的巡邏兵相遇。為了掩護民兵和鄉親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在鬼子的威嚇和毒打下,他堅貞不屈,被打得皮開肉綻、雙腳骨折仍痛斥敵人,最後犧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僅13歲。 13歲的年紀,為掩護民兵和鄉親挺身而出,為堅守抗日的秘密忍受毒刑拷打,真是動人心弦.氣壯山河!
我覺得李愛民很勇敢,我們要向他學習。我很討厭日本鬼子,因為他們殺害了許多中國人.李愛民為了村民們安全自己卻犧牲在日本鬼子的手裡。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珍惜生活,長大後建設強大的祖國!
《董存瑞的故事》讀後感
星港學校一(2)班 史庭立
戰斗英雄董存瑞在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當時他才19歲。
我讀了戰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後,非常感動,覺得董存瑞叔叔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我現在就要抓緊好好學習,學了本領,將來為社會多作貢獻。
讀《歌唱英雄少年王小二》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董柯成
這幾天,我讀了很多抗戰英雄少年故事,都被每個故事裡的英雄少年所感動。其中放牛娃王小二的故事最讓我難忘。
王小二知道,要是把日本鬼子引進村子,他父母和鄉親們都要被鬼子殺死。要是不帶鬼子進村,鬼子就要殺死他。為了鄉親們的安全,他不顧自己的生死,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氣極了,就把小二殺死了。
王小二的那種不顧自己生命的忘我精神是我們每位小朋友都要學習的,同時我們更應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這是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
我一定要學會《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讓小二的英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讀《黃繼光》故事有感
星港學校一(2)班 舒佳
朝鮮戰爭的時候,敵人的機槍擋住了志願軍前進的步伐,黃繼光看著一排一排的戰士倒下,他就奮不顧身的用胸膛頂住了槍口。
我們要向英雄黃繼光學習,學習他把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戰斗的勝利。我們要向他學習,不怕苦難,不怕犧牲,頑強斗爭的精神。我們要以他為榜樣,認真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人民服務。